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去。但是现在,他们的野心被撩拨了起来,如同点燃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第701章 移民“绿色通道”() 
历史的车轮驶进了崇祯九年(1636年),展示了它强大的惯性。即使有刘烨这只蝴蝶扇动了翅膀,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大的历史事件一一发生。

    这一年五月,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朝鲜对清朝由以前的兄弟之称,更执藩臣之礼。同年底,在关内吃了败仗的阿济格将功赎罪,领兵水陆并进攻克皮岛,斩明将沈世魁等,彻底解除了清朝攻向关内的后顾之忧。

    杨嗣昌在崇祯的庇佑下躲过了刘烨的兵谏后,成功接替服食大黄暴毙的张凤翼,当了兵部尚书,大力推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为了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建议崇祯加收练饷七百三十万两、剿饷两百八十万两,并撤换了在他眼中平庸无能不堪重用的五省总理王家桢,推荐两广总督熊文灿接任,与五省总督洪承畴一同承担围剿流寇的重担。

    集中精力对付流寇的策略很快有了效果,张献忠在左良玉手里吃了败仗,退退居谷城(今属湖北)。第二年,在官军的强大攻势下,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在谷城、罗汝才在郧阳,分别接受了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当然,两人都是诈降,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两年后先降后反,这些都是后话。

    唯一被蝴蝶翅膀影响的就是李自成了。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日子并不比张献忠好过,在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雌伏。可是接受了琼海军资助的物资和大炮后,在刘黑子“热心”的建议下,李自成取道商洛绕过潼关,跳出了官兵的包围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进入河南后,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军队暴增至近十万。

    为了表示结盟的诚意,以及表达对琼海军物资和军械资助的感谢,李自成采纳了刘黑子的提议,拨了部分流民送往山东。反正他在陕西、河南裹挟的流民多如牛毛,太多了他也没粮食来养,更没有这么多武器来武装,甩掉一些只能做炮灰的包袱,还能换取琼海军源源不断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别的物资不说,光是和官兵作战耗费的炮弹以及不时炸膛的炮管,这些东西他是造不出的,只能依靠琼海军输血补充消耗,人头换炮子,怎么看都划算。

    对于琼海军而言,这笔买卖更划算。用造价相对低廉的白口铁山地炮和实心弹,换取源源不断的人口资源,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李自成玩了点小伎俩,挑选人时把身体强壮的都挑走了,送到山东的流民夹杂了不少老弱妇孺,就算是青壮也是偏瘦弱,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但对琼海而言,这都不算事。身体虚弱可以慢慢养身体,粮食有的是;年纪大的流民当不了兵,可是能垦荒种田;妇女可以做工,还能改善性别失衡问题,为屯丁和军队解决婚姻问题;少年根据年龄大小,可以先做屯丁,也可以送进百草学堂学习,培养成技术员。

    为了保证流民迁徙的顺利,苏宏图根据来自临高的指示,在山东和河南边境开设了“绿色通道”,重兵守护。李自成的人把流民经漯河到达两省交界处的归德府(今商丘市),守候在附近的独立团士兵护送流民走腾县(今枣庄)、兰山县(今临沂)的路线,然后从日照港出海。这样的路线是出海最近的,省去了长途跋涉至登州的麻烦。山东境内现在已经基本成了琼海军的天下,成建制的武装力量都被苏粗图改编或者收编,间接控制或者直接管辖,无论是官府还是官兵都不敢过问琼海军的事情,一路畅通无阻,唯一的顾虑来自河南境内。

    因为担心出岔子,影响刘烨的移民计划,凡是人数上万的批次,苏宏图都亲自带兵坐镇归德府附近,监视整个交接过程,确保流民安全地到达琼海军的手中。

    崇祯十年三月的一个下午,第五批流民被押送到归德府。根据刘黑子等人事先传来的消息,这一批的人数接近两万,苏宏图不敢大意,带领独立团的两个营早早地赶到了交界处等候。

    午时过后,地平线上出现了大批蹒跚的身影,旁边是来回穿梭的闯军骑兵。此时的河南还是很冷,凌冽的寒风中,流民衣衫褴褛,衣不遮体,哆哆嗦嗦的艰难前行。他们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被长长的绳索串成一长串,像是被流放的囚犯。

    对于这些被放弃的“炮灰”,闯军士兵没有一丝怜悯,挥舞着马鞭不停抽打,嘴里还喝骂:“贼你妈,你们这些瓜皮倒是走快些!这么冷的天,额躲在屋里头喝点酒多好,还要跟你们瓜皮遭这罪”

    被鞭子抽打的流民试图加快脚步,少挨些打,但是有上了年纪的人脚步虚浮,踉踉跄跄摔倒在地,然后连在一起的绳子拽倒了其他人,几十个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陆续倒地。

    闯军士兵勃然大怒,拔出刀子就朝摔倒的人身上砍去,骂道:“你个闷怂,这么没用,白白耽误额的功夫,额还要赶着回去跟兄弟喝酒呢!”

    被刀砍中的流民大声惨叫,旁边的人吓得不轻,想要逃开,可是被绳子串在一起的他们走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

    苏宏图皱起了眉头,对手下说:“过去劝劝,这么点小事就要杀人,要是把人杀光了咱们怎么向将军交代?”

    被拦下的闯军士兵斜眼看着来劝阻的琼海军士兵,挑衅地问:“咋地,人还没交接呢,这些瓜皮还是归额们管,你们手伸得太长了吧?”

