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特曼斯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和中国人贸易,就必须使用武力。用武力征服中国沿海的某个港口,建立据点,然后通过不断的劫掠海上贸易来迫使中国的官府同意双方的贸易。他已经就这个方案专门撰写了报告,呈请巴达维亚的评议会讨论。

    “这些可恶的黄皮肤猴子,他们只认得大炮和火绳枪!只有狠狠的抽打他们一顿才会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普特曼斯这样想着的时候,颇为厌恶看着正在扩建热兰遮城堡的工人们——他们大多是当地的汉人移民。劳动力匮乏一直是台湾行政长官感到头疼的问题。荷兰人运到岛上的公司人员,即使包括了奴隶和雇佣来的东印度土着在内,从来也没过一千人,而且总是在不断的减员中:一些人生病,一些人死亡。他不得不雇佣中国人完成大多数土木工程和垦殖作业,在人力花费上颇高,让大员原本就亏损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但是防卫上的事情,他一点也不敢大意。公司在大员的商馆里存有几十万盾的现金和货物,万一有个闪失,公司是绝对不会饶恕自己的——在七省共和国的董事们对损害他们利润的人毫不留情——前任彼得纳茨的下场可是活生生的。

    不过,最近在对华贸易上,事情有所转机,刘香的崛起令郑一官的态度有所软化——起码在贸易合作上不象过去那么生硬。上个月,郑一官的使者还曾经带来了给他的信件,探寻荷兰人给予支持的可能性。

    普特曼斯得到消息,评议会已经同意给予刘香暗中支持。除了允许刘香的庞大船队停靠大员,两艘旧的双桅船已经出售给刘香,郑一官受到的压力愈大,他和荷兰人的态度就会越融洽。当然,普特曼斯想,刘香若是势力太大了,对大员亦相当的不利,海盗们始终是难以控制的对象。别的不说,刘香此刻把主力都驻扎在大员,万一翻脸,对热兰遮城就是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得把刘香的注意力引向郑一官,让他们撕咬起来,公司就能从中斡旋谋取利益。普特曼斯想到这里,摇响了铃铛,一个仆人走了进来。

    “告诉我的通信兵,我需要和刘香见面。”

    一个小时后,仆人带着一个精廋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房间。

    这个中年男子目光闪动,眼神中混杂着狡黠和桀骜,他似笑非笑看着普特曼斯:“普特曼斯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上任之后是第一次主动见我,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这个乍一看不起眼的中年人就是郑芝龙在海上最后也是最大的对手——刘香。郑芝龙灭掉了十八芝中其他的大部分兄弟,只有他撑到了现在,但随着郑芝龙背靠朝廷这棵大树,稳步进逼,他的日子也逐渐艰难,便与急于打开南中国海贸易窗口的荷兰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盟关系。

    不过荷兰人不愿把注都押在他身上,摇摆不定,在他和郑芝龙之间总是下不定决心,除了无偿赠送了两艘西式炮船,再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普特曼斯脸上堆起笑容:“你是东印度公司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彼此都需要对方。我得到内幕消息,公司很有可能通过我的建议,动一场对明王朝的战争,这一战如果得胜,对你和公司都有莫大的好处。在我的报告被公司正式采纳前,你如果动一些足够引人瞩目的攻势,会让事情变得更顺利。”

    刘香皱起眉头,所谓足够引人瞩目的攻势,无非就是主动攻击郑芝龙罢了,这个红毛人想让自己充当马前卒,为可能动的战争造势,顺便消耗郑芝龙的有生力量,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普特曼斯先生,你的意思我懂,我们中国人唱戏还得有人暖场呢!我来干这事没问题,谁叫我和郑一官是死对头呢。不过,既然我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两条炮船是不是忒少了点,好歹多给我几艘啊,炮也是不能少的。人家郑一官可是要船有船,要炮有炮,广东新铸的炮多数都给了他。”

    普特曼斯笑容不改:“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没有公司的批准,我没法动用属于公司的资产。职权范围内,我能保证的是,一旦我们战胜了明国政府和郑一官,他的船队、手下和货物,都是你的,我们只要垄断的贸易权。”

    刘香忍不住心中骂了一句娘,红毛人真抠门,这些便宜话谁不会说,前提是得打胜啊。不过他也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对付诸彩老这样的海主还行,正面与郑芝龙开战没有多大胜算,必须依靠红毛人的坚船利炮,所以,红毛人再抠门,他也必须捏着鼻子忍着。

    “好吧,你想让我怎么做?”刘香最终还是让步了。

    “你得在金门一带找到郑一官的舰队——可以不是他的主力——打一两场胜仗,坚定公司评议会的决心。等开战的命令下来后,我会与你会合,一起攻击金门和中左所,直到郑一官投降或者明政府答应开放贸易港口。”普特曼斯说道,“你要知道,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你要打败郑一官,我们要得到贸易权,而明国政府在南中国海唯一能依靠的力量,就是郑一官的私人舰队,他是我们的共同敌人。”

    刘香考虑一番,觉得值得干上一票。只要能和红毛人的舰队联合,打败郑芝龙的希望就大增。至于打败他手下几支船队,只要不碰上郑芝龙本人及其主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好吧,这个买卖我干了。”

    “你必将为这个英明的决定而感到自豪!”普特曼斯夸张地说道。

    刘香离开热兰遮城后,返回港湾的临时老巢,召集手下几大掌柜,商议如何攻打郑芝龙的船队。

    海盗没有保守秘密的观念,很快这个消息就不胫而走,传到不少低层头目耳中,梁栋也听到这个消息。他急忙返回草棚,找到王启年,告知了他。

    “我们是不是得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刘将军?”

