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开战,宋蔡两国非但什么都得不到,还得顶着国内的压力。

    这对郑国来说,无疑是个好到不能再好的选择。

    片刻,郑庄公便将这个冲动给强压了下去,打一仗固然很爽不假,但却要承受宋蔡两国连续不断的报复。

    届时,连年兵祸,郑国的处境又将恢复到宋殇公在位时期。

    到那时,别说是扩张了,就是修养生息都是奢望。

    这里面的轻重,郑庄公自然拎的很清。

    就在郑国群臣一筹莫展之际,值守的士卒来报,说齐侯前来拜访。

    于是,郑国君臣稍稍收敛忧色,在郑庄公的率领下出正堂迎接齐侯。

    郑国遇到这种麻烦事,身为盟友的齐国不在此时主动前来关心一下,顺便请教一下该如何打配合,实在说不过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差别很大,但是道理却是差不多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的更加紧密,关键就要看双方是不是都会做人。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雪中送炭的盟友关系远比锦上添花的盟友关系更加稳固,更加持久。

    当然了,也有例外,就像人,不也有白眼狼吗?

    但总的来说,在道德还在起作用的此时,白眼狼还是少数。

    社会的价值风气如此,白眼狼是要遭人唾弃的。

    即便是一国国君作出这样的事,也会为人所不齿。

    因为整个社会暂时还没有进化到皆以利来,皆以利往的地步。

    不消片刻,齐侯带着其弟夷仲年,其子诸儿以及大夫癸受(高傒的父亲)共同步入郑国馆舍正堂。

    分主宾落座后,两下寒暄。

    “事已至此,郑伯将如之何,如欲伐之,寡人请从之,若弗伐,寡人亦必为郑伯尽力斡旋!”

    “齐侯大德,寡人感激不尽,谨谢之!”

    对于齐国能在此时前来和郑国通气,郑庄公并不意外。

    郑齐关系是怎么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两方都很会做人。

    就拿齐国来说,只要郑国请求齐国出兵,别管什么理由,齐国就没推辞过。

    不仅没推辞过,而且事情做的也相当好看,就像郑齐鲁三国胖揍宋国的时候,三国合力攻下了宋国的两座城池,郑庄公要把这两座城池分别分与齐鲁两国,齐国说什么都不要,磨破了嘴皮子的劝,还是不要,到最后郑庄公只能便宜了鲁国。

    和这么讲究的国家结盟,关系能不好吗?

    所以说,齐侯要是不来,郑庄公这才意外呢!

    “此事能平则平,如其不然,寡人虽不欲轻启刀兵,然形势迫我,寡人亦别无选择!”在外人面前,郑庄公自然不会弱了气势,而且这也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想法。

    北进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就让其他国家予取予求。

    能和平的将事情解决最好,如果不能拿那就用刀兵讲话。

    这是最坏的情况,现阶段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的。

    对于郑庄公的回答,齐侯自然·不会感到意外。

    事情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留给郑国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至于郑国能做出多大程度的让步,齐侯无从得知。

    他此来,一则是为了表明自己会全力支持郑国的态度,二来,也有想探探郑国的态度,不至于事到临头,被搞的措手不及。

    现在他的目的在这三言两语中,基本上算是实现了。

    郑国此时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事。

    这就是郑庄公的态度。

    齐侯又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明白。

    “既如此,郑伯但有需要寡人之处,直言无妨,寡人敢不从命?”

    “齐侯高义,寡人谨谢之!”

    郑国群臣也跟着道:“齐侯高义,外臣等谨谢之!”

    齐侯回礼,连称不敢。

    两国国君既然已经再次达成共识,接下来,自然就是郑齐两国智囊的事情了。

    值此之时,不加班搞个紧急的应对方案出来,那怎么能行呢?

    别管用上用不上,有个方案总比没有的强。

    《孙子兵法》不是说过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

第201章 诸侯混战() 
第二日,周、卫、宋、鲁、蔡、齐、郑七国共聚于鲁国大殿之中。

    虢公当仁不让的高居上首,当着一众诸侯,士卿的面,宣布天子的诏令。

    天王命曰:“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庙,十一年以至今,上不能继文武之业,下无以抚镇诸侯,朕甚自愧。”

    听到这,郑庄公心中的怒火已经蹭蹭的上来了。

    接下来天子想要表达什么,郑庄公即便不听也能猜得七七八八了。

    “竖子安敢欺我!”

    果然,接下来,虢公话锋一转。

    “《诗》云:‘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朕既不敏,常思古道,昔者武王伐纣,成王视事,周公、召公之助多也,二者之贤,垂于天地。且《诗》亦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以求贤必求于宗亲,此武王之所以臣诸侯,成王之所以治天下也!”

    “当今之时,礼制稍倾,文武之道渐堕,诸侯或背朕而擅行侵伐,劫夺同宗之土,不念宗亲之谊,朕甚闵哉,故以此诏宣以亲亲之义,愿与天下诸侯共反之王道,弘以文武大业!”

    诏令不长,短短百十字,虽然没有什么强制的命令,甚至都没点出是哪个国家不顾念同宗之间的感情。

    但事实上,在坐的诸侯士卿就没有听不出来的,天子的矛头是指向郑国的。

    站在郑庄公身后的郑忽也是有些吃惊,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天子会下这样的诏令。

    在他想来,天子遣使前来,最多拉个偏架,暗中使些绊子。

    却没想到,竟然下了个诏令,这是要和郑国不死不休的节奏啊!

