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0月3日,也就是八月十六的会议之后,各项在会议上安排的内容可是快速落实下去。

    商团4个连队除了抽调出24名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员外,还抽调出了153名老家在自己队伍活动区域内的士兵来。赵振中将24名初中文化水平的战士调归到张明瑞所属,以便在进行新人训练的同时开展文化教育。另外,他又将153名战士按照老家大致方位,配属到5个“护卫军”连队里,以方便他们在随后执行有关救助民众的任务。

    就在10月3日晚,经过人员大幅度调整的商团和护卫军连队,在晚饭后开始按照有关布置开进到各个指定位置。

    其中护卫军的5个连以及张明瑞新组建的训练营奔赴各自的驻防地点。

    而商团由于此次被抽调了177人出来,加上牺牲、受伤的14人,4个连一共480人的队伍几乎瘦身了一半。见此情况,赵振中取消了让商团队伍返回南窑的计划。除了让王铁山带领其所剩70多人的连队趁夜返回大珠山采石场外,赵振中又将剩下的210多人整编成两个连。丁义成带领其经过补充后达到90多人的连队驻守水泥厂,张公远则带领经过补充后达到满编的连队进驻鲁村煤矿。

    就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隋石卿、考特曼、洛德等几位四海实业的股东在那10几位工厂技师带领下来水泥厂了解有关投产准备情况。

    可在工厂外一见到围墙上那密布的弹孔,隋石卿、考特曼、洛德等人心里就是一沉,充满不妙的感觉。在见到出来迎接的赵振中后,隋石卿急忙问道:“小兄弟,围墙上的这些枪眼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土匪来攻打?可土匪似乎不应该有这么猛烈的火力才对啊。”

    赵振中当然不可能告诉他们真相,便故作心有余悸的样子,说道:“实在是侥幸啊。前几天往这边运了些稻米以备工人和驻防人员应用,谁知道竟然惊动了不少土匪。就在八月十三夜里,工厂外来了几千土匪要抢粮食。好在当时我把鲁村煤矿那边的两个连队集中过来过节,加上工厂里原本的一个连队,一共360人,利用这里的环境和外面的沟渠阻击,最终没让土匪进来。后来外面的土匪因为互不统属,以前又彼此间有矛盾,竟然发生火并。土匪彼此相互惨杀,又无法越过沟渠到工厂里面攻击,最后也就退走了。”

    “就靠360人竟能挡住几千土匪?”隋石卿等人难以置信。

    “不光是靠人手,还有其他布置。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在外面这道沟渠里倒进了不少柴油,形成一道火墙,使得土匪无法越过沟渠。再加上360人躲在后边射击,土匪才知难而退的。”赵振中解释完后,又对考特曼说道:“考特曼先生,我又要向美孚公司购买油料了,在那天晚上,我们这里积存的10多吨油料都耗尽了。”

    “没问题,赵,我可以为四海实业提供最优惠价格的油料。”考特曼一口答应。

    “我们这边的伤亡有多大?”隋石卿问道。

    “一共有182名商团士兵牺牲,9名重伤。不过好歹是把土匪给挡住了。”赵振中干脆把从商团调走的177人也算进了牺牲人员的行列,省得到时候还要解释这些人员的去处。

    “损失这么严重?”

    “要不是有10多吨柴油形成的火墙,加上360多人的不断射击,老哥以为那些亡命成性的土匪真的愿意自动撤走?即便这样还是出现了如此惨重的伤亡。”赵振中的表情很沉重。

    “怪不得我见那些商团的士兵个个眼睛红肿,情绪不对呢。”隋石卿有些释然。

    随后,赵振中带领几位股东察看了水泥厂的各项建设,并介绍了有关生产准备的情况。本来,这几位股东还想在这里呆几天观看一下工厂正式生产的情况,可在得知曾有大股土匪来进犯的消息后,在当天下午隋石卿一行人就匆匆忙忙地返回了青岛。

    赵振中在接下来的3天里,分别到5个连队驻地进行了视察,指点各连进行布防设置以及今后如何开展落实有关工作安排。接着,赵振中又用两天时间,和张明瑞等人详细规划了在东里店附近的山谷里建设训练营的有关情况。

    东里店地处石桥与沂水之间,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附近主要山脉有旋峰顶、双葫芦顶、唐山、凤凰崮、卧山、莺莺崮、跑马岭、保安崮、刘家大崮子、黄老母山顶、青山、桃花崮等。其中唐山最高,海拔为1000米。主要河流有沂河、北三庄河、水北河、马泉河、红水河等。

    根据周围的情况,赵振中等人决定把训练营设立在以唐山山脉为中心的山区里。一来这里处于沂水、蒙阴、石桥、新泰、莱芜、临朐等地的中心地带,又地势险要,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二来这附近人烟稀少,山林浓密,可方便的隐藏几千兵力。将这里建设成大型军事训练基地,除了训练新人外,今后还可在这里对其他几个连队进行轮训,并可举行营团级别5000人左右的的联合作战演习。

    “现在这里有5个排的护卫军,外加24名商团抽调过来的人员,过几天再调40多名炊事人员过来,先把前期的负责人员安排做好,大家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有条不紊,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另外,可从石桥那边搬运一些水泥预制板、水泥和粮食等物资过来,到这个月底要建好能够容纳4000人的简易房屋和其他的基础训练设施。人手不多,任务很重。”赵振中对张明瑞叮嘱道。

    “先生,可不可以从附近招收一些青壮劳力参与建设?毕竟要靠我们这200多号人,在一个月内要建设好容纳4000新人的营房肯定是忙不过来,况且,我们还有训练、值勤等任务。”张明瑞请求道。

