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武松传-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身藏短刀,用暗语联络大兴国,大兴国开了门,完颜亮和他的党羽顺利进入宫中,宫门卫士知道唐括辩是驸马,也不怀疑,把他们放入。

    众人一路无阻,只称皇上有紧急公务,堂而皇之的从所有护卫眼皮底下大大方方的走过去,直到寝宫殿门,被值宿护卫拦住。

    可是当值宿护卫看到忽土、阿里出虎等人的时候,反而不敢拦了,因为这些人是他的上司。

    大兴国说:“皇上有机密事,紧急召见他们,谁敢泄露,必斩!”

    皇帝的亲信都这般说了,谁还敢拦?

    众人顺利进宫。

    至此,金主回天无力。

    众位屠夫快速走到最里面的卧室,皇帝惊醒,陡闻脚步声,立时大叫道:“谁?”

    众人不敢回话,对望一眼,拨了短刀,推门而入。

    皇帝见众人在这时一起闯宫,情知有变,急忙起身去取床头金刀,迅速摸了几下,摸不着,原来那刀早已被大兴国提前拿走了。

    “大胆反贼……”皇上大骂道。

    忽土、阿里出虎一跃上前,一刀刺落,皇帝腰部同时中刀,挣命中,摔到地上,完颜亮怕他喊来帮手,趋身而前,把那手中马刀狠命砍下!

    “扑!”

    颈血似喷泉一般喷出,溅得完颜亮满脸是血。

    皇帝的身子重重的倒了下去。

    他的眼睛睁的很大,一直在怒视着众人。

    金主完颜亶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水浒武松传》来源:

第230章 暴君,罪恶滔天() 
最快更新水浒武松传最新章节!

    天雷滚滚,宫廷喋血。

    完颜亶的尸身僵卧在地上,血已经流干了。

    皇宫里黑色的地板,被硬生生染成了红色。

    外面的鸟雀欢快的叫着。

    这座威严的皇宫,向来是个埋伏情义的地方,它只认两条原则:第一,成王败寇,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第二,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次日早朝,大金国文武百官依照惯例进入皇宫正殿参拜皇帝,他们猛然发现,殿前不知从何时起,站满了卫士,而且个个提刀在手,全身披挂,对人虎视眈眈,看的众人心惊胆战。

    就在这时,内侍亦步亦趋,脚步十分慌乱,他语声急促,略一侧身,向众臣通报:“皇上驾到!”

    完颜亮身着龙袍,从侧殿昂首阔步走来,高居龙椅,众臣皆惊愕不己。甚至有人张大嘴巴,一时半会竟忘了合上。

    完颜秉德大步出列,转身对着众位大臣下令道:“昏君无道,滥杀无辜,朝臣震恐,百姓不安!圣君奉天命,行废立之举!今昏君已死,宗室共推平章为君。平章乃太祖之孙,依祖制当立。众臣速拜!”

    众臣突闻惊变,吓得全身震颤,僵立原地,连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仆散忽土拨刀出列,大喝道:“有敢抗命者,灭九族!”

    众臣一听这话,吓得两腿发软,不得不觉便先后跪了下去,声音也是有前有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的完颜亮,面对吓得面无人色的众位大臣,态度极是淡然,他右手一抬,道:“众卿平身。昏君无道,咎由自取,不干众卿之事!今朕恭承太祖基业,当与众卿携手治国,重开太平江山,岂非乐事?君臣齐心协力,扫灭梁宋,一统天下!到那时,我大金必能上跻汉唐,为子孙奠定万代基业!众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

    众臣吓的手足颤抖,心下惊惶,有些人被无形的恐惧感压迫了整根神经,甚至根本就没听清皇帝在说些什么。好在他们足够聪明,及时拍足了新皇帝的马屁。他们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人,听到别人喊“皇上圣明”,他也赶紧条件反射般的喊了一噪子。

    一时间,大殿上,“皇上圣明”的盛赞,络绎不绝。

    金主完颜亮下诏大赦,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梁永乐二年,宋绍兴十九年),追谥其父完颜宗干为皇帝,庙号德宗。尊嫡母徒单氏,母大氏并为皇太后。妃徒单氏为皇后。

    紧接着,完颜亮贬完颜亶为东昏王,也不建陵,就把那个沾满了鲜血的尸身放进简陋的棺材,与裴满氏合葬了事。

    大金国的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暴君,继桀纣,桓灵之后的又一位臭狗屎,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他品行极差,而能力又太大,也正因为如此,他带给人世间的苦难,也就更多。

    这位暴君有句名言:“吾志有三: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此人在位期间,为人残暴狂傲,淫恶不堪,杀人无数。中国历史上但凡你所能数的出来的大罪,他基本都犯过。

    夏桀、商纣、桓帝、灵帝,这四位著名狗屎要是还有点脸,真应该从坟墓中爬起来,跪在完颜亮面前磕头,磕完头还应该发自内心的大赞特赞:“大哥,您才是垃圾中的楷模!”

