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明朝-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快起来,怎么现在还没休息?”充善放下手里的册子,抬了抬手问道。此时妥义谟还戴着头盔,穿戴整齐,看起来很威武:“儿臣刚查哨回来。”妥义谟从地上起来,垂手立于一旁。帐篷里除了他们父子俩再无旁人,安静中显得特别冷清。充善用食指指了一下那个小册子说道:“你知道我正在琢磨什么吗?”充善有三个儿子,长子妥罗在辽南阵亡,次子妥义谟和老三锡宝齐篇古。长子妥罗勇猛,可先死的就是他,次子妥义谟言行稳重,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他都要琢磨半天,所以很多事情充善都不问他。老幺锡宝齐篇古善谋,充善把军政大权全权交给了锡宝齐篇古,让他镇守义州最后一道防线。今天充善突然问妥义谟,他还是顿了顿,想了半天才回答道:“父王胸怀大志,日理万机,儿臣不知父王在琢磨什么。”

    充善突然欠了欠身,放低声音道:“我在琢磨叶三的新政,这是这小册子。”新政是叶三最开始实行改革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新政充善早看过,而现在他在琢磨叶三这个人。妥义谟想了一会儿心里就明白了,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依旧垂手站在一旁。充善又问道:“我仔细琢磨了叶三干的这件事,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他如此这般与缙绅地主作对的政策,居然没有让叶三垮台,反而让他翻过身来,越来越难对付了,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妥义谟低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才说道:“回父王,儿臣以为,叶三的新政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对人数最多的黎明百姓有益无害,新政首先是得人心的事儿,就绝不会引起天下大『乱』。当时叶三的主要敌人就是已经得到利益的大地主,他们的势力的很大,但是天下有更多的读人,他们读明理,有能耐有野心。但是因为出身等原因没能分到利益,这些人巴不得从以前的旧权贵口中夺食,分享好处,自然会极力支持新政,借此上位,就组成了现在叶三为首的新党。叶三依靠新党压制旧党,借势成功而已。”

    充善听罢沉思良久,然后叹声道:“看来叶三这个人倒不是善主。”妥义谟趁机说道:“父王切勿受那些昏庸的人误导,一定要看清形势。儿臣以为,眼下在辽西走廊的实力对比,明军明显占有绝对优势,况且这地方活动不开,对我军铁骑的机动『性』有制约,情况越来越严峻。儿臣扣请父王早下决断,迅速渡过小凌河,再图大计!”充善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女真族萨满图腾,沉声道:“鸟兽聚在一起,那是因为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分享,一旦我女真族示弱,恐怕就会引发内部动『荡』。”

    妥义谟道:“父王现在是女真大首领,是各部落的明主,谁敢有异心就是与我女真族为敌!”充善道:“自从我做大首领以来,各部落首领都满怀希望,不料如今却屡战屡败。但大部分都沉浸在女真族的强势里,所以我在众人面前一直保持对明朝的强势态度,那是不想众人有所动摇。”妥义谟道:“父王带着各部落首领打进沈阳,占领整个辽东,使得许多部落臣服,儿臣相信父王一定会让女真族更加强盛!”

    充善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新政小册子,又看了一下帐篷外的夜『色』,突然问道:“我们的敌人叶三现在在想什么?”

    宁远指挥司衙门,叶三正放松身体歪坐在一盆炭火旁边烤火,可见天气已经凉了,周围几个穿红袍的大员也坐在旁边。

    “东北的天气就是凉得快,夜里都下霜了。”叶三看向杨秋迟道:“杨大人觉得女真人下一步会干什么?”看来叶三也在琢磨充善。杨秋迟『摸』了『摸』下巴的雪白胡须道:“松山大捷让女真人的粮草供应雪上加霜,再加上我们现在实施的两个动作,南线北压,增援锦州,对女真军的合围之势很快就能成为定局,这样的布局十分明显,下官琢磨着女真人肯定也很清楚。他们现在应该会考虑渡过小凌河,趁增援锦州防线的兵马还没到达之前,迅速渡过小凌河,跳出包围圈。可惜我军机动素来缓慢,否则大军能在女真军逃出之前布防锦州一线,那充善除了跳海,真没什么地方可去了。”杨秋迟又琢磨了一会儿道:“不过就算放跑了他们,咱们也能取得一定战果。辽西走廊将完全成为我军的大后方,战线推进到锦州以东,将直接威胁女真人占据的义州、广宁等地,夺回辽河以西的所有地盘指日可待!”叶三听罢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又开始琢磨了一会儿,回头笑道:“控制大小凌河之后,整个辽西如囊中之物也。然后再*近辽河流域,离辽东重镇辽阳、沈阳就不远了。”

    杨秋迟看了一样叶三苦笑道:“以前咱们丢掉这些地方的时候一溃千里,丢得太容易了,现在夺回来却很艰难啊!”叶三道:“只要能歼灭或重创女真军主力,咱们用大炮一轰,所有城池也会很快夺回来的。”杨秋迟摇摇头道:“女真军以骑兵为主,一向都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要想一口吃掉他们的主力谈何容易。”

    叶三收住笑容道:“要说容易也不难,围歼女真主力的战机就在眼前。”杨秋迟愕然,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道:“大人是说此时女真军不会急着渡过小凌河?”叶三点了点头,杨秋迟深吸了一口气沉『吟』道:“现在黄部堂手里有七八万人马,既要防备锦州,又要加强河防,暂时还无法有效阻挡女真军渡河。站在女真军的立场上,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渡过小凌河,跳出包围圈,回军义州和锡宝齐篇古合兵,那么整盘棋就又让充善走活了。老夫实在想不出女真军不渡河的理由,大人何以那么有把握认为他们不会强渡小凌河?”

