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鉴一下吧,照搬太无耻了一点吧。”刘烨呵呵笑道。

    在两人的讨论下,确定了肩章等图案:士兵的肩章为红底金边,军官的肩章为黑底金边,图案都是金色。列兵的肩章下部一道折杠,二等兵为两道折杠,一等兵为三道折杠;下士为中间一颗五角星外侧一道折杠,中士一颗星两道折杠,上士一颗星三道折杠;尉官以上为肩章,少尉一道横杠中间一颗星,中尉一杠两星,上尉一杠三星;少校两道横杠中间一颗星,中校两杠两星,上校两杠三星。

    按梁小明的设想,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设置师旅以上的编制,与职务对应的军衔也就到上校为止了,不过考虑到军衔的荣誉性质,为了给将来封赏留下上升空间,还是把将官的肩章一并设计出来了,山寨了后世解放军的橄榄枝加五角星的图案,仅仅把橄榄枝改为祥云图案。

    “陆军搞定了,还有海军呢?”

    梁小明一拍头,“差点忘了!海军就沿用陆军的制式吧,不过衣服颜色改成白色,袖口缀以蓝边。”

    刘烨点头道:“军服和徽章都设计出来了,帽子呢?或者说头盔怎么定型?”

    梁小明道:“得看是直接用布帽还是用钢盔。”

    “你先告诉我两种材质帽子的优劣,我才能判断。”

    “钢盔的优缺点都很明显,防护能力远强于帽子,冷兵器时代可以防弓箭的射击或者刀剑的劈砍,火器时代能够防弹片,缺点是制造的难度和成本也远远高于布帽。布帽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而且制造简单——你拉来几个裁缝就能开工。”

    刘烨仔细想了想,问道:“现在的工艺能造钢盔吗?成本如何?”

    “有点麻烦。我们现在能够大规模冶炼的只有碳素钢,而且是低碳钢。如果直接用低碳钢作材料,制造钢盔的工艺倒是相对简单一些,硬度却不太够,或许能够抵挡轻箭,但是面对后金的重箭和肉搏兵器时,就算没被打穿,产生的变形也会对士兵造成不小的伤害。这样的盔甲效果不佳。”

    刘烨被梁小明科普过碳素钢的知识,知道低碳钢俗称软钢,优点是塑性和韧性较好,用来卷制枪管是不错的材料,但是缺点就是强度和硬度较低,因为使用的是黑火药,射时膛压较低,这种材质制造燧枪没有问题,但是用来抵挡后金兵的近战劈砍砸显然不合格。

    “其实沿用刺刀的制作工艺也是一个办法,经过渗碳处理后,外表为硬度和强度都不错的高碳钢,内芯还是韧性较好的低碳钢。不过这样做的难度显而易见:钢盔的形状比三棱长条形状的枪刺复杂得多,曲面结构很难均匀进行渗碳处理。做一两个展示品还成,想大规模地量产难度不是一丁半点。”梁小明摊手说道。

    刘烨起身来回踱步,梁小明说的困难显然很难克服,钢盔要么大批量装备部队,要么就干脆放弃,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

    他停下脚不如回过头来想一想头盔的实用价值。面对孱弱的明军,我们的士兵戴上头盔除了增加头和脖子的负担之外没有多少价值;面对后金的冷兵器部队,头盔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弓箭的伤害——我记得蒙古人射箭是抛射,女真人也差不多吧?”

    梁小明点点头:“除了近距离用重箭是平射,中远距离一般是抛射覆盖杀伤,尤其是我们这样的火器步兵阵,遭受更多的是远距离抛射。”

    刘烨分析道:“近距离肉搏的话,我觉得头盔很难抵挡后金士兵钝器攻击造成的伤害,哪怕你是硬度足够的高碳钢,大棒子砸下来照样脑震荡。而且我们有火器优势,更多的是远程攻击,非到不得已,不会选择肉搏战,所以,不妨忽略近距离肉搏的因素,只考虑轻箭抛射的伤害。”

    “你是说,放弃高强度高硬度的头盔,退而求其次?”梁小明若有所思。。。

    “反正无法彻底防御近身攻击,不如就只防弓箭好了。”刘烨继续踱步:“头盔的弧度可以弹开弓箭,只要不受致命伤,士兵生还的几率也大些。”

    “就算用低碳钢做头盔,难度也不小,打造一体式的钢头盔显然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而用铆钉拼接的话,防护能力肯定不如一体式的。”

    “既然钢盔制造难度大,为什么不用铁盔呢?我记得你说过,枪管用卷制的方法,就可以用低碳钢作材质,而大炮没法用这样的方法,只能铸造,为了寻找合适的炼焦煤得到灰口铁,我差点连小命都搭上了。铁盔用铸造的方法,不就和大炮一样,是一体式的吗?”

    “铁盔?”梁小明摸了摸脑勺。他想了想,告诉刘烨:“铸铁的硬度不错。不过铁的机械性能终究比不上钢,哪怕是灰口铸铁,也没法做的很薄,这样做出来的头盔很笨重——士兵们戴着走路都成问题,别说打仗了——所以古代的铁盔都是用锻打的铁片铆接的。铸铁更适合铸炮,而不是铸头盔。”

    “那还是算了。”刘烨一听连连摇头,“既然低碳钢造价想对便宜,技术难度也低,那就用低碳钢。硬度可能差点意思,但至少有柔韧度好的优点,锻打起来也容易。”

    梁小明点点头:“说的也是,铁盔还是不考虑了。这样,一体式的钢盔我们做不了,还是用铆接的方法做钢盔,尽量想办法减少钢板的数量,控制在两到三块钢板左右,正前方的钢板尽量做宽一点,保护正面不受箭矢伤害。这样至少比一体式铸铁盔能做得更轻薄,比拼接式铁盔防护力更高。”

