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账房-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眉宇之间陷入了无限的纠结,正如陈飞所讲,死倒是不怕,但是死了之后并州军就是真正的群龙无首了,还不知道要被曹操怎么对待,倘若自己两人投降了,多多少少能为这些士兵做一些事情,吕布的贸然投降已经让这些士兵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了,自己两人再死还对得起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吗?

    两人相顾一眼,同时向曹操伏下身子:“降将张辽(高顺)愿归降将军。”

    曹操哈哈大笑:“来人啊,快快给两位将军松绑,从今往后都是军中弟兄,我等又添两员虎将乃天大喜事啊。”

    立刻有下人出来为这两人松绑,陈飞却摈开去为张辽松绑的士兵,而是自己掏出佩剑为张辽松绑,松绑到一半之时陈飞轻声问道:“文远可愿来我军中任职?”

    张辽转眼看了陈飞一眼,却只看到了陈飞眼中的真诚,张辽心中一动,似乎在陈飞手中任职也是不错的选择,张辽小声问道:“将军现在所带何营?”

    “徐州陶谦投降之后麾下徐州营士兵归我统领。”陈飞想了想又说道:“今日围攻奉先的五百人也是徐州营的士兵。”

    张辽大惊失色:“什么?这些士兵竟然是陶谦的士兵?”

第二百零四章 收编() 
陶谦的徐州士兵向来不怎么出名,董卓带来的西凉军瓦解之后,当属吕布手下的并州军战斗力最为强劲,下来之后就是曹操的青州军,再下来才是曹操的豫州军、充州军和袁绍手下的幽州军,徐州军根本连名号都排不上,但是陈飞却说围攻吕布的竟然是徐州军?这怎么可能,别说徐州军了,就算是最强的董卓西凉兵也不可能五百人就在自己并州军之中围攻吕布。

    陈飞神秘一笑:“我就是想请文远到这只军队之中任职,不知道文远有兴趣没有?”

    张辽何止是有兴趣,能在这种军队之中任职简直就是每个士兵的梦想,为将着当然也不例外。

    可惜没等张辽细问,陈飞已经为张辽解开了身上的绳索,转身向曹操走了过去,张辽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位快快请起。”曹操虚扶一手之后看了看陈飞又说道:“看样子存义对张辽可是喜爱的紧啊。”

    陈飞也没隐藏心中的想法,只是笑了笑说道:“主公明察秋毫,正想向主公求这张辽张文远,还请主公能成人之美将文远分配到末将手下。”

    曹操哦了一声:“听存义的语气似乎和文远早就相识?”

    陈飞回答道:“文远幼时于贱内家住同处,两人关系颇好,后来文远于末将在洛阳城中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所以今日才斗胆向主公讨要此人。”

    曹操大手一挥:“既然存义已经这么说了那这人某可是非给不可了,文远你可同意在存义手下任职?”

    张辽双手抱拳:“某将愿意。”

    曹操点点头:“好,今后你就是徐州军的一员了,具体位置等存义安排。高顺你表字为何?”

    高顺微微低头回答道:“在下表字伯平。”

    “好,伯平,今后你还是并州军将军,任中郎将一位,你且去整合并州士卒,三日之后随军千万许昌。”曹操吩咐道。

    高顺应了声是,却楞在原地不敢行动,虽然曹操是说整合并州士卒,但是自己一个降将真的能这么快收到信任吗?

    曹操笑了笑:“还不快去?愣着干什么?”

    高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曹操真的是让自己一个人去整合并州士卒,难道曹操不怕自己心生叛意吗?高顺接过曹操递过来的手谕,恍恍惚惚的向门外走去。

    直到走出好久之后高顺才敢相信曹操真的是让自己去整合并州士卒了,望着太守府的方向,高顺不由的苦笑了下,在吕布手下之时自己手中士卒只要达到两千吕布肯定会用各种名堂来削弱自己的兵权,现在投降不到一炷香时间这并州士卒就全部交给自己了,高顺叹了口气,曹操曹孟德,不愧是四州之主!

    曹操一贯的作风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接受了高数你的投降就不会再担心高顺的叛变,况且现在整个小沛都在曹操军的掌控之下,小小一个小沛足足屯兵将近三万,还怕这四五千并州军叛乱?所以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一试探高顺,倘若高顺是诚信投降的话还能顺势让高顺更加死心塌地。

    高顺走后,此次战斗的伤亡也统计了出来,一共死亡一千余人,足足占到了之前十几天总伤亡的三分之一,重伤轻伤更是三千余人,这种强攻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这点代价也在曹操可承受范围之内,毕竟吕布这一心腹大患也总算是解决了。

    吕布的头颅曹操并没有作为战利品,而是吩咐手下士兵就地埋葬在小沛城外,这三国第一战力也命陨在这小沛城中了。

    其实根据陈飞的记忆,吕布应该是死在白玉楼的,也就是下邳城中,但是因为历史的进程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之前的很多事情已经和历史上的不相符了,所以吕布死在小沛城自然也是不稀奇的了。

    吕布死后,小沛城自然没有再给刘备,至于应对方案曹操早就和一众谋士商议好了,借着这次战功给刘备再封个名不副实的高官就可以离,比如礼部副尚书什么的。

    三日之后,班师回城,小沛城的实际控制权还给了曹仁,至此徐州全境被曹操全部掌握,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四郡之主了,普天之下这还是独一份,就算袁绍现在实际掌控的地盘也只有两州半。

