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烟墩下的传奇-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活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苏北盐城重建以陈毅同志为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委的新四军军部,向各根据地通报了皖南事件的情况和我党的斗争对策。让全国人民了解真相,进行对中国共产*的队伍帮助。

    为此,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及山东纵队各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实行两面作战,坚持反对分裂、反对倒退、反对投降,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这年三月,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纵队第二旅和县、区武装,在赣榆县发动了历时六天的青口战役,攻克八个日伪据点,歼敌一千余人,缴了八一十六条枪。四月,山纵二旅和地方武装多次痛击李延修、朱信斋等反动顽固派,把他们赶到莒(南)日(照)公路以北,还恢复了滨海区与华中、胶东根据地一度中断的海上交通线。

    在蒋介石掀起第二次**的时候,日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日寇华北驻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与汪精卫密谋,计划乘机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妄图消灭八路军在山东的主力和地方部队。

    一九四一十一月初,敌酋畑俊六亲自到临沂坐镇,调集了日军四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及汉奸武装共五万余人,分十几路大军,从临沂、费县、蒙阴、平邑、莒县向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山东分局机关驻地沂南县南部的留田扑来,形势十分紧急。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十一月五日下午,罗荣桓同志在沂南县的留田附近钮家村,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出敌不意,趁敌之虚,向敌军指挥部所在地临沂方向突围转移。

    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十一月五日傍晚,分局机关在东汶河岸集合开始行动。随同分局机关行军的还有德国共产党员、著名记者、优秀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

    汉斯?希伯同志在大革命时首次来华,投身中国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的翻译。一九三一年,他重来中国,在上海与路易?艾黎、马海德等组织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一九三八年,他去延安,受到毛主席接见,后到新四军军部随军采访。

    皖南事变后,汉斯?希伯同志写文章在国际上痛斥蒋介石*投降的倒行逆施,以后又由新四军转到滨海区和一一五师师部。他在师部住了一个多月,同朱瑞、罗荣桓、黎玉等同志会见,作了广泛的采访。

    日寇大扫荡开始后,罗荣桓同志考虑到主力部队作战频繁,希伯同志留在主力部队不安全,让他随分局机关行动,指派刘家语负责接待安排。这次突围,他就和刘家语在一起。

    skbshge

第157章 血洒青山() 
第157章 血洒青山

    当夜,大雾迷漫,我们的队伍凭着熟悉的地形和准确的情报,寂静无声地急行军,迂回穿梭冲出敌人包围。

    在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罗荣桓下令说:“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突围了。现我宣布下纪律:一服务命令……”

    “是!”异口同声。

    一路上,谁也没有讲话,先行队伍为了给后续部队指明行军方向,就在三岔路口用石灰做出标记,队伍在行进中,有时需要后头的人扶着前头人的背包行走,以免迷路。

    当大家看到敌人在山头燃起的照明大火,听着敌人的人呼马嘶“衔枚疾走”,宛如疾风流水一般穿过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在次日拂晓安全到达预定地点。

    这时,笨蛋的敌人一窝蜂似地涌进留田,但是那里空空如也。我八路军一一五师总部则继续向西转移,到达费县东北的黄埠前。

    刘家语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当现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山东分局及省直机关五千余人,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胜利突出敌军重围。”

    “好,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呀!”希伯同志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他兴奋地说, “这一夜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比起在西方参加的任何一次最愉快的晚会都更有意义,更值得留念。”

    “是呀,这就是罗首长的‘翻战术’又一大体现呀!”刘家语笑逐颜开地说。

    “好!这战术真是妙不可言呀!”希伯同志说,“我要立刻给一一五师出版的《战士报》写篇文章,赞颂这次突围领导者罗荣桓政委的‘指挥神奇’和山东抗日军民的严密组织性和纪律性,欢呼这个奇迹般的重大胜利。”

    希伯同志身材魁梧,总用打字机写文章。此时此刻,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以腿当桌用打字机写出了题为《无声的战斗》的稿子。他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后,套红登在《战士报》的第一版上。

    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么写的:“畑俊六总司令官这时候一定正大发雷霆,训斥他的那些不争气的饭桶将军们:八路军主力一夜之间到哪里去了?我们的赫赫战果在哪里呢?那些日本军官们重重包围、数万支枪炮所指的,却原来是一堆堆黑色的岩石!这些饭桶将军今天吃饭的时候,应当给他们来一道美味的菜——大鸭蛋!”

