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明朝-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都可能发生,可以说是前途未卜,能不能尽快完成使命还是个问号。搭档胡濙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是很清楚,再说建文帝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包括胡濙也是在猜测之中。建文的班底到底有多少人更是说不准确,毕竟是个过气的皇帝,身边的拥戴也不会少,能对他们产生威胁的人物到现在还是一无所知,可见此次的寻访绝对不象以前胡濙在各府、州、县暗访时候的安全系数高。

    “好了,纷儿,我此次出去又不是不回来,你也知道我的能耐,又不是去打仗,和游山玩水差不多,没什么好担心的。”叶三见纷儿还是泪流不止,只有出言相劝。

    “就你会哄我,难道我不知道吗?俗话说:明抢易躲,暗箭难防。这次远行,肯定敌人都是在暗处,虽然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一些。在外面没人能照顾你了,我给你一样东西,你要好好收藏,紧急的时候也许会救命。”说着,从衣袖中解下一个物件,递给了叶三。

    “这是我父亲留给我防身用的,在府里我怕是用不着了,你带上吧。江湖险恶,多一技之长就多一分安全,我们姐妹两个等你回来。如果你一年不回来,我们就去找你,说话算数。”

    薛纷飞递给叶三的是一个暗器箭筒,有六个发『射』孔,里面装有六支没羽鉄箭。近距离发『射』可以说是百发百中,确实是个要命的玩意儿。叶三以前也见过,试『射』过,并对它的结构进行过改造,发『射』起来更加流畅,准确『性』更高。叶三也知道它的厉害,没有推辞就收下了,套在了右肘下。薛纷飞离开叶三的怀抱,走到一个立柜旁,又拿出十几支没羽铁箭,放在了叶三的背囊里。

    叶三也走过来检查自己的背囊,看到各种野外生存的必需品都应有尽有,才放心地系好背囊。

    “相公,这是给你准备的一年用的川资,所有银两都放在这个小包裹里,不要弄丢了。”如嫣又拿过一个小袋子,放在了背囊上。

    “不用带那么多银子,这次是公差,吃住都是胡濙包办,我不会饿着的。再说了,你们见过我在外面吃过亏吗?”叶三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想让她们俩也开心的笑笑。

    “人在外,有钱好办事,别到时候要饭就是你的造化了,还是拿着吧。”如嫣还是把小袋子塞到了背囊里。

    “夫君,这鸳鸯丝巾你还拿着吧,想我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也会提醒你快回来。”薛纷飞把那条有特别意义的鸳鸯丝巾系在了叶三罩袍里襟。

    这一晚,三人躺在一张床上,说不尽的话别。两女直到凌晨才困倦地睡去,叶三已悄悄起身,到户部衙门外等候胡濙。豹骓兽跟在叶三身后,根本不用叶三牵引,它知道又要跟随主人驰骋疆场,精神头特足,不时地磨蹭着叶三的肩头,亲热无比。

    胡濙出了礼部衙门,也脱下的官服,换上百纳衣,改扮成一个乞讨的头陀。叶三看着胡濙就想笑,还是那种莫名其妙的傻笑。胡濙白了叶三一眼也没说什么,上马走在了前头,向川滇一带,取道湖广及贵州边线,蜿蜒往西南而去。怕被人认出,必须避开车马喧闹之地,进入深山老林。

    此时已是入冬季节,枝叶飘零,寒风时起。叶三第一次和胡濙这样一个闷葫芦样的人出门远行,也没有很好的话题,气氛沉闷尴尬。叶三不说话,胡濙也不理他,要是这样一路行来,闷也要把叶三闷死了。叶三催动豹骓兽,赶上胡濙并骑,没话找话说,想要打听一下此行的目的地。还没张开嘴,就被胡濙的目光*回。叶三看出,那是对他不信任的目光,那是对他能力怀疑的目光,那是对他多事而回绝回答问题的目光。

