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账房-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盘一大管理起来的难度就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曹操领地之中不断有农民起义,打的旗号也是各色各式,有黄巾乱党、有号称袁绍义子、有保皇一派甚至还有冒充张角再世的。

    对于叛军曹操动用铁血手腕,只要敢打出旗号统统株连九族,乱世用重典,效果也十分显著,建安五年九月的时候大规模的起义已经没有了,加上曹操赋税本来就低,所以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四个刚收复的州郡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

    建安五年十月,坐落于许昌的新皇宫也正是建造完毕,皇宫本在建安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大致建造完成了,但是荀彧又一次更改了建造图纸,将皇宫的占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之多,所以才拖到了这建安五年,整个皇宫恢弘大气,只是刘协似乎并不是那么高兴。

    就在曹操消化袁绍地盘的时候,天下风云四起,各地局势已趋近明朗。

    孙权彻底掌控了江东诸郡,用多种谋略让江东的世家豪门为我所用,巧妙的平衡了各个家族的关系,又命周瑜为大都督,全力备战,已图中原。

    公孙度占据辽东即雍州、西凉之地,养精蓄锐对中原虎视眈眈。

    刘表彻底消化荆州,全力屯粮征兵,以御外敌。

    刘璋、张鲁则在蜀中相距而望,双方无时无刻不在想吞并对方,但是也都拿对方没有什么办法。

    和这些大事相比,一件小事却显的不这么重要,但是又对今后的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也正是这件事情,让本一无所有的刘备能大展身手。

    此事正是刘备三顾茅庐,建安三年曹操度过黄河将袁绍击溃的时候刘备就从袁绍手下逃亡,并没有向北方逃窜,而是一路向南,带着自己仅剩的几千军队翻越崇山峻岭逃向南边,此时曹操正忙于收拾残局也没有发现刘备军的动向,让刘备得以横穿曹操地盘逃亡。

    在刘备路过襄阳的时候三次拜访毫无名气的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拜刘备为主,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后世名曰隆中对。

    诸葛亮提出自己的设想:“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简单来说就是刘表占据荆州这么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但是刘表是个废物没有利用好这片地方,而且他还守不住,这是上天赐予你的大好地盘啊,所以我们现在去投奔刘表,等他不行的时候就把荆州从他手中夺下来。蜀中那一块和荆州相连,刘璋和张鲁也是两个废物,等我们把荆州取下之后就进军蜀中,将蜀中也打下来,汉高祖就是在这个地方起事的,我们只要招揽才俊等着中原地区出什么事然后趁他病要他命,百姓又肯定会支持将军你的,所以我们就肯定能复兴汉室。

    历史真的能向诸葛亮预想的这样发展吗?上一世诸葛亮的隆中对完美预言了刘备的发展路线,刘备依靠着诸葛亮的思想甚至还称了帝,这一世多了陈飞这个变数诸葛亮的想法还能够一一实现吗?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封赏() 
时光荏苒,建安六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却波涛汹涌,各方诸侯都在暗自发展军事实力,但是谁又都不先动手,此时能先动手的也就只有曹操了。

    建安六年冬季,有农民在土中挖出一尊铜雀,铜雀不知深埋土中多少年岁但是表面光洁丝毫没有锈迹,曹操大喜,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当即命人修建铜雀台供奉这尊铜雀。

    建安七年二月,铜雀台大成,曹操犒赏三军,论功行赏,在官渡之战之后这几年的时间里,曹操手下的将士们都东奔西跑四处征战,很难都聚集到一块,借着这个机会曹操也准备大肆封赏。

    这次封赏的主要人员都是曹操账下的将领和谋士们,其手下将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于禁官至二品,命夏侯惇为骠骑大将军、夏侯渊为车骑大将军、曹仁为中军大将军、于禁为抚军大将军,其下又有辅国将军、镇国将军、辅军将军、镇军将军若干。谋士荀彧、郭嘉、戏志才、子而等皆在四品之上,其实曹操是想让荀彧位列九卿的,但是荀彧却再三推辞,只是坚持自己仍然做自己的尚书令,所以才没能位列九卿。

    至于陈飞曹操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三公之一大司空封给了陈飞,虽然这大司空是三公之中地位最低的一个,但毕竟也是三公之一,而且陈飞还领了正三品的前将军,并且持金吾。

    要知道自古文武官员自成两派,陈飞这种位列为官顶峰又领三品武官的还真是大汉朝几百年以来的第一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持金吾一职,这就意味着陈飞掌管着整个许昌的禁军,曹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全权交给了陈飞手上。

    其实陈飞也是推辞过的,但是曹操再三找陈飞谈心,倘若不重赏陈飞的话还怎么让后加入曹军阵营的人心服口服,这么多年以来陈飞劳苦功高,再加上官渡之战陈飞又立下汗马功劳,不高封实在是不足以平众人悠悠之口,所以陈飞无奈之下才接受了这些官职。

    陈飞对这种东西看的其实是比较轻的,无非就是每年拿的俸禄要多上一些,上朝之时站的位置能靠前一点,但是现在昌酒畅销九州陈飞根本就不缺那一点钱,至于上朝嘛,陈飞每年估计能去那么两三次吧。

    所以陈飞能接受曹操的封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给其他人做个榜样,只要你们能立下功劳高官厚禄在等着你们,也算是一种对手下的激励吧。

    这时候其实曹操名义上的官职已经和陈飞的是同样的正一品了,所以曹操也在积极筹备着让自己更进一步了,丞相之位再进一步便是封王称公,本来曹操以为自己称公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但是没想到自己内部的人都没有完全同意。

    其实一听到曹操有称公的意思之后,立刻有人上书为曹操请功,这个请功合情合理,曹操收复了四州之地,手下之人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又怎能不再进一步?