    把私底下的那点破事摆在明面上,就差没指着郑国君臣的鼻子说,你们这些破坏文武之业,影响同宗团结的乱臣贼子。

    “事情闹大了!”这是郑忽心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

    “谨尊天王之命!”宋、卫、蔡、鲁四国同时应道。

    齐侯和郑庄公没说话,仅是起身拱拱手,算是对此诏令的回应。

    很显然,这道诏令是今天的第一道开胃小菜。

    接下来,才是真正硬菜。

    果不其然,蔡侯趁机借题发挥道:“郑伯遣其子忽行以诈伪之计,趁寡人不备,劫寡人而求地,寡人意不愿,忽则以废立迫我,侵陵同宗,无过于斯,还请天使为臣做主!”

    蔡侯委屈吧嗒的说完,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虢公。

    “这蔡侯还真是…不要脸啊!”郑忽心中啧啧两声,感叹道。

    蔡侯这么卖惨的目的,郑忽自然是心知肚明。

    按道理来讲,身为一国诸侯,被人挟持,这么丢人的事,怎么可能会好意思说出口。

    而现在蔡侯却这么说了,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讹诈,蔡侯不单想从郑国手里面要回失地,还想再要些精神损失费。

    蔡侯这一卖惨不要紧,除了虢公、宋公外,其他人都被他的这一招给打懵了。

    这是个什么情况??

    蔡侯还要不要脸了??

    说好的诸侯的风度形象呢??

    其实,蔡侯心里也苦啊!

    这损招是宋公和虢公出的,宋公自从昨晚被郑庄公搞的下不来台,心中怒火难平。

    于是,和虢公一合计,出了这么一个损招。

    蔡侯面对自己的老大哥宋国以及天子使者,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左右都丢了一次人了,也不在乎再来一次。

    不得不说,人的节操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往下掉的,以至于最后趋向于负无穷。

    郑庄公和齐侯面对如此不要脸的蔡侯尚能稳住心神。

    而鲁侯和公子伋就有点羞与蔡侯为伍的意思,以袖遮面,实在不忍看蔡侯的丑态。

    蔡侯表演结束,虢公立刻义正言辞的向郑庄公询问道:“请郑伯为寡人解惑,可有此事?”

    郑庄公怎么可能会承认,冷冷的道:“无之,此事郑蔡有盟约为证,蔡侯贪寡人之瓷玉,愿以地易之!”

    虢公闻言,将目光转向蔡侯。

    蔡侯接着道:“郑伯强予我瓷玉,寡人不敢不受!”

    “蔡侯既受寡人之瓷玉,且订之盟约,蔡侯此举是背盟也!”

    “非寡人背盟,实乃郑伯强与我盟!”

    ……

    二人你来我往,嘴炮打个不停。

    说实话,郑庄公是不屑和蔡侯打嘴炮的,但借着打嘴炮拖延一下时间,让对方暂时找不到由头发难,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反正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且当时的具体情形,只有郑蔡两国知晓,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郑庄公借此机会将活的说成死的也没关系。

    反正是死无对证。

    虽说,天子和宋国根本不在乎谁对谁错,他们的目的就是打压郑国,但别管在什么时候,有理且有力的一方,总是会表现的比较强势的。

    这也是郑齐两国智囊搞出来的计策之一,混淆视听。

    未过多久,虢公见蔡侯隐隐有些抵挡不住郑庄公言语的进攻,便开始准备亲自下场拉偏架。

    他冲宋公悄悄使了一个眼色,宋公立刻会意。

    而后,他又将目光转向鲁侯,鲁侯初时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微微颔首。

    于是,虢公趁机向郑国发难道:“寡人闻二位君侯之言,窃以为此事绝非蔡侯之过,不知宋公、鲁侯意下如何?”

    不是蔡侯的过错,那就是郑国的问题咯,话说这么委婉,言外之意却是表露无遗。

    宋公、蔡侯道貌岸然的回道:“天使之言,臣等皆以为善!”

    “不然,寡人以为天使于此时论是非,过于武断!”齐侯在这个时候,自然要站出来力挺郑国。

    这是必然的,天使和宋鲁两国都下场了,齐国不在此时下场更待何时?

    “齐侯之言谬矣,天使代天王至鲁,一应事宜,自可一言而决!”

    宋公不甘寂寞,开始耍起了流氓。

    意思也很明白,天使是天子派来的,天使说的话就是天子的意思,天子是老大,老大的意思就是圣旨,不正确也是正确的。

    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角,真是令人作呕。

    齐侯并不接茬,只是很客气再次的对虢公道:“天使代天王而来,宜秉公而断,不然,诸侯离心,即在眼前!”

    这话,威胁的意味已经是相当浓了。

    但问题是,虢公是天子派来搞郑国的,会怕这么句威胁的话吗?

    “齐侯慎言,寡人之言皆可付诸公论!”虢公摆了一张臭脸,冷漠的回道。

    齐侯冷哼一声,一摔袖,干脆理也不理虢公。

    人家是带着王权的加持亲自下场的,再争论下去,也难能争出个高低来。

    既然如此,跟这样的人废话干嘛?

    纯属浪费口舌。

    ……

第202章 鹿死谁手() 
一连三日,周、宋、鲁、蔡四国和郑、齐两国,嘴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