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军占据大片国土之后,老蒋的税源就急剧收缩,已出现支撑不下的苗头。

    东三省早就没了,淞沪也没了,华北除了晋南、晋西还为在阎锡山掌握外,其他地方不是被日军占了,就是被民众党武装占了,自然谈不上什么税源;江淮正在激战,且战局对中央不利;现在能依仗的只有华南、西南,还有个不太靠谱的中原……

    一旦日军沿平汉线南下,再攻击东南沿海,那老蒋只能剩下个西南。靠西南数省之地来支撑国战,光这经济上就支撑不起。

    在原本历史上,老蒋在没有得到美援之前,是靠海外华侨五四捐助才度过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难关的。可现在,蒋记国民政府因不承认“叛徒”陈炯明等人在南洋所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使得海外华人对老蒋离心,加上抗战以来蒋军一路败退,而民众党武装连战连捷,这华侨捐款也大多投给了西北。

    海外援助无以为继,国内对日作战一败再败,地方派系另有心思,老蒋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

    可就在老蒋为局势忧心忡忡的时候,谷良民竟又跳出来给了当局一耳光。而与谷良民拉走两三万人相比,老蒋更担心56军事变会导致国内其他派系部队向民众党靠拢,特别是身在晋南的阎锡山!

    据可靠消息,阎锡山和民众党之间的关系绝非表面上合作那么简单,听说人民军不但帮助阎锡山训练了几万部队,还为其提供装备、粮食、衣物、药品等。照此下去,恐怕老蒋对阎锡山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低,弄不好,将来阎老西也会学谷良民!

    老蒋一向善于使用金钱攻势拉拢、分化对手,以己度人,他实在担心阎锡山和山东周遭的部队被民众党给拉过去。

    可现在老蒋又无法明升暗降把阎锡山调到中央,否则,那就证实了谷良名通电中所说的借抗日为名削弱其他派系武装的指责!而若是从物资、军饷等方面卡阎锡山,又可能促使阎投向西北!

    况且,因中央政府财政窘况,老蒋现在也无力向阎锡山提供多少物资!而没有物资,这卡也将无从谈起……

    安抚,只能安抚!可安抚是要拿出实实在在好处的,封官许愿若在和平时期自然可行,但现在战乱不休,中央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封官许愿那只是空头支票罢了,阎锡山那成精的老狐狸肯定不会轻易上钩。

    看来,只能先让卫立煌暗中严密监视阎锡山了,以免其受外来蛊惑,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第八章 :时移世易(四)()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阎锡山那边要盯紧了,但二战区正在晋南同日军激战,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56军那样的事。相比之下,消除56军事变的后遗症更为重要。当然,这也与徐永昌在座,老蒋不好明说阎锡山的问题有关。

    谷良民带了56军去投了护卫军,老蒋虽然颜面有失又顾忌到与民众党武装临近的部队有样学样,但鲁西南的现况,特别是驻防兵力上的缺口却更令老蒋心忧。

    虽说黄河北岸日军第5师团、第109师团主要是用来防备护卫军北上,可这两个师团也很可能过河攻击鲁西南。若再加上濮阳一带的16师团,那鲁西南面临的可是日军三个师团的压力。

    尽管同在黄河南岸且与鲁西南隔着运河的护卫军牵制了上述日军主要兵力,可老蒋部署在鲁西南的兵力现在只剩下了第孙桐萱的12军和曹福林的55军。孙、曹两部连同已投奔护卫军的谷良民部,都属于原韩复榘手下的第三集团军。韩复榘被扣押后,这些官兵本就人心涣散,现在又出了56军改换门庭这样的大事,剩下的孙、曹两部三万多人若真和日军打起来,恐怕日军连一个师团都不用,孙、曹两部就会再次上演溃败的戏码。

    “敬之,鲁西南那边,除了孙桐萱、曹福林两部外,参谋部准备调哪支部队去?”老蒋思虑之后,皱眉问道。

    “钧座,那边除了第三集团军外,并没有别的部队。但按照此前方案,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将在一周后到鲁西南换防。现在56军有变,可命令孙连仲加快行军,尽早赶到那里以备不测。”何应钦回答道。

    何应钦原本是想把第三集团军都调到河南整训的,56军只是先行而已,却没想到竟出了谷良民率部投奔护卫军这等事。如此一来,在太原会战后就撤到了郑州、洛阳一带整补的孙连仲部,去鲁西南接防的时间就显得有些滞后了。

    “嗯,那就让孙连仲加快行军速度。”老蒋点了点头,略一迟疑,又道,“出了56军这样的事情,孙桐萱、曹福林两部就先不要离开了,等孙连仲部熟悉了鲁西南情况后再说。另外,让孙连仲劝说一下孙、曹二人,告诉他们,中央追究韩复榘的罪责是因其不战而退,不会搞什么牵连,让他们安心。”

    孙连仲与孙桐萱、曹福林等人都出自冯玉祥的西北军,本就有香火情分,让孙连仲出面也确实有利于安抚韩复榘第三集团军余部。何应钦听了老蒋的安排后,觉得有道理,便点头应了下来。

    在原本历史上,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于3月22日抵达鲁南后,和五战区其他部队组成了五战区的鲁南兵团。随后,又在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现在,护卫军占据了山东黄河以南、运河以东的大片区域,台儿庄也落入了护卫军掌握,原本的台儿庄战役是肯定不会发生了。而孙连仲所率的第二集团军则被何应钦调到鲁西南,以接替第三集团军防务。

    “钧座,让孙连仲去安抚孙桐萱、曹福林两部确实可行。但第三集团军不走,第二集团军又至,鲁西南可就全是西北军了。万一有人受了谷良民的蛊惑,那鲁西南的形势可就……”陈诚的话没有说完,但在座众人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辞修顾虑确有一定道理,但应该不会出现那种局面!”徐永昌摇头说道,“当年的西北军并非铁板一块,孙连仲绝不会跟谷良民学!而曹福林与谷良民不睦,56军事变在前,曹福林也绝没有再投护卫军的道理!”

