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武松传-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前去看望他,一摸额头,吓了一跳,心道:“这不得40度啊!”

    心殇,最难医治。

    哀莫大于心死。

    此前那个龙精虎猛的晁天王,如今眼窝深陷,病体憔悴。

    被骨肉兄弟背叛的滋味实在太令人痛心疾首了,这些天他无论喝什么样的美酒,入口都是苦的。

    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真是白活了。

    也许自己真不是当老大的料?

    几天后,病情稍愈,整个人瘦了一圈的晁盖来到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的住处,与他们开怀痛饮。

    喝到第九杯的时候,他问了三人一个问题:“梁山出路在何方?莫非当真只有招安一途?”

    鲁智深道:“招甚鸟安!朝中奸人当道,却似俺的皂衣直缀,染黑了,哪里还能洗的干净?”

    晁盖道:“大师说的在理。这个问题已经纠缠我好些天了。如果招安,咱们这些性子耿直的人,必然与高俅等辈不相容!而玩起阴谋诡计来,咱们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可如果不招安……”

    杨志道:“如果不招安,咱们梁山打打那些军纪松散的废物军队还行,要是那百战西军来了,梁山必亡。”

    武松沉思了一会,接口道:“杨志哥哥这话说对了一半。”

    晁盖问道:“武行者,你有何高见?”

    武松看了三人一眼,道:“大宋的百战西军确实是很能打,然而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足以致他们于死地。”

    杨志顿时来了精神,他这种职业军人生平最喜爱谈论兵法:“武贤弟,快说来听听!”

    武松不紧不慢道:“一头狮子,统领一百头羊,其战斗力远胜于一头羊统领一百头狮子!”

    杨志细思半刻,竖起大拇指赞道:“高!”

    武松继续道:“朝廷能征善战之将不少,可他们不是像林冲和杨家哥哥这样被逼上梁山,就是像种师道(老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小种经略相公)等人一样处处被权臣掣肘,最后无一人能够施展平生本领。那西军再怎么精锐,恐怕到时也逃不过这个下场。”

    晁盖听的两眼放光:“贤弟接着说。”

    武松道:“闻听那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这三大势力都闹出了挺大的动静,为绿林同道所景仰,然而从长远来说,这三人皆为不智之人,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箭射(本想说成枪打,怕三人理解起来有难度,改成箭射)出头鸟!梁山莫要效仿这帮蠢驴!”

    杨志道:“那依贤弟之见,梁山应该怎么做?”

    武松把明朝极品谋士朱升那九字真言借过来,照抄照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之后又补充了几句:“低调行事,故意让朝廷看不起,不把梁山当成心腹大患!让朝廷的军队与各路反王(本想说成反贼,出于对同道的尊敬,说成了反王)拼个你死我活,自无余力来剿梁山了!”

    晁盖抚掌大笑道:“我早知我这武松贤弟不是凡人,你看他,看事透彻入微,谋略动止有法,我梁山有武贤弟这般高才,真乃天幸也!”

    这阵子晁盖心情极差,一想起宋江来就觉得很恶心。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论起做老大的料,宋江就是比他强。

    然而宋江想招安,给那帮奸臣做狗,这是晁盖所万万不能容忍的,但是不招安,梁山日后该如何发展,他又毫无章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等着朝廷来剿灭吧。

    今日听武松一席话,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晁盖心情大好,连干三十多碗,大醉而归。

    次日中午,聚义厅上,晁盖焚起一炉好香,再次相请武松坐第一把交椅,梁山泊众头领无不愕然。

    晁盖对众人道:“晁盖一生义气为重,当日火并王伦,林教头立我为山寨之主。量晁盖何德何能,敢居此位?晁盖本一鲁莽匹夫,智术短浅,祝家庄一役,若无武贤弟献计破庄,梁山危矣!近日又蒙武贤弟相救,否则晁盖此刻已经成了宋江箭下的冤死鬼。武贤弟武功才智胜我万倍,梁山在他手中,必定大兴!”

    晁盖这般坦诚,众人无不动容,怎奈武松亦是天下第一义气汉子,晁盖越是这般,他越不敢占上。

    闹到最后,武松只得跪下道:“天王哥哥若再相逼,武松只得下山了。”

    晁盖见自己两番相让,他却万不肯受,心生一计,道:“既是武贤弟不肯坐,那便算了。”

    当夜,众人痛饮一醉,各自回房。

    次日清晨,武松犹在熟睡之中,只听花荣、李逵、阮氏三雄等人前来叫门,拳打脚踢,把门砸的震山响。

    武松微睁睡眼,打了个哈欠,从床上爬起来,下地开了门:“花荣哥哥,这大清早的,你们……”

    花荣道:“武行者不好了,快随我来,天王哥哥命在呼吸!”

    “啊?到底是怎么了?”武松一下子清醒过来,睡意全无。

    “别多问了,你快来吧,再晚点天王就死定了!”李逵一把揪过武松便走。

    “你这黑厮,你好歹让我穿上衣服啊!我这穿个大裤衩(其实是没有帛的襦裤,武松说顺嘴,说成了裤衩)算怎么回事……”

    鲁智深,杨志听到动静,赶紧追过来,问道:“出了何事?”

    “两位头领快来,天王要自杀!”花荣急道。

    二人胡乱套件衣服,赶紧跟上众人。

    众人转过正厅,来到悬崖边上的那棵大树旁,只见晁盖吊在一截粗树干上,手中拿着一把利刃。

    武松大惊道:“快来人,把天王哥哥救下来!”

    晁盖大喝道:“谁敢上来,我这就割断绳子,摔个粉身碎骨!”