    “是我琢磨的。”叶三淡淡地说了一句,杨秋迟无语,叶三看了他一眼道:“杨大人还记得几年前的京师保卫战吗?充善可是不计伤亡,一个劲地死啃北京城。我琢磨着充善这个人的『性』格是放不开,妄念很大,所以……”杨秋迟点点头,斜视了叶三一眼道:“妄念?大人什么时候开始信佛了?”叶三道:“这几个月以来,在辽西走廊发生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充善没有讨得过两次便宜,他心里憋屈带窝火,心里始终有一股怨气没出。眼下女真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粮,只要粮草能够支持到小凌河结冰,他们可不怕被包围。解决粮草的问题还有一条出路,就是突袭锦州增援的部队,以战养战。”

    杨秋迟点点头道:“这倒是要防着点,不过我军以车营为屏障,女真军想破营并不容易。”叶三道:“敌军骑兵战术机动『性』很强,用突然袭击对付调动中的部队并不是没有机会。”这时一阵冷风把窗户吹得呼呼直响,叶三回头看向窗户,头也不回地说道:“充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给他们几只兔子,怎么能让他们上钩呢?”

    叶三一干人等一夜未眠,在衙门里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并于第二天以密文的形式送达前线各部,在暗中调整部署。天刚亮,几路快马便携带着指挥司的密文出了宁远城,一路黄尘向北而去。

第七百一十章口粮() 
又换了一处地方的女真军大营,这时正驻扎在一处水浅的河边。这条小河在小凌河南边,于锦州东汇流后流入大海。这条小河很多地方都可以徒步涉水而过,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充善和各部落首领刚刚开完一个军机会议,主要商议是否马上渡过小凌河的事宜。因为女真军的军需粮官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口粮供给不足半月,而看现在的天气,小凌河结冰起码还要一个多月,所以大部分首领都主张先渡过小凌河。但这个主张充善没有下决定,军机会议散了以后,充善留下妥义谟等心腹,其中包括江渊,对于江渊这个奴才的忠心,充善还是比较放心的,很多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都让他参与。事到如今,明军四面布兵,布下的天罗地网渐渐形成,形势越来越危急。

    一向沉稳不怎么发表意见的妥义谟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心里在替充善着急,可又不敢对充善言辞激烈,只能劝说道:“父王,松山城的胡美玉正在挖壕沟,从松山到锦州眼看着一路挖过去,明摆着想围困咱们,咱们强渡小凌河是时候了。再这么等下去,南边是大兴堡、杏山防线,东边以松山为中心横着一条深沟,西边是松岭高山封锁,小凌河到锦州上游很快就会有十几万明军,他们一同往中间这么一挤,到时候咱们跳海都没地方跳。”

    “你慌什么?”充善道:“松山那边挖条壕沟就能挡住咱们?我军填平一段壕沟能花多长时间?”

    “可现在咱们的口粮只剩下半个月,没吃的,勇士们怎么去打仗?”妥义谟道。充善看了一眼妥义谟道:“不是半个月,而只剩下三天的口粮。为了稳定军心,先前军需官才说半个月。”妥义谟听罢,顿时愣在了原地说不出话来。还剩下三天的口粮?那还留在这里干什么?他此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更不知道充善在想什么。在场的心腹都默默无声表情沉重,关键是没粮,想到什么招数都用不出来。这时江渊说道:“大首领,奴才以为明军只会停留在一个地方等咱们去冲,一机动起来就找不到北,不然在这里也就方圆几十里那么丁点大的地方,他们有几十万人马,怎么不敢直接进攻咱们?因为他们一动起来就『乱』套,战车跑不赢不说,还要跑散了架。”

    见江渊又胡『乱』说话,妥义谟瞪起眼睛道:“你说全军的口粮怎么办?”

    “好了,都别说了。”充善平息住二人的争执说道:“明军目前的布防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有前军而没有后军,没有后军就等于没有防守,看似要合围的险地,实则充满战机。目前战场上的明军总数目大概三十万,增援锦州的援兵加上锦州黄启忠所部一共有十七八万的样子。松山胡美玉所部总兵力不过八万左右,那么杏山、大兴堡一线乃至宁远总共还剩下多少兵力,你们搬脚趾头给我算一算?至多不过几万兵力,且分散在各城各堡。他们虽然还有二十万人马尚在山海关甚至彰德,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这样分散的兵力,虎头蛇尾的布防,咱们发哪门子的善心就这么放了他们?咱们只要解决了口粮问题,就可以迅速南下,直捣宁远城,把叶三从热被窝里揪出来打屁股了。”

    众心腹一听,略微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精神头很快上来了,只等拿出怎么解决口粮的主意。充善拿着一份情报在桌子上拍了拍道:“明军重前军而轻后守的蠢事不仅在大局布置上,在那锦州援军的调动上也是如此。斥候营刚刚报上来的情报,锦州援军行军的各营序列,车营在前,步骑在中,后勤辎重在最后。咱们解决口粮问题就从这里入手,截取明军辎重,抢夺粮草,以战养战!”充善兴奋地说道:“明军准备在锦州一线增兵十七八万,这么多人吃粮肯定会随军运送大批粮食,而就在这两天,锦州援军正要渡过一条小河,只待他们前军渡河,最后的辎重未渡之时,我军突然发动袭击,定可拿下明军的辎重营。那条小河和咱们现在驻扎的小河差不多,虽然河水很浅,但足可滞留前军增援,此战定可达到目的。”

    等充善说完,妥义谟依旧劝说道:“还请父王三思,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