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职攻略-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老六康儿,哀家好生佩服他。多少年来,身为王爷居然都能做到不谙政事,只一心观鸟赏花。据说他不仅疏于公务,就连家事也懒得过问。前阵子家中长女川平郡主与一个晋商的公子闹出传闻,令天家一阵蒙羞。派他去,对皇上自然是无害,可是哀家只怕他过于无能,反过来被老九算计。这一点,皇上有可考虑?”

    李忠道,“母后思虑得周全。不过,这一点母后不用担心。奕弟中毒之事,一直秘而未,如今只有卫府至亲和汴京府若干人知道,那远在西北的九弟更不会知道。回头孩儿派六弟西去,更不会大张旗鼓。所以,九弟不见到六弟,便不会知晓此事。他就是有心动作,也无时间准备。母后担心六弟被瞒,是多虑了。”

    曹太后想了想,道,“也好。卫奕到底是个外姓人,派老六去探探老九也好,省得往后令皇上落下个兄弟相间的名声。”

    说起“兄弟”二字,曹太后不禁眼眶微微湿润。

    “老九,彧儿,多年未见,你还好么……”

    曹太后忆起往事,痛心疾,一时悲从中来,干咳不已。

    李忠连忙起身,唤来芳若。

    “母后莫要思虑过重,凤体为安。”

    曹太后在芳若的护理下逐渐趋于平静,声音也变得低沉几分。

    “皇上,天山血池之事你自个儿拿主意罢。的确没有外姓人出入过是事实,不过若是行事机密,外人也不会知晓。你既此时到访,可见心中重视,哀家不会不知趣儿,还要枉顾人命拿来祖训加以阻拦。万一那卫奕有个好歹,倒落下来咱们母子二人的心结。哀家老了,最近也总觉得身子骨儿不如从前,睡得浅,吃得少,怕是油尽灯枯的那一天不远了。哀家如今最看重的就是母子间的情份,最盼望的就是有一日你们兄弟几个能够聚在哀家的床榻前,陪哀家说说笑笑,那就足矣。可惜的是,老九他……”

    曹太后说着说着,又提到了九王李彧,她说不下去,再次悲恸。

    李忠见状,连忙施礼,道,“母后千万莫要胡思乱想,母后定会长命百岁。孩儿这就退下,母后好生歇息。”

    曹太后手捧胸口,微微颔,“皇上也快回去歇息。”

    李忠提了提唇角,“这个点儿,孩儿便不回福宁宫,直接去延和殿打个盹就到早朝了。”

    曹太后叹息一声,再次颔,“皇上辛苦。”

    李忠走后,芳若侍候曹太后就寝,曹太后摆了摆手,道,“这个点儿,皇上睡不着,哀家也睡不着,不如芳若陪着说会话可好?”

    芳若应声,跪在床榻旁,伸出双手,握住曹太后的手腕,反复在大凌、内关、通里、太渊、列缺、神门六处穴位轻轻按摩。

    曹太后觉得平静许多,双眼望向床幔,声音里全是悲凉。

    “十年了,有十年了罢。十年前,老九遣往西北,哀家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最年幼的孩子。”

    “当年,他是那么英姿勃,最得先皇宠爱,谁知,却因为一时疏忽,断送了大好前程。”

    “老九,老九,你莫要怪哀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哀家心有余,力不足啊。”

    “不管老九当年做了什么,做过还是没有做过,哀家只盼能再见他一面……”

    “会的,太后。”芳若轻声安抚。

    “皇上宅心仁厚,勤政为民,饶是对待一个异姓兄弟都能慷慨相助,何况手足?太后不必难过,会见到九王爷的。”

    “是么,但愿罢……”

    曹太后苦笑。说着说着,觉得一阵困意再次袭来,不久,便沉沉睡去。(。)

