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他的舰队,被选择性忽视了:明朝军制,陆师和水师是分开的,郑芝龙虽然也有一定的陆上力量,但是主要还是以海上力量为主,官职也是海防游击,像夏天南这样二者兼有、战斗力都很强悍的很罕见,熊文灿等人不知道怎么处置,总不能再让他兼一个海防参将罢?大明历来没有这个规矩,索性视而不见,随他去。

    崇祯八年,刘烨被招抚一事虽然惊动了整个两广,却没有在大明掀起多大的波澜,因为此时北方风云变幻,吸引了朝野上下大多数的目光: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后,逐渐剿灭陕西境内流民军势力,李自成被迫投奔舅舅“闯王”高迎祥,自称“闯将”;山东境内的李九成、孔有德攻城略地,与官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后金的皇太极消化了崇祯二年在内地劫掠的财富和人口,谋划着再次入关。

    从明朝廷到后金政权,都没有人注意到:远在天涯海角的琼州府临高县,一个以商养军的武装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开始轻轻扇动蝴蝶的翅膀,即将改变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第140章 琼州商行() 
南园。

    刘烨召集众人,把腰牌等物往桌上一摆,拿起盔甲往身上比划,感慨道:“大大小小打了好几场恶战,终于混到了这身皮,得来不易啊!”

    梁小明笑嘻嘻地来抢盔甲,“给我试试看,好像我穿更合身。”

    严光说道:“恭喜主公得偿所愿。有了这层身份,就能够安下心来积蓄实力,假以时日,必然一飞冲天!”

    所有人都纷纷说道:“恭喜老爷!”

    刘烨看向石英等人,问道:“这次新总督很大方,没有安插一个人进来,这个所谓琼州营由我自行筹建,千总以下官衔任我报。你们几人自然少不了一个千总的头衔。”其实倒也不是熊文灿大方,而是根本不敢往这个“悍贼”队伍里掺沙子,只要他不造反作乱就成。

    石英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是老爷的人,朝廷的官衔我不稀罕。”

    “我对带兵打仗没兴趣,只希望能够守卫在老爷身边,保护老爷的安全。”林三也表态。

    只要这几人态度明朗,他就不用担心自己的部队会被朝廷的官职俸禄分化瓦解。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几人的表态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孙元化听在耳中格外刺耳。不过刘烨答应受抚,不再与朝廷为敌,在他看来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以后可以慢慢引导,徐徐图之。

    “呵呵,你们的心思我知道就行了,朝廷既然这么慷慨,有官为什么不做。你们的官衔我会报上去,这份俸禄不拿白不拿。”刘烨笑呵呵地说道:“还有,既然都是朝廷的武将了,就别又是老爷又是主人了,我又不是地主老财,以后就称我为将军,听起来也威风些嘛。”

    “是,将军。”几人一齐应道。

    “我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琼州参将也好,琼州营也罢,不过是一张皮,你们官衔虽然报上去,但我们护卫队要扩充规模,而且自成体系,不按朝廷的那一套。”

    梁小明说道:“那军制是不是沿袭大明的呢?”

    “自然不用。明军的那一套太陈旧,不适合我们这样的火器化部队。”

    梁小明建议道:“既然如此,就按欧洲的军制吧,以班连营团为单位。”他看众人一头雾水,解释了一句,“这是弗朗机那边的军制,更适合我们。”

    刘烨点头道:“相关细节我们私下讨论,现在议一议更重要的事情。”

    众人闻言,打起精神洗耳恭听,比军制还重要的事情,会是什么事呢?

    “有几件事情,我考虑了很久,现在打了两场大仗,局面已经奠定,时机算是基本成熟,可以拿出来讨论了。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各位的工资,或者说俸禄问题。”刘烨扫视众人:“当然我说的不是指朝廷那点微薄的俸禄。你们跟着我,不管是从盐场就跟着我的,还是中途加入,或者是我强拉硬拽来的,不问出身,统统都是我的人了。跟着我自然不能饿肚子,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各位也知道,广州、杭州那边的店铺生意不错,收入可观。王尊德捣乱关闭了几个月,现在又恢复了。另外,我们的战舰也下水了,开展海贸势在必行,如果顺利,光一条日本的贸易线路就抵得上整个广州生意的总和,说是金山银海也不为过。”

    听到这里,众人都暗自激动起来,他们隐约猜到了刘烨的心思。

    “我是这么打算的,成立一个商行,把广州、杭州的店铺生意和海贸都纳进去,将来有其他赚钱的买卖也是一样。这些赚到的钱,刨去供给琼州营和兵工厂、钢铁厂、船厂等地方的一应开支,剩余部分里抽出一些,用作在座各位的分红。”

    分红?众人面面相觑,这个说法挺新鲜。

    “我们将来要做一番大事,琼州营就是我们的拳头,商行就是我们的后盾,我们是一个整体,各位可以把我们的大业看成一桩大买卖,我是大当家,明子是二当家,你们都是掌柜,商铺分成若干股,大家都有份,每年按占股多少分红。”

    这么解释一番,大家都明白了,就是把赚钱的买卖分给众人若干股,年底大家一起分银子。所有人都激动起来,李二狗等人更是差点笑出声来:这些金山银海的买卖,哪怕指缝里漏一点给自己,也足够让自己从梦里笑醒。

