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谌只能是给对方一个县侯的爵位暂时安抚:这个县侯还不是司马炎那种在封地上可以便宜行事的县侯。而是两汉传统的县侯:这个县每年赋税的一定额度给你家开销。仅此而已。

    这样的安排当然引起了一些杂音。所以,在和关彝商量后,刘谌直接给了刘康兖州刺史的职务:我让我那远房侄子不当空头公爵,给个实职让他做事,我的心胸够宽阔了吧?

    心胸是否宽阔倒不见得,但是这里面包藏了大司马险恶的用心那是肯定的。

    在后世有一句网络名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之所以觉得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那是因为苏联还存在。

    还有一句话的大意是:虽然你经常抱怨生活的各种不公平,但你之所以能够在网上随意抱怨而不是整日提心吊胆被哪颗流弹射杀。正是因为你抱怨的执政党还存在。

    可以预见,在未来新一轮的改革里,季汉十一州,尤其是新近纳入的关东八州,一定会激起部分世家的强烈反抗。由于世家对基层的掌控根深蒂固,不是刚刚下到各乡亭,势单力孤的退役老兵能够完全抗衡的。所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一定会被世家鼓动而作乱。

    这个时候,除了单纯的镇压以外,最好的方法就是:立一个标杆做对比。

    兖州,世家林立。又地处腹心。将来若是有叛乱,注定是要成为主战场的。但是他现在又是彻底的内地州,距离东吴乃至北边的异族都极远,便是闹翻天了也得不到外部势力的有效支援。

    所以,刘康童鞋你去做刺史吧,我们不让你做米虫,给你实权让你办事哦。这心胸够宽广了吧。而且为了打消你的顾虑,我们连老兵残兵都不往这里派,为了维持这里的稳定,连各个郡县的主官也不怎么换。够意思了吧?

    反正现在的关东八州,河北五州我们用的是复兴社股东做刺史。河南三州里边境地区两州用的是以前晋国的名臣。就这兖州用的是前朝皇室。到时候大家完全可以对比嘛:朝廷每年都是要统计各州人口、耕地增长情况的。文字可能撒谎,数字可不会撒谎。

    到时候全国各地的世家、百姓就会明白,到底是哪个州的庶政做得好,到底是哪个州的百姓日子过得好。如季汉这样的新政策,才是真正的对百姓好!

    而像你这样做了几十年米虫的人也会知道,我们季汉能够以一州之地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到了那个时候,或许你的心里才会真正的平复掉不甘的情绪,全心全意的在新的大汉里,做一个顺民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 
除了对中央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对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进行侧重修改,以及任命各级官长之外。刘谌还发布了另外几道命令。

    第三道命令:建立军衔制度令。

    军衔的意义有多大就不必多说了。在平日里,他是军人的荣誉和待遇保障。有序的军衔晋升,可以有效的打破世家子啥都不懂,直接凭着身份和血缘就空降到各种将军的位置上。以此给了寒门子弟通过努力作战、忠勤服役以出人头地的通道。

    而在战场之上,军衔的意义更加明显:军队经过作战,总有编制彻底打乱的时候。这时候聚集在一起的一群士兵以谁为首继续作战?当然是人群里军衔最高的人。

    在这里,鉴于这个时代文盲占了大多数,而且能够进入五丈原学院念书的更是极少数。所以关彝并没有制定官、兵分开的制度:即后世那种军校出来是军官,征召入役的是士兵的基本制度。关彝是没有采用的。

    他这套军衔制度,只是规定了不同的起点和考核方法。但是士兵通过长时间服役和优良的表现,逐渐的晋升到军官,才是未来大汉军官晋升的主流。

    具体点来说是这样的。

    首先是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关系:

    最高军衔:元帅。一般授予大司马(大都督),以及立下较大战功或者资历足够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

    上将: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功勋卓著的四方将军、四征将军。

    中将: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功勋、资历都较突出的四镇将军以及安汉将军、辅汉将军这种特殊的杂号将军。

    少将:四镇将军、资深杂号将军。

    准将:普通杂号将军、表现特别优异的中郎将。

    上校:中郎将

    中校:高年资或者功勋校尉

    少校:普通校尉、资深司马

    上尉:司马、军侯

    中尉:军侯、曲长

    少尉:屯长,另外五丈原学院毕业生一旦毕业立即获得少尉军衔。

    士兵方面,从低到高分为新兵、执戟士、执锐士、破阵士四级。

    以上军衔,按照规定三年一考(士兵是一年一考),考核通过便可晋升。晋升之后除了肩章、服饰变化之外,更多的是俸禄的上涨和后续职务的升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军人身份的认同。

    当然,虽说破阵士与少尉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但是你从一个士兵升级为军官,那就有了指挥的职责。要做指挥,你不识字,看不懂上峰传来的命令。脑袋愚笨,无论怎么学习都记不住旗号的意义那这个军官你还是做不了的。

    但是呢,你虽然文化不行。却是一个英勇杀敌的好兵。那这样的士兵虽然不能做军官,但却可以做兵王。所以,破阵士之上,还有各级军士长的军衔。总之,一级军士长的待遇可以和少将敌体。也算不亏待这样的特殊人才了。

