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沃此时已伤元气,不趁着此时攻打曲沃,等待曲沃恢复元气之后,想要再和曲沃掰腕子可就更难了。

    有鉴于此,小子侯只能硬着头皮,紧咬牙根,准许郑忽的请求。

    虽然是准许了,但是心悬着,一刻也未放心,或许只有当郑忽战胜曲沃之后,小子侯才能将悬着的心放下吧!

    。。。。。。

    就在翼城这边,即将由郑忽带领着翼人与曲沃开战。

    蔡国那边,祭仲已经带领着郑军打完了对蔡国的战争。

    蔡国原本被郑国攻陷了国都上蔡,于是迁其都于莘邑。

    莘邑建于汝水东岸,上游有一湖,名为汝湖,汝湖与汝水相通。

    秋收之后,蔡国连日阴雨,汝湖水位暴涨。

    祭仲先命人将汝湖与汝水相通的下游堵住,待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引汝湖之水灌莘邑。

    于是,莘邑瞬时化为泽国。

    就这样,莘邑中的蔡国残军和宋国军队一齐喂了鱼虾。

    而在这种境况下,蔡侯竟然还逃了出去。

    没办法,祭仲只好继续率人追击,一直追击到桑隧邑。

    蔡侯龟缩在桑隧邑中惶惶不可终日。

    桑隧邑城门四闭,祭仲先是假模假样的劝降,蔡侯怎么可能会向郑国投降。

    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的祭仲,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在城下历数蔡侯所犯下的罪行。

    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命令郑军攻城。

    蔡军精锐早已经被原繁埋葬在洪水,次一点也被在埋葬在上蔡城下和莘邑之中。

    桑隧邑的蔡军少又弱,士气亦是极其低落,哪里是郑军的对手,没过多久,桑隧邑便被郑军给攻下。

    而祭仲本以为这次能够生擒蔡侯来着,未料到又被蔡侯给逃了。

    祭仲心中若说生气吧,确实很生气,蔡侯竟然两次都在他眼皮子底下给溜了。

    若说不生气吧,心里也确实有点庆幸,因为万一他生擒了蔡侯,还真不知该如何处置。

    杀了肯定不行,送回国内也是个麻烦。

    祭仲之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参照武公时灭胡国和当初伐许国的例子,觉得,蔡侯若不自杀,最好的下场就是带人跑到南蛮之地重新立国,像胡国一样,次一点的便是像许君一样,被郑国监视,保有宗庙社稷,沦为郑国的附庸。

    而今看来,蔡侯或许会像之前胡君一样了。

    这样也好,总比这个烫手山芋落到自己手中强。

    既然蔡侯已经失踪,祭仲也不能总纠结这个问题。

    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嘛!

    他象征性的派人搜寻了一番,搜寻无果之后,他一面派人向新政报捷,一面开始整顿原先的蔡国的土地。

    得益于蔡侯的逃亡,蔡国的土地已经完完全全的落入到了郑国的手中,从此以后,蔡地即为郑土。

    郑蔡之间的战争已经绵延了一年,蔡国早已经残破不堪。

    而祭仲首先要作的工作,便是派人在汝水中打捞尸体以防止疫病的滋生传染。

    兵祸之后若不能谨慎的处置,很有可能转变为范围更广的病祸。

    祭仲执政这么多年,自然深谙这个道理,处置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

第282章 为翼城挡枪() 
郑忽带领着翼人直接回到了陉庭。

    倒不是因为他要出百乘兵马随同伐曲沃,而是他要和自己的智囊们好好的谋划谋划,如何才能让翼城和曲沃两败俱伤。

    直接硬拼不是不行,关键是这样做太容易落人口实了,而且翼人的战斗力比不上曲沃,硬拼估计想要打胜,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郑忽可不准备做这样的蠢事!

    这明显和他的预期不符嘛!

    将大军交给赵夙统领安置,郑忽驱车前往陉庭的城守府中马不停蹄的召集众人议事。

    。。。。。。

    “晋侯授吾以兵而击曲沃,吾欲使翼与曲沃各竭其力,然后翼胜之,计将安出?”

    在自己人面前,郑忽自然不会再遮掩他的真实意图,直接将问题点出。

    众人闻言,开始在心里默默的思考了起来。

    这个事可不简单。

    翼城的战斗力本来就比不上曲沃。

    现在想要翼城战胜,而且是在两方都各竭其力的情况下,换言之,就是让翼城和曲沃两方都拼的差不多的时候,让翼城取胜,这事还真不是一般的难。

    郑忽知道这个要求有点高,不说其他的,等到两方都拼的差不多的时候,郑忽都怀疑翼人还有没有那个勇气再向曲沃发动进攻,能不溃逃就已经事谢天谢地了。

    说到底,翼城这么多年对战曲沃的失败,让翼人多少对曲沃有些恐惧,不自信。

    除非到了关键时刻,比如曲沃攻进翼城了,翼人退无可退了,翼人才会孤注一郑的和曲沃死磕。

    不过,到现在,这种孤注一掷的精神其实也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

    因为在历史上小子侯死后,曲沃武公直接攻入了翼城,若不是天子派虢公领兵营救,立公子缗为晋侯,翼城就已经灭了。

    像《左传》认为小子侯死后翼城就算是已经灭亡了。

    桓公七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桓公八年,八年春,灭翼。

    所以来说,翼人现在对上曲沃,你给他们讲顽强,讲拼尽全力,那和对牛弹琴没什么区别。

    打个顺风仗还成,像郑忽起初先带着翼人和陉庭大夫战,然后,不久之前又带着翼人略地。

    这种不费什么力气的战争,翼人还算没什么问题。

    要是遇上逆风战,尤其是对上曲沃的逆风战,翼人要是能靠的住那就见鬼了。

    这不是郑忽不信任翼人,而是翼人的表现真的是不给力。

    翼人的血性真的已经是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翼人,小子侯那帮翼城的上层统治者要负很大责任。

    他们穷凶极恶的压榨搜刮,使得翼人早已经失去为翼城效死的心。

    一只没有信仰的军队,还能有什么血性可谈?