第702章 三方博弈(上)() 
面对闯军士兵挑衅的语气,独立团士兵有些沉不住气,撸起袖子就要上前理论,眼看一场小小的冲突就要上演。

    士兵意气用事,两边的军官心里还是有数的,毕竟双方是准同盟关系,这边需要闯军提供人力资源,那边需要琼海军的军火援助,各自有无法取代的作用,而且双方的最高领袖定下了共争天下的约定,就算彼此心里有防备,可是表面上还是要维持和谐的。

    眼看两边大眼瞪小眼有点干架的意思,闯军头目赶紧挡在出言挑衅者的前方,挤出了笑容:“这厮说话一向如此,不用往心里去”,那边的军官也拉住了准备上前理论的士兵,“没事没事,误会,误会。”

    不管心里服不服气,两边的士兵还是被拉下去了,背地里都是一阵数落。

    “你个瓜皮,那边是咱们的财神爷,你喝的烧酒、穿的棉布衣衫、受伤用的金疮药都是他们给的,还有炮子。惹恼了他们,别的东西可以将就,可是这炮子怎么办?闯王打官兵要用炮,到时候炮子打光了老子把你塞炮管里打出去!”

    “你这么冲动作甚?干吗和这些流寇一般见识。再说,现在正是将军大肆扩军的时候,这些流民对咱们很重要,你可不要因小失大,坏了将军的大计”

    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小风波后,交接顺利进行。

    在闯军手里被当做牛马猪羊的流民,进入琼海军这一边后,待遇有如天壤之别。琼海军收容流民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在闯军和流民到达之前,已经有专人支起了粥棚,架起了铁锅,熬着米粥。已经几天没吃饱饭的流民闻到了粥的香味,贪婪地吸着香味,不自觉地朝粥棚围了过去,有人过来引导他们按秩序排队。

    “乡亲们,都饿了吧?放心,人人都有粥喝,不过不要抢,排好队,老人小孩在前面,女子在中间,青壮排后面”

    施粥的人和颜悦色,安排又合理,老弱妇孺放下心来,一个接一个在粥棚前排起了长龙。青壮们有些不甘心,想要挤到前面去早点抢到粥——要知道,跟着闯王混的时候,想要吃饱饭,就得凭自己的拳头——可是旁边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连踢带踹,把试图插队的人赶到了队伍最后面。

    “再敢插队,就地处决!”一名军官冷冷地宣布。

    看着对方枪口上明晃晃的刺刀,青壮们咽了一口唾沫,不敢再造次,老老实实地排队。

    捧着热乎乎的粥,不少流民喜极而泣,留下了眼泪,有多久没有正儿顿了?

    负责施粥的人和独立团的士兵们一起巡视,防止分配不均,有人没吃上或者有人多吃。这样既是防止流民之间产生矛盾,影响迁徙行动,也是防止流民饿得太久之后暴饮暴食,身体吃不消。

    因为这一批的人数太多,十几个粥棚熬粥一时供应不上,两军移交的速度也被拖慢了。

    闯军那边有人低声抱怨:“他们把自己当活菩萨呢?这么多人,还非得人人喝上粥?饿死一批,剩下都是青壮,这样不爽利些?真是磨叽,倒耽误了咱们的时间”

    “有什么法子,人家是财神爷,咱们可不敢得罪”

    之前差点引发两边冲突的士兵冷笑道:“不过是些乡下土财主而已。要不是闯王喜欢这种炮,额早就动手干他们了”

    有人附和道:“就是,额也看这些兵不顺眼,穿着倒是光鲜得很,只怕都是些老爷兵,娇生惯养的,哪里比得过额们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就在移交缓慢进行,闯军各种看对方不顺眼之际,远处扬起了漫天灰尘,隆隆的蹄声在西北方向响起。

    闯军和琼海军都提高了警惕,握紧了武器盯着西北方向。

    过了一会儿,一面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陈”字。闯军进入河南后,和官兵没少干仗,自然知道这是谁的人马,纷纷叫出了声:“开封总兵陈永福的人!”

    近两万流民一时间陷入了混乱。

    从常理来说,他们对官兵的到来应该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是朝廷的子民,官兵时是保护他们的,而被闯军裹挟后,过得日子真是生不如死,根本不知道哪天会饿死,哪天又会被充当炮灰死在攻城战中。可是这乱世之中,官兵也不见得比闯军强到哪里去,像他们这种被裹挟的流民,在官兵眼里都是“从贼”的“乱民”,下场只有一个——被当做流寇一刀砍了,首级拿去领赏。

    如果在一个时辰以前,这些已经麻木的流民也懒得去想自己如何应对,反正跟着闯军也没活路,落在官兵手里也没好下场,无非等死便是。可是现在琼海军的行为让他们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短暂的混乱之后,回过神来的流民撒开脚丫子就往琼海军的方向跑,差点把独立团士兵的阵列给冲垮。苏粗腿连忙下令让开中间的道路,把流民都放过来,然后重新列阵,挡在流民的前方。

    移交的秩序被打乱了,闯军如临大敌,举起武器面对西北方向,却又要暗自戒备近在咫尺的独立团。

    一大群骑兵卷起烟尘冲了过来,在几百步外停了下来。为首一名将领策马往前走了几步,看了看闯军骑兵,又看了看琼海军的旗帜,疑惑不解。闯军他是认得的,这另一伙人瞧穿着打扮明显是官兵,可是这两伙人混在一起,没看见打仗,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名将领冲琼海军方向喊话:“你们是哪位总兵的手下,为什么和闯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