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明朝-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官兵对大人的拥戴做文章,抢先得到官兵的证词,证明战败是薛青松轻敌冒进的责任。大人先摆脱罪责立于不败之地,再慢慢争取清河堡的战功方为上策。”

    杨秋迟确实是个老滑头,官场人精,经历的事情多,人情世故世间百态也见的多了,早知道朝廷会有人想无耻冒功,并没有像叶三一样义愤填膺,反而给了叶三合理的分析,听得叶三频频点头,暗赞姜还是老的辣。对于杨秋迟提出的立足不败缓图大功的建议,叶三认为可行后,心情大好。叶三从杨秋迟分析的话中已经确认一点:徐有贞想给老子安个大罪显然不是很容易,他不过想冒功来压制自己而已。只要自己能放开心胸,不要只盯着功劳,那么自己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于是叶三哈哈一笑道:“杨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清河堡之战我压根就没有收到许彬什么手令,这样的大功就被他轻而易举的冒领了,确实比窦娥还冤,老子得想个法子让大家伙看看他们的丑态,臭臭他们,乐和乐和。”

    杨秋迟也笑道:“这很容易,在京师随便找个说书的,在茶馆酒楼等热闹地界,说他几个月,包管清河堡之战天下尽人皆知,哈哈哈。”

    叶三这才心里释然:“这次老子来辽东也没白来,倒是拉拢了一帮人,徐连胜、章程、廖正军等,虽然他们和朝廷说不上话,可手里都有兵权,本想趁着清河堡的战功,趁热打铁,提拔一下这些人,以后有用得着的时候,就更加牢靠了。”

    杨秋迟立时眼前一亮:“大人确实深谋远虑,好好好。”

    “那薛青松部官兵的证词就有劳先生了,本官得赶紧在回京之前上一份折子,也好为以后先铺条路子,免得到时候抓瞎,白白便宜了那些无耻小人。”

第三百八十五章心态() 
叶三没有犹豫,在回京之前上了一份奏折,对清河堡之战的实情说的不太清楚,没有丝毫争功的痕迹,在心态上做到波澜不惊边关的奏折先经通政司之手,内阁必会看到,叶三的前提是先稳住徐有贞,回京后慢慢再说事实总归是事实,总有一天会天下大白

    叶三的奏折送到有司衙门递送京师,许彬也跟着上了几份奏折,但都是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大致上是向朝廷报喜许彬知道皇上是不会看他的奏折的,主要是给内阁同党看的,写什么都没关系至于奏折中提到的缓和辽东局势,恢复元气的建议也不是许彬的本意,是徐有贞授意许彬这么干的由许彬上奏折,内阁肯,然后到宫里由司礼监太监批红,正常地走一遍程序本来叶三不明白徐有贞为何会放弃捞取大功劳,经杨秋迟一番深层次的分析,叶三知道了徐有贞推出这个政策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许彬在辽东丧师十几万,朝廷重臣并不认为辽东问题是朝廷要问题,他们根本没将也先放在眼里,上次也先都打到京师了,不也没怎么地吗?徐有贞上台执政之后,才知道大明朝廷一穷二白,银子缺的厉害内阁只有从大局考虑,需要尽快结束战争,辽东无事才能节省消耗,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大明的运作成本,早日实现徐有贞提出的爱民减税振国运的宏伟蓝图

