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转吧,坏女人-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并阳瘟疫肆虐,城内百姓和黄巾士卒各个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最令管亥担心的是下面有人在鼓动士卒们开城逃离这个魔窟,很多士卒对此意动。

    陶谦身死,南方被袁术所占。管亥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感觉很惊恐,随后一想,却豁然开朗起来。

    先前的惊恐是因为袁术的实力强大。整个大汉,如今实力最强的诸侯只有三个,一个是北方的公孙瓒,一个是长安的西凉军,另外一个就是南方的袁术。这三方每一个都有十数万军队,而这些人中,公认综合实力最高的同样是袁术。

    以前的陶谦在管亥看来威胁并不大,但袁术到了他的旁边,那就不是有威胁的问题了,而是该如何避免与袁术军交战的问题。

    想到其实与袁术军不必兵戎相见,这就是管亥不再担心这件事情的原因。袁术其人,在河南起家,当年黄巾之乱立下赫赫威名,但同时袁术为人仁慈,对黄巾采取怀柔的手段,不断招抚、安置,如今袁术军中有很多人都是黄巾出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何义此人。

    并阳发生大疫,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整个城池的人都会崩溃,死守并阳、临沂已经不可能。南下逃跑,又有楚军精锐在那里,是死路一条。

    分析形势之后,管亥认为,现在的情况最好的莫过于投靠袁术。只要投靠了袁术,黄巾即可南下求得活路。

    想通了关节,管亥立刻手书了一封投诚信,出了门让守在外面的士卒带着出城南下,前去郯城,呈递给文聘。

第263章 管亥南迁(二)() 
听到侍卫通报,城外有一管亥的使者前来,文聘很好奇。对于管亥的目的,文聘猜测他是欲与楚军罢战,好抵御刘备,当然对另外一个几率颇小的可能,文聘也有点期盼。

    不过这管亥新取了阙宣的地盘,正是实力强大的时候,突然来投靠楚军,有些不大可能。

    管亥的实力很强,文聘不得不重视他,没有摆什么架子,让人去将那使者带进城,面见他。

    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文聘见到了管亥的所谓使者——一个衣衫褴褛的士卒。这人年约弱冠,消瘦而精悍,一看就是个机灵人。那使者见了文聘,也不行礼,只是好奇的偷偷打量着文聘。

    料想这人定然是管亥从乡下拐的壮年,不知礼数,文聘没有怪罪。黄巾中的人多是农民出身,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又眼界狭窄,若是出了一个侃侃而谈的人,文聘倒要惊奇了。

    “说吧!管亥找我什么事情?”见那使者半天不说话,文聘没了耐心,直接问他。

    “渠帅要我给将军一封信!”那人听了文聘问话,注意力从房间摆设上收了回来,从怀中掏出一卷麻布包裹的东西,双手拿着伸到了文聘面前。

    “就这东西?没有其他的了?”文聘一看那麻布上到处都是汗渍,要是书信写于麻布上,岂不是已经污了?这管亥如此轻慢楚军,文聘脸色微变。

    “就是这个!没有其他的了!”

    “好吧!你且下去休息,钱信,给我安排好这位使者。”文聘抓过麻布,向外喊了一声,然后将麻布放到了手边的桌上。

    等那使者被带了下去,房内没了人,文聘才慢慢将麻布打开。这麻布裹了有个数层,最里头有一卷丝帛。

    知道丝帛才是信件,文聘脸色稍缓,慢慢打开了帛书。这帛书上的字迹还算工整,用词也比较准确,让文聘很容易就看明白了。看完整卷丝帛,文聘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这管亥在信中夸赞了袁术的仁义德行之后,表明他欲投靠楚军,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并阳、临沂爆发大疫,黄巾多有传染。他想让楚军接纳那些受感染的人,然后尽力治好他们。

    “管亥欲南投我军,可从其信中所言,那并阳、临沂的疫情恐怕比管亥信中所述还要严重,不然取得诺大地盘,拥兵数万的管亥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到手的权势?”稍微一想,文聘就发现了管亥信中的不详之处。

    并阳、临沂二地爆发瘟疫文聘有所耳闻,也听到过管亥把受感染的人驱赶出了城,按理说两个地方的形势应当被控制住了才对。

    管亥的投降条件是治疫,这让文聘非常难以抉择。瘟疫这种东西,谁敢确定自己会治?楚地发生瘟疫不扩散,都是因为袁术特意下令的隔离之法所致。一经发现传染源头,立刻隔离处理。

    隔离处理之后不会复原的疫病立刻屠杀掉受感染的畜群与人群,用大火焚烧,这样才能将不稳定的瘟疫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今并阳、临沂二城爆发瘟疫,范围太大,文聘预计,少说得有上万人遭受感染。不然管亥不会这么焦急,不谈任何条件的投靠。

    无法抉择之下,文聘只得写了封信,并管亥的文书,发送到南方王府,请求袁术定夺。

    两日后,文聘的文书传达到袁术手中,细细看了两封信,袁术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下来。

    若是按照一般的情况处理,只要将黄巾整体隔离起来,把受感染不行的人坑杀掉,那黄巾中的疫病自可解去。这是最安全,也是速度最快的办法。

    但管亥的要求定然不是这个,要是用这个方法,管亥自己都能办到,不需把它作为一个条件。管亥要求楚军尽力对受感染的士卒进行救治,定是要楚军用正常的医疗手段对受疫病的人员进行救治。

    虽然管亥的条件有些苛刻,不过袁术也想得通。那并阳、临沂受传染的人一定不少,若真个按照坑杀之法来做的话,管亥还没行动就要身首异处。也许他投靠南方袁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几年,扬州对于瘟疫的预防与消灭之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经验都是从大大小小的畜疫上不断摸索累积起来的。

    说起来,除了少部分确实厉害的疫病楚军没法子控制与消除,只能按照最原始的办法隔离坑杀感染者以外,其余大部分的疫病都能够控制住传染速度,同时也能慢慢进行医疗消除。

    那并阳、临沂所发生的乃是热病,从病症为咳嗽、头晕、咽喉疼痛、死的人都是咽喉疼痛一段时间之后,发展到胸闷、胸痛,最后死亡。从症状上看,不就是风热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发展到肺炎,最后死人的吗?

