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此物真的要分给各乡里?”

    郑忽闻言,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而是反问了一句。

    “以卿之见?”

    “卑下以为,此物颇耗物料,尤以吉金为甚,吉金,国宝也,岂可蒙垢于乡土?”

    郑忽拧着眉毛没有说话,陷入到沉思之中。

    他知道邓方口中的吉金就是青铜,而且是精纯的青铜,此时青铜大多用于铸造祭祀用的大鼎、打造兵器以及铸钱。

    用青铜打造农具不是没有,只有极少数壕无人性的土豪才会这么做。

    长葛本来是有些青铜库存,但那都些都是兵器,若是要打造农具,就需要将这些兵器熔掉。

    不然的话,就需要郑忽自掏腰包将自己的钱熔掉,郑忽从新郑来的时候,所带来的资产包括受赠的六百金和立功后赏赐的一百金在内,加起来也不过千金左右,刨去给予管仲的三百斤和两次在长葛各乡撒的小钱钱,还剩下六百金出头。

    若是再将钱熔掉制造犁具,够不够用先不说。单是郑忽的资产,必定会大幅缩水。

    这就让郑忽非常犹豫,熔吧,这马上就得去喝西北风,不熔吧,这没有犁具,在种植小麦之后,地力消耗殆尽,如何向长葛民众交待?况且已经令管仲去收购麦种,总不能全用来酿酒吧?

    郑忽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自己的钱肯定是不能动,那就将长葛的兵器熔了吧!”郑忽想到。

    一念及此,郑忽的眉头稍稍舒缓,开口向邓方询问道。

    “长葛吉金可造此物几何?”

    “啊?”

    邓方没有料到郑忽会这么问,他看到郑忽先是神色变换不定,后来眉毛渐渐展开,似是被他的言语打动,却没想到郑忽会这么问,看意思还是想打造此物,这让邓方有些愣神。

    有心再劝,但是看到郑忽严肃的表情,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邓方无奈,只得期期艾艾的回答道:“大约可造五百具,可主上……”

    没等邓方说完,郑忽便打断了他的话。

    “此事,卿毋需多言,吾心中有数。”

    邓方闻言,长叹一声。

    郑忽何尝不知道邓方心中的担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况且百工之人都是工奴,不需要“劳务费”,他只须将长葛的青铜都用上,至于五百具,已经不少了,知足才能常乐,三四家用一具是足够了,而他不需要出一毛钱,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何乐而不为?

    至于他的这种“败家行为”会不会遭到他老爹的斥骂和朝野的物议,不在郑忽的考虑范围之内。

    因为郑忽知道,无论这一年中他作出怎样惊天骇俗的事情,他都会纹丝不动,因为有年入五千金在那吊着,他老爹肯定会保他。

    既然一不需要出钱,二不需要担心后果,郑忽还有什么好怕的。

    ps:犹豫了将近一个月,枕中最终还是决定签约了,枕中保证本书肯定不会太监,请大家支持吧!

第35章 宴饮(3)() 
ps:感谢大秦晋雄的打赏!!也感谢书友万神殿主的提醒,春秋时期的金确实是青铜,写的不太严谨,实在对不起大家,前章已改!

    长葛官寺占地面积极广,且与郑忽的宫室相连,郑忽与邓方将事情敲定,见雨势已停,便联袂来到官寺的庭院之中。

    看到往日冷清而今日却显得热闹非常的官寺,压在郑忽心头年入五千金的急迫感也悄悄淡去了不少。

    毕竟,人都是群居的生物,在人群中不单忧伤的情绪可以相互感染,高兴的情绪同样也可以相互感染。

    众人见郑忽来到官寺,无论年老年幼尽皆向郑忽见礼,郑忽也笑呵呵的向众人回礼。

    一阵寒暄之后,不少老人在自家子侄的陪同之下向郑忽走来。

    郑忽站在庭院中的大枣树下,光秃秃的枝丫加上粗壮的树干像一个威武的勇士持戈护卫在郑忽身后。

    而被雨水浸湿的树干,仿佛诉说着勇士不避风雨的忠心,但是却让郑忽感到一股潮意,浑身不舒服。

    看着老人们皆向自己走来,郑忽不敢再安然站立着不动,朝前两步,率先向各位老人行礼。

    道:“小子实在未料到今日会有此细雨,让诸位长者受此辛劳,此忽之过也,还望长者不要见怪才是啊!”

    众人闻言,连道不敢。

    郑忽笑了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

    “今日小子请诸位长者前来,一来为感谢自就封以来诸位长者的照拂之恩,二来则是有些事想与诸位商议!”

    郑忽觉得像种植小麦和剿匪的事,没必要隐瞒,也没办法隐瞒,不如直接说出来,还能留下一个坦荡的形象。

    而且来说,此时地方上虽然有宗族盘踞,也有所谓的豪长,但却和后来地方豪强不同。

    因为井田制下,土地公有,《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言:“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由此可见,此时的土地的所以权在国家,庶人只有四十年的耕种经营权,到期国家则收回土地,这根本区别于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买卖,消除了豪强所谓“富者田连阡陌”的生存土壤。

    而且由于此时是“份地制”,普通的士卒服兵役立功之后,国家通常以“份地”作为酬赏,所以,地方上的豪长多是立过功的庶人,并没爵位,像陈仲这样有爵位的豪长,基本上都是属于平日村社的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只有他们这样的人立功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爵位,其余的庶人只能分得“份地”。

    加上土地并非私有,此时的豪长大多是属于相对来说较为富裕的一批人。

    并无后世地主老财的土皇帝做派,这也是郑忽就封之后没有选择大规模的清除地方势力,而是以拉拢为主的原因。

    毕竟没有世袭土地,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豪长们永远都是没牙的老虎,对握有枪杆子的郑忽威胁不大。

    郑忽并不担心这些人不配合自己,相反,这些人为了能够得到郑忽的青睐,肯定会选择大力支持。

    就像有个粗大腿在你面前,你难道不想抱一下吗?诸夏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从不羞言也不讳言富贵,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富贵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梦想,现在机会就在这,就看你抓不抓的住了。

    果不其然,郑忽话音刚落,就有不少老人当即表示“世子有话但讲无妨,吾等虽老,亦愿为世子前驱!”