    其实在历史上,青州是属于袁绍的,但是因为这一世陈飞和郭嘉的建议,曹操赶在袁绍之前收复了青州,此消彼长之下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接过更加扑朔迷离了。

    在前世之中,官渡之战前公认的是袁绍的实力要更强一些,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曹操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但是现在曹操却将原本属于袁绍的青州掌控在手中,在天下人眼中这两者的战斗力也就真的是势均力敌了。

    不过在陈飞眼中那肯定妥妥的是曹操胜利了,前世差那么多都能胜利这世还有什么理由输?不过这种话陈飞还是想一想就算了,毕竟现在曹操和袁绍一点开战的苗头都没有,贸然说出这种话的话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回到许昌之后,并州士卒暂时没有被打散,而是直接由高顺领导,成为了曹操一直直属军队,暂时在夏侯惇军营旁边又开了一片营地供五千余并州士卒扎营。

    根据高顺说的,并州士卒在战前应该是九千余人,这次攻城战之中足足损失了四千余人,现在可战之力也就这五千多人了,两方相加这次战斗之中足足牺牲了七千余人,还不算后续因为伤病而牺牲之人。

    没办法,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乱世,明知道会死人但还是要打仗,和平都是用战争换来的。现在看着许昌城之内一片繁荣昌盛,但是偶尔在某些街道的角落之中还能看到些血渍。

    等什么时候有个人一统天下了,又有足够的兵力能够震慑天下宵小和边外异族那就真的是天下太平了,那时候百姓也能有些好日子过了,不过现在远远还未到那个地步。

    现如今袁绍占据北方,曹操立足中原,袁术独占淮南,孙坚虎踞江东。刘表单骑定荆州,张鲁米教平汉中,诸侯们各显神通,纷纷在这乱世之中欲谋求一番霸业。

第二百零五章 枯水() 
北方袁绍抓住了秋天的尾巴,在初冬之前将公孙瓒残余势力全部消灭了,其中对袁绍帮助最大的还是公孙瓒的幽州骑兵。

    本身幽州的马匹就是天下闻名,加之公孙瓒又对这方面十分重视,几乎倾尽全州之力打造了一支骑兵部队,称白马从义,人数在六千左右,装备精良,士卒壮硕。在袁绍进攻幽州的时候这支白马从义给袁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过现在这只军队却成了袁绍最强的战力,平地之上这只军队几乎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的路上部队。

    曹操倒是在平定吕布之后再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毕竟士卒们已经经过大半年的乱战了,所以也实在没有了再战之力,至于袁术在曹操兵回许昌之后的第三天就立刻回撤淮南了,曹操也没有追击毕竟对袁术那边的情报也不是很充裕,无把握之战还是不打为妙。

    不过曹操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四州军队的军屯做的十分之好,尤其是青州又赶上了十分难得的丰收,所以来年的军粮是不用发愁了,也为即将到来的那次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辽一进到尖刀营就被尖刀营的气氛所吸引,张辽从军也有十五六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训练方式,在张辽刚入尖刀营的时候陈飞将他分在了二伍之中,特地让张辽和冯萌在尖刀营的规则之下进行了一次笔试。

    结果竟然是张辽败了,这个在流芳百世的名将竟然败在了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兵手上,不过这既在常理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张辽并不怎么熟悉尖刀营这种比试规则,而冯萌可是在蝉联了好几届的伍长了,张辽初次作战难免被冯萌占了经验上的优势。

    不过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张辽就表现出了自己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武学基础,将冯萌从伍长的位置上挤了下来,成为二伍的伍长,至此,尖刀营的五位伍长之中已经有了三个名传后世的名将,尖刀营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一把能插入敌军内脏的尖刀。

    转眼秋叶已经飘散一空,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为大地裹上了一层白纱。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士兵们最喜欢的季节,在冬日里没有那方诸侯会去相互搏杀,平日的训练任务也减轻了不少,所以他们也能难得的休养一番,好好缓解缓解一年以来的惊心动魄,享受享受生命的乐趣。

    尖刀营的士兵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是陈飞一声令下,却让士兵们背好行囊整装待发。

    陈飞组织的是一次野外求生训练,每个士兵可以随便带任何食物,只要背的下随便背,不过规定带的武器、盔甲是必须带的,仅仅这些东西就已经三十多公斤了。

    这些东西对于寻常士兵的话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是尖刀营的士兵平日训练时候的负重已经维持在了四十五公斤,所以带上这些东西之后体能方面是完全跟得上的,甚至每个士兵都还能带不少的食物。

    这次野外求生要做的不仅仅是求生,而是在求生的基础上捣毁一座匪寨,根据有限的情报,匪寨落坐在许昌城南边一百余公里的大山之中,距离匪寨最近的县城名为枯水城,约么有许昌城十分之一大小,城中百姓本来基本都是在黄土中求生,但是随着许昌经济的发展,这座小城市,成为了淮南进入许昌的第一站。

    城中百姓纷纷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型经营酒楼,旅店甚至青楼之类的服务业,再不济也能跟着过往的商旅混口饭吃,总比之前死种地要强得多。

    这座匪寨就在这小县城不远之处,主要靠打劫过往的商旅为生,他们行事手段并不残忍只是取走金银,甚至对他们无用的货物也都基本不取,加上小县城中的兵力实在有限,也就一直没有将这座匪寨围剿掉。

    实际上枯水县先后围剿了五六次匪寨,但是都没能围剿成功,甚至连匪寨的具体位置都没摸清楚,匪寨藏在茫茫大山之中,除了内部人员谁都不知道他们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