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两艘永乐级上的轰击炮正在紧张地修正射击参数,每门炮多达10人的炮组成员各司其职,有人抬起炮弹从炮口轻轻放入,有人根据炮身镌刻的距离和角度表格推算自己应该把炮口调整到何种角度,有人举起了火把,随时准备点燃导火索。身后的火炮长为他们加油鼓劲:“记住,要胆大心细,按照之前操练的要领一步一步来,争取一炮命中,不要让将军失望!”

    在对面的红夷大炮开了第二炮并侥幸打中了“山东”号的船舱后,轰击炮终于准备开炮了。

    “轰”,一声远远过红夷大炮的巨响,“广东”号率先开了第一炮。一枚硕大无比的炮弹准确地命中中间的一艘三桅炮船,砸破一个大洞,钻进了船体。

    一两秒之后,延时信管触了炮弹的爆炸,“嘭”的一声闷响,52斤的炮弹在船舱内爆炸了,中式帆船独特的水密隔舱设计,其密闭的空间让爆炸的威力被放大了,爆炸产生的动能一层层传递开来,最后破茧而出,掀开了甲板、侧面船壳,水手们都被抛到了半空,伴随着破碎的木屑和断裂的木板。

    郑家的脑都在旁边一条三桅炮船上,目睹了眼前这一幕,各个目瞪口呆,世上居然还有这样巨大的开花弹,而且用于海战?

    紧接着,两艘永乐级侧面其余三门轰击炮也几乎同时开火,都瞄准了中间那艘可怜的三桅炮船,看样子是秉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理念,要么不打,要打就打沉为止。

    中间的船倒了血霉,三爆炸弹再度在船体内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几乎让船从中断为两截,在第一次爆炸中幸存的水手不是被抛下海,就是被震得七窍流血而死。看似坚不可摧的三桅炮船在一轮炮击下就报销了。

    郑芝莞等人魂飞天外,这样的天雷地火打过来,跑都没处跑,全船人炸死了事。无需商量通气,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几个堂兄弟也不跟郑芝龙啰嗦,扛起他就跑,在靠近陆地的那一侧放下小舢板,跳了上去。此时此刻,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什么面子问题在这样恐怖的爆炸面前都是浮云。

    小舢板刚划出十几米远,闷雷一般的炮声再度响起,身后的这艘座船被几枚炮弹先后命中,气浪冲破了船壳,裹挟着碎木和残缺的肢体迸出来,差点掀翻了小舢板。船上的人大骇,有船桨的用船桨,空手的手脚并用,拼命划水,避免被殃及池鱼。

    仅仅四门炮,两轮炮击过后,就解决了战斗。三艘高大的三桅战船一艘被从中解体,另两艘主体结构被破坏,半截船身浸泡在海水中,随时可能沉没。

    郑家逃跑的小舢板借助大船的遮掩,很快就跑远了,而琼州营的视线被遮挡,并没有现郑家大龙头被“裹挟”着逃跑了。

    眼看最后的抵抗也被摧毁,高杰请示:“将军,是否打扫战场,核实郑一官是否死亡?”

    刘烨皱眉道:“谁都不知道他会不会呆在这船上,我们也没有时间慢慢清点。不管郑一官是否死在海上,都按照原定作战计划执行:海军掩护,陆军登陆作战!”

    生在中左所出海口的这场海战就这样降下了帷幕,郑芝龙东亚海洋霸主的宝座还没坐热,就被虎视眈眈的琼州营拉了下来。双方基本是主力尽出,琼州营由30艘不同级别的战舰组成的混合舰队,干净利落地击败了近两百条船的郑芝龙集团,郑芝龙手下的三桅炮船、大青头、运兵福船损失殆尽,近万兵力不是战死,就是在海上喂了鱼,逃回来的寥寥无几,其海上的势力被彻底摧毁了。

    海战落幕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早已摩拳擦掌的陆军兵分两路,分别赶赴中左所城和安平镇,杀气腾腾地直奔目标而去。

    郑芝龙海战一败涂地,自然不可能还有能力阻止琼州营。在主力舰队的掩护下,庞大的运输船队鱼贯而入,进入了几乎不设防的港口,准备抢滩登陆作战。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中左所港基本上成了郑家的私港,无论是码头的苦力还是岸上的商贾都和郑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耳听港外海面炮声隆隆,眼看零星的郑家水手狼狈逃回,整个港口都陷入了慌乱。

第301章 退守中左所城() 
当初郑芝龙多次进攻月港,焚毁街区,掳走船只,目的就是为了迫使海商们将贸易转移到这个岛虽不甚大,但是受外贸商业繁盛的恩惠,经济颇为繁荣。中左所城外形成了很大的一片商业区。

    郑家在这里的码头、货栈沿着码头排开,货物堆积如山。此时的码头上还停泊着不少贸易商船,有郑家麾下的。也有只是到此地贸易的商人的。听闻贼人袭来,从商人到水手,一个个失魂落魄,有人眼见自己的船货不保。不由得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码头上顿时哭声震天。

    此时,中左所城内也已经乱成一团,殷实人家都在扶老携幼,大包小包的出城,准备躲入山里,而城外的穷苦百姓。却又在往城里涌来,希望在城墙的保护下躲过这场兵灾。

    一时间所城的城门口已经挤成了一团。出城的进城的,都使足了力气互相推搡,老弱妇孺被推倒的,踩伤的,乃至被活活踩踏而死。留守城门的郑家军士们手足无措,只能一个劲的大声吆喝,却无济于事。

    所城中心的原千户所的衙署大堂,现在是郑芝龙的议事厅。郑芝龙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稍许找回了一些安全感,脸色比起之前要好了一些。虽然刚才几名兄弟和族人的举动很是无礼,但是郑芝龙知道,如果不立即逃走,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说起来还是他们救了自己一命。

    大厅里的气氛沉闷而压抑,即使在李魁奇拉走郑芝龙的大多数部下,郑芝龙一度落得只有“兵三百”这样的窘境之下,郑家的这些族人还是相信自己的大哥能够力挽狂澜,重整旗鼓。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那种自信,海战的惨败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有多恐怖。

    “大伙别一个个像死了老子娘一样,”郑芝龙强打精神,开口打破了议事厅内的沉寂,“琼州营可就在外面的海面上,离所城也就是一阵风的距离了,说说怎么办吧!”

