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弼等人走到琼州营阵前,然后勒马停住。吴三桂笑着对夏天南说:“刘参将练得一手好兵,这支鸟铳兵进退有度、如臂指使、临危不乱,实乃强军!若不是你们拖住了李九成,我们也未必能顺利拿下这一战。”

    刘烨略微松了一口气,这话等于给战斗定了性,至少关宁军没有打算独吞所有功劳的意图。不过他也不敢大意,谨慎地回答:“承蒙夸奖。不过比起来,贵部的勇猛更是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能够硬碰硬全歼叛军精锐骑兵,自身伤亡不多,唯有贵部能够坐到,关宁铁骑名不虚传,果然是大明第一强军!”

    花花轿子人抬人,你捧我几句,我也夸你几句,好话人人爱听,祖大弼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虽然类似的话听过不少,但是琼州营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已经得到了关宁军将领的认可,能够听到这样的厉害角色出言夸奖,比起无名小卒的溜须拍马,让人受用的多。

    吴三桂笑道:“过奖过奖。”他指着祖大弼介绍,“给刘参将介绍一下,这是关宁军此次平叛的主将,山海关副将祖大弼。”

    刘烨拱手道:“原来是祖将军,久仰久仰。”

    祖大弼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吴三桂接着介绍:“这是游击将军祖宽,这是千总张韬,这是家父吴襄”

    介绍到吴襄时,刘烨微微一笑,这对未来的汉奸父子到齐了。

第374章 关宁军的野望() 
吴襄圆脸阔耳,体态福,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富家翁,而不是一名武将。他接过儿子吴三桂的话头:“刘参将,你们打山东兵和叛军时用的火器我们都看到了,确实犀利无比。鸟铳能连射、能近战,实乃军中利器,尤其是那种小炮,更是让我等羡慕。辽东也有朝廷拨付的红夷大炮,可是只能用来守城,用于野战实在运输不便”

    听了吴襄看似褒扬的话,刘烨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图,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不动声色顺着对方的话头说:“正是如此,红夷大炮威力颇大,打得也远,就是太笨重,等打仗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到战场,黄花菜都凉了。”

    吴襄咳嗽一声:“咳咳,这个我们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刘将军能否割爱,卖些鸟铳和小炮给我们?”

    果然如此!刘烨心想,怪不得没有一口把战功全吞掉,原来有求于自己。可是这个要求让他有些犯难,爱国者步枪和山地炮是琼州营陆军安身立命的本钱,原则上是不可能卖给别的武装势力的。关宁军虽然眼下对自己还没有敌意,可是整个以祖大寿为的辽东军阀集团是什么样的货色,知道历史走向的他一清二楚,这就是个拿着整个国家农民的血汗钱凑集的辽饷养肥自己、拥兵自重的割据军阀。

    历史上,关宁军从不主动出击,只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另外,生在辽东战场的数次战役,包括以老戚家军为底子的浙兵和四川白杆兵都葬送在了战场上,主要败因都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援,其中的内幕,谁又说得清?谁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关宁军为了维持辽东边境的现状,避免后金战败,让自己失去割据辽东的最大倚仗,而故意放任后金吃掉这几股大明最后的精兵?

    出身于商场的刘烨从来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性的险恶。他宁愿相信,关宁军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样的一个军阀集团,是不值得相信和依靠的。就算未来双方未必会兵戎相见,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无论如何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可是,目前这样的状况,一口回绝也不是明智的选择。自己已经得罪了山东本地兵马,再得罪关宁军,被所有人排挤,那就混不下去了,在山东的一系列计划又怎么实施?思来想去,刘烨决定暂时来个缓兵之计。

    “这个,打造这样的鸟铳和小炮颇费时间,而且造价不菲,我在琼州苦熬了四年,才凑出这些家底,贵部忽然提出要买,恐怕仓促之间难以办到”

    吴襄立马接话:“银子不是问题,关宁军不差钱,刘参将说是多少银子,就是多少,我们绝不还价。不过,打造这样的鸟铳和小炮到底要花费多长时间啊?如果我们加银子,能不能日夜赶工,早日交付给我们?”

    刘烨装作为难的模样回答:“这个嘛吴将军,你也知道,一根鸟铳的铳管钻大打磨,每天只能钻一寸,要钻一个月,加上之前卷制铳管和后面焊接、捆箍等工艺,一把鸟铳没有两个月是没法做成的。火炮就更麻烦了,光是练出纯度上佳的铁就得十天半个月,而且一炉铁料未必炼得出,然后用泥模浇注,不晒个把月不会干透,接下来打磨内膛,这也是个水磨功夫,不弄好就容易炸膛哎,总而言之,关宁军诸位都是英雄人物,我很愿意结交,赚点银子倒是其次,只不过,就算我愿意卖,想快也快不了啊!”

    其实这些都是明军工匠造鸟铳和红夷大炮的落后工艺,按照梁小明的方法,七天就能制作出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半个月就能铸造一门山地炮,但是这些机密,刘烨又怎么会告诉对方?

