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王朝二十帝-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57年正月初五的夜晚,安禄山像平常一样在李猪儿的侍奉下躺在了自己的床上,但他怎么也不会知道,他这一躺下就再也没起来了。安庆绪、严庄和李猪儿来到安禄山的帐外,事先做足准备的李猪儿,用一把大刀,狠狠地砍在了安禄山的肚子上,安禄山睡觉总爱把佩刀放到自己的床头,在遇到袭击后,他下意识的去『摸』自己的佩刀,但到早以被李猪儿拿走,安禄山挣扎了一会就咽气了。

    看着死去的父亲,安庆绪很慌张,但还是很小心翼翼的将安禄山的尸体埋到床下,并严守秘密,谁也没有通知,只有他、严庄和李猪儿三人知道。

    在安禄山死后,严庄伪造诏书将安庆绪立为太子,继而又登基为帝。安庆绪上台后,对百官施以奖赏,收买人心,又让严庄为自己处理政务,自己则花天酒地起来。

    话说这严庄,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得到安庆绪的授权后,他调兵遣将,让张通儒等人守长安,让史思明坐镇范阳老家,反正一些重要的城镇部署着精兵良将,最后,他命尹子奇为大将,领兵十三万,去攻打睢阳,想要打开南下的道路。

    睢阳位于河南南部,处于大运河汴河的中部,是江淮地区的重镇,也是南下江淮的交通要塞,而当时唐王朝的赋税收入全仰仗江淮地区,如果睢阳不保,大唐将岌岌可危。

    时任河南节度副使的张巡,以及睢阳太守许远,担负起了守城任务,而当时二人总共的兵力加起来才不到7000,想要守住睢阳,谈何容易。

    但就是这二人,以区区不到七千之兵,足足抵抗了尹子奇十多万大军近十个月的攻击,之间击毙和俘获的叛军数十余万人,堪称奇迹,而在这十个月中,朝廷源源不断的得到江淮地区赋税的接济,已经准备好反攻叛军。

    眼看睢阳久攻不下,安庆绪又从别的地方调来部队加强进攻,这就给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提供了机会,唐军在北边不断的收复失地,在睢阳失守前一个月,西京长安已经收复,在睢阳陷落后十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而此时的安庆绪只带着1000余人逃到了邺城。

    此时唐肃宗犯了一个大忌,就是没能命令部队继续追击安庆绪部,而是急于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长安城,所以安庆绪又得到了休整,继续招兵买马。但此时的安庆绪很惧怕史思明,毕竟自己的父亲安禄山不在了,史思明对自己还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就派使者去史思明部调兵,因为毕竟明面上史思明还是安庆绪的部下。

    但这时狡猾的史思明将安庆绪的使者扣下,并且以安庆绪的使者为礼,向唐朝投降,这样一来,你安庆绪就不能从我这儿调兵了,而且唐军也会先攻击安庆绪部,不会对我有什么威胁,自己还能坐山观虎斗。唐肃宗当自然知道史思明是假投降,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先集中力量攻打安庆绪,然后再收拾你史思明。

    就这样没过半年,唐军就将安庆绪部围堵在邺城,此时的安庆绪保命为主,就又派遣使者去史思明部求援,并答应会将大燕国皇帝之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也是聪明人,如果自己不出兵,在邺城的安庆绪肯定会被唐军歼灭,而且安庆绪的余部也很可能投降唐军,唇亡齿寒的道理史思明还是懂的。因此史思明又举起了反唐的大旗,派军队去支援安庆绪,安庆绪被史思明救下后,自以为让出皇位就高枕无忧了,但史思明还是以杀父之罪名将安庆绪以及他的亲信们处以绞刑。

    处死安庆绪后,史思明接任了大燕帝国的皇帝之位,继续与唐军周旋作战。

    史思明的部队在安史叛军中是最残暴的,没有之一,他每每攻克一座城池,就会大开杀戒。对于如此残暴凶悍的叛军,唐军也吃了不少亏,但总得来说,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上元二年(761年)春,这也是安史之『乱』敌我攻守的转折点,在这年春天,史思明的部队进攻陕州受挫,退守永宁。史思明命令史朝义在此修筑三角城,用来屯集粮草,当时史思明是以自己的大儿子史朝义为三军统帅的,史朝义是一个比较温顺的人,能够体谅士兵,与将领们的关系也很好,也可能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和史思明格格不入,史思明心里总有一种杀掉史朝义,立自己小儿子史朝兴为太子的想法,而且还经常在嘴边念叨,所以大家都知道此事。

    由于史朝义没能按时将城防修筑完毕,前来巡视的史思明很是恼火,斥责史朝义敢违抗自己的命令,想杀掉史朝义等人以立军威,史朝义战战兢兢的说道:“士兵们太累了,让他们休息休息再干活吧。”史思明听后大声喊道:“你体恤士兵,就干违抗我的命令?给我立马干活。”史朝义只好赶紧命令士兵们继续工作。

    史思明临走的时候,还大声骂道:“等我攻克陕州,杀却此贼!”

