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荡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对方好几个人围在一起拿下。对方把姬云打了一顿,搜遍全身也没找到一点值钱的东西,就把他给放了。又饿又渴还浑身是伤的姬云饿得肚子疼,蜷缩在不知道谁家的门口沉沉睡去,醒来之后发现已经被人放到床上了。

    救他的是两个老人,面相很慈祥,虽然家里清贫,但在照顾姬云的时候从不吝惜。他们也没有怀疑姬云的来历,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因为受伤失忆的外乡人。姬云对此非常感激,自从身体好了之后将老人家的所有活儿都给包了,他本就是出生在农村,对这些事驾轻就熟。

    在老人家住了近一个月,姬云终于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

    他穿越了,而且是一下子就穿了两千多年,到了秦朝。现在是秦始皇三十五年,而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在九原郡内,不是蒙恬北击匈奴之后为九原郡新增的地盘,而是秦朝统一六国时从赵国手里抢来的原九原地界,所以这里有不少人其实是赵国后裔,这两位老人就是。

    他也弄明白了之前攻击自己的那些人是什么来头,那个公子哥是当地县令的儿子,依靠自己老子的名头四处惹事。其实依照秦律,私斗和赌博都是重罪,轻则罚金徭役,重则黥面充军,只是这九原郡山高皇帝远,没什么人管,再加上又靠近匈奴,百姓们身体里还多少保留着些游牧民族的野蛮习『性』,『政府』部门也不愿意压得太狠,他们才敢在闹市区赌博打架。

    姬云不是一个爱惹事的人,既然对方有背景,在那之后也没有找过自己的麻烦,他自己当然也不愿意主动再生事端。然而不知怎么回事,这个纨绔子弟竟然找上了这两位老人的麻烦,姬云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而且这一次这个公子哥竟然只带了两个人在身边,所以即使那两位老人拼命劝解,依然没能阻止姬云把他胖揍了一顿。

    随后不出意外地,姬云被抓进了官府,那个公子哥把私斗和赌博的罪行全都按在了姬云身上,然后发配长城戍边去了。

    本来发配戍边这种重罪需要上报,但县令为了防止姬云在高官面前『乱』说话坏了自己的官职,连给姬云黥面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就扔进戍边的队伍里送走了。

    临行前两位老人哭着送了一路,搞得姬云也有些伤感,毕竟三人也算是一起生活了一个月,两位老人早就把姬云当儿子看待了。

    姬云所在的戍边队走了整整十日才抵达临河城,简单修整了半日,就又出发赶往高阙塞。去年秋天,将军蒙恬就是从这里率军出征,把匈奴人赶到了阴山以北,阳山以西。

    从历史书上看,戍边对于老百姓来说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交通落后,通信落后,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走出自己的村落,更不要说跑到边疆当兵了;而且这时代医疗条件也很差,水土不服在现代也许只是一个小『毛』病,但在这个时代可就真的会要了你的命了;再加上这个时代人们的故土观念很重,要他们离开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去远方,也很挑战他们的耐『性』。

    不过这些对于姬云这个现代人来说并没什么可怕的,而且反正他在这个时代也无亲无故,去哪里都一样。

    到了高阙塞之后,姬云因为那个县令的“特殊照顾”被分配到了地位最低的民夫营,负责搬砖修补长城。这是最苦的一个差事,生活条件也很差。但也许是老天爷看姬云大老远穿越过来不容易,给他“安排”了一场战斗——因为放走了一只快要被抓住的野兔——和一个秦军士兵打起来了,论近战能力,姬云是不输他的,实实在在把他打服了。

    这一战又恰好被百将看见了,哟呵,民夫队里还有这么一个强人?于是在百将的引荐下,姬云稀里糊涂地当上了什长,大小算是个官了。

    当然,身为老师,又是现代人,姬云对这些士兵的痛苦是很能理解的,因此对手底下的九个士兵很好,对自己之前待的那队民夫营也很照顾。渐渐地,姬云的名气就在士兵中间增长起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爱戴和敬佩。

    怎么说呢,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姬云爬上了长城,一路和驻守在城上的士兵们打着招呼。穿越前他从来没去长城,没想到在这里却亲眼见证了长城的修建。东方的天慢慢亮起来,阳光洒在城墙上,让姬云觉得有些温暖,从北方草原吹来的凉风扑在他的脸上,让他从刚才的梦中清醒过来。

    是啊,不管怎么说,自己确确实实穿越到了这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国了啊!姬云手撑着墙垛,望着连绵的阴山,心里冒起别样的情绪。自己必须要努力,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秦末『乱』世中谋求一席之地!

    “哟,姬云?”一个声音在姬云背后响起,“怎么这么早就上来了?我记得今天不是你们看守烽火台吧?”

    姬云回过身去,发现是提拔自己的百将陈武,立刻抱拳行礼:“参见百将!”