    祖大弼、祖宽这些人都是些莽撞武夫,吴襄父子虽然精明些,但是对造枪铸炮也不内行,他们听刘烨说得头头是道,什么钻铳管、泥模、打磨内膛,一时都绕晕了,听到“炸膛”二字,所有人都摇了摇头。不管鸟铳还是大炮,最忌讳的就是炸膛,要不然关宁军怎么会放弃朝廷配的鸟铳呢?他们观察了琼州营战斗的全过程,在持续而激烈的射击过程中,没有一支鸟铳、一门炮炸膛,这在他们的认知中,是不可思议的——朝廷的火器炸膛只是个时间和几率的问题,从没有人奢望过它们不会炸。

    刘烨越是吊胃口,吴襄等人越是渴求不已。

    已经拥有了在明军中战斗力屈一指的骑兵部队,如果再建立一支精锐的火器部队,能够两条腿走路,是关宁军愿意放下身段和琼州营沟通的最大原因。不然的话,能打的部队多了去了,浙兵和白杆兵就是例子,关宁军也未必鸟他们。

    作为与后金军队接触最多的明军,不管是祖大寿、祖大弼兄弟,还是吴襄、吴三桂父子,这些关宁军的核心将领都深知一个道理:纯以野战肉搏论,后金军队的实力是天下最强的,没有之一,不然也不会有“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后金最忌惮明朝的东西,是火器,尤其是大炮——老奴努尔哈赤就是被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击中重伤不治而死,大炮已经成了后金心中的阴影。能够得到琼州营手中的火器,关宁军就有了更多与后金对峙的底气,在朝廷和后金之间周旋的余地就更大。

    维持大明与后金的交战状态,保证自己的重要性,维持辽东独立王国的现状,就是关宁军最大的野望。

    吴三桂头脑很灵活,他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说谎,制作枪炮的时间是不是需要这么久,但是他看到了琼州营的一处致命的弱点,或许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他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刘参将手下是不是没有骑兵部队?不管火器如何犀利,骑兵可是必不可少的兵种哦!”

第375章 交易() 
吴三桂这话一出,刘烨顿时无话可说,这一点确实是琼州营的软肋。

    在机枪、坦克这样的大杀器还没有出现之前,现在的火器还不足以克制骑兵的情况下,骑兵仍然是最强的兵种,其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以及自由选择战斗时间、地点的主动性,是任何兵种都无法比拟的。刘烨不是不想设立骑兵部队,而是琼州那种地方根本不产马啊!就算是整个南方,马匹也是极少的,云贵那边的滇马,用来驮货物走山道还行,用来载人冲锋陷阵就抓瞎了。

    看到刘烨的神情,吴三桂知道自己说到了对方的软处,于是乘胜追击:“辽东那边倒是有个好处,可以从蒙古各部用铁器、茶叶换取战马,如果刘参将有兴趣的话,我们也不介意做个中人”

    刘烨依稀知道明朝末期马政衰败,主要的马匹来源主要是通过各边镇与蒙古的互市,除此之外,没有稳定而充足的来源了。

    蒙古马虽然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但是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长途奔袭的速度和耐力都很强。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勐无比,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蒙古人就是通过这种战马一度打遍欧亚大陆无敌手,从西伯利亚到多瑙河畔,从印度到日本,各个国家的军队都败在了蒙古骑兵的铁蹄下,如果不是一场海上风暴,日本都会成为中国的属国。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刘烨对于建立骑兵部队的愿望还不是特别迫切的话,那么亲眼见证了关宁军全歼叛军骑兵的一幕,这个愿望就变得无法遏制了。琼州营的火器化部队虽然强悍,但是遇到叛军的大队骑兵,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击退对方而已,对方要撤的话,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拥有一支精干的骑兵,在击溃敌人后,就能进行追击歼灭,取得更大的战果。

    面对吴三桂的诱惑,刘烨权衡一番之后,发现自己很难拒绝,除此之外,自己并没有更好的战马来源。他叹了口气:“吴将军说的不错,没有骑兵,终究是一条腿走路的瘸子,自保有余,却掌握不了战场的主动权。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打造枪炮确实很耗费时间现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到营中再慢慢商量其中细节,可好?”

    见刘烨终于松了口,吴三桂和祖大弼、吴襄等人相视一笑,心中很是得意。祖大弼心情大好,主动开口:“刘参将真是个爽快人啊,某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痛快!今日的战功,李九成的人头给你,聚歼叛军的功劳给我,如何?”

    旁边的祖宽、吴襄、吴三桂等人闻言有些吃惊,李九成可不是一般的叛军头领,是此次兵变的叛军灵魂人物,虽然全歼叛军几千骑兵的功劳也丝毫不逊色,可是这么大的功劳轻易让给别人,可不是祖大弼的一贯风格。祖大弼来以作战骁勇、身先士卒着称,人称“祖二疯子”,抢起功劳来也是毫不含煳,从不会分润战功给友军。

    刘烨点点头,这个分配方案还算合理。击毙李九成和全歼叛军的功劳,琼州营和关宁军都有份:如果不是关宁军抄后路,李九成也不会往枪口上撞;反过来,如果不是琼州营的阻拦,关宁军也没有机会一鼓作气歼灭其他叛军。

    他拱手谢过祖大弼:“谢祖将军成全。不过其余两支山东兵马怎么办?”

    祖大弼斜眼看了远处的登州总兵吴安邦的人马,鄙夷地说:“姓吴的从头到尾都没出一份力,就算一个首级不给他,便有如何?他屁都不敢放一个。至于刘泽清那个王八羔子,好像带着几个亲兵逃走了,不过他兵都打光了,和死人也没什么区别了,管他作甚。”

    刘烨微微一笑,这说法正合我意,他还有一点小小的顾虑,问道:“今日我和刘泽清有了摩擦,会不会不好向抚台和监军交代?”

    吴襄插嘴道:“刘泽清私下勾结叛军,战场上阻挡我关宁军攻击叛军在先,伙同李九成冲击琼州营阵列在后,在场的几千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罪无可辩,现在刘参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