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也打起了皇宫的主意,带着人进来,见宫女就抢,见古董宝贝就搬。

    消息传来,在文华殿中的张献忠不干了。皇宫是老子先进来的,有本事去抢别的地去。他带领心腹手下,怒气冲冲找到了李自成。找到他时,李自成正在正殿指挥手下想把殿内的几十名小太监和用来奏乐的乐器带走。

    这些太监其实就是宫中的乐工,负责重要场合给皇室奏乐,活跃气氛。张献忠刚进皇宫时,就主意到了这几十个人,心里早就打算好了,等到撤离凤阳时,就把这些小太监带走,平时没事就让他们奏乐玩乐,顺便把这里的宫女也带去伴舞,这日子想着就爽。没想到李自成半路杀出来,想截胡。

    张献忠面色微黄,生气时血气上涌,脸皮就会呈现一种奇异的橙色。此刻他面带橙色,不悦地说:“还有没有规矩了?这皇宫可是老子先进来的。”

    李自成冷笑一声:“说好了大家平分,凭什么就让你八大王独占这皇宫?我也不多要,取些宫中的摆设挂件,再带走这几十个小太监和奏乐的乐器,其余的财物和宫女归你,如何?”他心中也有个皇帝梦,只是被官兵追得到处跑时,这种想法从不诉诸于口,只能压在心里。今日扫荡皇宫时,现了这些奏乐的太监,就动了和张献忠一样的念头,把这些人掳走,让这些本来只给皇帝奏乐的小太监给自己奏乐玩乐,也能意淫一下做皇帝的滋味。

    八大王是张献忠自己取的外号,他见李自成丝毫不给面子,沉下脸,挥了挥手,宫殿外等候的部下便一拥而入,把李自成等人和小太监团团围住,抽出了兵刃。

    李自成面不改色,那些细皮嫩肉的小太监却吓得半死,浑身抖,有一个甚至腿脚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几个李自成的部下因为搬运古玩站得远,没被包围,见这架势不妙,赶紧从侧面悄悄溜走去搬救兵。

    张献忠阴测测地说:“李自cd是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兄弟,别说我不给你路走,放下所有的东西,带着你的人退出皇宫,我就当什么事都没生过。”

    李自成环顾左右,双手抱胸,镇定自若,仿佛无视周围不怀好意的持刀士兵。

    “张献忠,今天这些个人和乐器我要定了,有本事就把我杀了,看看闯王答不答应,看看七十二营的兄弟容不容得下你?”

    听见对方直呼其名,张献忠火了,义军领之间大多称呼外号,比如称呼高迎祥都叫“闯王”,罗汝才喜欢人家叫他“曹操”,而李自成名义上只是高迎祥的部将,在义军中的地位低于自己,怎么看都该称呼自己一声“八大王”。

    他拔出了佩刀,咬牙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既然想死,我就成全你。”

    这一把刀,气氛就陡然紧张起来。张献忠的部下人数众多,手持兵刃虎视眈眈,李自成的手下人数虽少,但是也毫不畏惧,抽出刀刃对峙,双方一触即。

    这时,一个爽朗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这是作甚呢?都是自家兄弟,快把刀收起来,莫伤了和气。”

第437章 李自成分兵() 
张献忠一听这声音,知道是“闯王”高迎祥来了,脸阴晴不定,心迅速权衡了一番利弊,最后还是略有不甘地放下了刀。见他放下刀,李自成也示意手下放下刀刃。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火并消弭于无形。

    高迎祥是早年义军领袖“紫金梁”王自用的得力手下,三十六营的主要将领,在王自用死后,成了各路义军领袖声望最高的人,也是这次荥阳大会推选的十三家七十二营的首领。出来混也是要讲规矩的,张献忠再跋扈,也不得不给“闯王”面子,否则是和七十二营过不去。

    围堵的众人分开一条路,高迎祥一人径直走了进来。他是个等身材的年人,其貌不扬,放在人群毫不起眼,任谁第一次看见他,都绝不会想到这是各路义军的首领,大名鼎鼎的“闯王”。

    高迎祥平时不苟言笑,脸看不出喜怒哀乐。这时为了调停两人,换一幅笑脸,不过怎么看都像是硬挤出来的。他走到两人间,问道:“自家兄弟,有什么不能商量?银子也好,女人也罢,外面不多的是吗?”

    张献忠指着李自成,回答道:“闯王,我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这皇宫的古玩随他搬走,让他把这些太监留下,麻溜地走人,我既往不咎。”其实这些太监乐工他也不是非要不可,也许欣赏过一两次奏乐腻了,但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时候争的不是太监,是面子,刀子都亮出来了,总不能最后关头服软认怂,如果让“闯王”的一个部将给扫了面子,以后还怎么混?

    高迎祥扫视了一眼李自成,沉声道:“自成,听见八大王的话了吗?人给他,东西给你,还不赶紧说几句敞亮的话,把这事化了?”