    赵振中点头同意张明瑞的请求,又接着道:“可以找人帮忙。不过,最好是由老家在这附近的战士出面,找那些为人可靠的青壮帮忙。对这些帮忙的人员,我们可以每天管饱,并每人酌情给予少量粮食做报酬。但最后有关防御布置你们一定要亲自去安排布置,不能假手他人。而且,防御工事一定要在年底前建设好。另外,有关以工代赈的事情,由你转告其他各个连队,要他们在建设驻地的时候参照执行。”

    见张明瑞点头应下,赵振中又道:“石桥那边的人手不足,我得抓紧回去盯着。你这边有什么问题及时和我联系,也可和附近的柳继峰、姜一山他们联系。”

    从张明瑞那里出来,在返回石桥的路上,赵振中开始思量,以前队伍集中在一起,沟通很方便,现在分散在各处单靠自己两条腿可跑不过来,是时候组建一个参谋通讯班子了。

    

第九章 :连番兵祸(一)()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就在赵振中返回石桥水泥厂督促回厂的技师、工人加紧生产的时候,意料之中浙奉战争爆发了。

    在去年10月份第二次直奉战争获胜后,奉系军阀张作霖即通过所扶持的段祺瑞政府,以中央政府名义任命奉军将领李景林、张宗昌、姜登选、杨宇霆分别为直隶、山东、安徽、江苏军务督办。奉系各部随即指挥11个师进驻4省要地,控制了京奉铁路、津浦铁路全线。对冯玉祥所部国民军、长江流域的直系势力以及其他地方军阀构成严重威胁。迫于奉系大军逼境的压力,直系军阀、浙江军务督办孙传芳便暗中联络北方冯玉祥所部以及江苏、安徽等地方军阀共同反奉。

    1925年10月8日,孙传芳在杭州召集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结成五省联盟,准备发动讨奉战争。10月10日,孙传芳以准备秋季演习为名,调集浙军4个师另6个旅于浙江长兴、江苏松江一带,暗中进行部署准备向奉军进攻。

    10月15日,战斗打响,浙奉战争爆发。

    奉系对战争爆发事先已有察觉,并做出了应对措施。为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奉系提前于10月14日从上海撤出第20师。

    10月16日,浙军进占上海,随后又相继攻占苏州、常州、镇江等地,进逼南京。此时,江苏第1、第3、第4、第10师通电响应浙军,并将驻南京奉军第8师包围缴械。时任江苏军务督办的奉系军阀杨宇霆率亲信逃离南京。

    10月20日浙军进入南京后,与苏军乘胜北进,迫使奉军退向安徽蚌埠。皖军第1旅通电与浙军一致行动;,由泗县进抵临淮关。时任安徽军务督办的奉系军阀姜登选被迫辞职。

    面对孙传芳所指挥五省联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奉军只好继续北撤。张作霖急切之下又从东北调4个师另2个混成旅入关增援,并任命张宗昌为直鲁苏皖防御总司令,保卫徐州。张宗昌遂调兵布防于江苏邳县、砀山、安徽宿县一带,抗击孙传芳指挥的五省联军。

    浙、奉双方在安徽、江苏北部进行了连番大战,张宗昌所部节节败退,其派出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也兵败被俘,后被孙传芳下令杀害。张宗昌最为依仗的铁甲列车队和白俄雇佣军在孙传方所部的猛烈攻击下也全军覆没。

    就在孙传芳指挥联军从东、西、南三面包围徐州,张宗昌调集奉军准备决战的时候,北方的冯玉祥却指挥所部国民军分别向直隶大名和鲁西进军,威胁奉军后方。张作霖为了保存实力,电令张宗昌退守山东。

    11月7日,奉军向郯城、台儿庄和韩庄、临城撤退。11月8日,浙苏皖联军占领徐州,浙奉之战宣告结束。

    浙奉两系军阀在江苏、安徽一带连番大战,按说战场不在山东境内,山东的父老乡亲们至少不用遭受战乱之苦。这种认识通常情况下并无错处,但却不适用于张宗昌的部队。

    张宗昌1882年出生于山东掖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被迫去闯关东。在东北时,张宗昌先是给人做工,后来在日俄战争时投靠了俄军,期间也同不少土匪结下交情。战争结束后在海参崴混日子的时候,又遇到同盟会到海参崴招兵买马,张宗昌就伙同拐骗来的一众土匪偷渡到上海参加革命军,并且他还当上了光复军的骑兵团长,由此开始了他的行伍生涯。

    在讨袁战争中被冯国璋打败后,张宗昌就率部投降,并在冯部中当了中将师长。冯国璋死后,张宗昌又投奔了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宗昌在山东战败,率领残部几百人逃回奉天。其后,张宗昌又趁机收留了从苏联逃出的大批沙俄溃兵以及众多土匪,大肆扩充自己的实力。很快,张宗昌的队伍就壮大起来。

    由于队伍中充斥着白俄溃兵以及土匪等亡命之徒,加上张宗昌所部除了白俄士兵足额双饷外,其他部下经常被克扣军饷,张宗昌又肆意纵容部下抢掠,其部军纪是奉军之中最为败坏的。张作霖也曾因张宗昌所部的纪律问题而一度想将其裁撤,但最终因其战斗力在奉系各支队伍之中相对比较凶悍而将其留下。

    1923年奉军秋季大演习时,张作霖便想趁机解散张宗昌所属部队。演习之前,张作霖曾对军事演习校阅委员张学良、李景林、郭松龄等人说:“每年花一百多万军费,却养着这帮队伍去种鸦片烟,实在太不成话了。这次演习,要是看着他们不行,就把他们解决,遣散好了。”

    张作霖想遣散张宗昌的队伍,一是因为张宗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