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截,而其成员更是五花八门,包括买办、地主、会党等等角色。这样一个组织在后世历史上也就是黑社会的代名词,是难以具备象样战斗力的,这从该党接受苏俄改造之前一系列失败中就能看出。

    组织不得力,国民党选择的对外依靠列强,对内依赖买办、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更是难以行得通。

    资本的发展是需要原始积累的。在一战后,世界上殖民地瓜分完毕,中国本身也成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民族资本的发展既没有资本积累的时间,又缺乏资本积累所需要市场空间。而依赖于买办的南京政府又看列强的脸色行事,不但不会为国内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反而极尽打压、排挤、搜刮之能事。这从原本历史上南京政府对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等重工业收取重税的政策就能略见一斑。

    就赵振中等人眼下所处的时代来说,华美公司在国内这几年的发展,是趁大危机之后,列强国内问题不断,无暇顾及其他的时机,利用从国外积累起来的资金、技术移植到国内的结果。若是再过几年,等列强经济恢复,或者南京政府官僚资本进一步强大之后,是肯定不会给华美在中国更大发展空间的。

    国民党是如此境况,现在的**同样是问题多多。

    **初创时大多由知识分子组成,这固然使其对国情的认识比靠暗杀起家的国民党超出许多,但也因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大多接受并照搬苏俄理论而没有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甚至竟自愿给自己制造了个太上皇,将该党变成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自从加入共产国际后,该党之内就盛行国际派,而这些只照搬书本的国际派,又给该党带来了一系列厄运。不摆脱外来控制,**是无法成长为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的。

    对于一个组织体来说,即便其照搬而来的章程、机构、纪律等等方面再完善,但只要它是听从组织体之外的命令,跟着外部势力的指挥棒转,那它就逃不脱傀儡、附庸乃至炮灰的命运。

    从带领国内民众驱逐外敌实现国家真正独立富强这个命题来看,南京政府所走的依靠买办、资本家、地主等阶层的道路明显不靠谱。现在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中国本身也成为半殖民地,西方列强根本就不会给中国进行资本积累进而与自己争夺世界的任何机会!

    而**所找的农民和土地问题这个切入点,虽然比较恰当,但只要有国际派在,就难免在其中兴风作浪。在原本历史上,那些国际派的人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该党建国后,在该党当政时可没少添堵。

    思想混乱,组织不力,不管是政党还是部队,都谈不上什么战斗力。正是出于此种顾虑,赵振中才通过军政大学来对有关人员进行整训,进一步统一党政军的思想,加强组织建设,以使民众党、西北政府以及部队更有战斗力。

    

第十六章 :星火燎原(二)() 
一个团体,不管是政党还是部队,要想具备强悍的战斗力,除了发展生产力解决物质装备外,更要注重思想和组织建设。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组织,即便人数再多,那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民众党和护卫军、人民军有赵振中所提出的“民众主义”做指导,加上不管是部队还是政党都是在赵振中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国共两党那些山头、派系纷争困扰,因而,党和军队在指导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建设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困难。

    具备了物质条件,统一了指导思想,又建立了严密的组织,要想形成并保持战斗力就相对容易了。就民众党眼下来说,只要遵循赵振中所提出的“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整顿作风、严肃纪律”等要求,形成、保持以及发挥团体战斗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对部队来说,尽管其战斗力的培养和保持同样离不开物质基础、思想和组织建设,但作为一个捍卫集团利益的暴力机构,其战斗力的形成、保持和发扬却比其他组织体有为严格的要求。

    在赵振中看来,影响部队战斗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几项却是关键,其中主要包括:训练水平、作战意志、装备水平、后勤水平、指挥水平、编制情况等。

    基层指挥人员需要根据上级命令,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战术布置,但中高层指挥人员,特别是赵振中这样身负护卫军、人民军以及两个根据地的安危和未来发展走向的人来说,更要着眼于全局,功夫更是在战场之外。

    赵振中认为,一支部队固然可以通过多番硬仗、恶仗磨砺出强悍的战斗力,但那只是不得已情况下无奈的选择。有目的、有节制的通过对敌作战,检验并磨练部队战斗力,这无可厚非。但若仅仅只为了锤炼、检验部队,就将部队多次放在九生一死的环境中下并付出高昂代价,这已不仅是战略上的失当,更是指挥人员的不称职或者说是犯罪!

    非要在敌人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那未免有自虐倾向。

    以原本历史上**武装发展为例,尽管长征在事实上锤炼了队伍,但它本身却是战略错误之下,连番失败后不得已的选择。

    况且,在撤离江西后,对于后面究竟要“走向何方”、“坚持多久”在该党和部队中是存在很大疑问的。就是到陕北后在该党和部队里也充斥着各种不同的想法,有的想北去蒙古,有的想西去新疆,还有的想南下打游击。尽管后来该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后来的成功却无法掩盖当初的错误。长征只是一系列错误集中爆发后的无奈选择,更是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直接结果,从这个角度看,长征并不值得过于夸耀。

    通过外部敌人来磨练队伍还让人可以接受,但**仅仅为了臆想中的敌人,为了“纯洁队伍”而给自己的战友们冠以各种罪名,并肆意戕害,这已不仅是自虐,而是自残!

