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失最惨重的要数高双成部,收拢起来的队伍满打满算才3千出头。导致这一结果,其原因却是入夜后准备行装时,陕北战况不利的消息走漏出来并在高部流传。陕北老窝被端,退路又被切断,人心惶惶之下,原本被抓丁补充进部队的士兵大多趁此次败退时开了小差。

    当孙蔚如等人在直罗关商量如何善后并应对上峰时,陇南的胡宗南部也同样遭到了严重打击。

    炮击过后,在岷县一线防御作战的江斌部,以及从漳县赶到的许明毅部一同对遭受炮击后的胡宗南部发起反击。

    尽管胡宗南此前曾做过防备人民军偷袭的准备,可他却没料到对方会在集中炮击20多分钟后发动3千多骑兵突击。措手不及之下,防线很快被撕开,紧接着就是两万左右人民军的反击冲锋。这其中,许明毅带领的3千多骑兵和6千多步兵,作为新加入战场的生力军,完全不是胡宗南部鏖战近一个月的官兵所能抵挡的。

    就在胡宗南组织手下几个旅的部队节节抵抗,节节败退的时候,屋漏偏逢连阴雨,留驻在宕昌司鲁大昌部和胡部西北补充旅一团,却又联名发来电报,声称宕昌司正遭受敌人猛攻,敌军火力凶猛,人数众多,防守部队难以抵挡,要求胡宗南赶快增派援军。

    接到鲁大昌等人的求援电报后,胡宗南脸色异常难看。千算万算,最后竟是比原来预料中最坏结果更坏的局面,这对胡宗南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

    “凭远兄,事情紧急,你现在就带补充旅、独立旅、骑兵团出发,明天一早一定要赶到宕昌司,确保我军后路无忧”胡宗南急切地说道。

    宕昌司距离岷县有70多公里,距离胡宗南等人现在的位置也有60多公里,急行军的话,先头部队明早赶到不成问题。

    於达犹豫了一下,劝道:“师座,敌军在这边动用了数千骑兵,我要是再将骑兵团带走,那这边就缺了对其有效的牵制力量,我只带补充旅两团以及独立旅一个团回去就够了,你这边的兵力可不能少。另外,我需要全师补充后勤用的马车。”

    骑兵团虽然兵力不多,可有这么一支机动兵力在,确实可以有效牵制敌军的追击行动。而将全师马车调拨给於达,能避免一些部队兼程赶路的辛劳,有利于宕昌司解围作战。

    当下,胡宗南毫不犹豫地说道:“就依凭远兄。小心敌人在路上的埋伏,宕昌司那边就拜托凭远兄了”

    人民军既然能在岷县一带发起反击,又同时进攻宕昌司,要是再在路上伏击赶往宕昌司的援军,那也不让人奇怪。胡宗南现在是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利因素,以免出现纰漏。

    眼见於达准备离开,胡宗南迟疑了一下,又补充道:“若是宕昌司不可守,凭远兄可率援军及宕昌司守军撤向南面的化马关、化石关、平定关及西固堡一带,凭险阻击敌军,保障我军退向武都的通道。”

    於达心中一沉,脱口问道:“师座,难道局势败坏到这种地步吗?”

    撤到化马关、化石关、平定关及西固堡一带,确实能保障南路军通向武都的退路,可这样一来,不但近一个月的苦战成为过眼烟云,还要丢失宕昌司这个要点,而且胡宗南部也将不得不穿越岷江西岸渺无人烟的山区赶往化石关一带。战败后的山地行军,沿途又无法获得补给,其艰难可想而知。

    胡宗南长叹一声后,苦笑道:“我也不希望如此。可‘民匪’与我部鏖战近月,现在先是出击陕北,又是反击我部,其底蕴究竟如何实在让人难以揣测。我们做些最坏打算,不过是预防万一罢了。”

    “我明白的,师座在这边多保重”於达心情沉重,慎重地点点头,又朝胡宗南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在宕昌司这边攻击的人民军,除了从陇南三县抽调过来的4千兵力外,还有从天水抽调过来的3千步兵和1千骑兵。这共计8千兵力,加上火力上的优势,若是二纵攻势猛烈一点,肯定能赶在天亮前拿下宕昌司。

    不过,若是拿下宕昌司,那胡宗南部虽然原有的后路被断,但也可以向南渡过白龙江,从白龙江南岸经西固返回武都。因而,不若以宕昌司为饵,吸引胡宗南从前线抽兵回来,二纵再贯彻赵振中此前多次讲解过的“围点打援”战术,最大程度的打击胡宗南部。

    因此,围攻宕昌司的人民军在用迫击炮敲掉了城防工事,将城内敌军完全压制住后,反而降低了火力。将攻击部队中的1千骑兵和3千步兵埋伏到从岷县到宕昌司的必经之路上。

    凌晨时分,乘坐马车赶路的一个营的援军通过了人民军的伏击地点,并在宕昌司外围与攻城阻击部队发生交火。

    接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后,於达松了口气,随即对西北补充旅旅长廖昂、独立旅旅长丁德隆命令道:“独立旅一团在前、二团殿后,补充旅两团居中,加快向宕昌司推进6点半前务必赶到宕昌司”

    此前,由于担心路上遇到伏击,除了先头营外,於达一直压制着部队的行进速度。现在既然确定前面没有埋伏,他也就放心让部队加快起速度来。但就在援军过了哈达铺镇,又渡过了胡宗南部此前架设在岷江上方便人员、物资调运的便桥,距离宕昌司只剩下不足5公里,已能听到宕昌司方向传来枪声的时候,於达及其所率领的援军却遭到了人民军的伏击。。。。

    更多到,地址

    

第八章 :西北气象(二)() 
在猛烈的火力打击和骑兵冲击下,刚刚过江的一个多团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两个多团匆忙之下又退回了岷江西岸。

    这条岷江可不是四川的那条长江支流,而是起源于岷县山中,流经宕昌司,并最终注入白龙江的一条河流。尽管这条河流也长年流水不断,但远远无法和作为长江支流的岷江相提并论,加上眼下又进入枯水季节,於达的援军才得以幸免。

    看着对岸往来驰骋的人民军骑兵和麻利地收容俘虏、打扫战场的步兵,於达和丁德隆、廖昂几人只觉得心头一阵寒气袭来,让人从里冷到外。人民军在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兵力伏击己方,他们的实力到底有多少?

