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大国,还望世子见谅!”

    郑忽对于贾伯的回答表现的很不耐烦,一摆手,道:“罢了,吾素知贾伯无意介入晋国内争,此事吾也不难为贾伯!”

    “上国体恤,寡人惶恐!”贾伯还未等郑忽说完,战战兢兢的表示感谢。

    “然贾伯须借忽车百五十乘!”

    郑忽开始狮子大开口了。

    百五十乘车加上车后随行的步卒,这是将近三千人,贾国这么屁大的一个地方,一下抽走这么多的士卒,贾国的可战之兵就寥寥无几了。

    若其他国家趁机攻打贾国,贾国必亡无疑。

    贾伯心道:“祸事来矣!”,却又不敢直接拒绝,支支吾吾的道:“寡人国小,兵甲不修,恐无益于上国!”

    郑忽一听这话,勃然变色,起身道:“好叫贾伯知晓,吾国大军旦夕即至,吾父君遣吾先至,于列国征兵,欲一战而弥晋乱,灭曲沃,而今贾伯却言辞闪烁,不欲发兵助我,吾恐曲沃亡后,贾伯将步其后,届时,贾伯社稷之不存,宗庙祖宗将恸哭于地下!”

    这就是标准的吹大气了,郑国现在哪有什么精力掺和晋国的这一摊子破事,还大军,郑国一兵一卒也不会出动。

    一战灭曲沃更是无稽之谈。

    郑忽的骗术愈加精湛,这倒是真的。

    话虽然是假的,但架不住贾国上下不知虚实啊,看郑忽的作态,那模样,那表情,摆明了这是有郑国大军作为后盾啊!

    贾伯闻言是真急了,听郑忽这意思,郑国这是准备在晋国这边搞个大动静。

    他虽然不明白郑国怎么又想起插手晋国内乱了,但是心里的吃惊和恐惧却是愈加浓郁。

    这事搞不好还能波及到贾国,贾国可不想遭受这种无妄之灾,去和曲沃陪葬。

    “上国世子容禀,上国既有求,寡人敢不从命?只是寡人之国,小国也,举国之兵不过百五十乘,愿上国更虑之,寡人感激不尽!”

    郑忽装模作样的沉思,贾国君臣则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片刻,郑忽道:“既如此,贾伯借我车百乘,并予我二月之粮,贾伯可有异议!”

    异议?贾伯此时心中的意见大到没变。

    贾国上下有车不过二百,现在你张口就要借走一半,估计还是拿去当炮灰。

    这样也就算了,还要百乘人马的二月之粮,打什么仗能要这么多粮食,此时野战基本上就是一天结束,攻城也只是一到两天,能攻下来就攻下来,攻不下来就绕道。

    要这么多粮食养耗子啊?

    再者说,此时春耕刚过,好多粮食都当种子种地里面去了,这二月之粮虽然谈不上能将贾国的粮库搬空,但也搬去一小半有余。

    贾伯说不心疼是假的,但形势比人强,权当花钱消灾了。

    贾伯不情不愿的道了声“唯,谨奉大国之命!”

    于是郑忽再次变脸,满面春风的对贾伯道:“贾伯高义,吾必请父君言于天子褒赞之,贾伯亦毋须怀忧,一旦曲沃灭,吾必亲将贾国之兵归还,且诚能灭曲沃而一晋,晋侯必高贾伯之德!”

    这话纯属就是骗人了。

    郑国和天子那关系,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言于天子可能吗?

    不过,人家曲沃和天子的关系不也闹僵了嘛,曲沃武公都能在栾成死前说,请天子让栾成制晋国之政,郑忽有什么不能说的。

    而且郑忽觉得自己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说灭曲沃之后就还兵,就一定是在灭曲沃之后还兵,至于什么时候,等吧!

    总归会有这么一天的!

    郑忽蛊惑意味甚浓的一席话,让贾伯的面色微微好看了那么一点。

    ……

第216章 同辛苦() 
接下来,郑忽如法炮制,分别又向杨国和霍国借兵借粮。

    两国君臣的心态和贾国君臣一样,都不愿意因此而得罪于郑国。

    于是,就这样,郑忽靠着欺诈的手段从三国国君手中诓走了总共二百乘的兵马。

    如果再算上小子侯给予郑忽的五十乘和他从鲁国来时带来的五百余士卒。

    郑忽此刻手中的兵卒足足有五千五百余,而且还有可供大军两个月以上的粮草。

    虽说士卒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但这已经很了不得了。

    流亡至晋不到一月,便拥有了一顶级小国的兵力,这个能耐真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当然了,郑忽在借兵借粮的同时,亦逼迫三国与翼结盟。

    郑忽此时好歹还是晋国的大行人,自己吃肉的同时,也得让小子侯喝点汤,不然的话,还怎么取信于人?

    三国国君兵都借了,上郑忽的贼船已成既成事实,半推半就,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在郑忽的牵线之下,反曲沃同盟正式成立,贾国、杨国、霍国,光荣的成为第一波创始成员国。

    虽说这三国确实挺惨的,国中的主力都被郑忽给诓骗走了,仅留下的一些兵力堪堪自保而已。

    但是,别管怎么说,他们现在已经是郑忽这条破船上的船员了。

    想要反悔,那是不可能了!