    这个年代感冒可不是小病,而是一场了不得的瘟疫。先前文聘大军发生风寒,幸好及时的进行了控制,不然现在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猜测黄巾军得的是风热感冒,袁术立刻有了定计。

    早前袁术就了解到,大汉发生的疫病中,十有八九都是因为季节变换引起的感冒情况所致。这个年代,食物不充足,大部分人营养不良,人们的抵抗力低下,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以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波及千千万万的人,死伤无数。

    知道大部分瘟疫都是感冒之后,袁术想起了后世最为出名的一剂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银翘片。这是在后世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药品,当然其中的成分也比较简单。其中金银花和连翘两种东西,袁术记忆尤深。

    这几年大大小小症状类似感冒的瘟疫用了袁术特意要求种植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三种药材进行不断的防治与配比实验之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由这三种药材按不同配方做成的药材,对一些疫病有很好的防治与早期治愈效果。

    想到既然那管亥所在地发生的疫病乃是热病,情况与感冒相似,想到管亥的地位对于袁术与刘备都很重要,刘备舍黄巾而求徐州,在袁术看来是一大败笔。这管亥号召力很大,能让他信服的话,徐州与青州地区的黄巾也就能够控制了。不要小看黄巾,数十万的人可是一大笔资源,由此袁术心中有了决断。

    他没有与其他人相商,立刻写了封书信,快马传到文聘手中,要他做好接替防务,和先期疫病隔离的准备。然后袁术又下令大司农刘邈,再次筹备一批数量巨大的治疫药材北上。

    这几年扬州发展不错,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一般的药品已经足够使用,而像治疗瘟疫的特殊药材,在仓库里头可谓堆积如山。要不是移民司还有一部分消耗,每年换季,州府都要以防止瘟疫的口号进行药草分发,淘汰陈旧的药草,刘邈与袁涣早就要求袁术终止耗钱的药草储备制度了。

    两日后,北方的文聘接到袁术的加急传信,紧急从南方的司吾调取了一批数量不多的草药,然后他立刻着手在郯城进行瘟疫防治安排,在郯城专门划出了一个隔离地带。除此之外,文聘也下令南方各地,开始瘟疫控制与防治安排。

    由于黄巾人数巨大,害怕有人从小道逃脱岗哨,把疫病带到郯城以南的地区,文聘增设了岗哨,日夜搜寻。

    至于最重要的收拢黄巾一事,文聘并未慌忙接纳黄巾,而是先修书一封,稳住了管亥所部,他要等到纪灵的大部队到达,南方药草送到之后,才敢于北上接收并阳。至于稳住管亥一事,则是押送了司吾调来的部分药草送去并阳,以此来表达诚意。

第264章 歇战(一)() 
文聘在东海国的动作并没有加以隐藏,管亥在南边的细作很快就得知了楚军的动作。

    得知楚军在南方各个道路要道上布置岗哨,派遣马军在各地巡逻,却对北方并阳还未做出安排,管亥非常担心。

    194年1月中旬,楚军使节运送着药草达到并阳,带来了管亥期盼已久的文聘书信与袁术的王令,让担忧数日的管亥悬着的心放了下去。从使节手中获取了文聘与袁术的回信,管亥不敢耽搁,召集了手下的将领,聚集在一起,这才当场打开书信,让大家都见证一下,以安众人的心。

    其实并阳的情况比袁术猜测的还要严重。虽然早先管亥就让人把受感染的人赶出了城。但城内有人刻意传播,有部分人刻意隐瞒之下,并阳的疫病已经非常严重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得了疫病,整支大军人心惶惶。按照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便会瓦解掉。

    幸好现在疫病的传播速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每日感染的人数逐渐下降,不然管亥可能早就控制不住并阳的局势了。

    从文聘与袁术的信中,管亥知道了楚军的意思。袁术已经同意接纳管亥所部数量巨大的黄巾军,同样也同意了处理瘟疫的问题,只是要求他们配合文聘的安排。

    当着众人的面,管亥将书信中的内容一一念了出来,念完之后,管亥还将书信递给了军中识字的将领,让他们做个证明。

    管亥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身对于自己的安危便十分担忧的黄巾众将士,亲耳听到管亥已经为他们寻找了下家,大家都会投靠南方的袁术之后,整个大帐内的人都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

    先前瘟疫扩散,在将领议事上,很多人常常提出要求打开并阳城门,摒弃掉受感染的士卒,弃城逃入山中。而一部分将领则因为手下有大部分士卒染病,坚决不同意抛下他们逃走,这件事双方闹得很厉害。

    也不是没有人建议过要投靠南方的袁术,但对于这件事情,大家都没报什么希望。如今管亥突然宣布,他已经联络好了楚军,谈好了条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楚军中的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