    几人相互看看之后,於达无奈地命令道:“命令部队向南,去化石关、平定关、西固堡一带。电告师座我部遭遇,建议宕昌司守军突围后进抵化马关固守。”

    接到於达发来的电报后,胡宗南心中苦涩异常。宕昌司失守已成定局,原本预料的最坏的结果即将成为现实,从岷县撤下来的部队将不得不从哈达铺镇开始,穿越深山老林去往化石关。

    将第一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李铁军和第二旅旅长袁朴找来,胡宗南将宕昌司一带的战况做了通报后,又声音低沉地说道:“就目前情况来看,此次进剿‘民匪’的作战行动已基本失败,我部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将不得不撤出战斗。”

    听了胡宗南通报的情况后,李铁军和袁朴也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后路被断,军营里的补给物资充其量还能支持一个星期左右,这还是因为於达率领4团人马离开后部队消耗降低的缘故,若是再在这里耗下去,等粮食用尽这剩下的部队非全军覆没不可。

    可打了近一个月就这么撤退,委实心有不甘。李铁军问道:“师座,能不能和校长说一下,派飞机过来助阵,我们把‘民匪’再打回去?”

    “虞午,飞机你就别想了。”胡宗南摇头说道,“现在校长正在对‘赤匪’进行第五次围剿,那边的飞机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顾及到西北这边。还是将这边的情况直接电告校长,由校长决定我部去留吧。”

    胡宗南的第一师可是老蒋嫡系中的嫡系,老蒋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心头肉就这么损耗在西北,命令第一师后撤那是肯定的。而胡宗南向老蒋请示,既表示了对校长的尊重,又暗示了对指挥此次进剿作战的杨虎城等人的不满,一举两得。

    应当说,胡宗南前期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指挥作战能力确实不错,可惜,胡宗南后期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战场上,而是转移到了官场上。派系之间的倾轧、勾心斗角耗费了胡宗南绝大部分精力,一个本来潜力不错的将军也就成了官场上一个庸庸碌碌的政客。

    11月9日上午,正在南昌督军剿共的老蒋先后收到了杨虎城、马鸿逵、孙殿英、胡宗南等人的电报。本来正为江西战事的进展而心情不错的老蒋,看完这些来自西北的电报后,脸上又布满了乌云。

    调集了近30万大军进剿了“民匪”一个月时间,却反而被敌军四处出击给打了个一败涂地,就连自己一向得意的嫡系第一师也损失惨重,老蒋心情能好起来才是咄咄怪事

    当然,胡宗南的请示也让老蒋满意不少。毕竟,其他各路进剿部队一败就是溃退,甚至不可收拾,根本就不会向上请示,相比之下,胡宗南这个学生不但遇挫不惊,打得不错,这种情况下还知道请示校长,实在难得啊。

    老蒋随即电告西北各路大小军头,整顿部队,严肃纪律,以为后来再次作战做准备。同时,老蒋又特别要求杨虎城、马鸿逵、孙殿英、胡宗南4人于月底飞南昌,商讨此次西北剿匪得失。至于胡宗南第一师的去留,老蒋明确训示:“身处前方,战机万变,事关存亡,当自行决断”

    胡宗南接到老蒋的训示电后,随即于11月9日晚命令骑兵团殿后,自己率领师部及第一旅、第二旅和独立旅三团经哈达铺,转由岷江西侧的山区向南面的化石关等地行进。而此时,防守宕昌司的鲁大昌等部在突围后,已经撤到了化马关防守。

    进剿人民军的行动至此似乎已经宣告失败,当然,除了西路军马步青部那让人疑惑的收复4县的“辉煌战绩”之外。

    马步青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占了几座空城而损兵折将,只推说河西走廊“民匪”主力转移他方,剩余兵力不足,才被己方趁势恢复肃州等县的。马步青已经从杨虎城的通报和自家兄弟的来电中了解到其他几路进剿大军的遭受重创的情况,对比之下,更是庆幸自己留在安西是明智之举。

    不过,马步青的高兴劲只过了几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变得惶恐不安起来。在进剿行动失败后,似乎人民军又开始了新的行动。

    驻防肃州的马禄于11月12日报告,说是发现“民匪”过万人马一边行进一边排除地雷,正由东向西沿河西走廊向肃州推进,该部“民匪”绝非肃州守军所能抵挡,请求撤退。

    马步青一边不满于马禄未战先怯的言论,一边也为人民军如此快的向西推进而心惊。陇东、陇南和和宁夏河西的作战刚刚平息,这河西走廊又成了“民匪”的用兵之地,这“民匪”的实力也太过惊人了

    对马禄的请求,马步青只电告其“与敌接触后,再行撤离”,便又为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敦煌等地的弃、守犹疑起来。马步青自己倒是想跑回新疆,可自家兄弟和马鸿逵部还在宁夏北部一带,要是民匪打到安西可就断了他们的退路了。一番斟酌后,马步青便电告马步芳、马鸿逵,说“民匪”势力大,恐己部难以抵敌,欲退向哈密,据星星峡以保后路云云。

    马鸿逵、马步芳新败之下,担心回新疆的去路被断,也同意马步青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