    就这样,郑忽带着巨大的胜利踏上返程。

    此行之顺利,就连他都有些始料未及。

    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行骗千万条,胆大第一条,平时不修炼,临阵两行泪……

    总之,此次出使的任务是顺利完成。

    ……

    翼城东郭,郑军的临时休驻地。

    郑忽向小子侯复命之后,便将他诓骗来的人马带到此处。

    出使之前,郑忽便和小子达成协议,借来的人马都归属他管辖。

    刚入驻地,郑忽感觉有些不对劲,明显的人变多了,而且在原来大营的周围又增加不少营帐。

    “见过世子!”

    “世子!”

    ……

    不少人争相给郑忽打招呼,郑忽笑着一一颔首。

    吩咐士卒去协助贾杨霍三国扎营之后,郑忽随便找了一士卒问道:“高大夫何在?”

    “在中军大营!”

    郑忽带着疑惑向中军大营走去。

    出使之前,郑忽特地留下高渠弥统帅随同郑忽入翼的五百余士卒。

    还未等郑忽入中军大营,得到士卒通报的高渠弥已经带人迎了出来。

    郑忽一瞧,好家伙,他说人怎么变多了,原来是他在长葛的老班底赶过来了。

    郑忽在离开曲阜之前,就已经派郑国商人给邓荒通传消息。

    他原本只是想让邓荒前来翼见他一面。

    一来具体的安排下以后工作,曲阜的教训使得他迫切的想要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情报网络。

    二来则是顺便让邓荒送些瓷器,财帛,以及从作坊中挑选几个年轻的顶尖人才一并送来。

    毕竟无钱寸步难行!

    郑忽光是拜访翼城的世卿大族就已经将他从曲阜带来的财帛消耗的差不多了。

    甚至在拜访期间,还有些世卿子弟在私底下向郑忽索贿。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又不能不给。

    若不是此次郑忽从贾杨霍三国借了大批的粮草回来,郑忽真的快接近油尽灯枯了。

    “见过世子!”高渠弥带领着众人行礼道。

    郑忽一一回礼,略作寒暄之后,一行人迈步走入中军大营。

    落座之后,郑忽开始询问情况。

    半个多时辰之后,等邓荒、陈戎等人的叙述完,郑忽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邓荒接到郑忽的消息以后,就立刻将众人召集起来询问意见。

    得到的回应几乎完全一致,那就是入翼,与世子同辛苦。

    当然,长葛也不能没人看着,邓方、陈奚和黑子依旧留守长葛。

    其余人则一同前往翼城,为郑忽效力。

    未过多久,也不知道从谁口中传出去的,整个长葛都得知了此事。

    一时间,长葛大哗,或起兵为郑忽复仇之声,或入翼为郑忽效力之声不绝于耳。

    这很好理解,郑忽虽然在长葛施政时间不长,但长葛小民皆受其恩惠。

    言出必践,赏罚分明,存孤问寡,赏赐甚丰。

    这样的主君,在这个时代还真不好找。

    像秦晋韩之战时,秦穆公被围,当初食穆公马者三百余野人,皆欲为其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更别谈郑忽这种施大德于民的主君了。

    长葛的群情汹涌在邓方的出面安抚之下,才渐渐平息。

    后来邓荒等人离开长葛之时,在无人召集的情况下,聚拢了足足三千青壮要随同入翼。

    邓荒等人好说歹说,最终无可奈何之下,挑选了八百余人才遣散了热情的众人。

    而这八百余人皆是青壮,基本上是属于家有二子出一子,已婚者不取。

    简而言之,就是八百多光棍!

    郑忽听到这里的时候,只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这么多人离开长葛时,郑庄公还未归国,监国的祭仲自然不敢私作主张,任由他们离去,只能派人安抚,让这些人先回去等消息。

    邓荒等人无奈之下,只得折返。

    后来郑庄公归国,邓荒等人再次率人请求入翼,消息上报之后,却是犹如泥牛入海,既没有得到肯定的回复也没有得到否定的回复。

    于是,邓荒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启程,这次却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入翼其实是得到郑庄公的默许的。

    郑忽看着眼前几副熟悉的面孔,心中说不感动是骗人的。

    像邓荒、公子辛丑这两位都是有封地的封君。

    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流亡而有丝毫的背离之心,不远千里前来投奔自己,为自己效力。

    郑忽在感动之余,觉得当初厚待这些人真是一点都不亏。

    “吾当于今夜设宴,为二三子接风洗尘,以报二三子不弃之德!”

    郑忽了解完情况之后,当机立断的下命令道。

    这是必须的。

    人家不离不弃的前来投效,郑忽自然不会吝啬一点粮食。

    非但不会吝啬,郑忽还准备在设宴招待邓荒等人的同时,大劳三军将士。

    ……

第218章 鱼丽之阵() 
一夜春风固然让人神清气爽。

    但,问题亦随之而来。

    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六月初郑忽必须就得离开翼至齐国迎娶文姜。

    问题是他现在还没有拿下陉庭。

    算算日子,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必须要在他离开翼之前拿下陉庭。

    此事刻不容缓,虽说他完全可以在离翼之时,将讨伐陉庭的重任交托给高渠弥。

    但一来夜长梦多。

    二来,贾、杨、霍三国士卒,由他统帅至翼,他贸然将统兵权交于高渠弥,恐三国士卒不服。

    别管三国士卒战斗力怎么样,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指挥不灵,郑忽所有的努力可就付之东流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再者,孔子所谓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入翼第一战,他便交于高渠弥,打败了固然不用他背锅。

    一旦打胜了,那么高渠弥在军中的威信就确立起来了,而身为主君的他,在军中的威信就会弱于高渠弥,这是他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最后一点则是,身为主君的他不亲自统军,对士气影响极大。

    所以,郑忽决定在离翼之前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