    叶三在这样的气氛中,压下询问的欲望,低头开始沉思起来。遥望着远处的山脉,不由得怒火心生。

第八十三章打尖() 
叶三喷着怒火的目光紧盯着胡濙的后背,恨不得在背后给他一箭。都一条绳上的蚂蚱了,还拿那臭架子,你不搭理我,我还懒得搭理你呢。对于对自己态度异常冰冷的胡濙,叶三只有自我安慰,他实在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爷。就算开罪你了,有屁就放,别闷在肚里。

    叶三是个直脾气的人,有什么话,是好是坏都说在当面。他这种『性』格当年在特种部队的时候就很吃不开,惹了不少祸,于是他对部队的生活心灰意冷,一心想复员。今天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胡濙是个遇事冷静,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且在长年累月的查访建文的行动中,善于查言观『色』,辨别身份,抱着不相信一切,怀疑一切的工作态度对待一切,也可说是一种职业病,牢记祸从口出的原则,不该说的话,他绝不多说一字。胡濙的处事态度和叶三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叶三给胡濙的第一印象简直是一塌糊涂。

    躺在马背上,一脚撑在马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根失去水分的茅草,眼望着渐渐远去的繁华闹市踏入荒凉,叶三在辨别着方向,很快地知道了胡濙取道的是贵州。长途漫漫,就这样晃悠何时能到啊。叶三心里焦急,可又不能发作,做这样甘着急不淌汗的事,叶三最没耐心,要是以他的『性』格早就乘船南下,顺风顺水的,哪来的这般辛苦?

    自从出了应天,胡濙竟没和叶三说一句话,叶三不能不佩服胡濙对待自己的态度,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他这趟出来到底是做什么事,甚至目的地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只有盲人骑瞎马,跟着胡濙的后面,随他去了。

    前面到了当涂小镇,叶三又饿又渴,再不打尖就要渴死了。望着走在前面的胡濙丝毫没有要歇息的意思,我靠,这人是铁打的吗?

    “喂,我说胡头陀,不吃饭也要让人喝口水吧,前面就要进山了,过了这村就没那个店了。”叶三心急火燎地叫嚷起来。其实胡濙也渴的要命,他在坚持着让叶三先开口,自己好就坡下驴。听到叶三在叫喊他胡头陀,心中好笑,回头看了叶三一眼,下了马向茶棚走去。叶三一看有门,下马快速地抢在胡濙前面,找到一个避风的位置。

    “小二,快点过来,把马牵过去,喂上等草料,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端上来。”叶三可逮到机会了,要敲胡濙一笔。

    “来了,客官,别看我们这儿地方小,可什么都有,荤素齐全,你来点什么?”小二见来人,忙出来招呼。

    “有……”叶三刚想开口叫好吃的。关键的时候,胡濙说话了。

    “来两个小菜,小葱拌豆腐,麻油萝卜干,再来几个馒头,先上大碗茶。”

    “没了?”小二瞪着眼问。

    “没了。”胡濙回答的果断、干脆。叶三正等着胡濙往下叫,听说没了,顿时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是要干什么?喂鸡呢?蚂蚁打喷嚏——太小气了吧。

    “胡……胡……”叶三胡了半天也没胡出什么来。胡濙眼里透出捉弄的神情,有钱你自己叫,想公款吃喝,没门!

    老婆啊老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了解胡濙啊!胡濙啊胡濙,你没想到老婆给我准备了小金库。哈哈,我一边吃去,馋死你。

    小二把两样小菜摆到了他们桌上,叶三把小菜往胡濙面前推了过去。

    “胡……我应该叫你什么?在这里不方便叫大人吧。这是你点的,你先吃,我还没叫。”

    “我都叫过了,还装什么大头蒜,我先吃了。”说完,伸筷子夹菜大吃起来,根本不看叶三在一旁猛咽唾『液』的样儿。

    没多大功夫,叶三的盐水鸭、香酥鸡、糖醋排骨都上来了。又要了壶酒,叶三才开始动家伙,风卷残云般吃的津津有味。胡濙夹菜的速度明显慢了,眼观鼻,鼻观口地看着小葱拌豆腐来抵御对面传过来的香气。叶三边吃还边用袍袖呼扇着糖醋排骨,香气直往胡濙面前飘。