    希伯的这篇文章,在山东抗日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通过一个外国记者的文章,真正地鼓舞了老区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

    留田突围的成功,挫败了日寇“铁壁合围”的初步计划。然而敌伪的十一路扫荡部队并没有撤走,而是以百倍的疯狂,继续对革命老区进行着“扫荡”。我抗日军民经历了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系列战斗。

    侯庆修、毛大鹏、刘成武等同志所著《碧血青山——一九四一年冬季沂蒙根据地军民反击日寇大扫荡纪实》记录了这段历史。这本书是山东文艺出版社二○○○年出版的。他们采访了许多亲历者,也包括刘家语同志。书中描述了刘家语参加或指挥的多次战斗。刘家语这里只回顾一段可以让后人引以为教训、也差点儿要了刘家语的命的战斗,以及刘家语受伤后的经历。

    留田突围后,我八路军山东军区在蒙山一带与敌人“转圈”“推磨”,保存自己,伺机消灭敌人。利用多种战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小鬼子吃尽了苦头。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经过一夜急行军,我八路军山东军区等机关转移到了沂南县双后崖子乡西梭庄。大家已经饥肠辘辘,正想吃一点干粮。

    刚刚准备暂时休息一下,突然周围山头上响起一片枪声,敌人包围了我们。

    于是,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同志向刘家语说道:“谷部长,传达我命令:山东分局、战工会(相当于省政府)和抗敌协会的机关,向抗大山东分校第五大队驻地大青山方向突围。同时集中三个机关的警卫队,由你指挥阻击敌人,掩护机关撤退。另外,我去调集部队到敌人后面发起进攻。”

    “是!”刘家语领命而去。

    罗荣桓接着说说:“虽然五大队的学员均为军事干部,有很强战斗力,但实际上抗大分校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目标,那一方向有无敌人并无把握。我看还是小心为好!”

    “没有必要,我们一一五师要抓住机会,再打出一次平型关大捷那样的辉煌战绩。”一同志说。

    罗荣桓说道:“但此时没有准确的情报,根本不了解正面敌人的实力呀!”

    “没有关系,先打再说!”这名主要领导又说。

    “这叫什么话呀,我们不打不了解情况之仗!”罗荣桓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时,刘家语跑到大门外,向通讯员说道:“叫所有警卫队都到这里集合,快!”

    “是!”通讯员边跑边说,“集合!”

    不一小会儿,刘家语把警卫队伍集合起来,仓促应战,阻击敌人。

    可是,训练有素的敌主力部队猛扑过来,弹如雨下,仗打得很残酷。我八路军分管几个单位保卫任务的警卫部队,平素比野战部队训练少,战斗力到底还是不如野战军的利害。虽然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一批批倒下去,但为了掩护机关转移仍顽强战斗。

    眼看兵力越来越少,警卫营长对刘家说:“谷部长,阻击敌人、掩护撤退的任务,我们已完成了。可是,我们的阵地已不可能再坚守下去了,上级两面夹击敌人的设想是不现实的!”

    “不错!”刘家语答道。

    “现转移了的机关,前往抗大分校五大队方向是否安全也没有把握!为此,你应该追上去指挥机关转移,我往另一边突围把敌人吸引走。”

    “不行!我们一起拼……”刘家语说道。

    警卫营长见刘家语不肯带人转移,于是就示意几名警卫战士架起刘家语,往机关转移方向撤退。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稍多一些的战士,向阵地另一侧插去。

    事到如今刘家语考虑到三个机关已经转移,再硬顶着打也确实不是办法,就带着这几个战士迂回向撤退的机关追去。

    但是,刘家语他们撤退得太晚了,转身刚跑了五六分钟的样子,原来防守的阵地就被敌人占领。敌人在追击警卫营长的同时,也发现了刘家语所带领的这支小分队。于是,敌人密集的火力向我八路军战士扫了过来。

    刘家语忽然像被谁拦腰打了一棒,跌倒在地。他当时也顾不得是怎么回事,站起来继续转移,又走了一段路,觉得四肢无力,低头一看,整个上衣胸部被血浸透,才知道中弹负伤,随即晕倒了。

    skbshge

第158章 英魂长存() 
第158章 英魂长存

    刘家语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担架抬着追上队伍的。可是。当他醒来时,三个机关的转移已由战工会秘书长陈明同志,接替他的工作统一指挥了。恶战一直打到傍晚,大家这才趁脱了险。

    可是,由于敌人仍在“清剿”、“扫荡”之中,我八路军山东军区被迫继续转移。

    为刘家语检查伤情的医生告诉他说:“首长,这颗子弹穿过你的肺部后,在肋骨上滑了一下,从而贯穿而出。虽然这个伤口流血不少,伤势很重,子弹也没有留在体内,幸好没有伤及心脏。”

    “真是太谢谢你了,医生同志!”刘家语吃力地谢道。

    “别,别别,别客气!”医生不好意思地说。

    刘家语做了治疗后,被放在担架上,随分局机关队伍一起转移行军。到了第三天,在向大青山转移途中,又同敌人打了一场遭遇战。

    大青山是山东抗大分校五大队驻地,那里原来没有敌情,后来情况发生变化,敌人派出一支部队去包围他们。他们在紧急转移中无法同山东分局等机关联系,结果他们的这帮同志钻进了敌人布置的 “口袋”。当时的紧张和被动局面,是可想而知的。

    在激烈的战斗中,为了不拖累队伍,刘家语和警卫员李美林,还有抬担架的几个战士,隐蔽在野外一个高梁秸垛里。

    战斗过后,已是夜间。刘家语的伤口剧烈疼痛,于是他心想:自己大概是活不成了,不能拖累几个战士。就对他们说:“我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赶快设法去找部队,告诉他们我在这里。”

    “不,首长!”战士们不听刘家语的话,谁都不走。

    “一切行动听指挥,同志!”刘家语发火地说,“找不着部队,凭你们几个在这里也保护不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