    武松吃了这一吓,后背冷汗直流:“天王哥哥,有事好商量,你这是要干吗?”

    晁盖当着众人的面大声道:“武贤弟,我晁盖受你厚恩,欲让位与你,你若答应,我便下来!你若是不容我让位,我便一刀割了绳索,来生再报你的大恩大德!”

    言罢,便把刀锋放在绳上紧挨着。

    晁盖这一举刀,吓得武松面色煞白:“我依你便是,你快下来!”

    晁盖道:“大丈夫一言九鼎,你立个毒誓,你若翻悔,便万箭穿心而死!”

    武松急道:“好!我若翻悔,万箭穿心!快来人啊,把天王哥哥救下来!”

    晁盖众武松终于松口,这才含笑扔了手中刀。那刀直坠崖下,过了很久才传来回响。

    时迁等人含着热泪迅速攀上大树,小心翼翼的把晁盖拉过来,割了绳子,救下树来。落地后,时迁泪流不止:“天王哥哥,你把小弟的腿都吓软了。”

    晁盖与花荣、李逵、阮氏三雄、刘唐、公孙胜等人对望一眼,然后齐刷刷拜了下去:“参见寨主!”

    鲁智深、杨志等人见状,也都跪下参拜武松。

    武大郎、曹正等排名靠后的头领得知出了事,也都一起跑来,眼见大事己定,也都随众人参拜武松。武大郎见自家兄弟被这群有着擎天倒海之能的英雄好汉们这般敬重,高兴的喜泪横流。

    武松穿着大裤衩子,受众人跪拜。

    武松回去换好衣服,众人拥着他齐上聚义厅,坐了正中第一把金交椅。

    晁盖欲再辞让,武松、鲁智深、杨志三人一起将他按在第二把交椅上,晁盖咧开大嘴笑道:“好好好,我坐便是。”

    鲁智深依旧坐了第三位,杨志坐了第四位。吴用这一出走,第五位便由神机军师朱武补上,其余头领向后顺延。

    自此,梁山在新寨主武松的带领下,开辟了新局面,创出了新境界。

第23章 我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武松接任梁山寨主之位后,也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从现在起,梁山军禁止打劫过路客商,禁止劫掠百姓。之前宋江留给梁山的种种恶习,全部改掉。

    第二、将独龙岗和晁家庄、柴家庄变成良田。

    第三、开辟耽罗岛。

    八百里水泊梁山,无论是王伦时代,晁盖时代,宋江架空时代,还是武松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大说的话便是圣旨,其它人只能提建议,但没有反驳的资格。

    武松提出第一条的时候,晁盖、林冲、朱武等人就已经惊的目瞪口呆:“梁山的奇特地形,导致它没有独立生产粮食的能力,不靠劫掠的话,梁山兄弟吃什么?”

    武松胸有成竹:“宋江之前冲州撞府劫来的粮食,以及柴大官人带来的粮食,至少也够梁山支撑个三四年,这段时间内,我一定会为大家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寨主既然发了话,众人还能说什么?只好拱手遵令。

    此刻梁山有喽罗兵二万余,头领近百位。武松从梁山调出五千喽罗,由青眼虎李云、九尾龟陶宗旺等人带着,着手独龙岗、晁家庄、柴家庄的清理工作。

    残砖破瓦收拾停当,摸着天杜迁、云里金钢宋万等人在武松的授意下,花大价钱买来大量耕牛,带着小喽罗们犁地。

    这些天梁山人众在这几处大庄园干的热火朝天,引来无数看热闹的村民前来围观。

    李云和陶宗旺、杨雄、石秀等头领将还能继续使用的旧砖旧瓦重新烧制,搭成界栏,把晁家庄、柴家庄、独龙岗三处所在,共计两万七千余亩良田分割成小块,租给贫苦百姓耕种。

    李云等人严格按照寨主的指令行事,对小客和牛客收取了最低的租赋。

    看官,我且问你?何为小客,何为牛客?

    原来北宋时期,那些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分为两类,一类为小客,一类为牛客。

    小客一般家里特别贫寒,穷的连牛都买不起,只能靠双手在土里刨食吃。这类人租地时,还得顺道租地主的牛,而地主收租的时候,会收掉七八成的租子!偶有几个善良点的地主,至少也会收你个六七成。

    也就是说,小客即使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的劳作,累到吐血仍然过的很拮据。

    要是赶上灾荒年月,那就只有两条路了:第一、立即逃难。第二,欠地主一屁股高利贷,利滚利滚到八辈子也还不起,然后卖儿卖女还掉一部分债,继续种地还钱,到最后还是还不起,就只能被活活逼死,尸体填了沟壑。

    这便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贫苦佃农的写照,挥洒汗水的田地间,全是他们的血泪。

    牛客稍微比小客好点有限。牛客自己有牛,日子要比小客富裕些。因为不必租地主家的牛,所以地主只收他们五成地租,他们的日子也就勉强还能过下去,家里人口少的话,省着点吃,裹腹还是不难的。但要说多富足,那可真就是胡扯了。

    那么武松是怎么收租的?

    所有的耕牛全由梁山提供!不管你之前是牛客还是小客,所有佃户来租梁山的地,只收三成地租!

    之所以没有全免掉,是因为梁山那么多张嘴也要吃饭!梁山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武松在施惠于民的同时,也要保证梁山军的军粮用度。

    只收三成租,梁山附近的老百姓已经很知足了,他们无不欢欣鼓舞!

    这些佃农明白,三成地租,意味着今后一家人再也没有饿肚子的时候了,即使赶上灾荒年月,也能捱过去!再也不必去地主家借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