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玩回马枪都不行了——粮草都不在了,他们难道饿着肚子和咱们拼命?”

    梁小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对马威说:“赶紧派骑兵回登州报信,告诉林巡抚,鞑子撤了。”

    马威应下,从骑兵营点了几个年轻骑术好的,赶回登州报信。

    正蓝旗的大军在阿巴泰的率领下,从北直隶直插登州,与独立团发生遭遇战,攻城受阻然后围困,前后历经十三天,终于在第十四天撤兵了。撤退的主要原因是这支以抢劫为目的的军队没有通过围城得到好处,反而损兵折将,上上下下都萌生去意,阿巴泰虽然是统帅,却也无法违背全军的意志。不过让阿巴泰这么快下定决心的,还是刘烨的这招坚壁清野,这是压垮这支后金军队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否则的话,围城可能还会持续几天,一直到没有粮草坚持不下去为止。

    棱堡的城门打开,几名骑兵冲了出来,风驰电掣般往登州而去。

第564章 战后众生相() 
鞑子撤兵的消息传入登州城时,全城都沸腾了起来,担惊受怕了将近半个月,终于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原本对独断专行的刘烨不满的官员这下都服气了,在他们看来,正是刘烨这一招釜底抽薪,四两拨千斤,不战而胜,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穷凶极恶的鞑子乖乖的撤退了。

    这个功劳,就这么落在了刘烨头上,在棱堡抵挡住近两万后金军队进攻的梁小明就被选择性忽视了。

    当晚,登州城内官员、富豪们弹冠相庆,不少深宅大院传出丝竹奏乐、觥筹交错之声。林天明则拒绝了属下的邀请,放弃了赴宴,在书房中挑灯夜战,撰写发往京城的奏折。

    在奏折中,他运用了春秋笔法,巧妙地掩饰了登州对近在咫尺的鞑子消极避战的做法,把梁小明抗击鞑子的行为归功于自己的运筹帷幄,再将鞑子退去的功劳都安在了刘烨头上。如果只看奏折,那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巡抚林天明的指挥下,登州军民奋勇抵御鞑子的进攻,力保登莱城池不失,其中以登州总兵梁小明表现较为突出;琼海镇总兵刘烨主动来援,并提出坚壁清野之计,让鞑子无奈退却。

    林天明倒也不是要抢梁小明的功劳,因为他知道梁小明的背后是刘烨,这支登州总兵麾下的兵马从招募到训练、从任命军官到日常管理,都是刘烨安排的,功劳由翁婿两人均分,也是顺理成章。

    刘烨也没闲着,得知鞑子退却的消息后,他带着护卫队第一时间赶往城外的军营,傍晚时分,赶到了棱堡城下。

    毕竟被几万大军围困了十来天,城内还处于警惕的状态,加上太阳已经下山,光线不好,守军看不清来得是什么人,端起步枪喝道:“什么人?不要靠近,否则我们开枪了!”

    林三呵斥道:“睁大眼睛看清楚,将军来了,还不快打开城门!”

    独立团的新兵不认识刘烨,可是军官都是跟随大军经历过求雨山之战的老兵,自然认得刘烨,他可是团长苏宏图和总兵梁小明的上司,仔细一看,果然是来了。于是负责城门防御的军官一边忙不迭下令打开城门,一边派人去通知梁小明等人。

    梁小明听说刘烨亲自来了,激动不已,赶紧迎了出来。他一把拉住刘烨的手,问道:“真没想到你来了你是来看我还是来救我的?”