    “中左所乃是泉州锁钥,若是失守,则泉、漳危如累卵,在巡抚面前必无法交代。”郑芝莞看到残存的郑氏族人都没有了作战的勇气,因而咳嗽了一声说道。

    “如今水师全军覆没,三爷战死、联大哥下落不明,没了船,如何再与琼州营战?咱们自身都难保了,还管他什么鸟巡抚!”郑彩提出了异议,“依小弟看来,不如趁琼州营尚未登岸,派人前去交涉,说服其退兵——大家好歹都是朝廷的人马,攻打千户所城,形同造反,谅他们也不敢造次。”

    “退兵?”郑芝豹冷笑一声,“琼州营摆出这么大阵仗,把咱们的家底都抄了,难道被你几句话就能吓回去?要是他们怕这个造反的帽子,当初还能打到广州去?”

    郑彩一窘:“要不许之以利”

    郑芝龙摇了摇头:“我不说大家也清楚,若是为了几个小钱,琼州营怎么可能花这么大力气往死了打我们!”他站了起来,望着大家说道,“他们是想取代郑家,成为从日本到南洋的霸主,到时候银钱多得下辈子都花不完,绝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放过咱们!”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咱们不能认怂,水师虽然败了,这中左所城岛上的银子、粮食和货物都在,只要熬到琼州营退走,咱们还是能东山再起!”

    虽然这话自我安慰的成分居多,眼下的形势远比对阵李魁奇那时候更为凶险,但是事情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谁都不愿意放弃希望。

    郑芝龙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大伙说得对,这里是咱们兄弟的老巢,比起安平来还要要紧的地方,只要守住了,就有翻盘的希望。琼州营的船再厉害,总不能行到岸上来。”

    郑芝莞趁热打铁,为众人打气:“这中左所城,我们还有一万人马,十几门红夷大炮,只要肯给重赏,弟兄们必然拼死打仗。琼州营远途而来,能带多少人马?只待他上了岸,咱们十个拼他一个,换命也把他们耗光了!”

    所谓岛上有一万人马那是虚数,实则岛上除去各处守卫寨子的人马之外,可用的陆勇不过四千人,不过各家将领都有亲兵家丁,加起来也有一千来人,特别是郑芝龙自己招募的黑人卫队和日本人卫队——其中还包含若干葡萄牙人军官。全是是职业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按照当时标准都堪称精锐。

    当时逃的匆忙,没注意看琼州营运兵的船有几条,不过按照本朝参将的编制,一千来人顶天了,这还是不算他吃空饷。十个打一个吹牛,四五个打一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今日亲眼见证过了琼州营水师的厉害,那是比红毛还恐怖的存在,但是对琼州营的陆师有多强却无多少感性认识。何如宾在琼州府的大败一直只有模糊的传闻,并不确切。郑家人按照他们的惯性思维,认为他们不过是比官兵强一些的军队罢了——这年头能打败官军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郑家就多次击败过官兵,而官兵在陆地上进剿有时候还得求郑家出兵助师。

    中左所又是自家的主场,除了千户所城,郑家在这里修筑有多个营寨,囤积有大量的火药粮食,粮饷足够支持十年以上。纵然陆战失利,只要己方退守城寨,琼州营孤军深入,必不敢在这里久留,只要坚守城寨,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退兵。

    于是郑芝龙下定了决心,海战既然惨败,陆战不容再失,当下决定死守中左所城。

    大家都知道琼州营船坚炮利,所以决定不在海岸边迎敌,以免为敌人炮火所伤,而是在较为纵深的地带迎战。琼州营既然登陆,必然将中左所视为要目标,自家在城下迎战,可以以逸待劳。于是派出人手,召集各处的陆勇,包括黑人火枪队和日本卫队,齐聚所城,准备决一死战。

第302章 登陆() 
郑芝龙积极备战之时,琼州营的运输船队正在舰队的掩护下沿着厦门岛西南海岸航行,直逼中左所城。按照战前的推演,郑芝龙如果没死,必定会逃到所城固守,所以陆军直接攻打这里就是,而不是从码头登陆,一路推过去,太耗费时间和精力。

    中左所城在厦门岛的西南海岸,背靠五老山,与鼓浪屿隔海相望,大致是现在厦门大学的所在地。在所城的东面正是着名的胡里山炮台。因为此地扼守着鼓浪屿和厦门岛之间的水道要害,号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郑芝龙在这里架设了几门从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舰载24磅加农炮。

    按照当时的水平来看,这座胡里山炮台的设防已经不算简陋,尽管炮不过三四门,台兵不足百人,但都是大口径的精良火炮,也没有空饷凑数,比起破破烂烂的广东虎门亚娘鞋炮台要精干得多。郑芝龙相比广东的官僚来说在海防上更有见识,所以在中左所的防御上还是颇下了些本钱的。

    高杰以舰队指挥官的敏感判断出了这座炮台的威胁虽然这些加农炮难以威胁到海上航行的战舰,但是毕竟是一个麻烦。特别火炮的射程能够到到陆军预计登陆的海滩,所以,必须在发动登陆战斗前摧毁这一炮台。

    混合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