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煜本纪-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等知晓。”李煜说完这些话后,朝内的官员全部领了命。

    “梅兰竹菊,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云,孤命你们十三人,在本次武举之时,将周国归还的疆域也全部纳进来。”李煜开口下令道,将这些事情全部给纳了进来。

    “是,臣等领命,臣等知晓。”梅兰竹菊,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云这十三人听了李煜话后,立马领了命。

    “你们其余人也要配合好这次的武举。”李煜看着其余的官员,也就这些事情给彻底的定了下来。

    “臣领命。”百官们听了李煜的话后,立马领了命。

    见李煜如此郑重其事,他们这些人也开始谋划起来,在这次武举之中是否要安排自己族内的成员了。

    因为上次的科举李煜也不过是提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管过,但是这次为了这个武举,他却是过问了这么多次。

    甚至于,这几天,李煜当初写信给所有武将等官员的事迹也开始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在国内疯传起来。

    也是因为这件事,金陵城以及各地武夫们突然多了起来,各地武举的选拔也被重视了起来。

    可以说,李煜这次的花费有些大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散朝!!!”李煜在安顿完这些事情后,也没什么事情可以说了,想到自己最近关心的唐国国内的经济类的奏折。

    他就有些着急起来,他急着去寻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来平衡唐国内经济,让那些普通民众的生活能过的好一点。

    不至于太过拮据,至少让民众家有富粮,达到这样的程度也就是他发起下次战争的时候了。

    “恭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依旧如往昔般,散朝的时候,还是那样的礼仪以及永恒不变的朝拜。

    ……

    “这次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古怪呢,张大人?”在散朝后,户部尚书冯延鲁忽然来到了礼部尚书张若风的旁边,轻声对着其说道。

    “冯大人的意思是?”礼部尚书张若风似乎是从冯延鲁的话里捕捉到了什么般,但是又不是特别的确定。

    “太子殿下,从得知八百里加急以来的神情变化,张大人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户部尚书冯延鲁说完这些话后,就好像没事人般离开了。

    skbshge

第238章 236:消息核实,颁布天下() 
户部尚书冯延鲁的离开,给礼部尚书张若风留下了无限的猜测,李煜刚刚的表情确实表达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他刚刚的欣喜,似乎是达成所愿的庆祝喜,并非是突如其来的喜。

    有种我意料到这件好事会发生,但是却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发生的那种感觉。

    现在仔细想想都现在,这位太子殿下所有的命令都是建立在这些事情成立的基础上来说的,似乎他很肯定这件事必然是真的般。

    这么久的接触下来,他们也开始明白李煜这个太子的为人方式了,那就是怕麻烦,一般对于事情只是吩咐一次就行了。

    重要的事情他才会说多次,这个多次也是有着底线的,你如果没去按他说的做,或者他提了你心里没当回事,那他总会跟你算账。

    所以,以太子殿下这样的性子,会这么不厌其烦的吩咐下来,原因不就很简单了。

    他有足够的自信或者说渠道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性以及非欺骗性,至于这位久居深宫的太子殿下,哪里来的渠道获取这些消息,这就很值得深思了。

    不过,这些礼部尚书张若风也只是想想,然后就抛在一旁了,知道这些事情又如何?

    无非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如果他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唐国和太子殿下的事情,大可不必为了这些事情而忧愁。

    至于龙缘楼,百官们只是觉得李煜这个太子殿下跟那位创办者,李天风叔侄情谊深重。

    上次跟百官们摊牌,也不过是借了李天风的光,他们压根就没有去想到李煜是否会与龙缘楼有什么必要联系。

    他们只是当上次的事情,是件利益交换的事情。

    至于交换的筹码,朝堂之中的每一位官员都有着自己的猜测。

    比如,礼部尚书张若风自己,他的猜测就是这十三人大才,李天风那位一直以来没被宗人府认可的亲王,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将这十三人安插进来,肯定就是他的布局。

    要说这突然冒出来的士阁与龙缘楼没关系,恐怕没几个人能信,至于这个士阁的神秘不可测与龙缘楼的神秘是相似的。

    还有他们这些人的能力,与龙缘楼那边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那就是完全

    碾压同辈,同辈只能是望其项背。

    至于为什么礼部尚书张若风会知道,还不是他当初去龙缘楼砸过场子,刚开始砸的还算不错,后来出来了一个自称龙缘楼长老身份的人,他就被碾压了。

    这件事是隐秘,知道的人不会说,不知道的人自然是没资格接触。

    其实当初不止礼部尚书张若风砸场子失败,整个金陵城的官场那些有名有姓的官员都没有砸场子成功。

    谁让龙缘楼入主金陵城的时候,在某些方面极其高调,一来就召集了很多人在龙缘楼,张口就要走了金陵城乃至全南唐近七成的生意。

    如此霸道的行径,自然是少不了被人砸场子了。

    可惜明的暗的,当时没人能成功赢过龙缘楼,时间久了,龙缘楼拿走全南唐近乎七成的生意的事情,也被人默认了。

    说是生意,这些东西其实说不好听点就是收保护费,不过龙缘楼做事也没有太过绝,最后也让出一些利益给所有人。

    这才是龙缘楼一直扩张的风生水起的最大原因,一打不过人家,也砸不了场子,二行事也不是太过分,还留了点利益给大家。

    在这些习惯了弱肉强食的法则环境下,没有人表达出什么意见。

    本来这些生意的租金,费用,产业就是按各自的实力来划分的,按照龙缘楼的势力它们就是全部拿走,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更何况,龙缘楼还留了底线,他们自然也就不好太过闹腾什么。