    刘烨眼睛一瞪:“自然是来救你的。我以为你被鞑子围住要翘辫子了,第一时间就赶来了,心里想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去你的。”梁小明嘿嘿笑道,伸出拳头给刘烨锤了一下。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是知道这么短的时间,从临高赶到山东是个什么概念。刘烨刚从山东回去,而且是新婚燕尔,听说了自己有危险,抛下了新婚的妻子,不顾来回奔波劳累,这份情谊,他能感受到。

    他心里很感动,轻声说:“谢谢兄弟。”

    刘烨笑道:“兄弟之间不要这么矫情,肉麻得很。怎么样,来都来了,带我参观一下你的杰作吧,这座棱堡比当初博辅那个临时建筑好像威武许多啊?顺便再讲讲你抵抗鞑子的英勇事迹。”

    提到棱堡,梁小明立刻切换到了技术宅男模式,带着刘烨参观起来,并充任临时解说员。

    “这个棱堡是仿照沃邦的设计,截面为星型形状,墙面低矮,并且是斜面设计,内部是夯土,外部再以竹筋水泥加固”

    刘烨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星型形状我懂,交叉火力嘛。可是沃邦是什么鬼?斜面设计的低矮城墙又是什么意思?看上去,这墙比博辅那个临时的棱堡还要矮,就不怕敌人蚁附攻城吗?”

    刘烨解释道:“沃邦是本世纪法国的元帅、军事工程师,不过在本时空应该还只有两岁。他是一个天才,一生从未指挥过大规模的战斗,却成了元帅,棱堡就是在他手里发展到了巅峰。这种低矮倾斜的墙面设计,上窄下宽,底部厚实,主要是为了抵御火炮的轰击,比起传统的城墙,更难被击垮。当年博辅之战我们就遭到了官兵红夷大炮的轰击,所以修建这座军营时就吸取了教训,特意按照沃邦的风格修成了这种斜面城墙只是我没想到,鞑子不知道是来得匆忙还是根本就没有带炮,一门重炮都没有,全靠人力攻城,我这个设计变成了媚眼做给瞎子看,浪费了。”

    “呵呵”刘烨得意地笑了笑,心想:去年参与平叛时,自己坚持在海上设伏,截获了孔有德准备带出海的红夷大炮和工匠,看来收到了成效。虽然这一招未必能完全杜绝皇太极拥有大炮,但是没有了登州那批现成的炮和熟练的工匠,后金就无法掌握系统的铸炮技术,只能从战场上缴获,或者进行粗制滥造地仿制就如同明朝山寨西方的舰炮鼓捣出红夷大炮一样性能和耐用程度都会大打折扣。既然大炮对于后金是稀罕玩意,像阿巴泰这种边缘人物,自然没资格拥有。

    来到一排平房时,梁小明介绍道:“这些平房可以用作临时宿舍,也可以做仓库用。右边这一排都装了粮食我从你老丈人那里足足搞到了五千人可以吃一个月的粮食,被鞑子围困了才能从容应对。”

    刘烨苦笑不得:“如果不是鞑子碰巧出现,又好死不死来围困,你这举动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多此一举。不知道该说你是福将呢,还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梁小明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储备粮食是必须的,就算军营在城内,他也会要求储备一定量的粮食。他没有就这个问题解释,又继续介绍:“左边一排房子现在用作临时禁闭室,里面关了几十个士兵。”

    刘烨的表情严肃起来,连梁小明都要关禁闭的兵,肯定是犯了大错。他沉声问道:“这些人犯了什么事?”

第565章 军纪不容破坏() 
“什么,战斗时拒绝开枪,还差点让鞑子攻破城墙?”刘烨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场就发怒了,“这样严重的违纪,你们居然打算只关几天小黑屋?这样和稀泥的处置方式,如何能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是不是要等到他们掉转枪口对你们开枪的那一天才后悔啊?”

    梁小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赔笑道:“先消消火,我们不也是看在战时若处置过重,怕动摇军心嘛再说了,他们都是本地人,又是新兵,做得太过火了会不会引起哗变啊?”

    “战时不便处置,那么战后呢?现在鞑子都退兵了,你们也不见下一步的措施啊!新兵又怎么了?谁不是从新兵练出来的;本地人又怎么了,就算有几个七大姑八大姨的本地亲戚,难道还敢与军队对抗不成?”刘烨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平时都是搞技术,在军队时间少,我就不找你的茬了,苏宏图呢?他是从小兵一步步走上来的,难道也不懂这个道理?”