    第四道命令:殖产兴业令。

    这是为了在将来对世家大族动手时,避免世家大族利益受损太多,又找不到新的生发门路,只能拼死顽抗的情况出现。而专门提前发布的一道命令。

    具体内容是:

    其一,划定新成立的大雍州为国家手工业基地和未来的工业作坊基地。在这个区域内从事各类产业,在税收上有着极大的优厚补贴。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要人为的催生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工业中心。以此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和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防止后面的分裂主意抬头。

    用后世朱尔典形容民国乱世局面的话就是:中国没有成套重工业,更没有全国性的重工业中心,所以军阀要独立于中央之外生存变得非常容易。

    所以关彝和刘谌一开始就说明:组建大雍州(陕西南部,河南大部以及山西内蒙古矿产集中部,这是汉末三国时代华夏最精华的区域),在大雍州里不分封任何诸侯,并且把各种产业都尽可能的集中到这里。

    其二,开放部分民生用品,如肥皂、蜡烛、高度酒、牙膏、牙刷等的生产技术。欢迎各个世家投资并在大雍州之内建厂。

    其三,推广油菜花、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并无偿提供榨油、制糖技术——未来我是要清查户税,清理隐藏人口的。你世家的利益肯定受损,但是呢,你可以改种经济作物嘛。世家有土地,有人才,有知识,有销路。改种经济作物,获得的收益不比以前种粮食少啊。

    至于粮食问题,嗨,那是自耕农的事情。以关大司马的性格,未来关东八州清查户税完成后,季汉十一州的人口是必须上千万的。那时候有的是农民纳粮完税——再说了,现在你们世家的土地大都用来种粮食,国家又能从你们手里收到几石?所以你们改种经济作物,在自身收益得到提高的同时。国家的粮食储备也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其四,修改商税。商税的抽取,只收起运税和落地税两项。根据货物种类不同,抽取的商税大约是货物本身价值的20%到50%。其余路途关卡一律取消——各地地方官为了地方财政宽裕一点,日子好过一点,必定拼命的善待商人。

    其五,控铁令。这里的铁是泛称,其实指代的是一切金属。这道命令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掌控一切金属矿区,严禁私人开采,更不允许掌控矿场:未来,像复兴社这样的国策集团,在利用民生轻工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必须要向重工业进军。

    其五,筑路令。国家将在农闲时节,组织各地百姓修整道路,以长安、雒阳、成都三城为中心,花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尽量的把各郡郡治所在用水泥道路链接起来。如此,商业繁盛才有基本的保障。

    当然,以上的四道圣旨,其震撼度和后面这一项比起来,都不算什么了。

    西元274年十二月十五日,刘谌、关彝、李密联合署名,颁布了划时代的大汉宪章。

    在这部国家大宪里,从法律意义对国家、民族、皇帝、皇位传承、国家机构、地方组织、国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做了一个纲领性的规定或者指导意见。

    这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汉族的概念。

    大汉宪章详细说明,汉族之名,根源于汉朝。汉朝之名,源于高皇帝当年被封为汉王。而汉王之所以为汉王,是因为封地在汉中。而汉中之得名,是因为汉江。汉江之得名,乃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古代先贤就注意到:长江、黄河都是西东流向,而汉江却是南北流向并沟通黄河长江。所以,古人把这条南北流向的大江称为汉江,就是以此指代天空中浩瀚的银河。(诗经: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故而,汉者,瀚也。汉族者,银河一族,浩瀚之族,无垠之族,永恒之族。

    皇汉宪章之下,还有大汉民法、大汉刑法、大汉诉讼法等汲取了罗马法、波斯法的精华,并结合本国本族实际,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耗时三年才修订完毕的各类法律法规。至此,李密这位最高法院第一任最高法官,才变得名副其实。

    在以上这些划时代的指令之后,还有一道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却让关东世家心惊肉跳的圣旨:凡是今年有人在九品中正制中被评选为中中及以上的,其人所在家族的族长,于归元四年三月五日,到长安城内集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五一零章 碾压的快感(一)() 
西元275年二月底,关东八州有头有脸的各个世家的家主或者族老,带着本族的在去年九品中正制的品鉴中获得中中及以上等级的“青年才俊”们,心情忐忑的陆续来到了长安。

    狗日的关子丰!太狡猾了!太无耻了!就没见过这么卑鄙下贱毫无底线的烂人!

    本来我们关东世家讲究优雅,讲究伪善。所以以前每年的九品中正,多少还是会给小豪族、普通地主家什么的留上一两个名额:我们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的孩子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近乎消亡。所以,以前多少都是要给这些低等级家族的子弟留上几个位置的——不然以后具体事务谁来做?

    可是去年不同啊,天晓得九品中正还能坚持多少年?所以去年我们把所有的名额都吃掉了

    结果!结果!这关子丰居然让我们的子弟统一来长安,入朝担任郎官?!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不过呢,说是岂有此理,但真的没地方说理去啊。

    对于关彝来说,我做的没错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