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武松传-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国一夜之间失此二位重臣,又有何人能够抵挡住斡离不、粘没喝这二位大金国绝顶帅才?

    战争形势急转而下,不出半年,大金国已经攻占大辽国半壁江山,辽国绝大多数贵族、战将、文臣皆降!

    又过了两年,大金国竟然屠灭了曾经强盛无比的大辽国!

    大金国杀人盈野,大辽国军民死伤百万!

    可叹昏君奸臣,就为了两把假戒刀,害死了百万人命!

    好好的一个国家,亡了!

    就连大辽第一猛将耶律元宜,大辽第一统帅兀颜光,也对大辽心生绝望,降了大金!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萨满大神,你说说,这两把雪花镔铁戒刀,是不是人间祸害?就连两把假戒刀都能害人无数,那真戒刀又要搅出多少人间惨剧?大神你说,那戒刀该不该毁掉?我恨自己无能,找不着那真戒刀,只能拿这刀架出气了!

第121章 第二个故事:仁者段誉() 
“你这故事讲的真是太好听了。”武松听的如痴如醉,他从行囊里取出一只大杯(也是从陈家顺来的),把陶罐里的橙汁倒了满满一杯递给卢兹,道:“说了半天话,口渴了吧,喝点吧。”

    然后又取出一个杯子,也是斟满一整杯橙汁,当着卢兹的面一饮而尽,抹了抹嘴,道:“好喝!解渴!”

    他也给方百花勘满一杯,方百花也是一口气喝光。

    卢兹心道:“看来这橙汁没毒,口渴难耐,还是喝了吧。”捧起杯子,也是一口喝干,清凉爽口的橙汁下肚,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服。

    此时太阳正烈,那金刀架在阳光的反射下,更是熠熠生辉。

    “小兄弟,你讲的这个故事,有些牵强。”武松摇头叹道:“辽国灭亡,主要原因在于昏君无能,奸臣误国,不在戒刀。那戒刀充其量只是个引子,何况还是两把假戒刀。所以,我还是不能帮你。”

    卢兹道:“那雪花镔铁戒刀落在仁君手里,一样是祸害。”

    武松难以置信道:“不可能,仁君若是得到了它,便可用来荡除奸邪,正是如虎添翼,何来祸害?小兄弟,你实在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卢兹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他低头沉思一会,道:“好,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仁君的故事。这位仁君,乃是大理国皇帝段誉(作者按:段誉,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没有金庸所说的那么玄乎,更不会什么超级变态的武功)。”

    于是在得到武松的默许后,卢兹开始讲述段誉的故事。

    这位段誉,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他是一位仁义之主,甚至也可以说,他是大理国自开国以来最好的一位皇帝。

    他勤于政事,爱民用贤,轻徭薄赋,大理国百姓遇到这样一位仁君,日子过的真是幸福啊!说说家家富足,毫不夸张。

    段誉天性仁慈,即位多年,从不与邻国启衅,也从不主动发动战争!

    身为帝王之尊,他为人谦逊大度,比起那大宋国那昏庸愚蠢的徽钦二帝,那真是胜过十万倍!

    按说有段誉这么好的君主治理大理国,大理国总该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吧!

    并不是!

    段誉这人从小信佛,他心地太善良了,善良的过了头了!

    他善待功臣,功臣大多骄纵不法,即使犯了死罪,段誉也不忍心将其处斩,只是关押了事!

    有奸恶刁钻的土司煽动百姓叛乱,他也从来舍不得将所有首领全部诛杀,大多都是好吃好喝的关起来,还有专人伺候!那大理皇城监狱,除了不能随意出去外,锦衣玉食,一点也不比外面差!

    身为帝王,执掌天下杀伐大事,岂能只用赏不用刑?

    他段誉虽然不像徽钦二帝那样任用奸臣,也不像他们那样只知享乐,不顾民生,然而他却无人主威仪,只有妇人之仁!