    苏宏图跟在梁小明身后,闻言站了出来,讪讪地说:“将军,我在这呢”

    “把这些兵都拉出来,我要亲自处置!独立团所有的士兵,除了岗哨,全部来观看处置过程,让他们知道咱们琼海军的规矩。”

    苏宏图缩了缩脑袋,低头去提人了。

    这时,关押犯错士兵的隔壁房间窗户探出几个脑袋往外张望,似乎在看热闹。刘烨无意中看到了,发现这些人的装束和汉人不一样,脑袋还戴着毡帽,和自己在后世看到过的蒙古牧民有几分相似。他疑惑地指着这些人问:“这些人什么来路?”

    梁小明看了一眼,介绍道:“这些人是跟随鞑子来的蒙古人,不自量力冲进了棱堡,被咱们包了饺子。至于他们怎么会来,就要提到马威了,说起来,鞑子这次大老远跑到登州来,都是马威剿匪惹来的祸”顺便就把马威奉命去青州剿匪,然后碰到蒙古骑兵,发生了遭遇战,触怒了阿巴泰,继而引发这次围城战的经过简明扼要地告诉了刘烨。

    刘烨这才知道这次阿巴泰进入山东的偶然事件是怎么触发的了,他看了看那些蒙古人,心中有了个想法。

    这时苏宏图把几十个被关禁闭的士兵带了过来,站在刘烨面前。独立团的士兵们也陆续来到了广场上,在军官的指挥下列成横队,围成一圈,负责警戒任务的士兵就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看着。

    刘烨扫视了一眼,发现这些士兵眼神中多数还带着委屈和不甘,看样子他们嘴里不说,心里并不认为自己错了。

    刘烨向苏宏图吩咐了一声:“带十几个蒙古人过来,把他们的马鞭也捎上。”然后看着这些士兵,淡淡地问:“你们说说看,觉得自己有没有错,如果没错,理由是什么?”

    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巴动了动,却不敢率先开口。苏宏图喝道:“这是咱们将军,朝廷钦命的平南总兵官,连我都是他的兵,现在问你们话呢,哑巴了?”

    有一个士兵鼓足了勇气,对刘烨说:“将军,您是俺们这里最大的官了,您给评评理,当时鞑子押着俺大舅来攻城,俺总不能向他老人家开枪吧?要是亲手打死了大舅,俺连村里都回不去了”

    刘烨点点头:“你很孝顺,这一点没错。”

    这名士兵眼睛一亮,莫非事情有转机?

    刘烨继续说:“不过忠孝难以两全。你进了我的部队,拿着堪比家丁的饷银,吃喝不愁,就必须遵守这里的规矩。在战场上,军纪必须遵守,命令必须服从,别说是你大舅,哪怕下令朝你亲爹开枪,你也必须开枪。”

    这些士兵哗然,这是什么规矩,哪有朝自己亲爹开枪的道理?

    刘烨冷冷地看着他们:“觉得不近人情是吧?当时的情况下,鞑子押着你们的亲人来攻城,要么开枪,要么被鞑子杀掉,没有中间的路可走,而且以鞑子历来的残暴,就算你们赔上了性命,你们的亲人就能活下来吗?”士兵们无言以对,低头不语。

    “况且,就算你们甘愿为了你大舅、叔伯这些亲戚一起陪葬,成全你们孝顺的名声,那么其他人呢,也必须给你们陪葬吗?你们的自私,很有可能把几千战友的性命都搭进去!”刘烨指着在外围观看的士兵们,大声质问。

    这些士兵愣了愣,看着四周的士兵,发现他们的眼神冷漠中带着敌视,几天前还亲密无间的战友,突然就变得陌生起来。刘烨的话,成功地点燃了其余士兵心中的愤懑——是啊,这一小撮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孝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