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商闲臣-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时辰后,时辰已到,林沐白翻身上马,一声长啸:“大军点齐人马,出发!”

    紧接着,这一支赈灾的队伍便如同一条钢铁洪流冲了出去,星夜兼程前往扬州!

    而这时,在不远的扬州城里,扬州知府也是一脸愁容满面,不住的叹息。

    “扬州灾荒的折子已经送上朝廷这么久了,朝廷就这么久没有动作?难道,扬州百姓的死活朝廷真的不管?”知府喃喃自语,语气之中已经充满了怒气。

    他如何不怒?

    若是朝廷赈灾不到,一旦流民暴动,百十万人揭竿而起,围攻扬州?后果怎么样,知府已经不敢去想,到时候不但自己的乌纱帽难保,就连性命也怕是凶多吉少!

    然而,越是怕什么,就是越是来什么……

    “报!报!报!”随着一阵震天动地的急报声,一名小吏气喘如牛般地冲到了知府跟前,哆哆嗦嗦、语无伦次道:“大……大人……大人,城南三千余灾民怨气冲天,就在前不久,竟然群起而攻之,抢劫了城南街道所有的酒楼;巡逻的刘将军随即命大军弹压,现在,刘将军所部已经和城南的灾民交手了……”

    “啊?”知府一声惊呼,背心里顿时冷汗迭起,怎么办?怎么办?

    知府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小吏面前走来走去。这时,小吏又道:“请大人速速拿出对策,刘将军正等候回复。”

    “只有城南暴动?”知府终于冷静了一点,淡定地问道。

    “是的。”小吏点点头,又道:“城南灾民暴动后,刘将军随即下令封锁消息。”

    至此,知府长吁一口气,心里放松了不少,只要其他地方没事,那这么点事就不算事!

    只要不是所有的流民都暴动,那就能解决;知府深知此时不能再拖,随即道:“传我令下去,征调扬州守军五千,增援城南,务必在今晚将暴民弹压;同时,传令张、李将军,陈尉丞,让他们三人分兵观察巡逻城中其他地方,务必不能再出现其他纰漏!”

    “是!”小吏领命,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其他的将军大人。

    从这个也可以看出,这个知府还是有点东西的;为什么呢,就看他前后两次的转变,以及冷静下来后,速度做出来的判断。

    但是对于这部分暴动的灾民来说,那就是难受了……,消息被官府封锁,其他地方心里有怨念的灾民不知道,也就不能说什么响应了。而且,五千正规官军镇压,对于这些平常以种地打鱼为生的老百姓来说,是不可战胜的。

    结果也很明朗,当夜亥时(十一点),整个城里都安静了下来,在杀了几十个带头的暴民后。其他流民也就不足为虑了,再加上知府的一阵劝导,两千人都乖乖放下了手里的砖块石头什么的,放弃了和官府作对的想法。知府坐在书房里,用手擦了擦冷汗,终于逃过一劫了……

    “来人。”稍稍缓和一些的知府叫了一声,道:“派五拨哨马,轮番出城五十里查探,看看朝廷赈灾的队伍到了没有。”

    这个做法,也证明,现在这个扬州知府心里很慌……

    林沐白这时也在全速前进,中途,瑞清道:“扬州地方官员称,扬州等27个州县需要朝廷救济的人口共有79万人。而眼看扬州河间、天灵等地雨泽愆期,米价昂贵,这次的难度不可谓不小。”

    这是肯定的呀,难度要是小,皇帝就不会从中央派官员出来赈灾,直接让地方处理就好了。

    林沐白想了想,道:“发一道折子回去,粮食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银子;赈灾不是那么简单的。”瑞清遂同意了林沐白的救灾要求。

    林沐白大概也在心里估计了一下,朝廷按照勘灾所得,将灾害分为好几个等级,不同的等级,救灾力度不同。

    在这次扬州等27州县受灾最重,朝廷给予普赈一个月的待遇,普赈之后,林沐白还想将扬州城灾最重的河间等16州县加赈,为期五个月,而成灾次重的肃宁等11州县,按受灾情况加赈一个月至四个月。

    这也是林沐白目前的想法,但是这么庞大的计划,得需要多少粮食,多少银子;单单是开包粥厂、搭设流民暂居窝棚,就得要不少银子!

    而救灾的粮食从哪来呢?

    大商光武二十八年间,比林沐白先行到达两天,朝廷遣派的特使到达了扬州,在扬州城的广场宣读了圣喻。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天数有变,扬州等二十州县灾荒,百姓流离失所,朕痛心疾首;然人道有为,朕遣林沐白为钦差大臣,总理此次赈灾,不日即将抵达,钦此!”

    一时,百姓议论纷纷!

第163章钦差的手段() 
第163章钦差的手段

    “对呀对呀,钦差大臣都要到了,咱们有好日子过了!”

    诸如此类言语,不尽纷繁。

    不久,林沐白抵达扬州,扬州知府亲率扬州上下大小官员,在扬州城正门夹道列阵迎接!

    没办法,这可是钦差大臣!要是得罪了钦差大人,这个知府,自己还想不想干了?

    知府远远地一看,这钦差大人,居然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少年英雄哪!

    林沐白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在皇权社会,像钦差大臣这种代表皇帝的官员,到哪里不是被地方官员讨好跪舔?

    为啥呀?

    怕呀,得罪不起!

    “啧啧!”瑞清惊讶两声,道:“师父,扬州知府摆出好大的阵仗啊。”

    “呵呵。”林沐白轻笑一声,随即严肃道:“通知扬州知府,扬州城内正七品官员以上和扬州城内的世家大族的族长集合,等我安排赈灾事宜。”

    及林沐白一行人走到进前,扬州知府率一众官员跪下,口中呼到:“下官卢象山携扬州大小官员恭迎钦差大臣!”