    “也只能这样了,头上有顶钢帽子,总比没有强。这个你慢慢弄没事,反正我们目前不需要,短时间内我们是不会与后金接触的。”

    刘烨结束了钢盔的话题,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平顶帽的图案,对梁小明说道:“钢盔只是一种强化装备,日常使用可以用布帽,我觉得平顶帽不错,比什么三角帽或者船型帽要好一些。”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军队就没用过船型帽,三角帽也就17、18世纪的欧洲用过,平顶帽很中庸,是个不错的选择。”梁小明端详了一番,赞同了他的观点。“而且这种平顶帽和作训服差不多,和某些特种部队的帽子也有点像,很耐看,比奔尼帽好看一些。”

    “奔尼帽?”

    “奔尼帽是特种部队的标配之一,尤其是丛林作战。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平顶帽的帽沿由前端一片变成一整圈,奔尼这个词就是英语圆边的音译。”

    “那种圆边帽啊?电视中常看到,不过不喜欢,哈哈。”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平顶帽就平顶帽。不过帽子上得有个徽章或者标识,光秃秃的不好看。”

    “其实弄个五角星挺省事的,不过这样一来就完全成了了。不如这样,就用个圆形,中间一个南字,和肩章一样,红底金边金字。”

    梁小明脑中想象了一下,好像还不错,点点头道:“中间一个南字乍一看还像是一种徽章的图案,挺像那么回事的。”

    “军服定下来了,军制也定下来了,我们把部队的建制也一并定下来,也不复杂,反正目前的兵力加上降兵也不够编一个团,只有两个半营。”

    “这个好办,编成两个营就是,剩下的可以编成预备役或者警卫部队,你现在是所有人的核心,身边没人保护不行。只是军官的人选你得斟酌一下,谁上谁不上。”

    “这个我想了很多遍了,石英和林三算嫡系,但是林三更多地承担保护工作,直接指挥作战不多,他也没有强烈的愿望指挥军队,既然你提议设立警卫部队,那么就由林三担任这支部队的主官。作战部队方面,第一营就任命石英为营长。徐一凡虽然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但是军事素质很不错,锻炼一番可以大用,可以任命为第二营营长。剩下的秦天也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勇猛过人,脑子也不笨,但是与咱们这种纯火器化部队总有点不搭,可以考虑设置一支特殊部队,火器与冷兵器并用,选用近战能力突出的士兵,战时可以根据需要作为战术预备队或者督战队,平时演练时可以模拟假想敌,提升部队应对冷兵器部队的能力。”

    梁小明担心说道:“他们可是半路投降过来的旧式武官,你不怕?”

    “怕什么,我了解过他们,放心吧,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刘烨信心满满。

    梁小明说道:“好吧,这样安排很周全。不过你这个特殊部队,灵感从哪里来的啊?”

    “呵呵,参考了一下后金的巴牙喇。巴牙喇是后金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人数不太多,但身体素质、战斗技巧和战斗经验都是一流的。战时巴牙喇扮演的角色不少:将领亲卫、战场侦察和反侦察轻骑兵、战术预备队或者督战队。反正以燧发枪的火力,也不可能做到不接触作战,冷兵器肉搏无法完全避免,这样一支部队,可以在最需要的时候投入到薄弱环节,避免被敌人近战冲破阵型。”

    “听起来很牛叉的样子。你还别说,这样的角色很适合黄猛甲,叫他端着步枪老老实实排队枪毙有点太浪费他那身肌肉了,而且这个蓝军的角色让他扮演很合适。”

    刘烨派人招来了石英、林三等人,把团营连排班的军制告知了他们,并宣布了决定:组建两个营,老护卫队员、以前山寨的土兵、佃户、官军降兵打乱混编,以老带新,每营十个连共一千人。第一营营长石英,第二营营长徐一凡;林三为警卫队队长,组建警卫队,负责保卫刘烨的安全;秦天为特战队队长,组建特战队,战时担任预备队和督战队,平时负责用冷兵器与部队演练。至于海军非常简单,目前总共才五艘武毅级,梁小明担任舰队司令。

第144章 军官培训 上() 
徐一航提问:“这军制倒好理解,这营长大致相当于千户或者千总,连长大约就是百户或把总,底下的排长、班长就是总旗、小旗了。只是自我们以下,这些百户、总旗、小旗如何任命,谁来任命?”

    刘烨气定神闲,“这些基层军官,我自然不会瞎任命,你们可以推荐,然后参加军官培训班,学成并通过考核之后,就能正式任命。”

    “军官培训班?”几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路数。

    “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培训各级军官的,就像读书人念私塾、进县学一样。”

    林三头疼不已,试探着问道:“还要考核?总不会要像汉人书生考秀才一样吧?”

    “考是必须的。不过不用像书生一样背四书五经,都是打仗能用的东西,比如枪炮的操作、阵型的排列之类。”

    众人松了一口气。

    “不过识文断字是基本要求,每人都要学会常用的字句,不仅要认识,还要会写。达不到要求,不能任命为军官,你们几个,则必须要通过考核,哪天通过了,才能指挥部队。”

    “啊?”几人全部傻眼。

    林三小声嘀咕:“我粗人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叫我识文断字,还不如让我上战场”

    声音虽小,可是刘烨听见了,打断了他:“大铁棒子砸人很爽吧?识字太辛苦对吧?上天确实赐予了你强健的体魄,力大无穷,可是你仅仅满足于靠力气吃饭,几年十几年之后,最多也就当个几百人的头目,能有多大前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