    史朝义听了这样一句话,内心和很恐惧,将领骆悦等人也害怕兵败被杀,因此就力劝史朝义先动手为强,杀掉史思明,但史朝义还算忠孝,没有答应属下的要求,骆悦等又以投降唐朝为代价威胁史朝义,史朝义考虑再三,终于点头表示同意。

    这天夜里,史朝义带着骆悦等人来到史思明的大帐外,说是有要事禀告史思明,守卫们没敢阻拦,骆悦等人手持大刀进入帐内,连砍几人,史思明吓得赶忙逃跑,但还是被骆悦等人抓住,捆绑起来。

    一行人先是伪造诏书,让史朝义继位,并杀掉史思明在外统兵的亲信大将等人,然后和很果断的将史思明用绳子勒死。史思明内部出现混『乱』,自此,唐军开始反攻,而叛军再无力招架。史朝义也于763年众叛亲离之下,『自杀』而亡。

    安史之『乱』虽然只经历八年,但导致唐王朝的实力急转直下,中原百废待兴,边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出现。

第41章 唐肃宗李亨(宦官势力的崛起)() 
自李亨北上灵武的时候,他就结束了自己艰难的储君之路,开始了自己的皇帝征程。

    唐肃宗李亨重用有能力的将领,与安史叛军展开周旋,并在安史叛军内部出现分裂后进行反攻,终于将安史之『乱』平息。但随之而来的大唐完全不如以前了,外有吐蕃等少数民族的的觊觎,内有藩镇割据的动『荡』,就连宫中也是一片瘴气,良将忠臣不得志,宦官『奸』佞显风威。

    唐肃宗李亨在继位不久后,就册立自己的长子李豫为皇太子,李豫在安史之『乱』中表现也很良好,加之为了稳定国本,所以李亨早早的确定了他储君的位置。但肃宗的宠妃张淑妃在后来被立为皇后以后,宫中的明争暗斗更加频繁起来,外加大宦官李辅国与程元振也都手握大权,导致整个朝野鸡犬不宁。

    张皇后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女人,因为她也为唐肃宗生了两个儿子,所以总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太子李豫的位置,所以就暗地里打压对自己不友好的大臣,李辅国由于一直在唐肃宗李亨手下效力,又加之拥立唐肃宗有功,所以在李亨即位后他的地位也非常的显赫,把持朝政,手握禁军。

    李辅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对一些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实施打压,有了共同的敌人,张皇后和李辅国这两个皇帝身边最重要的人也就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不听话的大臣。皇三子建宁王李倓就看不下去了,李倓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一心辅佐自己的哥哥太子李豫,他多次向自己的父亲进谏斥责张皇后和李辅国的不是,请求父亲李亨处罚张皇后和李辅国,但年轻的李倓怎能是这两个老狐狸的对手?在张皇后和李辅国的谋划下,李倓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唐肃宗处死,真是可悲。

    李辅国在当时的权利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大臣要觐见皇帝都要经过他的批准,皇帝的旨意也都由他亲自起草,就连当时的宰相都要对李辅国低三下四,官员的任命也就更不用说了,都要经过李辅国的同意,当时地方的一些节度使的任命,全由李辅国一人包揽了,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大臣们那是敢怒不敢言呐。

    李辅国不仅对当朝的大臣们实施打压,而且还对唐玄宗的随从们看不过眼,当时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深居宫中,身边可以说话的人只有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但李辅国觉得这些人整天在皇宫中也不像话,所以就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利将高力士、陈玄礼等人流放边疆,只剩下唐玄宗李隆基一人,茕茕孑立,好不孤独。

    唐玄宗是一个寿命很长的皇帝,将近80岁的时候才去世,这在古代已经很长寿了,如若不是安史之『乱』的话,相信他的寿命应该更长,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帝王,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完美,他于762年5月3日离开了他的大唐帝国,被葬于泰陵。值得一说的是,他陵墓的陪葬墓少的可怜,只有高力士一座,陵墓的规格和豪华程度远不及他为自己父亲唐睿宗李旦所修建的桥陵,毕竟此时的唐王朝应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纵观唐玄宗的一生,还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参与宫廷政变,为自己的父亲夺回皇位,后又平息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作『乱』,继而迎来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唐朝,但在他的晚年却因沉『迷』于杨贵妃,导致朝政不稳,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的鼎盛是他一手缔造的,但大唐的没落也是他一手造成的,也许,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吧!

    就在唐玄宗病危的时候,唐肃宗也一病不起。这时,张皇后急了,她要加快壮大自己的势力,因为她与李辅国的关系已经很微妙了,她想借太子李豫之手除掉李辅国。于是张皇后召见太子李豫,向李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李豫毫不思索地就一口回绝,毕竟李豫自己现在是太子,李辅国有手握大权,犯不上与其争斗,再者说也斗不过,而且李豫心里也清楚张皇后是个什么人。张皇后被拒绝后心里很不好受,因此她心生歹意,自己的儿子在朝中的支持率不高,她就想到拉拢二皇子越王李系,想暂且用李系取代太子李豫,把权利握在自己手中,遂与李系密谋,准备废掉太子李豫。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程元振得知,程元振就赶忙告诉了李辅国。

    李辅国当时权倾朝野,势力很大,他得知皇后要造反的事情后,先是派人将太子保护起来,继而又很果断的将张皇后、李系等人的阴谋戳破,并当着唐肃宗的面把张皇后抓了起来,此时病重的唐肃宗那受得了这般惊吓,当天夜里就驾崩了,时年52岁,张皇后和李系随后也都被李辅国处死。

    唐肃宗死后,被葬于建陵。再看看他的一生,从小生活在开元盛世的和平年代,却也身在宫廷权利争斗中谨小慎微的度过了自己将近20载的太子生涯,最后在风雨飘摇中出任皇帝,最后将安史之『乱』基本平息,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皇帝,但他也是唐王朝20名皇帝的转折点,之前的皇帝个个名垂青史,而其后的皇帝却很难有所作为了。

    在唐肃宗李亨驾崩后,公元762年5月18日,太子李豫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拥立为唐王朝的新皇帝,是为唐代宗,他也是唐朝第一位以长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

第42章 唐代宗李豫(百废难兴)() 
在李辅国与程元振的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