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的复兴-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昭:哎呀,年纪不小了,这大将军、高都侯做腻歪了……

    贾充:汪汪,知道了,主人,我会让咱们的人发动舆论攻势的。

    曹髦:呵呵,终于来了么?好啊,你要的东西我一次给到底,看你真的敢不敢拿!

    贾充:汪汪,主人。情况不太好啊。皇帝那边倒是很爽快的下诏了,但是陈家、山家、荀家、蒋家……全都不吭声啊。

    司马昭:人心还是不够齐啊。看来威望和功劳都不够大啊。算啦,退回来。下一步我们争取搞点军功啥的……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关彝很是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司马家的篡逆之心已经无法自抑。现在唯一阻碍他们走出最后一步的就是拿得出手的军功。现在看来,这伪魏的倾巢而来,快则一两年,慢不过三五年。”

    “太守说的,都是实情。可是我涪陵郡虽然已经大治,但毕竟基础太差,积累的时间太短。即便伪魏倾巢而来,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令伯说的有理。但是……”关彝站起身来用力的挥了挥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大汉,不管别人是怎么想,我是一定会为之奉献一切的。”

    “我等亦当追随太守(兄长),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彝得幸结识诸位。”关彝对着大家拱了拱手,然后说道:“本官在CD时,也对陛下说了刚才的话。得蒙陛下信任,允许本官在涪陵郡组建、训练一支三千人的新军……”

    “兄长,此话当真?”

    这当然是真的,在这个事情上关彝可不敢开玩笑。新建军队这种事情,没有皇帝的首肯他胆子再大都不敢做。不然还没等到庞会来杀他,蜀汉朝廷都要把他关家满门抄斩了。这是那天晚上刘禅同意入股复兴盐业后关彝抛出来的后续条件。虽说刘禅心里有一定的不满和疑虑,但在“司马家想篡位就必定要全力伐我”这个不容置疑的假设下,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诸位,现在涪陵郡的产业已经步入了正轨,商路已经全部打通,觊觎我们的小人也会暂时消停一段时间。所以接下来这几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生产,积蓄钱粮,训练队伍。为即将来临的大战做好准备!”

    “我等谨候太守命令!”

    景耀二年的六月,涪陵郡开始了悄然而又剧烈的变化。

    首先是产业的重新布局。

    油桐的生产线全部南移到汉复县,农业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了涪陵郡下属五个县里,相对地势最为平缓的丹兴县。关彝拿出足够的钱粮刺激,吸引郡内的汉民、毕兹卡迁移到丹兴县开垦荒地。

    丹兴县就是后世的重庆市黔江区。在这个时代,由于交通不便,远离蜀汉统治中心,境内密布大量毕兹卡蛮寨而且比邻东吴的武陵郡等诸多原因,一直没能得到有效开发。属于鸡肋一般的存在。

    但在后世,这里因为地处武陵山脉中难得的盆地平原,一直有“小CD”之称。在21世纪,这个地方的粮食种植面积最高的时候超过了100万亩。

    关彝本来也没准备开发丹兴县:交通太不方便了,要把丹兴县里的粮食搬运出来,光是沿途损耗就不少——他开始瞄准的是巴西郡。但由于巴西郡没能拿到手,他也只有咬牙往丹兴县里砸钱。他的目标是:景耀二年移民五千人,开垦荒地十万亩。景耀三年再移民一万人,再开垦荒地二十万亩……如此到了景耀五年,涪陵郡的田税将可以达到五十万石。算去搬运损耗后也能完全实现粮食自给。

    之后是投入资金,在汉平县设立陶瓷作坊。汉平县的土壤并不是生产瓷器的好土,一般的瓷器肯定销售不出去。关彝是要生产骨瓷——现在复兴社的生猪越来越多,骨头也要给我充分利用起来。这将是复兴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接下来就是扩大产能,提升商品利润率。

    以生猪生产为核心的轻工业产业链,继续集中在涪陵县——这里有乌江,物流方便。

    关彝再找糜家商会借贷了大量钱粮,以更为优厚的条件吸引武陵山脉里的毕兹卡、孟兹黑、廪卡、南客部落下山,进入复兴社的工厂做工。关彝对孙刚提出的要求是,从景耀二年起,涪陵郡的生猪出栏量每年都要翻一翻。香皂的种类要多样化,牙刷的材质要高端化,果酒的包装要精美化……

    安排好了郡里的庶务和复兴社的生产后,关彝带着复兴学堂的一千二百个学生,来到了涪陵县和汉平县之间的一座大山深处。

第七十三章 开始暴兵吧(二)() 
复兴学堂现在有一千二百名学生。

    以民族来分,汉族占了七百人,武陵山各蛮寨占了五百人。以性别来分,男孩子九百人,女孩子三百人。

    九百个男孩子,年纪小的十一二岁,年纪大的十五六岁,四年之后,大多数都能上战场了。如果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那一场国运之战中生存下来,他们就是关彝以后在蜀汉军政两界的根基。

    三百个女孩子,战地救护什么的是要学习的。但关彝穿越前并不是医生,对医疗知识的了解也只是达到“百度医生”的级别。所以他能教给这些孩子的,其实非常有限。在关彝的计划里,这三百个女孩子其实是那九百个男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接下来,这些孩子要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训练整整三年,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如果全都是男性的话,那是绝对要出问题的。