第二百零三章 同心结() 
因为慕容晋和白卿若的劝告,沈月然回了一趟京郊。

    回到京郊,绿苏见她神情憔悴,问她这几日做什么去了。她没有告诉绿苏实情,只道卫奕偶感风寒,她放心不下,就在哥哥嫂嫂那里住了几日。绿苏见她消瘦不少,又问她要不要吃些东西,她说吃不下。绿苏见她情绪低落,双眼红红,知道她有心事,不敢再多问,乖巧地端来一盆热水,之后独自返回屋里。

    沈月然净了净身子,双手抱膝,坐在床板上,望着那件满是鲜血的粉色衣裙怔怔出神。

    那一天,出门前,她还好一阵踌躇,抱着一枚铜镜瞧了许久。

    蓝色衣裙清秀,白色衣裙飘逸,黄色衣裙明艳,花色衣裙素雅……

    想来想去,她选中了她最钟意的粉色。

    她喜欢粉色,从前世到今生都是。粉粉的,静静的,不太浓,不太艳,淡淡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如今,这件粉色的衣裙却……

    她将头深埋于两膝之中,头疼欲裂。

    恍惚间,听见院外急促的叩门声。

    “沈小姐,沈小姐……”

    她揉了揉眼睛。

    是姚进谦!

    可是他醒了?!

    她连滚带爬地跑下床榻,跑去开门,姚进谦二话不说,把她拽上马车。

    “可是他醒了?”

    沈月然这才现,居然已是卯时,她就那样在床板上坐了一夜。

    姚进谦一边驾车一边道,“不是,沈小姐莫要心急,听小的把话说完。”

    “小的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缘因,反正把知道的全说了罢。就是今早寅时左右,老爷突然下了命令,让下人们替主子收拾衣裳和行装,还有田御医也一同随行。我斗胆问老爷,可是主子有救。老爷瞪眼,说不许多嘴。我不敢多嘴,就只好给老爷跪下了。我道没有主子,就没有进谦的今天,无论主子要去哪里,进谦都会跟随,侍候左右,请求老爷让进谦跟着同去。老爷想了想,道,也好,主子身边总得有个得力的人照料。于是,老爷又派出一个丫头、一个护卫,还有田御医与小的,一行五人,辰时出,不可耽误半刻。”

    “去哪里?”沈月然问道。

    “不知道。”姚进谦道。

    “去多久?”沈月然又问。

    “不知道。”姚进谦又答。

    “无论去哪里,去多久,小的想此去都事关重大,于是特意来带沈小姐去见主子一面,不枉沈小姐在卫府门外守了三天三夜。待会儿主子会先被抬上马车,小的趁机引开老爷和夫人,沈小姐赶紧地去见主子一眼。”

    姚进谦计划着,沈月然道谢,应允。

    “进谦,秀儿是不是快要生了?”

    沈月然想到姚进谦的家事。

    姚进谦略一迟疑,不置可否,“沈小姐不用为进谦担心,进谦早就安顿好秀儿。”

    沈月然“哦”了一声,当是应答。

    到了卫府,沈月然隐在一角,果然看见蒙蒙晨光中,卫府人进进出出,搬运行李,卫中鸿与刘惠琳并肩立在门鼓处,卫中鸿指挥张罗着,刘惠琳不停地拭泪。

    过了一会儿,几人抬着一副单架走出来,卫中鸿夫妇指挥着将单架放入马车,二人也随之进入马车。

    过了约一盏茶的功夫,二人才从马车里出来,刘惠琳眼睛更加红肿,卫中鸿脸上也有了些泪痕。

    这时,姚进谦喊了一句什么,卫中鸿夫妇走进卫府,沈月然知道时机已到,闪身钻入马车内。

    只看了一眼,沈月然就潸然泪下。

    马车里宽敞、明亮,温度宜人,布置奢华。他只着中衣,静静地躺在雪白雪白的貂绒上,面容苍白,两颊凹陷,唇色暗淡,耳边还有淡淡的水渍,想来是方才卫中鸿夫妇留下的泪痕。

    这是他吗?