    正因为段誉太过宽仁,他手下那些野心勃勃,位高权重的贵族将领们数次造反!段誉执政期间,手下造反次数是历朝历代之最!

    反贼高升泰死后,高氏家族势力仍然未倒,在高升泰死后的十多年里数度叛乱。段誉率军平叛后,其护卫在抄家时,从高氏家族的地窖里抄出了两个黄金刀架,上面放着的,便赫然是那雪花镔铁戒刀!

    (注:金庸小说有两个人物形象与史实相差甚远,一个是高升泰,他在《天龙八部》中是正人君子,护国忠臣,而正史上的高升泰却是名副其实的反贼。另一个是尹志平,在《神雕侠侣》中,他侮辱了天仙一样的小龙女,然而正史上的尹志平是位德高望重的道士,不可能干出这种事。)

    这两把戒刀,乃是传说中的奇珍异宝!此时流落大理,护卫当即进献给他的主子段誉。

    在大理皇宫中,段誉取刀与群臣观看,众人皆赞道:“陛下以此刀除残祛秽,大理国必定大兴!”

    段誉对这双刀爱不释手,将此刀置于皇宫御书房,着心腹侍卫看管。

    哪知第二天,黄金刀架就被人偷了!

    那贼只偷刀架,没偷刀!

    这还了得!

    大理国虽是边陲小国,然而有人敢于皇宫重地行窃,这也是塌天倒地之事!

    皇宫护卫如此松懈,这成何提统?今天能进混来偷黄金刀架的贼,那明天如果混进来一个高手,直接取了段誉项上人头,这如何是好?

    段誉大怒,立即着京兆尹和大理寺(大理向来仰慕汉人文化,这俩官名全是因袭汉官而来,前者负责治安,后者负责破案)调集人手,限期查明!

    皇宫内外,一时人心惶惶,大理寺官员为了不吃挂落,开展了地毯式的清查。

    他们遇到可疑的人就抓,抓完就审,不招就打!

    就连宫内的太监、宫女、侍卫、甚至随侍的文臣、武将也没能例外,无论是他们所在的府衙,还是家中,全被大理寺进行了掘地三尺的排查。

    终于,一位值守皇宫的孙姓侍卫顶不住压力,主动招认了。

    大理寺官员将这位孙侍卫戴上大枷,押到段誉面前,他见了皇帝也不磕头,反而很镇定的说:“容我伸冤而死!死而无怨!”

    段誉道:“你有何冤情?又为何要盗窃朕的金刀架?”

    那人双膝跪下,泪满流面道:“臣不姓孙,臣乃反贼高升泰之曾孙高量成是也!”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卫士们立即拨刀架在他脖子上,生怕他突然暴起,伤害皇上!

    卫士们没得皇帝命令,不敢擅自杀人,他们的眼睛盯着皇上,露出询问的神情。

    段誉怒道:“你既是反贼家属,为何冒名欺骗朕?有何企图?”

    高量成痛哭道:“陛下明见!臣的曾祖、祖父造反之时,臣尚未出生!无论臣的曾祖、祖父做过何等恶行,受过何等惩罚,都与臣无关!臣闻古来圣君以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嗣!然而臣的祖上被抄家,数十年过去,臣的家族仍然蒙难,臣为求活命,只得改了孙姓!”

    段誉沉吟道:“你说的不错,既然叛乱与你无关,你就不该受到株连。”

    高量成悲泣道:“可是臣家如今己是家徒四壁,臣这点微薄俸禄,养不起全家数十口人,于是臣便动了家传宝刀的主意。臣知陛下对那戒刀甚是喜爱,臣不敢打它们的主意,便窃取了黄金刀架,想要熔成碎块,换钱养家!”

    段誉不愧是一代仁君,听了他的悲惨遭遇,竟然当即下旨:“你曾祖,祖父之事与你无关,朕下一道手诏,令办案官员不再株连你。”

    高量成还未谢恩,便听大理群臣谏道:“陛下,即使您宽宏大量,不追究他祖上之事,然而他盗窃皇宫御物,亦是死罪!”