    见高迎祥这口气,是不可能有其他选择了,李自成深吸一口气,把心的不满压了下去,说道:“全凭‘闯王’做主,宫里的东西我也不要了。”说完转身出了宫殿。

    高迎祥看了他的背影一眼,转头对张献忠解释:“我这外甥性子傲的很,别跟他一般见识。”高迎祥的外甥女是李自成的媳妇,所以私下里都是甥舅相称。

    张献忠得了面子,心里高兴,说话也客气起来:“冲着‘闯王’的面子,我自然不会往心里去。”

    皇宫外,李自成回头望了望这豪华的宫殿,眼里既有不甘,也有怨气。旁边的高一功凑来小声问道:“大哥,跟着张献忠一路要受窝囊气,在‘闯王’手下也甚是憋屈,不如我们分兵,自己单干?”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一直跟随他,忠心耿耿。

    “分兵?”李自成闻言,心里一动,沉思起来。

    李自成起兵以来,数易其主。先是投奔流民军首领王左挂,崇祯三年,王左挂投降招安后,又转投绰号“不沾泥”的张存孟,可是张存孟在崇祯四年战败后也向朝廷投降。崇祯六年,他又率部东渡黄河,投奔了舅父高迎祥,还得了个“闯将”的绰号。

    似乎是要印证他投靠的势力都熬不过第二年的诅咒,崇祯七年,曹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在河南将高迎祥、张献忠等几路人马团团包围,眼看是一个兵败投降的下场。幸好这时鞑子入关,曹诏被调往大同抗金,流民军才得以从大同总兵王朴处突围,于是有了后来的荥阳大会和凤阳之战。

    高一功继续劝道:“大哥现在兵强马壮,不依仗‘闯王’也能干出名堂,不如找个理由分兵回西边,不与‘闯王’和张献忠他们一路。”

    李自成点了点头,重重拍了拍高一功的肩膀,“你说的有道理,咱们现在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为什么要寄人篱下?没了张屠夫,也不吃带毛猪,咱回陕西、去甘肃,拉起十万八万人的队伍,让各营头看看,我李自成也能做出一番事情来。”

    攻入凤阳的是高、张联军,李自成名义是高迎祥的部将,其实也是一股相对独立的势力。荥阳大会后,联军一路东进,攻城掠地,看似团结,其实各怀心思,相互提防,皇宫的一场冲突,成了联军分裂的导火索,为后来的事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联军在凤阳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坏消息传来了。洪承畴率主力出潼关,在河南信阳大会诸将,并召回了远赴大同抗金的名将曹诏,准备集兵力围剿各路流民军。

    洪承畴从陈瑜手接过五省总督的位置,成为剿寇的主要军事统领以来,一改前任“边剿边抚”的方阵,实行“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效果显着,其手下的曹诏骁勇善战,更是让各路流民军闻之色变,于其侄子曹变蛟并称为大小曹将军。对于洪承畴的动向,各路流民军都很关注,包括东路的高、张联军。

    高迎祥和张献忠在凤阳已经抢得盆满钵满,决定离开凤阳,避开洪承畴的锋芒,但是往哪边走,想法不一,于是两家坐下来商量,在荥阳大会展示出过人战略眼光的李自成也参与了商议。

    张献忠主张继续往东,既能避免与洪承畴正面对战,又能劫掠富饶的运河沿岸。

    他眼闪烁着贪婪的目光,挥舞着手臂说道:“‘闯王’,不是我说,西边那旮沓穷的很,没什么油水,东面的庐州(今安徽合肥)、安庆、和州、滁州,那个不西边强?随便攻破一两个府,抵得陕西半个省”

    高迎祥颇为心动,他们几个头领都是陕西人,知道陕西穷到什么地步,除了遍地的尸骨和荒芜的田地,要啥啥没有,他询问李自成的意见:“自成,你说呢?”

    李自成已经打定了分兵的主意,自然不会跟在后面当小弟,毫不犹豫回答道:“合兵一处容易被官兵围歼,还是兵分几路更合适,既然‘闯王’和‘八大王’想去东边,那么西边由我去!”

第438章 流寇围城() 
“分兵?”高迎祥一愣,他没想到李自成突然提出这个建议。

    张献忠倒是一点也不意外,反而很高兴。高迎祥资格老、威望高,手下的部队也能打,跟他一起混自己要省心很多,而这个李自成一看是个野心勃勃的货色,数次挑衅自己,怎么看都不顺眼,走了也好。

    他怕高迎祥出言挽留,先行开口:“分兵这想法不错,官兵巴不得咱们都聚在一起,一举围歼呢!要我说,各路人马走的走陕西,去的去甘肃,咱们往江南方向走,让洪承畴这老狐狸不知道该追谁合适,有力气没处使。”

    高迎祥看着李自成,后者并不躲闪他的注视,昂首而立。

    看出了对方眼神里的坚决,高迎祥叹了口气。李自成头脑灵活,眼光独到,手下实力也很强,是他的得力帮手,依他的想法,是想把李自成留下的,可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李自成铁了心要走,便随他去吧!

    “既然如此,你领兵往西去。你手下骑兵少,我从老营拨两百骑给你。记住,碰到官兵,打得过打,打不过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自成听了之后有些感动,高迎祥的老营是从崇祯元年起跟随他的老底子,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是其麾下最精锐的兵马。现在从老营拨两百骑兵给他,只要经营得当,以这两百骑为核心,然后扩充出几千人的骑兵部队不成问题。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还是亲戚靠得住啊!这“打得过打,打不过跑”的十字真言,也是掏心窝子的真心话啊。

    他感激地拱手致谢:“多谢舅舅!”

    分兵的行动这么定下来了。几天后,高、张联军用大大小小的马车满载着劫掠来的金银珠宝,启程离开凤阳,直奔庐州而去。李自成则带领本部兵马,踏了西归的路程。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分兵,三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朝廷剿寇大军在洪承畴的统帅下齐聚河南,东面是朝廷兵力最薄弱的地区,高迎祥和张献忠联手,安徽东部各州县如何能挡?联军一路向东,势如破竹,连克庐州和安庆两府,直到在和州遇到了朱大典,才停下了脚步。

    朱大典率领山东带过来的两千多马、步军,紧赶慢赶,总算赶在联军攻破和州府前进城,依托城池防御。朱大典是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庐州、和州等府都是他的直属辖区,接管城防指挥权毫无障碍,正是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和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