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缚苍龙-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还要一年,可是匈奴人都打到长安城下了!他们会再给朕一年时间准备吗!”

    “这个皇上大可不必担心。”晁错这时候也起身走到中间,恭声道,“匈奴人最是贪婪,他们此番劫掠长安,其实目的依旧是和从前一样,不过是贪图些金银财宝罢了,皇上只要派一个使臣到匈奴单于帐中,许诺给予其些许财物,我想匈奴人必然退去。”

    “御史大夫你这是又在劝说朕向这帮强盗低头吗?”

    “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臣以为,只要我们内部安定了,随时便可对匈奴人用兵,到时候,皇上您失去的一切就都可以再夺回来。”

    “皇上啊——匈奴人欲壑难平,自高祖皇帝以来,他们以和亲为由,年年向我们索要财物,何曾见到他们在边境上有所收敛了?向匈奴人行贿,此乃饮鸩止渴之举,万万不可为啊!”申屠嘉慷慨道。

    “正是啊!皇上——彼匈奴人兵临城下,我大汉朝倘若是再向其进献财物,那就无异于俯首称臣啊!我大汉立国七十余年泱泱大国,万万不可受此侮辱啊!”袁盎也直言反对。

    “皇上——‘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啊,皇上——这个时候您需要的正是隐忍啊!”

    “晁大人说得对啊!皇上——”

    “不能啊!皇上——”

    “高祖皇帝啊,可怜您打下的锦绣江山——”

    “先帝啊——”

    争得急了,朝堂之上,竟然开始有人嚎嚎大哭起来。

    “停!”刘启一听他们聒噪脑袋就疼。抬头一看,却是见得破衣烂衫的刘嵘正在事不关己,自娱自乐地玩着案几上的一尊玉质小耳杯,禁不住就是恨铁不成钢的一阵恼怒,这兔崽子,真是太不像话了!

    “刘二!”

第五十八章军魂!国魂!民族魂!() 
“咦?叫我?”刘嵘心里恍然一惊,想起之前晁错交代过的君臣礼仪,连忙也起身小碎步走到大殿中间,朝着皇帝弯腰鞠了一躬,道:“大叔,哦,不,皇上,我在呢。”

    “二十好几了,依旧如此不成体统!”刘启在心底冷哼一声,然后目光沉沉地望着刘嵘,道,“今岁,这与匈奴人的第一仗乃是你所指挥,在平安县城,你只用区区两千兵马,便是折匈奴人数万铁骑,可谓是大长我大汉朝的威风,那你认为此番可战吗?”

    刘嵘血气方刚,当然是想战了,只不过***同志教育过自己,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己细细一想,那平安县城和这长安城的情况还真不一样。沉『吟』许久,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景帝刘启坐在上面看着他默不作声的样子,心里叹了一口气,唉,不学无术依旧是不学无术啊,平安县城那场战役也指不定是他抢了谁的功劳。倘若问这兔崽子吃喝玩乐的花样,保准他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三天三夜不带重复的,可要是问他这治国之道……呵呵,自己也真是的,何必为难他呢?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期冀,也太不切实际了吧。

    正当刘启要摆摆手,让他重新再坐回去继续玩的时候,却是听得刘嵘沉稳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启禀皇上,臣以为,那平安县城一战和这之后可能要发生的长安会战还是大不相同的,不足以完全借鉴。”

    “哦?”

    看着刘启兴趣盎然的样子,刘嵘便是又接着道:“平安县城地势高耸,且一面临河,一面背山,狭小的空间之中极其不利于匈奴骑兵的大规模机动作战。臣正是利用了此等地势,又有李老将军鼎力相助,征调无数民工加以改造地形,设置障碍和陷阱,不断缩小匈奴人可以灵活机动的空间,这才居高临下,仗着我大汉朝『射』程更远的强弩,和臣新研制的可以爆炸的火『药』,才迟滞住了匈奴人的进攻。

    而匈奴人之所以会折损这么多士兵,则不光是因为臣指挥得当,士兵用命,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更是匈奴人大意轻敌,以为我小小县城三尺危垣不过眨眼即下,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便贸然攻城。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匈奴人连攻两次未下,便是『乱』了方寸,为臣守城又争取了时间。”

    刘启在上面听得热泪盈眶,这兔崽子,连“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至理名言现如今都能脱口而出了,按照他以往是“四书五经”还是“五书四经”都搞不清楚的基础,这得在背后偷偷下多少工夫啊!这兔崽子,终于是长大了,竟然知道学习了,呜呜~

    “皇上?”刘嵘见他那么动情的样子禁不住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尼玛我又不是在讲感动中国颁奖词,您用得着那么感动吗?

    “哦,那个,你继续讲!”刘启望着场下目瞪口呆的群臣,也终于意识到如此这般似乎不妥,严重影响自己一国之君的形象,干咳一声,重新开启王霸模式,严肃道。

    “遵命。”刘嵘又躬了一下身,继续道,“然而,长安城却是四战之地,四下里一马平川,极方便匈奴人的骑兵大规模机动迂回作战,若论守城,我们居高临下,虽然说不能再复制平安县城那种敌我伤亡的比例,但这四十万士兵倒也是可以保长安城万全,可若是出城野战,放弃了城墙依托的话,我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强弩手,不消片刻便会被匈奴人冲得七零八散,正如御史大夫和大将军所言,部队被各个击破的危险是相当大的。”

    当初,刘嵘从平安县城撤出时,身边还带着两百个从战火中『摸』打滚爬而出的百战金刚,可一队匈奴骑兵杀过来,不消片刻便是只剩下了区区三十七人,倘若不是李敢率领众家将及时赶到,这三十七人灰飞烟灭也不过是一时半刻的问题。虽然刘嵘不愿意承认,可这冷兵器时代,用步兵在开阔地上去对抗骑兵,真的是无异于集体『自杀』!况且,这匈奴人的骑兵还是现如今当之无愧,天下第一的骑兵,而这冠着天下第一美誉的骑兵,在城外竟足足有二十五万!如果这整整二十五万铁骑挺着长枪黑压压的望不到尽头,排山倒海地杀向你,那时的心中该是一种何样的恐惧啊!