    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假如他自己一身本领,那么在正常情况下,他对那些目不识丁的蠢笨女性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是不会有其他任何想法的。作为穿越者的学生,复兴学堂的学子其见识迟早都会冠绝这个时代。这里的男学生以后会突兀的发现:要想找一个灵魂伴侣,唯一的选择就是在自己的女同学里面找。而高达3比1的男女比例,足够让这些男孩子拼命了的要把自己变得更优异。

    关彝带进大山的,除了这一千二百名学生之外,还有自己的家将一百人,复兴社雇佣的仆役一百人,此外还有七十名军事教官以及以上各类人等的家眷。合计将近两千人。

    这七十名军事教官中,有五十名是马过花了极大的价钱从步家手里买来的东吴无难军。

    虽说是无难军,但步家本身并不缺钱,所以即便马过开出了极高的价钱,步家也只是把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五十名无难老兵卖给了马过。不过这对于关彝来说反而很高兴:我又不指望区区五十名老兵在日后几万、几十万人厮杀的战场上能起多大作用,我是用他们做教官的啊。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其丰富的战场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剩下的二十名教官,其实全都是赵家的家将——他们都是骑兵!

    蜀汉的西部紧邻西羌,并不缺马。实际上东吴的战马都要从蜀汉购买。无奈蜀汉国力有限,养不起太多的骑兵。所以蜀汉的军事指挥官虽然明知在关中平原和陇西高原上与曹魏进行战斗,骑兵的作用非常重要。但仍然不得不用步兵去对抗曹魏成群结队的骑兵——这是蜀汉建国三十多年来,只打出一次歼灭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现在关彝手里有钱了,所以他也准备小规模的建立自己的骑兵部队了。

    要训练骑兵,这训练的场地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说说关彝选定的地方了。

    在这个时代的涪陵县、汉平县之间,是一大片的无人区。无数的山头叠嶂起伏,都没有名字。但作为后世的旅游爱好者,关彝清楚的知道,这里有一座在后世名气极大的山峰:仙女山。

    后世的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风景区,是国内著名的高山草原景区——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居然是平的。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草原。是天然的养马、训练骑兵的基地。而且由于这里的海拔很高,其温度也远低于四川盆地——一年四季的气温,除了大气内的湿润度偏高以外,反而和北方的关陇地区相似。这简直就是最好的模拟战场。

    所以,不选这里选哪里呢。

    “呼~~~居然在如此崇山峻岭之中修筑了这么多砖瓦房,改之辛苦了。”

    “呵呵呵,当不得太守称赞,从今年二月太守出发去巴东郡算起,整整四个月,过要是还做不好这点事情,那真的是无能了。”

    “嗯,这步兵、骑兵的教官在哪里,还请改之替我请来。”

    步兵教官,当然以无难军为主。为首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干瘪老头。不过有廖勇这样的示范在前,关彝现在绝不会犯以貌取人的错误。

    “先生不远千里来我这涪陵郡,先生辛苦了,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不敢当君候先生之名。小老儿来到这涪陵郡,俸禄极高不说,吃得也极好。小老儿的妻子、儿孙都说几十年了,从未像最近一两月这样过上天天吃肉的日子。说起来,小老儿才是承仰了君候的大恩……哦,小老儿年纪大了,嘴碎得很。回君候的话,小老儿以前在步家的时候姓步,编号七十九,所以叫步七九。呃,现在嘛,君候还未赐下关姓和编号,所以……”

    “先生不必过谦,本官一直都认为,人若是有选择,没必要去用别人的姓氏。先生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多谢君候宽宏。小老儿是山越人,就叫阿达木。若是君候允准,小老儿还是恢复原名吧。”

    “可以,呃,这个……老阿啊,本官这些孩子怎么样?”

    说到这个,阿达木这个因为见过了太多生死,一直都是漠然的眼睛里闪露出了不一样的神采:“君候,这些孩子很好,个个都根骨强健,比我大吴……呃,君候见谅,单以身体素质而论,比东吴的无难新兵好得多。若是能严加训练并且保证膳食标准不降低,三五年之内,小老儿还君候一支超过无难的精锐!”

    哼哼,那是当然了。这个年代的普通农家孩子,有哪个能像我的这些学生一样,天天猪肉敞开了吃,还有专门的轻质碳酸钙片进行骨骼强化。

    “本官给你三年时间培养、训练他们。男孩子都要按照无难军的标准训练,女孩子嘛,有基本的自保之力就行了。”

    “呃,君候,女孩子也要训练吗?”

    当然要训练了,这些女孩子以后就是战地护士,有了她们,士兵们的士气就会高涨,受了伤的士兵存活下来的几率就会大增——能够重回战场的伤兵,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啊。

    “当然要训练,不过毕竟是女孩子,老阿你可以嘴上严厉点,但手上轻一点。”

    “小老儿晓得了。请君候放心。”

    “嗯,本官还有两点要对你说明。”

    “请君候示下。”

    “第一,这些孩子每天至少要留出两个时辰跟随本官学习。剩下的时间才能交给你。但无论如何,你要保证他们每天四个时辰的睡眠。”

    “呃……一天就十二个时辰,君候留给小老儿的时间不足一半。好吧,小老儿应下了。”

    “嗯,第二点是,这些孩子不是普通的士兵,你要按照军候的标准训练他们。除了个人的战技之外,你要教给他们统御士兵的能力。”

    “喏,这点请君候放心,便是君候不说,小老儿也是这样想的。毕竟,能读书识字的人,做个小兵实在是太可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