    高量成闻言,心如死灰。

    段誉道:“那朕就把这金刀架赏赐给他,他家既是贫寒,再赏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养家吧!”

    皇上下旨赏赐,那便可遮掩了盗窃之罪。高量成见皇上肯回护自己,磕头如捣蒜,无多时额头上便己有血花溅出:“臣全家深感皇上大恩!臣高量成在此立誓,他日定要粉身碎骨报答皇上!”

    一件反贼家属入宫偷窃事件,就这样被段誉化解了。

    他用他的温和,善良,还有那巨大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高量成。

    然而就在君臣和乐之际,突然内侍又来禀报:“雪花镔铁戒刀被盗!”

    这回的凶手倒是很容易排查,因为内宫十位值守太监,死了九个,只有杨凌一个人不见了踪影。

    这杨凌,乃是大奸贼杨义贞的孙子!

    当年杨义贞造反,杀害了段誉的祖上,谋夺了帝位。后来大理国七位名将平叛,才将其屠灭。

    若是换作汉武帝、李世民大帝这类雄主,早就把奸臣凌迟灭族了!

    然而段誉的父亲段正淳(正史上确有其人)也是位仁君,他诛杀了杨家的成年人,却见杨义贞那年幼的小孙子杨凌太过可怜,不忍诛杀,于是阉割了他,入宫成了太监。

    杨凌本来也就是负责倒尿桶,擦地板这类低贱的活计,无论他如何努力干活,段正淳都不肯重用他。其它太监都得到了提拨,唯独他一连几十年都是原地踏步。

    待到段誉登基为帝后,他见杨凌太过可怜,就提升了他,让他去御书房做管事太监。

    这段誉竟然心善到这个地步!

    哪知这些年杨凌在受到了无数白眼,无数嘲笑之后,心肠早己变的无比狠毒,多年来他趁人不备,苦练杨家家传武功,己是小有所成。又趁众臣审理刀架案之时,干净利落的出手击杀了另外九名太监,盗取了雪花镔铁戒刀,又对值守将士宣称皇上有要事遣他去办,值守将士不知内情,竟放他出去,杨凌转瞬间便逃的不知去向。

    而就在这天晚上,当年参加过平定杨义贞叛乱,杀害过杨家人的七位大理国名将,全被杨凌趁夜潜入家中,斩下了首级!生死关头,饶是这些大将拼死反抗,怎奈雪花戒刀削铁如泥,是以七大将兵器断折,个个丧命!

    这七位名将是大理国的支柱!

    大将死于小人之手,一旦国难来临,谁来御敌?

    日后大理国再遇兵灾,节节败退,死伤无算,再也没有能力抵抗了!

    段誉如此仁义,这到底是害民还是爱民?

    若他能够早点把那刀架连同戒刀一起毁掉,又哪会有这么多烂事?

第122章 第三个故事:霸者八哩丹() 
“唉!真想不到这雪花镔铁戒刀身上,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啊!”武松似乎是越听越有兴味,又给卢兹斟满了一大杯橙汁:“小兄弟,唉,这戒刀,和这刀架的故事,实在是太厚重了,重到让人难以承受。越是这样,我就越舍不得毁掉它了。”

    卢兹呆立无语,捧起橙汁喝尽,良久方叹道:“我若和你说了下面这事,你肯定会答应帮我毁掉它的。”

    武松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又端起陶罐,把卢兹手上的杯子倒满了。

    卢兹无奈的苦笑道:“好,既然你想听,我就和你说说这事!其实这是我们蒙古人的隐事,更是我们的憾事!我本不想多言,只是今日有事相求,索性和你说了吧!”

    八哩丹是一位杰出的蒙古勇士,从小便刚猛霸道,与人摔跤角力,从未败过。

    后来,他渐渐长大成人,十五岁那年,八哩丹和朋友们外出游玩。

    时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