    刘启闻言,又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虽然为这家伙能说出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感到高兴,可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怎的朕主战,你小子竟然主和了呢?

    “那你也是认为不可战喽?”景帝刘启神『色』颓然,下边的晁错胖乎乎的老脸上却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而原先的那些主战的意气文臣,听得刘嵘这番见解深刻,有理有据的分析之后,也是偃旗息鼓,看来,这当前,还是得忍气吞声啊!

    “战!自然得战!”刘嵘此言即出,朝堂之上立马便是沸腾起来,就连景帝刘启也不禁是大吃一惊,道:“什么?可战?但你方才所说又分明是我汉军不堪一战……”

    刘嵘却是不慌不忙,道:“匈奴人陈兵于外,我军若是只知龟缩于内,匈奴人不敢攻城,皇上又不愿意许其财货,这军臣单于跋山涉水,远道而来,是不可能甘心撤兵而回的!既然他们已经深入我大汉国境,虽然攻不下长安,但是这长安城外,可还有大小县城,几百个村庄啊!那里的人和这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一样,可都是我大汉朝的子民,皇上就不担心匈奴人恼羞成怒,对这长安城外百姓烧杀*掠吗?到时候,匈奴大军退去,十室九空,那才是真正动摇了国本啊!”

    “嗯,这个可以许其财货,避免生灵涂炭。”晁错眼见形势不对,赶忙『插』嘴道。

    “御史大夫,莫要『插』嘴!你继续讲!”刘启沉声呵斥了晁错一声,然后以倍加期许的目光望着刘嵘道。

    “喏。”刘嵘停了一下,又接着道,“匈奴人本身就是来打劫的强盗,如果可以不战而获,他们自然欢心,想必也不会对长安城外围的其他百姓有所为难,而我大汉国库充裕,虽然可惜,但是一回两回倒也不会被匈奴人吃垮。”

    “正是!正是啊!只要赢得了时间,失去的迟早会取回来的!”晁错又赶忙接话道。

    刘启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刚想喝斥,这回却是被刘嵘抢了先,道:“失去的真的就都能取回来吗?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也取不回来了,那就是我们大汉的军魂!国魂!民族魂!”

    刘嵘说完这一句,望了望目瞪口呆的晁错,又望了望寂静无声的全场,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江湖中的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首先要做的就是亮出自己的宝剑!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那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了对方剑下,那也是虽死犹荣!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这种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或许我们会被打倒,但是永远都不会被打败!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种灵魂便会永远存在!即使有些国土暂时沦落敌手,那我们的民族也会坚持不懈地反抗!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覆亡!

    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纵然是敌强我弱,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这种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刘嵘慷慨陈词,大殿里的一帮老臣无不是听得热泪盈眶,喝彩声一片。

    “御史大夫的折中之法固然能够免得一时痛苦,可如此一味地委曲求全,迟早会养成软弱可欺的民族『性』格!匈奴人走了,还有突厥人,突厥人走了,还有鲜卑人,鲜卑人走了还有柔然人,柔然人走了还有辽人!金人!蒙古人!满人!甚至还有倭人!一味地妥协,一味地等待,一味地退让,难道要退到天涯海角吗!”

    “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众臣虽然并不晓得突厥、鲜卑、柔然这些是何方神圣,但是好在大体意思都能听得懂,一个个击节赞叹。

    “战!”

    “战!”

    “战!”

    ……

第五十九章祸起萧墙() 
众人群情激奋,那李广更是不得了,将腰间宝剑也拔了出来,举在手中吆喝。这汉朝一般不允许大臣上朝佩剑,但是皇帝为了表示对个别大臣的倚重,有些人还是被特别赋予了这等荣耀的。

    “众大人不要冲动,众大人不要冲动啊!我大汉朝正是欣欣向荣韬光养晦的时候,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勇,而坏了大好的前程啊!”晁错最是反对现如今与匈奴人决战的,一见大家听了刘嵘几句慷慨激昂的话,个个脑袋发热,禁不住就是流了一身的急汗。如果朝廷与匈奴人决战,即使胜了,那也会是元气大伤,定然就无力再去制约天下诸侯了,那自己的削藩大业可又要如贾谊一样,功亏于一篑啊!

    又是韬光养晦!刘嵘心里一听就感觉无比厌烦,前世时国家因为这句韬光养晦的紧箍咒,被一群无赖小流氓国家搞得团团转也不敢出手,到了这个世界竟然还是韬光养晦!必要的时候韬光养晦是不错,可你无休无止地养下去,那是迟早就又要睡着的!

    “皇上!如果要战,臣愿意领兵为先锋,定然不辱使命!”

    “好!”刘启见自己平时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