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车队的路线,是要穿过这片大广场,到广场外侧的一个角落里交割的。在看到曹绫之后,车队领头的邓国斌把头埋得更低,然后,他就不负众望的把车队的路线给带歪了——整个车队直接朝着正在晨练的曹魏宗室老人们那边压了过去。

    “哎呀,罪过罪过!在下今日起得太早,头晕力乏,走错了方向,冲撞了贵人们,死罪死罪!”

    眼看就要撞上这群曹魏宗室老人的时候,邓国斌好像突然睡醒了一般大叫了起来。成功的把这群正在做五禽戏的老人们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

    当然,这宫城内的侍卫、宦官、宫女,不知道有多少是晋国司马家的眼线。别说这些下人,就是这群在做晨练的曹家宗室里,估计也有不少没脸没皮的在帮着司马家监视曹家那些有血性的后人吧!所以,虽然成功的让这群人把注意力给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但邓国斌还是不敢在这个时候把佩韘给亮出来——这群人可是识字的!非但识字,而且是非常清楚‘止啼’两个字的含义的。

    还好,这时候曹绫主动走了过来。

    “咦,这不是邓掌柜么?怎么今天这么不小心。”

    “草民拜见东乡公主,呃,昨夜因为几个犬子闹得不像话,所以睡得晚了些。因此精力不济,冲撞了贵人们。还请公主大人大量,饶过在下这一次。”

    “哎,老身乃是亡国之民,已经不是什么公主了。我们这群人也不算什么贵人。所以,邓掌柜无罪,去吧。”

    “喏,多谢公主体谅。”眼角的余光看到曹绫身后的那群老人已经开始转身,邓国斌赶紧的起身,双手平举,然后交叠在一起对着曹绫拱手为礼。当然,那枚佩韘上的‘止啼’二字,就单独的出现在了曹绫的眼前。

    雅致而精美的双眼,黑睛中的瞳孔刹那间出现了一阵紧缩。但曹绫是何等人物,这样的失神也就是短暂的一瞬。

    “邓掌柜走好。”

    “在下告退。”

    “对了邓掌柜,上次你送来的益州果酒味道很不错,老身很是喜欢。明日可否再送一些进来?直接送到陈留王的少府那边就好。”

    “遵命。”

    当天下午,邓国斌立即联系上了黎启,把那封书信给要了过来。

    前文说过,曹魏的贵人们有的时候也是需要直接委托商家买进东西的。所以有了东乡公主这天早上的嘱托,邓国斌要想把书信带进去,就有了由头。

    要把书信放入果酒壶里送进宫去,这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不过作为一名司闻使,邓国斌最强的技能其实不是单兵作战能力,而是改造工具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放到现代,那就是妥妥的工科男一枚。

    在这个蜀汉没有被灭掉,司马家强行上位的时代里。司马家的不安全感其实是很强烈的,尤其是在得知张虎等人进入魏兴郡后更是加强了对邺城的监控——人家贾充又不傻。

    可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太低。司马家的狱卒们,基本都是文盲不说,对各种工具的认识也很不到位。一个小小的夹层酒瓶,他们根本就分辨不出来里面的奥妙。

    很快的,曹绫和邓国斌的联系渠道就建立起来了。在邺城宫城内消息闭塞的曹绫,也终于明白现在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如此,我曹家果然还是有忠臣的。不过这关子丰,也是枭雄之资啊。他这么扶持我曹家的忠臣,可是没安好心。”

    站起身来反复的在房间里走了几次后,曹绫迅速下定了决心:“不管如何,踏出这一步总算还有点希望,若是连这一步都不敢踏出去,我们还真是愧为太祖子孙!”

    拿定了主意的曹绫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当然,这种行动是极为小心的:不知道到底有那些宫女宦官是奸细也就罢了。这十几年圈养下来,曹家的子孙里也有不少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开始争先恐后的做起了司马家的走狗!

    对于关彝选定的曹悌这个人,曹绫也是很认同的。而她和曹悌的联系方式,前后一共也就两次。

    第一次,在这一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的时候,趁着曹家诸多亲戚都在。曹绫找了个机会挨这曹悌坐了一阵,把整个事情尽量简洁的跟曹悌讲清楚了。然后曹悌不动声色的当场表态:去,立即去!

    第二次则是冒了点风险,在宫城里绕了点路,和曹悌假装偶遇。然后把出行日期和计划告诉了曹悌。

    邓国斌和曹绫约定的日期是三月五日的早晨。

    这一天一大早,邓国斌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水车队进入了宫城。

    顺利的通过检查后,车队仍然分为两路,邓国斌还是跟着水车队去了广场的外侧。

    这是整个邺城宫城的水房所在。

    这一天的清晨,曹悌早就等在了水房附件的草丛里。

    邓国斌面色不变的和水房的看守进行交接,趁着一辆辆水车被排空,然后开始缓慢掉头的当儿。邓国斌把水车拉到了曹悌藏身的地方,对着空气悄悄说了一句话:“草民见过大王。请大王委屈一下,藏身在水车下面的夹层里。”

    是的,工科男邓国斌再一次的改造了水车,生生在水车的下方造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夹层。而且还通过涂料颜色的不同,成功的误导了旁人的视线,让人粗看一眼,根本就看不到这个夹层。

    但是很可惜,邓国斌这边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可曹家这边却出了点意外。

    一个眼睛一直紧紧盯着邓国斌的宦官,这时候操着一副尖鸭嗓开始准备嚎叫。可是他刚刚一开口,他的身后就突然出现了一只大手直接捂住了他的嘴。然后,他的胸膛前面就突兀的出现了一把锋利的剑尖。

    “陛下?”