    这震天的声响震郑忽都有些耳膜发疼,自然也引起了周围依旧端坐的老人的注意,这些老人年纪稍大,腿脚也有些不便,原本是想等前面这批人散去后再过去和郑忽见礼。

    见此情形,无一不捶胸顿足,多好的机会这是,世子找我们帮忙,这做好了可就是天大的人情。

    于是,更多的人在子侄的搀扶下向郑忽靠近,一边走还一边骂某某某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行如此谄媚之事,真是不当人子,而同行的子侄一边搀扶着,一边小声的嘀咕道:“您老不也是如此吗?”

    一些耳朵比较灵的老人,听到之后拿着拐棍作势要打,又看到后面的人已经赶超到前面去,一边催促着走快一点,一边低声喝骂道:“乃父还不都是为了你们这些不肖的儿孙吗?”

    郑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么简单一句话竟然引得这么多人一拥而上,这让郑忽有些哭笑不得。

    好歹你们也得等我将事情说清楚了再表忠心吧!

    无奈的摇摇头,郑忽赶忙让周围负责护卫的士卒去维持秩序,生怕稍有不慎,发生踩踏事故,让原本好好的一场宴会演变为追悼宴。

    “诸位长者,请听小子一言”

    郑忽高喝一声,这也是无奈之举,他这个正主要是再不发话,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再发话的机会……

    听得郑忽声音,原本嘈杂的官寺霎时一静,谁让郑忽这段时间收买人心做的到位,人们不自觉的已经将郑忽当成一个大家长来看待,相信郑忽肯定不会让他们这些人吃亏。

    “诸位长者能应邀而来,小子在此谨谢之”

    说完,郑忽躬身一礼。

    其他人连忙回礼,口称不敢,之后面露期待的等着郑忽的下文。

    郑忽见状,长叹一声,唉……

    这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前一刻还好好的,要商议事情,后一刻怎么垂头丧气的?

    “不知世子为何而叹?”陈仲距郑忽最近,又受到郑忽不小的恩惠,投桃报李,自然想着要为郑忽排忧解难。

    郑忽也不知是故意,也不知是真的心怀忧虑,又是一叹,道:“君子之叹,无非是远忧夷狄猾夏,近虑生民疾苦,小子自就封以来,见外有贼盗啸聚于大泽,滋扰我长葛之民,内无累岁之积,以全我元元之民。小子惭愧啊!”

    众人面面相觑,往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世子这是想出什么幺蛾子?

    剿匪?还是……众人心中隐隐有些明白。

    却见郑忽昂首头来接着道:“小子受命做长葛民父母,岂能不拯我之儿女于水火之中,今日此来,确有两件事要说与在场的诸位!”

    郑忽用一副不可质疑的语气,让在场的众人微微一窒。

第36章 宴饮(4)() 
临近晌午,宴会终于开始了,官寺的空地上摆了十几桌漆案,郑忽宫室中的侍女在厨房和庭院中来回,将庖厨处制作的平日里只有郑忽这种地主家的儿子才能享用的飨食端到每个案几上。

    但是,却没人动筷,一个个苦着脸干坐着,实在是刚才郑忽的表现出来的强势让他们明白,世子远不是他们见到的那么简单。

    不但以快刀斩乱麻的姿态确定了各乡应出的青壮数,更是强行将种植小麦的任务下达到各乡里,半个月后家家户户都必须种植郑忽所提供的麦种,有逾期不种者以狡道不法罪论处!

    造孽啊!原本大家伙以为来了个贤公子,就封之后不但将赋税给免除了,而且还存孤问寡,抚恤甚厚,这让大家伙觉得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可谁曾想……

    唉!这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啊!

    谁不知道,这小麦冬天的时候也能种,但是,一旦种了小麦,不给土地休耕的时间,来年的粟就要绝收了。

    小麦只不过是辅粮,粟才是口粮啊!这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吗?

    偏偏世子还听不进人言,有人问他说:“若是今秋种小麦,那地力如何保持得?”

    世子竟然回了一句“以粪便浇灌可保地力不失。”

    后土在上啊!哪有用此等污浊之物浇灌土地的?这不是要令后土神蒙羞吗?

    ……

    看着气氛沉闷的宴会、忧心忡忡的众人,郑忽心中无喜也无悲,这本来就是他筹谋已久的,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他自就封以来,撒了太多恩惠,也是时候让人见到他威严的一面了。

    正如《道德经》中所谓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丈夫做事有柔更要有刚。

    刚柔相济才是真正的驭下手段,若是一味的示之以柔,未免会让人认为世子柔仁,可欺之以义方,这并不是郑忽想见到的。

    而且前世的时候,郑忽曾看到一则新闻,有一位老人因拆迁已经得到一套补偿性住房,却得一望二,想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