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咽下几口口水,努力使自己保持镇静,对左右吩咐道:“传我军令,乱民如果开炮,所有人都不能逃跑,必须保持阵势不乱。”

    战斗开始,首先是炮击。

    “轰轰轰”,让官军吃了不少苦头的12磅山地榴弹炮又喷出了象征死亡的火焰,双方距离八百步左右,正是这种火炮射程的极限,但是双方高度的落差延伸了射程,实心弹呼啸着钻进了人群中。

    冷兵器部队阵列一般站的很紧密,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敌人进行攻击,保证足够的杀伤,但这样的队列面对火器的时候却是致命的缺陷。

    落到人群中的炮弹看似力道已尽,只撂倒一两个最前方的兵丁就落到地面,但是砸到坚硬的地面后又弹了起来。这时候的炮弹似乎看着用手就能抓住,可是不论是兵丁下意识地抬起胳膊遮挡,还是用刀剑去阻拦,实心铁球还是毫无阻碍地砸断了胳膊、劈弯了刀剑,挡在它前方的人和物如同豆腐遇见钢刀,阻挡不了半分去势。

    炮击持续了四轮,每次造成的直接死伤并不太多,但给官军造成的恐慌却四下弥漫开来。

    意志坚定、纪律严明的部队或许可以承受多次这样的炮击,但显然这支官军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站着给人用大炮轰,而且毫无还手之力,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轮到自己,这种未知的死亡威胁比面对面短兵相接更让人害怕。慢慢地开始有人溜出队伍,却被守在后方的亲兵一刀砍翻在地。

第49章 知府大人之死() 
这时知府大人不得不下令全军出击,火枪队接着上去。

    很快官军大部队离护卫队只有八十步左右了,个别跑的快的已经不到五十步。石英没去管前方几个越来越近的散兵,只是紧紧盯着大部队,估算着距离。

    在距离六十步的时候,石英下令:“开火!”

    “呯呯呯”,枪声大作,三百枝枪齐齐喷射出火焰,密集的铅弹形成的弹幕让奔跑的人流如同撞上了一面墙,为之一滞。火枪队慌慌张张只开了一枪,中弹的人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得齐刷刷倒地,

    后面的人群不可遏制地陷入了慌乱,冲还是退?这是个问题。

    趁着这个间隙,护卫队紧张地装弹,在开火的指令下再次进行了一次齐射。纠结的官兵又倒下上百人,队伍更混乱了。督战队拼命地驱赶,人群在纠结中缓缓地向前推进。

    两次齐射后,石英下令:“上刺刀,前进!”

    护卫队取出刺刀插进卡座,然后平端着步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

    纠结的官兵终于如愿以偿与对方混在在一起,但很快就发现比起挨枪子,肉搏并非更好的选择。

    双方接触后,护卫队员发出整齐的“杀”声,响彻云霄,这股气势让官兵一滞。

    护卫队员们坚定有力的刺杀让习惯于刀来剑往的官军们很不适应。你一刀过去,他格挡开就是一个突刺;你游走于其两侧,试图找到破绽,他不管不顾就是一个突刺;你挽出一个剑花,虚虚实实,想卖个破绽让对方上当,他似乎就是一根筋,逼近后就是一个突刺

    不管官兵们身手是好是坏,武艺是高是低,用何种招数迎敌,反正对方来来去去就是一招突刺。一招鲜,吃遍天,几个回合下来,官兵们倒了一地,护卫队员们却没多少死伤。

    护卫队的新丁们在射击时只能当观众,但是进入白刃战时就无法袖手旁观了,老队员和土兵们作为主力突前,他们跟在后头捡漏。

    知府大人瞪着眼睛看着战场,已经无力吐槽。

    离的远远的要挨炮,挨近了也拼不过,这所谓的乱民,恐怕调来广东的营兵都打不过,自己手下这些拼凑起来的队伍,更加不是对手,这么拼下去,恐怕最后剩不下几个人。

    仅凭着一股虚火撑胆的官军眼见肉搏也占不到便宜,开始退缩,不敢与对方继续搏杀。首当其冲是被排在最前面的卫兵,他们本来就不满被当炮灰,现在死伤不少,却没砍下对方几个脑袋,功劳没有,拿不到官府的赏钱,命却搭上了,不值当。

    有人发声喊:“兄弟们,咱们不是拿饷当兵的,保命要紧,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

    有人出头,其他人纷纷响应:“就是,他奶奶的还把咱们顶在前面,老子不干了!”

    喊着喊着,就有人从两边散开往后跑,避开督战队。其余的官军虽然暂时没有跟着跑,但是也没有阻挡——他们只是碍于军户身份,怕跑回去也会被砍头,不然也跟着乡勇一起跑了。

    卫兵们才不管这么多,他们跟着官兵打仗,本就是贪图赏钱,督战队的亲兵就算有心阻挡,却苦于人手有限,拦不过来,不一会乡勇跑了大半。

    眼见官兵畏缩不前,还跑了不少,石英回头看了看刘烨,想看他的命令,下一步该如何做。

    刘烨隔得远远的,喊话够不着,于是做了个手势,挥手向前一劈,示意他继续攻击,击溃官军。

    石英看懂了他的命令,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官军零零散散与护卫队展开肉搏战,却没有一拥而上。没有了有组织的抵抗,推进更加顺利,简直挡者披靡,很快就突进到了官兵的中军位置,知府大人都能看见对方枪头明晃晃的刺刀,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手下见知府大人似乎不知所措,赶紧说:“知府大人,这仗没法打了,下令撤吧!”

    “大人,卫兵都跑了,这下更加打不过,再等下去,跑都跑不掉了!”