    她记忆里的他总是英姿勃,神正眸清。

    她到现在还记得,文池初遇,他立于马上,逆光而立,那样的他,简直太迷人,仿若天神降临,不可轻亵。

    七夕那一晚,夜空中的星星有多么地璀璨,他就有多么地活跃,他见缝插针,替她美言,不顾形象,放开胃口大快朵颐……

    沈月然再次悲从中来,一只手抚上他的脸庞。

    “对不起,全是我的错,全怪我,全怪我……”

    这时,车外现出一阵骚动,只听姚进谦大叫,“好了,好了,来了。”

    她心里一咯噔,这就要走了?

    等了四天四夜,终于与他相见,却不过眨眼的时间!

    她从怀中掏出一缕青丝,双手飞快,打下一个同心结,塞进了卫奕的手中。

    “绾作同心结,一心盼郎归,我等你。”

    她说得飞快,俯身在他干涸的双唇上印下一吻,然后跳下马车,重新躲到巷子里去。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姚进谦与一个老者、一个强壮的护卫、一个丫头相继上车,在卫中鸿夫妇的目送下,马车一路向西。

    沈月然失魂落魄,双手紧紧抠住墙壁,才忍住了追赶马车的冲动。

    “我等你……”

    她喃喃低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三个字。

    ******

    “回去罢。”

    卫中鸿长叹一声,揽上刘惠琳的肩膀。

    刘惠琳顺势靠进卫中鸿的怀中,痛哭不已。

    “奕儿,我的奕儿,为何会这样,为何会这样……”

    那一晚,她实在是惊吓过度。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亲眼看见奕儿七窍生血的模样。

    她到现在还不敢回忆,也不许身边的丫头再提及七夕那晚。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她根本没有办法面对。

    卫中鸿轻轻抚背,道,“放心罢,田御医既敢向皇上开得了这个口,就是有十成的把握的。奕儿定会没事,相信我。”

    刘惠琳呜咽,“就算奕儿无事,经过此祸,也会大伤元气。究竟为何,汴京府的人可查出奕儿为何中毒?”

    卫中鸿垂下眼皮,看了看刘惠琳因为伤心哭泣而不断抖动的身子。

    “没有。”他回道。

    慕容晋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补汤,并非没有道理。

    奕儿生活简单,除了公务,极少在外地流连,所以,除了刘惠琳的补汤,他想不出来还有其它的东西可以把毒根种在奕儿体内长达三年之久。(。)

第二百零四章 王妃() 
那一年太后寿辰,他与刘惠琳也在受邀之列。席间,刘惠琳与六王妃安氏相聊甚欢。安氏询问奕儿可有婚配,刘惠琳答无。安氏便拿出一纸配方,塞到刘惠琳的手中,道此方乃天家祖传之方,可补男子精血,调和阴阳,只要长期服用,保管令奕儿成亲后一索得男。刘惠琳闻之大喜,深感六王府中六子七女,的确可以算得上子女成荫,想来是这方子之效,于是拿回卫府,为奕儿每天熬制。

    若奕儿此次中毒当真与六王妃的方子有关,那么,此事至少有三个疑点。

    一,六王妃为何要害奕儿?卫府与六王府向来无怨无仇,毫无冲突,六王妃动机何在?

    二,六王妃如此行事,六王爷可知情?

    三,最为令人难以捉摸的一点是,早在两年前,六王妃就已经得急症而亡。

    六王妃一死,方子就是死无对证之物,若想通过下毒人找到解药更是无稽之谈,所以,慕容晋才不顾已是致仕之年的年纪,外出找寻毒物来源。

    他与慕容晋都觉此事深不可测,像是一个无底深渊。

    六王妃的死,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奕儿的毒,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是有人在操纵这一切,还是一切全是一个巧合?

    此事,身为人父,他自然要彻查到底,还奕儿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