    “哈哈哈!”林沐白大笑两人,从马上下来,走到进前,伸手示意卢象山起身,道:“卢大人客气了,小子初出江湖,彼此赈灾事宜,还得多多仰仗卢大人。”

    这话又把卢知府吓得不轻,急忙准备跪下,道:“使不得使不得……”

    随即,林沐白下令大军将粮草押运进城,林沐白又在卢知府的陪同下,视察了扬州城的情况。

    遍地哀鸿,饿殍遍地,城里凋敝不堪,哪里还有一个繁华盛城的样子?

    灾民或三人成行,五人成堆,蜷缩在角落里,他们面容憔悴,发白蜡黄,很显然是营养不良……

    看到林沐白等一行人,这些灾民的眼神里明显充满了愤恨。

    终于,有个中年女性忍不住了啐了一口痰,骂道:“狗官!我呸!”

    卢象山手下一位掌吏当即喝到:“住嘴!大胆刁民,这位乃是天子钦定的赈灾正使,岂可放肆!来人呀,将这个悍妇掌嘴一百!”

    当下,冲出两名厮卒跑过去,一阵拉扯将这悍妇拖到了街前。

    两厮卒正欲动手,林沐白看了看这女的恶狠狠的眼神,结果挥了挥手,放她走了。

    但是,视察的心情也没有了,林沐白随即打道回府,安排赈灾事宜,看来,老百姓的怨气已经是不可预测了,再不行动,恐生事端!

    林沐白令先拨运仓米10万石分贮被旱各州县,后来又想办法再拨40万石,令瑞清分发各处,接济灾民们度过漫长的冬天。

    瑞清等办理救灾的官员面对剩下的粮食缺口,搞来了比计划需求还要多的粮食,“又添拨各处仓谷约15万石,计足敷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米粮全部来自帝国的仓储系统,也就是预先存好,并未额外向别的地方征粮。

    林沐白还采取采买、截流漕运等方式筹集米粮,用于平抑灾区的粮价,“视州县大小,酌量分派存贮,以敷粜借之用”,自大商光武二十八年七月至十一月这四个月内,为购买粮食,动用了至少71万两库银。

    无一人流离失所。

    米粮到了灾区各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按照什么标准发到灾民手中。根据办赈官员林沐白等设想的散赈条规,即将赈济米粮发放到灾民手中,这次散赈,成年人每天发给半升大米或者等价的银钱,未成年人标准减半。

    一系列措施之后,在青黄不接之时,为了能够让没有依靠的灾民能够糊口,等人延长了救灾的期限,继续分发钱粮给灾民,是为“展赈”。

    出于对秋天收成的绝望,不少灾民四出流移,为了安抚流民,朝廷在靠近京城的州县设粥厂煮粥救济灾民。这时,林沐白又上奏朝廷,请求在各大驰道交汇口开办粥厂,场景在电视剧中常常见到。

    为使灾民尽快回籍恢复生产,稳住情势,林沐白下令对外来的饥民进行收留安置,发给口粮饭食,搭建临时的住所供其栖身,为保证灾民春耕,开春之后,由各地地方官员组织将外地流民送回原籍。

    钦差大臣、赈务正使――林沐白,瑞清两人的名字彻底响彻民间!

    而灾后,稳定秩序亦成要务,林沐白又上奏,给出了许多建议,朝廷的办法是,免息借贷钱粮、籽种、耕牛、农具等给灾民,让他们有农活儿干。

    当时,被灾最重之河间等16州县共出借麦种2500余石,麦种牛力银近七万两;被灾次重之肃宁等10州县,共出借麦种牛力银万余两;偏灾之扬州等5州县,共出借麦种银3500多两。

    光武二十八年八月,皇帝大方地宣布,将上述借出的麦种牛力及相关一切费用全部豁免,“以纾民力”。

    据统计,此次扬州救灾,领到钱粮的灾民达66万户,共210万人,煮粥救济的流民超过94万人,前前后后发放的粮食共110万石,发放的银钱共110万两,各州县参与救灾的官员达245人。

    这也是林沐白和瑞清提前根本没有估计到的!

    不管从当时还是后世来看,这次救灾活动的结果非常成功,号称饥荒期间无一人流离失所。

    赈灾中的大小官吏表现都很出色。赈务正使林沐白笑道::“戴星而驰,遍历灾所,心指口画,十指布算”,“旬月之间,转灾为福”。

    瑞清也乐开了花,道:“邀恩逾于常格”,“庶司各勤其职”,“凡五阅月,流者复,殆者安,民庆更生,泽施无已。”

    林沐白这次的手段,无疑上帝国上下都大开眼界,林沐白的这个人,也正式引起了朝廷各方面的重视,他在救灾上的所作所为被后世所效仿,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林沐白的这次饥荒救济,何以如此成功?

    主要是林沐白大胆革新,创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救灾制度。

    不得不说,朝廷的预报、报灾、勘灾到赈灾、善后等涉及灾前、灾时和灾后的救灾体系十分严密,可谓集历代救灾制度及经验之大成。朝廷各级机构救灾亦各有职能,各司其职。

    而且,朝廷在歉收、饥荒之年,物价高昂之时,资助贫困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件例行公事,它所遵循的是一套近乎自动化的程序。

    林沐白也大概计算过,当时给予灾民的日均粮食所提供的热量,其卡路里水平接近现在联合国通行的维持基本生活的标准。

    老皇帝虽然登基日久,但执政经验欠缺,但仍可以依托强大的行政系统和周密的规章制度度过荒年。

    好在,皇帝在赈灾也特别舍得花钱,是赈济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