    叶三拿到朝廷招他回京述职的公文后,以平和的心态准备不日启程想到回京师,叶三就不由得想起朝廷和两大集团叶三对徐有贞执政方略看得很明白,所谓执政方略也就是徐有贞达到目的的过程,在政见上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原本是可以理解的执政意味着会干涉各方的利益,那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见血的修罗地狱,任何迟疑仁义软弱,都会被对方抓住利用,然后剿杀所以叶三调整好了心态,开始心平气和地看待徐有贞主持的内阁在暗地里出手的阴招和无耻只是对徐有贞提出的政略,叶三没有多少信心,总感觉不太靠谱叶三也没有公开驳斥过徐有贞的政略,因为他也无法提出好的办法叶三突然感觉很恍惚,很『迷』茫,好像自己并不属于其中的一份子,他不知道如何解决大明帝国问题的办法,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政略思想他曾经苦思冥想自己弃武从文做官是为了什么,大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略思想,他想不出来是为了荣华富贵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为国为民忧国忧民吗?叶三自问没有那么高尚这种没有目的的『迷』茫让他心情很郁闷,也许是徐有贞人老姜辣,起码徐有贞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有什么抱负,有什么目的,然后努力付诸实施叶三希望有一个解决自己『迷』茫和大明前途的方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茫然又碌碌无为

    叶三在回京的前夕拿到了从薛青松部生存下来的残兵那里得来的证词,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免得以后用的时候出什么纰漏其中大部分的字迹是出自杨秋迟之手,那是由官兵口述,杨秋迟记录后,然后让官兵画押,因为大明军户很少识字叶三翻看的时候都是字迹相同,当他突然看见一份字迹不同,没有画押而是签名的时候,不由得细看了几眼这份证词显然不是出自杨秋迟之手,却字迹清晰,言辞得当,将薛青松部覆灭的情形叙述的井井有条叶三一见这字写得比自己狗爬的字迹强多了,心道此人起码是个秀才,只有秀才举人才有这样的文笔叶三看了看签名,叶孤城,好嘛,还和他同姓,名字也比自己大气的多此人是个人才,如果真的是官兵,那么这份出自官兵亲手所写的证词份量最重,也最有说服力,当下把这份证词拿出来单放着当叶三遇到杨秋迟的时候,问起那个亲笔写证词的叶孤城,杨秋迟就笑了:“大人也注意到此人了吗?老夫当时看到他写的证词也很惊叹,怎么不去科举而做军户”

    “没错,本官也是这个想法,此人的文采,考个举人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为什么要做军户?”

    “他说是杀人了,而且是杀的村长一家老少和十几个护院,家里倾家『荡』产保住了他的『性』命不过他说他是被陷害的,老夫也不清楚,都是他一个人所说后来被流放到辽东,籍为军户,在薛青松部的时候,屡立战功,积功至千户,这次出关参加苏子河之战,在全军遭到围攻溃败时,硬是带回了一半铁甲枪盾,此人很了得啊”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最好在我回京之前能见见此人,一人独杀那么多人,可见勇武”叶三心下想到,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临走时拉拢一下是必要的

    忙活了一天,叶三对夫人们交代了不久要回京,都处理好临行前的一些事宜,然后回房准备休息还没睡下,就听见院子里吵吵起来一会儿功夫,管家送上一张名帖,说是徐千总来了叶三见徐玉英深半夜来他这里,心下就不想见,叫管家好生招待,叫她明日再来可徐玉英不管叶三见不见她,进了叶三府上,竟叫下人给她安排住处,今夜就住下了叶三没料到徐玉英会来这一手,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硬赶走她,随即也懒得管她,蒙头大睡叶三心道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徐玉英要倒贴上来,也只有笑纳了,老子有什么办法?

    清晨,叶三赶着到巡抚衙门交换公文,领到关防印信,就准备第二天启程回京他从巡抚行辕出来上了马车,同车的还有徐玉英以前叶三的亲卫是老烟枪和那帮老兵痞,清河堡之战后,那些老兵又回到原来的部队,叶三又成了孤家寡人现在可好,多了一个女贴身护卫,而且是千总的身份,这面子给的忒大了,叶三这文官当的要女人有女人,要排场有排场,别人嫉妒,他却头疼

    马车经过东门时,叶三看着城楼,正看见老烟枪扛着火铳缩着脑袋,双手『插』在袖子里,口里哈着热气,在寒风中冻得直跺脚老烟枪须花白,一副老态,不知道他的谁能想到这老爷子是军神,却仍然要在大冷天守城门,看起来却是有点凄凉但实际上,经过这次大战,老烟枪狠狠地了一笔,在军中吃香的喝辣的,每月还能领到军饷