    甚至连刘协都不准备反对曹操称公了,但是那人却站了出来,当面拒绝曹操称公,消受的身躯仿佛一碰就倒,但他偏偏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此人便是荀彧荀文若,荀彧不仅拒绝了曹操给自己的封赏,而且竭力劝阻曹操称公,在所有人都认为曹操会勃然大怒的时候两人一番促膝长谈却让曹操再也没有提起称公之事。

    陈飞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专程去问了曹操,曹操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正统。

    顿时拨开乌云见青天,荀彧不仅是一个谋士,更是一个文人,自然明白文人心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曹操本就是宦官之后,正因为有汉献帝在所以才能对广大文人墨客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自古以来称公加九锡之人只有一人,那便是王莽,如果曹操也这么做了那天下稍微有识之士都会明白曹操是什么意思了,篡汉之心人人皆知。而曹操立足的根基便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果曹操自己都表明了篡汉之心的话那又凭什么来令不臣?

    这样一来曹操政权的正统也就彻底消失了,一但曹操称公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全部都被曹操自己推翻掉了,荀彧不是反对曹操称公,而是反对曹操现在称公,按照荀彧的说法,等到四海平定百姓安居的时候别说让曹操称公了,就是为曹操披上龙袍也是愿意的。

    虽然荀彧这一番话解开了曹操的心结,但是却让陈飞的心中充满了疑惑,荀彧说的真的是真心话吗?

    一直以来荀彧在陈飞心中的形象都是最后一个汉臣,哪怕全天下人都不忠于大汉,荀彧也始终都是汉朝的臣子,后世之中荀彧荀令君之名更是三国之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但是倘若荀彧说出的这一番话真的是自己的真心话的话,那岂不谁说陈飞一直以来对荀彧的看法都是错的?后世的说法也是错的了?

    那不是现在的荀彧才是荀彧真正的历史形象,而后世之中不过是对荀彧反对曹操称公这一做法短浅的看法?

    相传正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称公才让两人之间多了间隙,后来曹操更是将荀彧发配到荆州,让荀彧离开政治的中心许昌,更是给荀彧送去了一个空盒子,暗示荀彧已经是无用之人,这才导致了荀彧绝食而死,难道这一切都是后世之人的猜测?那荀彧究竟是为何而死?到底是现在的荀彧在说谎,还是荀彧之死另有原因?

    不过眼下曹营之中一片祥和,唯一一个让陈飞优心的事情就是郭嘉的身体了,郭嘉自从官渡之战结束之后日日饮酒作乐,吸食石散粉之事更是毫不克制,每日清醒的时候几乎没有几个小时,陈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

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求() 
陈飞不是没有劝过郭嘉,郭嘉每次都是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类的话搪塞陈飞,倒让陈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总不能把郭嘉拉去强制戒毒吧,不过在建安七年九月的时候事情却迎来了转机。

    早在中平年间的时候,陈飞就让曹操大力寻找华佗的行踪,更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让梧桐阁也开始注意华佗,终于在建安七年找到了华佗,华佗听到梧桐阁带的话之后立刻动身前往许昌。

    终于在建安七年九月的时候来到了许昌城中,陈飞在自己府邸设宴款待,这七年的时间几乎没在华佗脸上留下什么痕迹,还是一副面色红润精神精干的样子,倒让陈飞不由的感叹华佗养身却是还是有一把刷子的。

    不过陈飞的变化就大了,两人一别八年,陈飞也已经从哪个稍显青涩的少年变成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身高也从不到一米七长到一米八,气质上非但没有上位者那种傲气,反而英气勃发,宛如朝阳一般正在冉冉升起。

    “一别八年,这三公之位小友坐的可舒坦?”华佗面带笑意的调笑道,这个小老头自然是没有恶意的,对于他来说皇上和平民其实并无太大差距,他倾心医术,对这功名利禄社会阶层看的道不是这么重。这一言也不过是调笑下陈飞罢了,挪噎下这多年的老友。

    陈飞自然不会生气,现在到这个位置上能和陈飞这样聊天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即使是遇到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也都是战战兢兢的,毕竟陈飞的身份放在这里,现在听到华佗这样挪噎自己陈飞还有些欣喜:“前辈就不要调笑在下了,对了,不知前辈对于那淋病之事研究的怎么样了?”

    谈到医术,华佗顿时话多了起来:“早在五年前就停止了研究,按照小友的理论人的身体应该也就二纱网一样,只是老夫想不通为何有时候接触种子之后会生病而有时候则不会生病?老夫研究了三年都没想明白,所以也就放弃了,小友可知道这是什么道理?”

    陈飞自然知道,也并未对华佗隐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