    “主上,臣以为曲沃新败,为防备我趁其虚而再攻,曲沃必然增兵自守,而家谷、荧庭、周阳与聚邑必然空虚,不如出翼人攻之,以聚其士气,强其志意,而后再与曲沃战,如何?”

    季率先向郑忽建议道,只是话语中带着不自信的意味。

    “不可,翼人非曲沃敌,即取四邑,翼人亦不可战而胜之!”

    邓荒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想要翼城取胜,那绝对是不能让翼人和曲沃士卒正面交锋的。

    即便是提升了士气,受挫的可能性还是极大,一旦受挫,那基本上就算是可以宣告失败了!

    郑忽是同意邓荒的看法的,此次与曲沃的战争能避免正面交战就避免正面交战。

    既然不能正面交战,众人的心思就开始在考虑该怎么搞偷袭消耗两方实力了。

    “臣以为不若伐庐柳、令狐、桑泉、解梁诸邑,诸邑地近我之耿冀地而远曲沃,若曲沃来救,是我以逸待劳也,如何应战,则皆取于我,若曲沃弗救,是主上以翼人取诸邑而归我,翼城远,晋侯难制!”

    邓荒接着向郑忽提议道。

    郑忽点点头,确实,庐柳几邑距离翼城太远,小子侯的手根本伸不了这么长。

    得到之后,郑忽名义上可以归还给翼城,但是其实小子侯是没办法有效控制的,因为庐柳几邑和翼城之间隔着一个曲沃。

    其他的也如邓荒所说,以逸待劳,到时候如何与曲沃战,主动权完全就在在他手里了。

    但,问题是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别忘了陉庭也要出百乘兵马的。

    百乘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旦郑忽带着这百乘兵马离开略地,曲沃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率军进攻陉庭,来个围魏救赵之计,少了这百乘兵马,不能说对陉庭毫无影响。

    陉庭可比不上曲沃和翼城的城坚,所以,这么玩,最终还是把陉庭给拖下水了。

    其实,从郑忽建议小子侯伐曲沃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陉庭给拖下水了,只是郑忽只想做渔翁,不想也不愿意让陉庭卷紧两方的争斗中,以便保存实力。

    但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好事,让他一个人给全占完,若能如此,上天也太过于偏爱他了吧!

    郑忽又将目光投向高渠弥,若是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他就采纳邓荒的建议,郑忽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虽然他不想让陉庭担风险,但并不代表他不能接受陉庭担些风险,刚结束的不久的陉庭与曲沃的战争,陉庭不就担了很大的风险吗?

    多这一次也不多,况且这次的风险比上次的小多了,至少守城的都是陉庭士卒。

    高渠弥点点头,那意思,他同意邓荒的看法,郑忽又将目光投向其他人身上,其他人大多也表示同意邓荒的提议。

    于是,郑忽当机立断,道:“既如此,便依邓大夫之言!”

    计策既然已经定下,接下来就是布置任务了。

    高渠弥自然是要留守在陉庭,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邓荒和齿二人,则被郑忽点名带走。

    季和仇二人在战胜曲沃之后就被郑忽派去郇、冀、耿三地征调兵马,统兵练兵去了,所以,郑忽这一走,陉庭内能独自统领一支兵马的除了高渠弥就剩下陈戎了,管鲍和辛丑三人还需要再练两年。

    不过,既然确定了陉庭将进入防守状态,那么季和仇很快便会从三地回来协助高渠弥,陉庭虽担些风险,但问题不是太大。

    一旦有万一,这也算是为翼城挡枪了!

    。。。。。。

第283章 韩万的损招() 
十日后,郑忽率军攻破庐柳、令狐、桑泉诸邑的消息木牍摆在了曲沃武公的案上。

    曲沃武公召集诸卿议事时,大发雷霆。

    “郑忽竖子,欺寡人太甚!”曲沃武公止不住大骂道。

    原本郑忽取新田、虒祁和韩原三邑时,曲沃武公虽然也是异常恼怒,但是也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能忍也就忍了。

    却没想到郑忽这是没完没了,毫不费力的攻占三邑犹不满足,竟然再次挑起战火,一连攻取数邑,这是欲将曲沃置之死地而后快啊!

    曲沃武公觉得,被逼到这一步,他真的是退无可退了,如果任由郑忽郑忽这么搞下去,曲沃三代人的心血和积累可就毁于一旦了,他可不想重新体会一下他的大父桓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那种辛苦。

    火也发了,怒也泄了,曲沃武公开始认真的思考起该如何应对郑忽的来势汹汹。

    肯定是要打的,所谓敌不可纵,纵敌患生。

    但有了上次的失败,曲沃武公更加谨慎了,上次的教训太惨痛,曲沃可再也无法承受再一次如上次那样的失败了。

    他在此之前有接到过赵公明的消息,讲到小子侯出车二百陉庭出车一百,连兵攻伐曲沃,至于具体的攻伐方略,赵公明将郑忽当初的原话搬出来,表示不知。

    曲沃武公当时接到消息之后虽然也起了防备之心,如临大敌,但是重点布防的地方还是曲沃城。

    曲沃在晋国的摊子比翼城的摊子铺的还大,以曲沃当前的兵力怎么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果然,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郑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