    “胡头陀,你们出家人是戒荤的,是吧。可惜了,你瞧,这鸭、这鸡、这排骨简直是太香了。”叶三在引诱胡濙,报一路郁闷之仇。

    “头陀是不戒酒肉的,想吃就可以吃的。”胡濙眼瞟着香酥鸡说。

    “头陀可以吃酒肉啊!我还真不知道,可惜你这假头陀不吃酒肉,胃口好,小葱拌豆腐很合口。”叶三也瞟着胡濙面前的小盘子。胡濙把豆腐盘向叶三面前推了推道:“你也尝尝。”

    “不行啊!我胃口不好,只能吃这些,这么好的菜肴,还是你自己享用吧。”叶三又把那小盘豆腐推了回去。胡濙开始咬牙切齿地猛嚼萝卜干,如果说胡濙对叶三这个暴发户有所了解的话,绝不会这样对待叶三。大明朝的官吏都很清贫,有时养家糊口都不够,别说请客吃饭了。说起来胡濙的差费还是很富有的,但他怎么看叶三都是个败家子,他那点家底不能让叶三败坏光了,才出此下策。

    又要了几斤腊肉,叶三放到自己的背囊里,才上马赶路。还是胡濙在前面走,叶三跟在后面打着饱嗝,胡濙在前面胃里直泛酸,这顿饭吃的倒足了胃口。骑驴看戏本——走着瞧,以后有你受的,胡濙恨不得咬叶三两口。

    三匹马带着卷扬的尘土从后面赶上来,超过他们的时候,马上一位年轻的姑娘回头看了叶三和胡濙一眼,很快消失在前方。叶三用袍袖遮住了脸,挡住扑面的灰尘,也没看清楚过去的是什么人物。照他们这样的速度,很可能就错过宿头了,前面进入山区,就是苗人的地盘,如果说在野外宿营是很不安全的。叶三心里发急,可看到胡濙还是老样子,不紧不慢地往前走,没有丝毫害怕的样子,叶三心里就来气。你都不怕,老子怕什么,等出了事,看谁哭爹喊娘。

    进山以后,胡濙转向北行,沿途全是无尽的山峦丛林,都是百年不曾有人进入过的洪荒野岭。有时偶尔可看到山径和败落在山溪附近的苗寨,但还是以攀山越岭的时候为多,有时只好下马牵行。胡濙好像对道路、方向相当熟悉,循着一条山溪迤逦而行。

    “看,快到风柱山了,我们已过了虚溪县,再往北就是保靖宣抚使的辖区了。”胡濙一路没吭声,到这里却主动说话了。

    “是不是到地头了,我们在山里也转悠不短时间了。”叶三终于说出了这几天的第一句话。

    叶三对山野丛林并不陌生,特种军旅生涯使他对全国的山川走势和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甚至苗语,蒙语等少数民族语言都要求会一点,所以几天的风餐『露』宿他并没有感到辛苦。

    “前面是苗人打围的地方,我们可以到苗寨打尖歇脚。”胡濙没停下来,继续往前走。

    大明朝时的苗族,还没有开化,还算是蛮人,但也不是如『毛』血饮的野人。苗寨都很小,外围是防兽木栅,里面有那么二十来户人家,架木为屋,盖草为顶。

    还没有靠近苗寨,寨中就有狗吠传出,苗人就知道有生人来了,栅门打开,抢出几头黑『色』猎犬和三名手握苗刀的大汉。都是花巾缠头,只围着块粗糙的兽皮,打着赤脚,两手腕上戴有铜环,腰间挂着木制的刀鞘。

    胡濙一边走,一边高叫着和他们打招呼,看样子还很熟识。但是苗人对汉人还是很戒备,不肯放下手中的苗刀。看到他们两人不像是来找事的,也就招呼他们进了寨子。寨内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