    让邓国斌惊诧莫名的是,这个时候出手相助的,居然是曹魏最后一任皇帝,现在晋帝国的陈留王曹奂。

    “哼,你们也太小看司马家的监控了。朕可是享受他们最严密监视长达好些年的人啊。你们这一个多月的串联,连朕都有所察觉了,更何况这些人?要不是朕帮你们遮掩,你们能活动到今天?”

    面不改色的拔出长剑,曹奂威严的扫视了一遍水房里已经跪在地上的七八个下人,然后对着自己身后两名侍卫低吼道:“有敢出声者,杀!”

    “喏!”

    “哎,我曹家已经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啊,送个人出去都要蜀贼的人帮忙了。梁王,好好去做!不要让朕失望!”

    “陛下,臣这么走了,您的安全?”

    “放心,司马家还需要朕这块招牌。不会把朕怎么样的。快走吧,朕已经把你身边的几个宦官宫女全部杀了,但这些人肯定还有上线。因此最多能帮你遮掩一天。所以,快走,快走!去了魏兴郡,不管多大的苦难你都要熬过去。我曹家毕竟是英雄的后代,不是被人随意圈养的猪崽。梁王,不要负了朕和公主的厚望!”

    “喏!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复兴大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陛下保重,后会有期!”

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闻曹(五)() 


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庙算(一)() 
当曹绫、邓国斌等人先后慷慨赴死的时候。一场规模较大的会议正在成都城内召开。

    参会的人员,从皇帝、太子到大司马府主要人员,再到各地方大员,可以说囊括了整个蜀汉的上层人物。

    这场会议的议题就一个:北伐!

    这一年是西元267年,距离上次大战结束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按照关彝上台前“五年内再次发动北伐”的承诺。这一年,即使不发动北伐,至少也该把北伐的动议提出来了——毕竟,十几万大军、将近十万民夫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若不事先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说走就走的。

    但老实说,以穿越者的本心,是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北伐。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267年。而史书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268至270年,关中、陇西持续三年每年都是大旱、蝗灾!

    为什么关彝会把这点小事情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持续三年的大旱灾,直接催生了凉州大叛乱。

    在历史的本位面上,西元268年至270年,关中、陇西持续大旱。这些地方的羌人、鲜卑人为了生存就开始频繁的劫掠汉人的粮食。一开始这种行为还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以及偷偷摸摸的——那年月的汉人强势得很。哪怕汉人内部打了将近一百年的内战,一样可以轻松的把任何一个异族按到地上随意摩擦。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异族虽然迫于生存的压力,但抢起汉人来还算比较克制(主要是怕)。

    但好死不死的是当时的西晋政府派了胡烈去做凉州刺史。这位爷一味强势,只知道高压——人家是活不下去了才开抢的,纯粹的用武力压迫别人不准抢有个屁用?结果,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忍无可忍,率众造反。最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凉州大叛乱。一段时期之内,整个凉州都彻底脱离了西晋的版图。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诸多名臣宿将全部战死。后来西晋朝廷没得办法,被迫启用文鸯出兵,才第一次大败秃发树机能,叛乱的鲜卑、羌氐等部族先后二十余万人投降。但战局稍微一好转,文鸯就被迅速冷藏。于是秃发树机能又再次复起。一直到马隆出手,靠着三千五百精锐加扁箱车这种划时代武器,以无敌的姿态西进一千里,也杀了一千里,才把这次叛乱给镇压下去。而这,距离秃发树机能起兵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这场大叛乱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给东吴续命了十年之外,还导致自汉武帝以来,无数汉家英雄花了几百年时间才树立起来的对中原周边的异族威慑感明显减弱。最直白的说法是:如果说,陈胜吴广起义是给项羽刘邦暖场。张角三兄弟起义是给曹操、刘备、孙策等人暖场的话。那么秃发树机能就是在给刘渊、李特、石勒等人暖场了。

    所以,熟悉这段历史的穿越者是真不想在这个时间点北伐:北伐失败,关彝威望受损,搞不好就身死族灭。北伐成功了?嘿嘿,先不说晋国在关东的力量会不会倾巢而来的问题。光是那持续三年的旱灾加蝗灾就足以让他欲仙欲死。

    可是,不北伐不行啊。

    对外来说,关彝已经寄出高度酒这个大杀器这么多年了,照理说雍凉的异族应该极为贫困才对。他也一度寄希望于高度酒引起的关中粮荒可以促使雍凉大叛乱提早爆发。可是,高度酒这种大杀器,和天灾比起来,那真是弱爆了。虽说现阶段关中各世家大族的存粮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但在最近几年雍凉没有持续性大型天灾的情况下,雍凉叛乱何时爆发,还真的说不准。

    而且,司马昭的眼光是很准的。他派出司马望镇守关中,派出胡奋出镇陇西。这两位,军略或许不算特别突出。但政治手腕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胡奋,此人作为胡烈的兄长。和一昧只知用强的胡烈不同。胡奋这个人,会打仗,更会治民。这些年他在徐州,把那里的民生管理得很好。来了凉州后,由于其本来就是紧邻凉州的安定郡人。其性格、生活习惯、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迅速的得到了附近鲜卑、羌族、氐人等异族的认同。只要这厮还在雍州刺史的位置上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