    “老烟枪”叶三对城头喊了一嗓子,老烟枪回头见是叶三,脸上顿时『露』出喜『色』大喊道:“叶大人,哎呀,今儿个啥风把您老吹到这里来了?兄弟们,叶大人来了,摆驾迎接”抱着火铳奔下城楼:“大人知道不知道,您老现在在军中的名号那叫一个响啊,下回再有战事,老朽还做您的亲兵”

第三百八十六章拆桥() 
叶三听见老烟枪在喊叫,心道等老子在京师混好了,把你调过去做亲兵又算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老子多灾多难,生死未卜,这帮孙子又过河拆桥,回到京师还不知道咋地,还是等等…_w。o8。

    叶三跟着老烟枪上了城头,再看一眼这辽东大地站在高处,叶三俯瞰着城外的辽阔大地,心中顿时生出一股王八之气他站在城垛旁,迎着寒风凝视了许久,他很想喊一声,有一天老子会带着百万雄兵再来此地一游不过叶三做人向来低调,一句也没喊出来

    叶三向众人告辞从城楼下来,算是就此别过了沈阳第二天叶三启程回京,许彬带着陪同的文官到长亭送别,来送别的人还有徐连胜、胡美玉、廖正军等一干军中将领,都是和叶三交好的人,而其他的沈阳同僚却一个也没来,以表划清界限许彬是辽东巡抚,在礼节上来说是要给叶三一点面子,所以才来送别杨秋迟依照叶三的意思,将送行的人一一记录下来而叶三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从沈阳西门出来,带着老婆和玄衣卫等人踏上回京的路

    号角声逐渐远去,城郭的模样渐渐淡去,代之而来的是辽东荒凉的大地一行人从沈阳出,向南沿着边墙途径各个堡卫,然后转向北行,走辽西走廊,进入山海关

    轻装简行,等叶三到达京师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把城西老宅拾掇好,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两大集团现在正过河拆桥,斗得你死我活叶三去督察院交付公文报到,就听得一个重要的消息,司礼监出了变故,以前亲徐有贞的掌印太监被秉笔太监曹吉祥给配充军了,不久后,又被曹吉祥矫诏玩儿死了,曹吉祥升为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徐有贞对曹吉祥执掌司礼监很是不满,他曹吉祥是靠他徐有贞家的,现在倒是和他平起平坐,有什么事他徐有贞还要向曹吉祥请示,真是岂有此理况且曹吉祥批红还多处在为难他,真是个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小人

    徐有贞为了打击曹吉祥,多次上折子阐述前任掌印太监的死是个阴谋徐有贞认为朱祁镇刚登上皇位,根本不可能有心思去管司礼监,别说下旨诛杀大宦官了,这里面肯定是曹吉祥在捣鬼于是乎徐有贞的人纷纷上奏折弹劾曹吉祥,并要求严查矫诏杀死掌印太监的案子没想到朱祁镇遵从叶三扶植□□□的政略,下旨说掌印太监就是他下旨搞死的,和他人无关这下徐有贞没咒念了,皇帝想搞死自己的太监还要他徐有贞同意吗?皇帝不需要任何理由,想杀就杀了

    朱祁镇这次可说了一句大大的实话,没有他的授意,曹吉祥就是给他天大的胆也不敢杀司礼监掌印,还是矫诏杀的,除非曹吉祥活的不耐烦了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朱祁镇越是这么说,徐有贞越是不相信,认为皇帝是为曹吉祥遮掩,这样的效果也正是朱祁镇想要的杀了亲徐有贞的掌印,就是和徐有贞为敌,但朱祁镇大摇大摆地杀了,他却没有被徐有贞敌视,徐有贞敌视的只是曹吉祥的宦官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