    ……

    在这次朝会后,很多没有反应过来的官员慢慢的有些人反应了过来这件事情,渐渐的互相转告之间,金陵的官员们都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千万不要以为太子殿下久居深宫,就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了。

    如果你将太子殿下当成傻子来哄,那么你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了。

    能如此笃定周国那边旨意的太子,会是那种什么都不明白的人吗,有渠道获取其他几国内部消息的太子,还不能知道他们之间的龌龊事了?

    也是由于此,这些官员们也是发了狠,下了心思,今后行事要小心,面对李煜吩咐下来的事情,绝对不敷衍。

    哪怕是要敷衍,也不在其他人面前显摆了。

    毕竟谁知道自己显摆的这些人,会不会就是太子殿下派来监督自己的呢?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如此的微妙,当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开始产生怀疑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安分的多。

    很快,李煜的命令就到了南唐派驻在周国的搜集消息的探子以及靠近那些归还疆域的探子那里,他们各显本领在验证这件事的真实性。

    三天后,这些消息开始以各种渠道飞快传到了李煜所在勤政殿的案桌上,李煜看完后,将其合理整理了一下。

    “这下子,没人能说什么了吧。”李煜看着这些东西,终于是松了口气,这下子不用他去想着如何跟他们解释了。

    接下来的重心也该重新回到整顿唐国经济方面,最近他也算是研究出了一些东西,同时在一些地方让人进行了试点。

    当然,办事是让朝廷体系的官员来做的,监督李煜则是让龙缘楼的一些人在监督处理,一旦有人不好好执行,在这里面搞小动作,李煜授权给了龙缘楼让他们处理后进行上报。

    最后搜集好各种证据,进行二次审核。

    这一切也是刚开始,算起来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因为龙缘楼的特殊性和隐秘性,这些事情全部被归结到了行侠仗义的江湖人身上。

    可实际呢,皇权高度集中的城池之中,哪里有什么江湖人的存在,哪里有人敢对朝廷命官下手。

    不过是,同级官员或者更高级官员等得了一些人命令办事,然后为了不影响声名,将其全部推到虚构的江湖人的身上罢了。

    skbshge

第239章 237:范质欲见李煜() 
同时随着消息的核实,门下省等几个关键衙门很快将李煜的诏书给颁布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南唐陷入了狂欢之中,对于李煜这个太子也是变得狂热起来。

    无他,李煜这段时间以来,做的事情,虽然民众知道的不多,但是他们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当今天子当初输掉的疆域,由这位太子殿下给弄回来了。

    这在民众的眼中,当今太子就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与圣君的雏形啊。

    当初被周国击败的屈辱,与每年不断赔偿的款项,这恐怕是这些年来最值得南唐民众展颜一笑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庆祝欢乐的盛宴,一时间,民间坊间兴起了一股让太子殿下立刻继位,国主李景退居太上皇的声音。

    这股声音伴随着南唐疆域重新恢复的声音,传彻到了南唐全境。

    然后由着南唐全境向着金陵城如同闪电之势汇聚而来,全部汇聚到了勤政殿,汇集到了李煜的案桌前。

    甚至于,李煜太子一系的官员,也开始在朝堂之上让李煜随了所有人的愿,当即登基。

    对此,李煜开始时是厉声呵斥,到了后来,请愿的官员越来越多,李煜也不呵斥了,但也没有同意。

    他甚至连这件事都没有跟李景提,只因为他认为还不到时候。

    他如果登基那必然是要称帝的,而不是区区一个国主,鉴于此,李煜什么也没有说。

    他在等,等北周那边派使臣过来,等着他的军队重新接管那些失去的疆域。

    想到那些疆域,有个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又放在了李煜的面前,让谁管理这些地方呢?

    他可不认为,周国会将之前的降将给带走,这些降将有多少信任度呢?

    他到底该不该用呢,这些都成了摆在李煜面前的问题。

    就在李煜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现北周与南唐接壤的地域,有着一行人出现。

    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架势,带着浓郁的中原气息,他们在来到这个城池后的第一件事,就来到了刺史府。

    这群人一见刺史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句:“我要见李从嘉,你们去通报吧!!!”

    此话一出,吓得这个还是周国疆域上的刺史,立马唤了人将这里给围了起来。

    “阁下神神秘秘的,怎么如此构陷本官,自从当年兵败,本官就已经归属了大周。何来通报唐贼太子之言!”刺史的话和态度是如此的义正言辞,举动也是这么的自然。

    要不是范质百般调查,对这个州情况了解的很清楚,恐怕就信了。

    但是现在吗,自然是不信的,不过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诚意,范质掀开了自己头上带着的斗笠,同时也让随行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