    “不用这么拘礼,走,陪我去检查一下西边的烽火台!”陈武拍拍姬云的肩膀,然后向前走去。

    “诺!”姬云朗声回答,跟在陈武后边走着。

第3章 长城下(2)() 
“当上什长的感觉怎么样?”陈武在前面走着,问道。

    “其实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些小兵头。”

    “不过听手下的人说,大家对你的看法都还不错啊!”陈武站住脚步,停在一座烽火台的面前,拿着剑柄去敲上面的石砖,发出清脆的响声,“继续保持,能看出来,你小子有些本事,说不定以后能做大将。”

    姬云赶紧抱拳道:“这都全靠百将提携。”

    “哪里,这全都看个人的造化。”陈武收起剑,拍了拍刚才敲的砖石,满意地点点头。姬云知道,这座烽火台是陈武领着人建的,是这几十里长城上最坚固最高大的一座,甚至得到了蒙恬将军的亲自夸奖。这让陈武很是满意,虽然嘴上不说,但大家都知道他为此有多骄傲。

    “百将建的这座烽火台,恐怕是这长城上最好的一座了。”姬云也拍拍烽火台的墙壁,恭维道。这也怪不得姬云拍马屁,在长城这一个多月,他可是看尽了穿越前不曾见到的丑陋姿态。为什么后来秦国会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一落千丈?为什么进入南越地区的五十万秦军去而不返?为什么六十万大军在巨鹿打不过项羽十万联军?恐怕这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当年人人尚战、个个争先的百战之师,早已被看似盛世之相的大秦帝国消磨得差不多了。

    “说笑了,说笑了。”陈武钻进烽火台里面,往顶上走去,姬云也跟了进去。“对了,还有件事想问你。”

    “百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姬云定当竭尽全力。”

    “看你的为人处事,似乎是大家子弟,为何沦落到这边疆来了?要说你是犯了什么罪也就罢了,可你面上干干净净,也没个刺字,我倒是有些搞不懂了。”陈武和姬云爬上了烽火台顶,两个负责值岗的秦军士兵赶紧立正行礼,陈武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拘谨,随即找了个墙垛坐了下来。

    姬云没有坐下,而是靠在墙垛上,朝南方看去,那边也是连绵的群山,只是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比北边的山要温暖一些。只不过对于陈武的问题,姬云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吧?况且就算是这么说,对方也不会相信啊。什么大家子弟,这不过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义务教育而已。

    “怎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陈武哈哈大笑起来,引得那两个值岗的士兵也朝这边看来。

    姬云尴尬地笑笑:“没有,只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也不强人所难,你若是不方便说也没关系。”陈武还想说点什么,却被那值岗的士兵打断了:“百将,你看那边。”

    陈武和姬云顺着士兵的手指往东方看去,一杆“蒙”字大纛迎风飞舞,猎猎生威。

    “是蒙将军?”姬云来到这里之后还没见过蒙恬,因此有些不敢确定。他对蒙恬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北击匈奴”这一秦朝时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在后世的评价颇高,原本没什么功勋的蒙恬也因此成为了后世汉族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是,走吧,咱们可得赶紧去迎接。”陈武站起身来,吩咐道:“赶紧擂鼓传令,通知各营!”

    那士兵抱拳领命,三步并作两步跑下了烽火台。

    厚重的鼓声响起,连成一片,敲散了山谷中的薄雾,叫醒了大部分还在沉睡中的秦军士兵。

    姬云跟在陈武后面走着,他发觉自己竟然有些微微发抖,心里也紧张得很,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参加教师面试的时候,而且还远不如如今这么强烈。毕竟自己马上见到的那个人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在这个以勇武著称的人面前,这点紧张应该是正常的吧?姬云这么安慰自己,很快就下了烽火台,朝蒙恬来的方向走去。

    其实姬云想得有点多了,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什长,基本是不可能有机会见到北将军蒙恬的,在姬云的上面,不知还有多少将军参事,他离着蒙恬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和陈武一起赶到高阙塞的点将台之时,校场里已经站满了士兵。陈武拍拍姬云的肩膀,让他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去,自己也走向了自己的位置。

    努力踮起脚望了望点将台,姬云才发现自己离得实在有些远了,根本看不清台上的情形,一会儿就算蒙恬站上最高的地方,自己恐怕也看不到什么。有些失望地摇摇头,姬云走回了自己的队伍,身边的人都向他打着招呼,他也只是点头微笑回应。

    “大哥,怎么了?”姬云的手下牛承见他不太开心,出口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咱们离蒙将军太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站到前面去看。”姬云挠挠头回答道。

    “那可就难了,现如今胡人也跑了,又没什么仗可以打,哪有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牛承耸耸肩,“不过这样也好,干满两年就回家娶妻生子,我才不要打什么仗,万一不小心把小命丢了可划不来。”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确实有斩敌首领功的制度,也有不少关中子弟因此得到了爵位,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但统一之后国内安平,根本就没有什么仗可以打,这个制度慢慢地也就荒废了,南下百越的秦军还好,基本都是故关中的子弟兵,而北上戍边的士兵,一开始也全是关中兵,但打完匈奴专攻为守之后,戍边的士兵大都是后来从六国征发的民众,待遇自然不如关中子弟那么好,因此很多人其实并不愿意和匈奴人随便开战,只希望守好两年边就回家。

    只是这些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因为水土不服死在了边疆,退役回家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梦而已。

    一声悠扬的号角声在校场上响起,这代表着蒙恬进入了校场之中,所有人立刻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原本闹哄哄的校场竟然一下子安静得像是空无一人般。虽然这已经不是姬云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场面,但他依然从心底里感觉到一种震撼,这校场里起码有上万人,竟然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鸦雀无声,可见蒙恬将军的治军能力。

    姬云仰起头,费力地往点将台上望去,只能看到一个壮硕的身影走上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