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齐国宫殿后,郑忽这才下车。

    之后,他被人引导至齐国正殿前。

    待到正殿前时,郑忽看到正殿西面已经布设好了筵席,而身着玄端服的齐侯则在殿外等待着他的到来。

    郑忽小步快走,到距离齐侯还有两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正对着齐侯。

    齐侯面朝西两拜,而后郑忽面朝东两拜,是为答拜。

    再接着,齐侯朝郑忽作揖,引郑忽入殿门,郑忽手执早已经准备好的雁随后入门。

    进门后,郑忽看到文姜在立于殿中,面朝殿门,身上穿着饰有浅绛色衣缘的丝衣。

    在文姜的右边有一用簪子和头巾束发的女子,郑忽知道这是所谓的女师。

    就是教授文姜婚礼以及房中事的高级女婢。

    在文姜身后,郑忽看到有十余位身着黑色礼服,头戴籫子和束发巾,肩着绣有花纹的单披肩的妙龄女子。

    不用说也知道,这是从嫁的娣侄。

    来不及欣赏一群貌美如花的贵女。

    郑忽与齐侯在殿门口内来回谦让三次,齐侯这才入殿内高堂之上,朝北而立,郑忽紧随其后上堂,将雁放在地上,两拜,行叩首礼。

    之后郑忽下堂出殿门,文姜跟随。

    婚礼进行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接下来,女师为文姜披上避风尘的罩衣,文姜登车,郑忽亲自为文姜驾车。

    而后,驱马开车。

    直至郑忽来时的下车处才停下,郑忽在此换车,先文姜一步出齐国宫室,至门外等候。

    至此,婚礼这才算告一段落。

    当然,这是对别人来说。

    对郑忽来说,婚礼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结束了。

    因为他无法回国,自然也就省去了婚礼的后半部分。

    虽说这有些不合礼法,但事实如此,谁也没有办法不是。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赵夙代郑忽答谢齐国群臣的相送之情。

    郑忽则率人在前开路,引着文姜巨大的陪嫁队伍缓缓离开临淄城。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临淄看热闹的人却是着实不少。

    本国的女公子出嫁,这样的盛事怎么能错过?

    一时之间,整个临淄的街道上可谓是人山人海,郑忽感觉比他来时的人还要多。

    一行车架在人群的簇拥中,齐国群臣的欢送中以及时不时发出的欢呼声中向临淄的城门处缓缓行进。

    用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郑忽一行这才最终出临淄城。

    代替齐侯送文姜出嫁的是诸儿。

    出临淄城后,郑忽一行外加文姜的陪嫁队伍稍事整顿。

    而郑忽则与诸儿叙着话。

    “吾妹便托付于妹婿了!”诸儿拉着郑忽的手殷切的叮嘱道。

    “兄长放心便是!”郑忽将另一只手盖在诸儿手上,郑重承诺道。

    骗了人家两个妹妹,郑忽没有一点愧疚的觉悟。

    诸儿点点头,也未再多言。

    ……

第227章 抢婚?() 
太行巍巍八百里,上接燕山,下衔秦岭,自北向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后世的历史地理学家称太行山为“天下之脊”。

    说起太行山,在后世没有人会感到陌生,因为他代表着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难而上的坚毅品质。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一老叟,名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十余日后,郑忽率领的迎亲队伍抵达太行山脚下,郑忽闲极无事自告奋勇的和文姜讲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乃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子所书的篇章之一。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作者或许要改一改了。

    郑忽向来没有什么廉耻之心,整篇整篇剽窃古人著作的事情都干过,更别说剽窃一则寓言小故事。

    只要能讨文姜欢心,就是再剽窃几篇,郑忽也是毫无压力。

    偷盗者不会因为多偷一次而心生愧疚,说的就是郑忽这样的人。

    这几日,郑忽和文姜可以说是如胶似漆,二人本来婚前就已经相熟,婚后自然不会有任何疏离之感。

    文姜对郑忽素来有仰慕之心,郑忽又有意博美人一笑,二人在一起,郎有情妾有意,干柴烈火,不足为外人道也!

    郑忽的小故事果然勾起了文姜的好奇之心,一双杏核小眼直勾勾的盯着郑忽,那意思示意郑忽接着往下说。

    郑忽在文姜期待的眼神下,接着道:“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话音刚落,车马突然停了下来。

    这让郑忽心头一紧,警惕之心立刻提了起来。

    文姜自然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郑忽亲自率人迎亲,沿途之上没有郑忽的命令,车马不可能骤停,如果有,那就是可能遇到了什么状况。

    郑忽匆匆安慰了文姜几句,便离开墨车,他需要搞明白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以至于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陈戎会突然命令队伍停止前进。

    文姜的陪嫁队伍,在整个迎亲队伍的最核心位置,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姜。

    从文姜的陪嫁队伍中出来,郑忽命令赵夙率人将文姜的陪嫁队伍团团围住,谨防不测。

    而后,有士卒来报,言陈戎请郑忽前去。

    于是,郑忽跟着士卒匆匆赶往前军。

    “主上!”

    “毋须多礼,何事如此?”郑忽问道。

    “前方密林之中静谧非常,卑下以为事有蹊跷,故而令士卒停跸,卑下已遣人查探,究竟如何稍后便知!”陈戎皱着眉头向郑忽汇报道。

    很明显,他认为前方遇到埋伏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曾出卫?”郑忽问道。

    “卫之疆吏方辞未久,应是出卫无疑!”