    **的湘鄂西根据地,一度曾发展到正规军和地方武装6、7万人的规模,可仅仅去了一个国际派的夏曦,就能在根据地掀起腥风血雨,对自己人挥动屠刀,把一支蓬勃发展的队伍削减到3、4千人,甚至整个根据地内只剩下3个半党员!这样所谓的“锤炼”、“纯洁队伍”是根本提高不了半点战斗力的,相反,却造成了队伍人心涣散,根据地最终丢失的恶果!

    这种自己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的磨砺,所留下的真的都是可靠的精锐么?实际上未必!

    长征之中,若非毛的存在及其一力坚持,**一方面的队伍恐怕是难以生存下去的。即便到了陕北,若非毛掀起的整风扭转了国际派一家独大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压制了多种错误思想,**肯定还是一个跟随苏联指挥棒运转的傀儡或附庸!

    不过,由于长征之前国际派主导的肃反及扩大化,已将国内许多有真知灼见的实干派给消灭掉。整风时,毛无人可用之下,也只能依靠国际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些人来打压国际派。

    组织上对有关人员清算的不彻底,使得犯有严重错误的人依然在该党内占据了许多重要领导职位,甚至其中最大的国际派曾占据中央领导位置达半个世纪之久!而曾在该党内负责保卫、审查其他人员的重要负责人,本身竟从未履行过入党的组织手续,是个“假党员”!

    原本历史上,王明在37年11月回到国内,周便与项、博等国际背景深厚的人和王一起组成了长江局。而长江局的出现,是先斩后奏,成立之后才通报陕北中央的。甚至在1937年底,王明和长江局还背着陕北的毛、张,擅自以中央名义发表《**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公开提出了“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的主张。王明更要求政治局全体到武汉在国民党眼皮子底下开会,结果还真有不少人要去。就连军中影响甚大的彭也向长江局输诚。

    正是这样的公开错误主张,在**队伍中造成了极大地思想混乱,导致相当部分党员干部错误地认识时局、对国民党产生了幻想,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其后,在以周为书记的**南方局直接领导之下,又分别发生了“皖南事变”和“南委事件”,损失了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队和**江西、广东、广西三省的地下组织。

    这种情况,直到季米特洛夫派王稼祥回国传达共产国际对毛明确支持的指示,才在其后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撤消了长江局。而一干原本奉王为主的人,马上掉转枪口对王口诛笔伐。被众叛亲离所激怒的王明,后来干脆扯下遮羞布,爆出上海临时中央去苏区篡权的猛料!

    毛得知后当时就震惊了。随后,在41年9月10日的召开了著名的“九月会议”。无比愤怒的毛,对苏区后期的九份文件,写下了一篇长达五万多字的批判文章,点了几位政治局委员的名,而且用词辛辣、刻薄,甚至还带有某些挖苦。当然,为了给某些人保存点颜面,毛从未将这篇文章公开发表。不过,41年曾任毛的秘书的胡乔木,在后来回忆毛的书中却对这篇批判文章有所提及。

    按说,经过外部敌人磨砺和内部自我肃反、整风等残酷斗争洗礼的**应该都是可靠的精锐吧?可从原本历史上的结果来看,依然是未尽人意。

    毛在世时,该党党内二号人物为了其个人目的竟对毛的起居生活进行窃听监控!曾信誓旦旦表示“永不翻案”的人复出不久就流露出要推翻重来的苗头!而当毛去世后,几个常委竟然动用部队扣押、审判另外几个常委,做了当年张国焘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情!这已经是事实上的政变!其后,“公”和“集体”的理念逐渐淡化,“私”却大倡其道,“社”“资”之间已是流年暗转……

    有原本历史上**的教训在,赵振中及其领导下的民众党和政府、部队自然不会重复他人的错误。

    民众党的组织建设有赵振中、周安舒等人共同努力,自然会沿着一条健康向上的发展道路前进。而护卫军、人民军尽管从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打那种刺刀见红的所谓恶仗,但赵振中却并不可惜。部队的战斗力并非只能靠那种所谓硬仗、恶仗才能磨砺出来,还有其他途径。

    赵振中选择的是通过艰苦训练、对抗演练、实战检验,以及良好的装备和后勤等方式来磨砺部队的战斗力。在原本历史上,后世的军队几十年没有接触实战,保有战斗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严酷的训练。既然这一途径被证明是可行的,那赵振中现在结合实战,完全能做得更好。

    在军政大学中学习的各班级学员,每个月都要组织一场级别混合的对抗演练,将在学校里学习到内容拿到作训中心的演练场上,在教纵人员配合下检验一番。

    象阵地对抗、迂回穿插、夜战奔袭、防空等多种战法都轮番上演,甚至还利用由汽车改装成的装甲车演练装甲突袭、对抗等科目。

    而赵振中则趁机给大家灌输“平时的演练按照实战来要求,而实战不过是平时演练的延续”等思想。甚至,为了能更有实战气氛,赵振中还允许在做好安全防卫措施下,将学员和教纵人员置于实弹纷飞的演练场上,让大家真切体会一番枪林弹雨的味道!

    出身于沂蒙时期别动队中、高级学员和来自沂蒙特战旅、西北特纵的学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