    完颜亮作恶的同时,他也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业,整顿吏政。又厉行革新,完善财制,并大力推广汉化,极度加强中央集权。

    这位野心家做梦都想把梁宋两国吞掉。

    然而从他篡位开始,一直到正隆六年(大金国号,1161年),这十二年间,他从未主动向大梁国挑衅。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主要在做两件事:

    第一,修耕植,养战马,招兵源,在他的努力下,大金国拥兵百万,兵锋之盛,早已超过太祖时期。

    第二,杀伐异己,铲除所有反对自己的人。他先杀了皇室贵族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后又杀完颜卞、完颜宗哲、完颜京、完颜宗雅、完颜宗义等太宗子孙,共计七十余人。

    久握重兵驻守在外的大金国老臣完颜撒离喝,因为没有提前拥立自己,也惨遭诛杀。

    没多久,完颜亮又借故把完颜宗本、完颜宗美、完颜宗懿等人满门抄斩,就连帮他篡位的完颜秉德也没逃到这颈上一刀。

    如果说新皇帝掌控天下后,杀人立威,只是为了稳固权位。那么下面这件事,却是无论如何也没的洗了。

    因为它已经越过了整个人类的底线。

    完颜亮不但杀宗室大臣,而且还把他的嫡母徒单氏也杀了。

    徒单氏是完颜宗干的嫡妻,其娘家势力极是显赫。而完颜亮的生母大氏只是个小妾,没什么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徒单氏是这里的女主人,大氏充其量也只是个下人。每件事都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像狗一样恭谨的活着,来换取一丁点可怜的尊严。

    因为这事,完颜亮对徒单氏一直耿耿于怀。

    但徒单氏身为嫡母,一直履行自己做母亲的责任,对完颜亮极是照顾,把整个家族也打理的很好,故这母子二人,一直没有爆发出大矛盾。

    儿子当了皇帝后,这对母子仍然平安相处了十二年。

    完颜亮登基十二年,积聚了十二年的力量,终于到了实现野心的时候了!

    公元1161年,大金国,皇宫正殿。

    “朕下旨,择日出师,讨伐梁宋!”

    “臣等领旨。”

    下朝后,徒单太后得知此事,不顾所有侍卫的阻拦,亲自来到皇宫找到他的儿子,竭力反对出师之事。

    徒单太后丝毫不顾及皇帝的尊严,指责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管百姓死活。训斥一番后,太后气愤愤的走了。

    金主完颜亮越想越气,怒气填胸,派人将太后杀戮于宁德宫,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然后,他又剜了太后的骨头,投入水中,这才解恨。

    对一个养育自己多年的人,对一个叫了那么多年母亲的人,就因为一句话不和,便能下如此杀手。

    如此暴君,当真世所罕有。

    本年十月,完颜亮兵分四路,对梁宋发动全面进攻。

    一路自海道乘船进发,直逼临安;一路牵制蔡州,以免梁军截其后路,一路由中京出师,牵制冀州,仍是阻拦梁军。除此之外,完颜亮本人亲自率领三十二总管兵,攻袭扬州。

    金军水陆大军共计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

    百年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就此打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31章 大梁往事() 
最快更新水浒武松传最新章节!

    梁永乐十四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西夏天盛十三年,金正隆六年,西辽绍兴(它的年号与南宋同)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为扫平天下,先拣软柿子捏,以部分兵力牵制大梁后,亲率主力大举伐宋。

    在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中,人们注定见不到太多熟悉的身影。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论宋金,皆有大量名将病故。限于篇幅,同时为了节省各位看官的时间,此处小子不一一摘录。

    只着重说下大梁国。

    这十二年来,大梁国的百姓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没人敢来抢夺他们的财产。大梁国粮谷堆积如山,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战马漫山遍野的跑。从耽罗购买的战马,暹罗进献的战马,以及大梁国陇右都护府自产的战马,大梁国的战马已经超过五十万匹,其强大的骑兵实力,足以与世上任何一个强国争锋。大量的母马可以下崽,战马资源可谓源源不断。

    而十二年后的今天,金主又发起大战,此时梁武帝已经是七十一岁之高龄,而他手下的三大著名元帅,皆己病故。

    早在1151年,韩世忠就病死了。

    1156年,在大金国当了三十年俘虏的宋钦宗到死也没能盼到高宗皇帝来接他,带着万分绝望的心情,死在了大金国。同年,大梁国的老元帅岳飞病逝。

    1157年,卢俊义和林冲先后故去。

    1158年,皇兄武植故去。

    1159年,齐王晁盖和暹罗王李俊先后故去,因二人受皇上厚赏,皆有世袭罔替之特权,晁盖之子晁中继位齐王,李俊之子李登继位暹罗王,皇上的爱女武轩,成了李登的正妃。

    1160年,大梁国最后的顶梁柱,老元帅萧嘉穗病逝。老丞相朱武也于这年年底故去。朱武临终前,上书梁武帝:希望宋安平能代替自己的位置。

    办完了朱丞相的丧礼,皇帝又马上去找许贯忠。

    老臣许贯忠疾病缠身,己经老的下不了床了,这时已经致仕。那一把白胡子,更显憔悴。

    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啊!

    许贯忠艰难的在床上行君臣之礼,被梁帝阻止:“卿身子不适,这些礼节就免了吧。”

    许贯忠也就不再坚持,咳嗽了两声,道:“多谢陛下。”

    梁帝的亲信侍卫搬来椅子,请梁帝坐下,然后侍立一旁。

    梁帝问道:“依卿之见,谁可拜相?”

    许贯忠道:“臣保举一人,臣唯一的徒弟宋安平,由臣教授多年,臣的这身本领已经被他尽数学去,此子天资聪慧,可继大任!”

    梁帝迟疑道:“他才四十一岁,当真能当此大任?”

    梁帝之忧疑,不是没有缘由的。

    丞相这一官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

    皇帝不是神仙,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处理所有的事。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