    郑忽闻言,在心中默默思量了起来。

    昨日他率人入朝歌,拜谢卫公,毕竟从人家地界上一来一回,第一次不去谒见也就算了,第二次再不去那就说不过去了。

    郑忽记得卫宣公搞了一个盛大的趴体来招待他,不过卫宣公似乎不太开心,趴体进行了一半,卫宣公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立场。

    最后还是公子伋作陪,代替卫宣公招待的他。

    在此期间,郑忽从左公子泄的口中得知,卫宣公自娶齐女以来,日日盘桓于新台,所有国事皆交于公子伋处置。

    这就是一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主。

    “难道卫宣公想要抢婚?”郑忽不得不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就在郑忽胡思乱想之际,前方的林中突然传出一阵响动,一眼望去,远处冒出越来越多的人影。

    “敌袭,警!”

    “敌袭,警!”

    ……

    几乎在人影出现的瞬间,遇敌的警戒之声便传了出去。

    而对面的敌人显然也听到了郑忽一方的预警之声,开始加快速度想要率先发起进攻。

    陈戎早已有警惕之心,自然不可能毫无准备,见敌来犯,当即命令士卒引弓。

    “嗖……嗖……”

    接连不断的破空声,开始收割来犯者的性命,不断有敌人因此而倒在箭镞之下。

    不过,更多的敌人却凭借着身处密林的优势,不断的跳跃躲闪,以树木作为遮挡,最终逃过一劫。

    紧接着,林中的敌人在遭遇一番小挫之后也开始了反击,他们躲在树木后面,不断朝郑忽一方射箭。

    虽然稀稀疏疏,不成规模,但是杀伤力却远超郑忽一方方才的那一阵箭雨。

    没办法,在林中显然要比林外更占优势。

    而且,郑忽一方还要兼顾着文姜及其陪嫁队伍的安危,在未摸清敌人的具体情况下,冲进林中斩杀敌人绝不是明智之选,保险起见只能选择防守。

    “此地不宜久留,还请主上暂且移步中军,戕贼弥祸之事交由卑下即可!”

    陈戎一边指挥士卒,一边劝郑忽离开前军。

    流矢无眼,陈戎可不敢让郑忽身处险地。

    “然!”郑忽应了一声,也不拖沓,当即在士卒的护卫下离开前军。

    作为三军统帅,郑忽自然明白他的安危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他不幸受伤,那么对整个队伍的士气人心打击是极大的。

    现在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郑忽的离去也让陈戎松了一口气。

    没有郑忽在前军,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迎战,不必再分心去担忧郑忽的安危。

    “传吾命令,全军皆固守以待敌攻,切不可贪功争进,违者斩!”

    “唯!”

    陈戎对于眼前局势看的很清,林中的敌人或许在此时依旧占有优势,但当他们的弓矢射完,他们就只能选择发起进攻。

    届时,便是击破这些敌人的最佳时机。

    而此时,只需要守好阵地,尽可能的减轻伤亡便已是大功一件。

    若是贸然进林中发动进攻,力量分散,极有可能被人个个击破,而且陈戎现在也摸不清这伙人的来历,更不知道这伙人究竟意欲何为?

    万一中了敌方的奸计,陈戎觉得他只能以死谢罪了。

    所以,陈戎再等,等这伙人率先发动进攻。

    ……

第228章 作妖() 
回到中军的郑忽,开始从容指挥军队配合陈戎的前军。

    他首先命令赵夙将文姜陪嫁队伍中的媵臣和奴隶组织起来,而后从中军中抽调五百士卒支援陈戎。

    后军则原地待命,谨防被人包了饺子。

    谁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敌人,但从林中敌人跳跃躲闪的迅疾速度来看,这绝对不是盗寇所能具备的素养。

    换言之,郑忽遇到的极有可能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只是他还不知道这支军队究竟是谁派出的。

    虽然在郑忽想来,卫宣公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宋、鲁、蔡等国也不无可能。

    而今的当务之急是将这支敌军击退,最好能抓到几个俘虏。只有这样郑忽才能搞明白究竟是谁在暗处搞小动作。

    现在或许没时间找人算账,但郑忽是个记仇的人,夺妻之恨啊这是,仅次于父母之仇的大恨,郑忽焉能如此轻易揭过,这绝不是他的为人。

    就在郑忽的命令下达不久,果然,后军亦传来预警之声,这让郑忽更加确定他们这次是遇到了正规军。

    要知道,郑忽虽然在路途上有时间和文姜卿卿我我,但是这是建立在他将所有警戒之事全部安排妥当的前提下。

    每到一地,陈戎都会先遣人探路,确定无虞之后才会前进,所以很明显,后军遭遇的敌人是尾随而来,而且还巧妙的避开了后军的眼线。

    “尾随的时间应该不算长!”郑忽心说。

    郑忽不相信仇率领的后军会被人尾随几天还毫无知觉。

    郑忽带过来的三百郑军老卒分散在三军之中,出入警戒皆是这些老卒亲自带队前往,一些风吹草动,这些老卒不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

    故而,郑忽觉得这次他们遭遇的这伙人很有可能是卫军,而且是卫军中的精锐。

    “卫宣公这老王八,真特么欺人太甚!”郑忽在心中骂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