    王启年点点头:“从你说的能够推断,这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袭击,不是双方主力的决战,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再说腊月十五还没到,将军的船不会来东番岛,想传递也没有机会,还是等到刘香和红毛人联手攻击郑芝龙再说吧。”

第191章 统一思想() 
台湾海峡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风雨欲来之际,这一年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尽头,年关将至。

    刘烨和梁小明穿越后的第一年,占据了盐场,找到了铁矿,手下有了几百号人,算是在古代站稳了脚跟;

    第二年是攀升科技树和产业升级的一年,建造出了武毅级战舰和“远航号”,炼出了灰口铁,为了得到合适的炼焦煤,刘烨还冒着陷落于叛军手中的危险,远赴山东,差点丢掉小命。不过冒险得到了回报,铸炮技术开了金手指,在军事科技方面遥遥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任何势力;

    第三年,开始了与明王朝的军事斗争,琼州和广州的两场大捷,让成立于盐场的护卫队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继军事科技之后,军队制度上也把未来的对手甩在了身后——此时不管明朝还是后金,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化军队。明朝的军队规模虽然庞大,但是体制落后、士气低沉、指挥运转效率低下、后勤保障手段原始,不堪一击。后金虽然是崛起中的势力,战斗意志远胜明军,但以冷兵器为主,在得到明朝的红夷大炮之前,其攻坚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较差,而且其八旗兵制的特点和人口基础决定了其持续作战能力的先天缺陷,兵员补充的短板是后金的七寸所在。

    眼看就要进入穿越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崇祯九年,刘烨在站稳了脚跟之后,开始把矛头指向辽阔的大海。在海的那一头,蕴藏着源源不尽的财富,谁掌握了海上的贸易线,谁就是这个时代的赢家,而原本在另一个时空成为海上霸主的郑芝龙,就成了刘烨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尽管为了争取展海上实力的时间,他不得不选择与未来的对手合作,清除其余的障碍。

    此时的刘烨踌躇满志,他在年前召集脑人物开会,准备针对琼州营的下一步展进行战略部署。既然眼下的重心要放在大业上了,作为大后方的根据地,临高县甚至整个琼州府,必须实现彻底掌控,自己才能安心腾出手去对付内陆的流民大军、北边的鞑子、以及摇摇欲坠的朝廷。

    在进行重头戏之前,他向众人宣布,为了庆祝大胜官军,也为了未来能够顺利的入驻中原,他决定这个新年要热闹操办一番。

    严光最先响应:“将军大业已经起步,形势一片大好,是该好好庆祝一番,让军民都知道,临高甚至整个琼州,是谁说了算。”

    刘烨眼睛一亮,这是个极好的切入点,以庆新年为契机,给琼州营造势,让百姓接受自己掌握琼州府话语权的即成事实,与自己稳固大后方的意图不谋而合。

    孙元化也点头赞成:“严先生言之有理,将军现在武力强盛,粮饷又无需受制于人,大可以昭告天下,不仅是百姓,甚至琼州各级官府都要明白,琼州府大小事务无论文武,都要仰将军鼻息。”

    刘烨一拍椅子扶手,赞道:“说得好!孙先生果然高明,这又高了一层了,无需妄动刀兵,就能牵着琼州大小官员的鼻子走,以后办什么事就方便多了。按我们的话说,这叫”他转向梁小明,“该怎么形容来着?”

    梁小明抓了抓脑袋,不确定地说道:“统一思想认识?”

    “哈哈,还是国企出来的人一点就透!”刘烨哈哈大笑,“就是统一思想认识,上至知府,下至皂吏,都要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以后,琼州上下,无论文武,大小事务都要我刘烨点头才算数。”

    刘烨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狂妄,可是其余人心里一盘算,还真是这样。

    琼州营无论粮饷还是军备,完全自给自足,朝廷没法掐脖子,对付一般军将的招数完全无用。又没法翻脸开打,因为打不过,王尊德和何如宾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琼州营现在就是琼州岛上的弼马温,看似一个不起眼的武官,却打不得骂不得,事事还要迁就,官府没有找到如来这样的硬靠山之前,只能选择隐忍。

    严光意味深长地拱手向孙元化说道:“孙先生想的果然周到,没想到孙先生曾官至巡抚,脱去这身官袍之后,对昔日同僚下起手来比我等小吏出身之人要更准、更狠。”

    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众人望了望严光,又转头望着孙元化。能够站到南园议事厅的人都不是蠢人,就算李二狗这种人也有其农民特有的智慧,这番话明褒暗贬,暗含讽刺,这是将军手下两大智囊要互掐的节奏啊,接下来就要看孙先生如何接招了。

    孙元化不动声色,仿佛听不出严光话中的异样,只是淡淡说道:“老夫一再说过,脱去官袍后,早已不是官身,只是一介平民,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再者,我本是进京领菜市口那一刀的下场,只是一时钻了牛角尖,看不清形势,现在冷静下来,才明白被将军挽救了性命。此命既为将军所救,自然要为将军效力,无他,一来是报恩,二来也是一展生平所学”

    严光轻咳了两声,没有说话。

    “再说,我辅佐将军是真心实意,但是对朝廷,对百姓也是一片赤诚。”孙元化坦然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