    在座众人都曾参与过中原大战,自然知道当年西北军中的恩怨纠葛。韩复榘因不忿冯玉祥呼来喝去,又受老蒋拉拢,先是来了一出甘棠东进,后又在中原大战时于山东战场同阎锡山晋绥军连番恶战,此消彼长之下,阎、冯联军才黯然败北。孙连仲虽然在大战之后接受了老蒋的改编,但他与韩复榘却不搭界,基本上也就不存在受人蛊惑导致鲁西南局势更为恶化的可能。

    不过,老蒋虽然明白徐永昌说的有道理,却也对陈诚所说有所警觉。二孙一曹可都出身于西北军,即便不存在投奔护卫军的可能,也要防备他们相互抱团,避免冯系人马在鲁西南闹出什么幺蛾子。

    “次宸分析的有道理。不过,第三集团军出了这样的大事也确实要好好整顿一番。”老蒋沉吟道,“于孝候现在还是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他的51军在临淮关打的也算不错,就让他率部到丰县、沛县驻防。既可整补作战损失,又能及时对鲁西南局势进行应变。只是,我曾和李德邻约好,不干预五战区作战指挥,51军的调动就以军委会建议发给李德邻吧。”

    虽说老蒋赞同徐永昌的分析,可他让于学忠干预鲁西南局势这一手却表明了他对二孙一曹的顾虑。于学忠虽是山东人,可他所率领的51军却是出自东北军,而若再往远里说,于学忠是直系吴佩孚手下的得力干将。不管是从直系算还是从东北军算,于学忠都没有和出身于西北军的二孙一曹搅和到一块的道理!

    陈诚知道自己的说辞已让老蒋意动,便又建议道:“既然沿平汉线南下的日军第14师团转而攻击晋南天井关、晋城等地,使一战区的压力大为缓解,那么可让一战区抽调部分兵力部署在东明至柳河一带,以填补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之间的空当,避免为南下日军所趁。”

    第一战区承担的是平汉线两侧,以及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作战任务;第五战区的任务则是保卫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商丘、亳县一线西侧属一战区辖内,以东则为五战区。

    陈诚的建议确实可增强两战区连接部的兵力,对抗战有利,但在座众人都明白,他真正的意图还是针对的鲁西南。在陈诚看来,民众党武装虽然连败日军,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但人民军、护卫军那强悍的战力也成了国民政府的心头之患。既然中央政府现在无力平定这国内的头号**武装,那就一定要想办法抑制其发展壮大。

    老蒋也明白了陈诚的意思,稍一思量,便点头说道:“那就以总参谋部的名义给一战区去电,让薛岳把豫东兵团东侧防线设立在东明、柳河一带,增强两战区连接部兵力,防备日军南下!另外,这次56军事变实属民众党挑动,中央政府要发表声明指责民众党破坏抗战大局,有关内容明天要见报!”

    不管如何,老蒋总算连夜整出了一套应对策略,但这次56军事变的影响却不是一时能够消除的。通过这次事变,老蒋以抗日为名消除异己算是被谷良民公开挑明了。而各方势力也对民众党接受、改编其他武装提高了关注,都想看看李树春、谷良民等人会得到何种待遇。若是条件合适,有些人可是想待价而沽。

    而身在晋南又正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的阎锡山,在3月16日上午听闻56军事变的消息后,却呆立良久。

    “阎公,谷良民受民众党蛊惑投了护卫军,我们这边用不用防范一下?”二战区指挥部里,接到老蒋密令的卫立煌试探道。

    “俊如,我知道民众党和中央政府至今处于敌对,按说我们二战区确实应该与西北划清界限,可我们不能啊!现在除了西北和西南两地,国内其他地方几乎都处于日军供给范围之内,中央无力向我战区提供太多补充物资,若是再断了来自西北的粮食、煤炭、医药等物资,我们在晋南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阎锡山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地说道,“不说别的,光西北中断医疗合作,我战区就要多死多少人?维持与西北的关系,只是我们虚与委蛇,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卫立煌暗中打量阎锡山,见这老汉脸上的皱纹里都似乎透露着苦涩、无奈,再考虑到西北提供的物资确实是二战区急需的,还有西北设立在临汾、救治了大量伤病员的战地医院,心下竟对阎锡山所言信了个七七八八,浑不知眼前这老汉乃是唱做俱佳的超影帝级人物。

    “阎公的顾虑确有道理。”卫立煌也叹息道,“日军进逼,西北坐大,中央又无太多力量顾及我们,眼下与西北合作确实不得已。不过,出了谷良民那样的事情,我战区与西北往来难免为人所忌。阎公还是向中央表态一下得好。”

    尽管卫立煌说的委婉,可已修炼成精的阎锡山自然听明白了那话里的意思,便点头说道:“俊如提醒得是,我先给钧座去封电报,再让煜如去武汉面见钧座好好解释下。”

    卫立煌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赞同道:“这样最好,上下一心才更有利于抗战。”

    阎锡山已从卫立煌的话里觉察到了自己与西北的往来可能引起了老蒋的怀疑,心下虽提高了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