    别说李二狗等小门小户出身的人激动不已,就连孙元化都不淡定了。孙元化虽然曾经贵为巡抚,位高权重,但他有为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而且在仕途上颇有追求,与那些只会敛财的贪官不一样,生活也过的相对清贫。可是坚持原则毕竟不等于要做个苦行僧,日子能够过的更滋润谁又会拒绝,而且银子来路又是光明正大。

    严光高兴之余还想到一个问题: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刘烨起家的班底,将来都是元老级人物,定会掌握更大的权力,按照常规展,上下其手、贪污贿赂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与个人品行没有太大关系。大明朝野上下的官员,上至辅,下至知县,都是饱读圣贤书的,道理谁都懂,可是一进官场,只能选择和光同尘,否则生存不下去。

    可是刘烨这个按股分红的办法一出,把整个体系的展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都捆绑起来了,每个人都会尽力推动体系的展,而不是贪图一些蝇头小利破坏整体利益。

    他不禁赞叹,原来凝聚人心,居然如此简单。不过法子虽然简单,但不是每个上位者都会用,这等于是从自己的锅里分食给别人,需要长远的目光和足够的魄力。

    刘烨继续说:“这个商行,将统管所有的买卖,负责提供琼州营和工厂的开支、年底分红的银子。名字嘛,就叫琼州商行。琼州商行直接归我管辖,不过我不能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需要设立一个总管负责日常管理。”

    重头戏来了,傻子都知道这个总管的重要性,众人整理了一下仪表,互相打量着,猜测这个肥差会落到谁头上。

    刘烨并没有卖关子:“要胜任商行总管一职,需要头脑机灵、心思缜密、做事勤勉。新城建设一事李福做得很好,我觉得他足以胜任。”

    李福喜出望外,一溜烟跑出来,跪倒磕头,大声说道:“谢老爷赏识,小的一定尽心竭力做事。”

    众人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不过细想也在情理之中,在场众人中还真只有李福更加适合这个位置。

    刘烨佯怒道:“都说了我们这里不兴这套跪拜之礼,怎么还磕起头来了呢?以后不许这样了。”

    李福大声应道:“是,老爷将军,属下以后不敢了。”他喜滋滋地站起身,感觉浑身轻飘飘的,偷偷掐了一下大腿,还好,不是做梦。自己从一个乡绅恶霸的管家更换门庭,努力为刘烨做事,不就等着这一刻吗,如今梦想成真了。

    刘烨看向众人:“是不是有点意外?别急,等我们展壮大起来,每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除了商行,我还想设立一个研究院,吸收各行各业的人才,专门研究军用和民用技术。”

    研究院?技术?众人一头雾水。

    “我们为什么能够打败几倍甚至十倍的官军?是因为我们的枪炮犀利。为什么我们的枪炮如此犀利?是因为我们能铸造打制比官军好得多的大炮和步枪。打造枪炮靠得就是更先进的技术。目前这方面由梁老爷一手包办,可是他也不是铁人,需要有人协助。”

    “另外,为什么我们有足够的银子铸造枪炮、建设战舰?是因为我们的烧酒能赚钱。这也是靠技术,才能用低成本做出别人没有的东西。以后我们还要推出更多的产品,同样不可能全部压在梁老爷一人身上,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协助。成立这个研究院,加上我们办的学校,一时半刻可能见不到成效,算是长远布局,未雨绸缪吧。”

    梁小明颇为诧异,不过对于这样的提议倒是很高兴,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老板重视技术总是好事,而且所有事都压在他身上,精力有限,确实顾不过来。他笑着问:“那么这个院长非我莫属咯?”

第141章 安排() 
刘烨点点头:“那是自然。这个机构就叫临高技术研究院,你暂时是个空头司令,人员任你挑选,或者你看中了什么人,我绑也给你绑了来。除此之外,人力和财力资源,任由你调动,只要研究需要,想花多少银子就花多少,要抽调谁就抽调谁,任何人都不能拒绝你,包括我。”

    众人哗然,原本以为刘烨要设立一个类似于钦天监的机构,听起来清贵,其实是个摆设,用来提升梁小明这个“二当家”的地位而已。没想到这个研究院的权限如此之大。幸好只是研究技术,要是用来干点别的,会比朝廷的厂卫更可怕。

    刘烨望向孙元化:“孙先生,你对泰西的学术浸淫颇深,能否出任研究院的顾问,顺便协助管理技术学校?”

    “顾问?”孙元化不是很懂这个词语。

    刘烨这才想起古人可能不懂这个词,解释道:“就是精通某一行业的学识,能过提供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详”

    孙元化明白了过来,说道:“明白了。古有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汉书曾云,‘顾问冯唐,与论将帅。’又云,‘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你说的顾问,兴许就是这意思?”

    刘烨点点头:“差不多。”

    “梁老弟学究天人,早已超出我的学识范围,这顾问一职是不敢当的,帮助参详参详,拾遗补缺或许能献几分绵薄之力。”孙元化谦虚道,“至于协管学校嘛,老夫推荐好友良甫,他在西学上的造诣远高于我。”

    “良甫?”刘烨想了想,记得好像是孙元化从山东带来的幕僚,良甫是他的字,“可是王徵王先生?”

    “正是。良甫出仕以前,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写成新制诸器图说。天启七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一起编译远西奇器图说,涵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等诸多学识,集泰西力学之大成。当今天下,若论西学造诣,唯有老夫的恩师能与之相提并论。”

    其他人听得一头雾水,可是刘烨和梁小明听了,双双倒抽一口凉气。在17世纪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