    知府大人茫然四顾,这就败了?三千人打一千人,还一败涂地,对方伤亡甚微,自己连遮羞的首级都没几个。

    石英发现了穿着官袍的知府大人,见此人气势威严,肯定是个大官,当下取出弓箭,准备射杀此人——爱国者步枪在一百步的距离上射击单个目标完全是碰运气,还是弓箭靠谱。

    知府大人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心中正天人交战,到底是撑下去还是干脆地撤退?手下还在力劝:“大势已去,大人,下令撤退吧!”

    石英将箭矢搭上,引弓瞄准了那名大官。周围空下来,让他的视线没有阻挡。

    石英用力拨开,咻的一声。知府大人意识转过头来,只见那箭头离自己越来越近

    取胜归来,刘家庄。

    “知府大人死了?”刘烨惊地站了起来,自己并不想知府大人死在自己的手里。

    刘烨坐回椅子上,权衡了一下利害得失,以及此事带来的影响和自己该如何应对。只是他拿不准主意,于是询问司马德:“严先生,你怎么看?”

    “回主公,杀了知府大人,与造反无异,主公可以操练兵马、枕戈待旦了,官军二次围剿只是个时间问题。”严光简洁明了地回答。

    刘烨皱起了眉头,这与他的本意不符。他更希望在造反和官府统治之间寻求一种折衷的道路。从现在起就与官府彻底撕破脸,从几百兵丁起家,与官军死磕到底,不是他想走的路,这样太累太辛苦。以朝廷的德性,一旦发现琼州出现一只战斗力超群的火器化部队,肯定会与流民军队并列成为两大心腹之患,自己在这边打生打死,到时候就让皇太极捡现成的便宜,他很不甘心。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措辞,对严光说:“严先生,我并不怕官府,但我的基业才刚刚起步,眼下又大战一场,精力不能耗费在与官军的缠斗上,这么说,你懂我的意思吗?”

第50章 为下次围剿做好准备() 
严光仿佛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不假思索地说:“主公也不必担心过甚。你担心的事,朝廷也一样担心。眼下朝廷北边要对付建州鞑子,中原要剿灭流寇,没有更多的银子和军队耗费在琼州这偏远之地。而且比起那陕西的高迎祥之流,主公有自己的优势——那些流贼不过是泥腿子出身,不知道杀了多少士绅和官员,这样的角色朝廷尚且能够捏着鼻子招抚,主公乃地方士绅,不过杀了个知府,照样也可以接受朝廷招抚。不过”他加重了语气,“只有再次打败围剿的官军,让官府觉得剿不如抚,才能走到这一步。”

    这一番分析让刘烨舒了口气,既然如此,再次打一场,把官军打痛打服,再接受官府招安就是。

    重点回到了军事斗争,如何再次打退官军赢取招抚的机会成了所有人要面对的问题。严光分析道:“若要打退官军,加上刚投降的土兵,咱们才两千多人,恐怕比较吃力。

    刘烨点点头。这两千多人暂时还只有六百人是装备了火器的,再面对几千官军的进攻,这么点人有点过于单薄,连预备队都没有,一旦出现意外,就是毁灭性的后果。扩编队伍势在必行,可是,去哪里寻找合适的兵源呢?

    石英一直负责护卫队的训练,他总结了一下:“加入护卫队必须要保证两点:第一,足够忠心。要对抗几千官军,光靠长矛肯定拼不过,如果发给火器,又不够忠心,就是个祸害!”所有人都深以为然,爱国者步枪稍加训练就会使用,一个女流之辈都能一枪射杀彪形大汉,如果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简直就是灾难。

    “第二,敢与官军打仗。百姓多数是畏惧官府的,如果上了战场,一见官军就腰杆发软,就算再能打也不能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了,大明朝的统治毕竟延续了几百年,百姓还是从内心深处不愿与官府作对,招来的兵必须是敢和官军拼命的。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梁小明感慨道:“陕西的流民就不怕官府,若能招些流民就好了。”

    刘烨若有所思,“流民不怕官府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没有退路才造反的。这么说起来,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官府一来就要打回原形,是不是也会和官府拼命呢?”

    众人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唯独严光领会了他的意思,“主公的意思是说,临高境内那些佃种我们土地和投献的人?”

    他这一说大家有点明白了。刘烨抢夺的田地继续给人佃种,不过每亩只收二石租子,其余税粮全免,不仅激发了佃户的积极性,而且还引得不少自耕农来投献。相比以前,这种模式极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说是过上了好日子也不为过,如果官兵围剿成功,刘烨作为他们的靠山倒下,那么这种模式肯定不会继续,他们就会回到以往穷困潦倒的生活中。

    梁小明一拍手,说道:“我明白了,我们就把官兵来犯和我们失败的后果告诉他们,他们自然就站到我们一边。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子大,饭都吃不上了,谁还管你官府不官府!”

    严光补充了一点:“官府要剿我们是因为杀了知府大人,对佃户就得换个说法,就说官府嫌我们代缴税粮妨碍他们中饱私囊,想找个理由把地都收回做官田。”

    刘烨击掌道:“妙,这么说不由得他们不信。”

    兵源的事情有了方向,可是广州那边的动向也必须掌握,什么时候出兵,出动多少兵马,知己知彼,才能战而胜之。

    刘烨环顾四周,在场的众人中,梁小明只适合鼓捣技术,李二狗要管理佃户,石英要负责训练,林三更适合战场冲锋,严光要留在身边出谋划策,这么排除下来,只有李福比较合适,为了保证他顺利完成任务还能活着回来,得派人去保护。

    于是他做了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