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职攻略-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苏却蹙起眉来,“弗不四是谁也弗不认识,那天,就四是刚到京郊的第一晚,绿苏见到灰卫公子了呢,不过灰卫公子骑着排白马,一下子就过去了。”

    他?沈月然一怔,脑中浮现出卫奕的模样。

    玉面,长身,锦袍,扬鞭,立于马上,背后透过金色光芒,耀眼得仿若天神降临一般。

    沈月然甩了甩头。

    他也来到京城,是特意来找采玉的吗?

    当初并未料到自己也会来到京城,没有记下采玉的地址。她也在京郊,不知能不能遇上,还有梅采莲,不知嫁出去了没有,梅长生是否仍在做饼

    沈月然胡乱想着。

    “粉姐姐。”绿苏拽了拽她的衣袖,“明日就开空工吗?”

    沈月然回过神来,甜甜一笑,“对,明日就开工。”。。

第五十九章 红痣() 
有了前几日的经验,沈月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租下一间店面。

    店面与民居一样,越是靠近城中就越贵。她仔细盘算过,城中当然人多,繁华,生意也更好做一些。但是,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别的不说,就她与绿苏两人每日来回车马费就是一笔大开销。而且,马上进入十月底,寒意渐浓,夜黑得早,万一碰上个大雪封城之类的险情,她二人的安全就难保。所以,店面最好在二人居处附近为妙。

    严格来说,她看上的这个店面并不算是个店面,而是临近集市的一处拐角。

    左边是一家油坊,右边是一家茶楼,两家店铺呈夹角,堆放了不少杂物。

    她主动找上房东,说明来意。

    房东纳闷,上下打量她,“你要租下那处污物角?”

    沈月然心中一哂,对于旁人来说,那处的确就是一处垃圾堆,可是对于她来说,弥足珍贵。

    这里距她与绿苏的住处不过一刻钟的路程,来回方便。临近集市,人流量大,不愁没有客源。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人把这里当作店面,租金上面一定好商量。

    “对。”沈月然肯定地道。

    “与其空着堆放杂物不如租给我,我可以出三分之一的租金。”沈月然商量道。

    房东心动了。

    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怎么不好?

    不过,当他看见拐角,面露难色,“不是不好,而是那里如今全是杂物,你若租下,那些杂物让我搬到哪里去?光是清运就得好几日,雇人来做又是一笔银子。”

    房东也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沈月然想了想,道,“如果我来清理,能不能抵去一个月的房租?”

    “一个月?不行,不行。”房东连连摇头。

    “半个月,行不行?”沈月然也改口。

    “只是抵去半个月的房租,一来可以整理多年的污物,二来可以增加往后几个月的房租收入,房东先生,这笔生意太划算了。我若不是个卖饼的,用不了好大的地儿,也不会来租这处拐角。并不是人人都是这样想的,错过就错过了。”沈月然好言劝道。

    房东再次心动。

    “那你得先交三个月的租金。”他最后强调。

    “没问题。”沈月然爽快地答道。

    “可是,清理污物的那几日不能算在房租里面啊,房东先生。”沈月然露出可怜巴巴的模样。

    房东哈哈大笑,“精细的女子,当然不算。”

    既然已经租下店面,当然是越早开张越好。

    沈月然租来一辆独轮车,与绿苏二人一道,搬运清理了整整两日,终于把拐角清洁一新。

    她一鼓作气,又去集市拉来二手的吊炉、格架、铁锅和必要用具,一番摆设之后,一间小巧的饼铺雏形初现。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住处,烧开两锅热水,关上门窗,不管外面寒气正浓,试好水温后,直接跳进了水桶中。

    呼

    她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前世今生都没有像这几日这般臭过、累过、大汗淋漓过,哪怕就是重感冒,她也要好好地泡一泡,洗一洗,干干净净地明天开张。

    泡了约一盏茶的功夫,她感到几分困意,这时,门外传来绿苏的声音。

    “粉姐姐,绿苏又骚烧了一锅开谁水,你要弗不要?”

    沈月然随手抓过布巾掩住身子,打开房门,绿苏闪身进来,兑好热水,却没了走的意思。

    “绿苏也想泡一泡。”绿苏嘻嘻笑道。

    沈月然哭笑不得,真是个孩子。

    她道,“赶紧脱衣裳,别冻凉了。”

    绿苏大喜,脱下衣裳,跳进水桶中。

    绿苏欢喜极了,一会儿撩起布巾在身上擦拭,一会儿掬起一捧热水撩向头顶,一会儿又扑腾扑腾双脚,好象浮水一般。

    她玩腻了水,又把好奇的目光投向沈月然。她看看自己,又看看沈月然,看看沈月然,又看看自己。

    一个是稚气未脱的小女孩,一个是曲线毕现的成熟女子,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绿苏的好奇也在情理之中。

    沈月然察觉到她的目光,窘迫地背过了身子,趴在水桶边。

    “咦,粉姐姐,这四是什么?”绿苏好象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只手抚上沈月然的后背。

    沈月然身子一颤,向一旁撤了撤。

    “什么是什么?”她面露不悦。

    五年来一直习惯与人群保持距离的她,突然与一个人裸裎相待,哪怕对方只是个小女孩,也感到难堪。

    “就四是”绿苏嘟起嘴巴,“红痣,一、二、三、四一共有九颗呢。”

    红痣?

    沈月然感到惊奇。

    穿越而来,她留意过这具身子。

    这是一具极美的少女身子。肤若凝脂,婀娜多姿,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胖。五年来不仅没有染上岁月的风霜,反而出落得更加精致。

    可是,她从未发现过后背的红痣。

    绿苏以为沈月然不相信,小手又要抚上沈月然的后背,打算描绘出红痣的形状。

    沈月然发现她的动作,索性转过脸来。

    “胎记。”她敷衍她道。

    绿苏恍然,点点头,眼睛又直勾勾地盯着沈月然瞧起来。

    沈月然再次哭笑不得。

    躲过了小丫头的咸猪手,躲不过她的好奇心,她若再问出几个令人尴尬的“为什么”,她该如何作答?

    她当机立断,伸手拿过布巾,裹住身子,走出水桶。

    “我洗完了,你赶紧洗,水凉了容易生寒气。”她叮嘱道。

    “好。”绿苏嘻嘻笑道,目光却仍追着沈月然不放。

    “粉姐姐身上发滑发滑的,岑真好摸。”她得出一个结论。

    沈月然眼白朝上。

    居然被一个小丫头片子调戏了

    次日,二人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二人分了工,绿苏带柴火去饼铺生火,沈月然则去集市买原料。出门前,沈月然关上门窗,解下衣襟,拿起镜子,照向后背。

    女子光洁白滑的玉背不见一丝杂色。

    “哪有什么红痣?还九颗!小丫头眼花了吧。”

    她嘟囔着放下镜子,穿起衣裳,向集市走去。。。

第六十章 大雪() 
当初在文池选择只做一种莲蓉蛋黄酥饼,成本考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见着梅家的莲蓉和豆沙两种酥饼卖得最好,想到文池百姓口味可能偏甜。

    如今到了京城,南来北往的人多,又是地位京郊,外来人口占了大部分,沈月然想到,不能只做一种口味,必须得有甜和咸两种基本口味,而且无论甜还是咸,都得大众化才行。

    甜口味她最终选择了豆沙馅,红豆沙。冬季红豆比较便宜,口味又平和,还能补气血,是个不错的选择。

    咸口味她最终选择了芝麻椒盐,白芝麻加椒盐调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

    想好口味,买来原料,开始动工。

    有了文池的经验,她胸有成竹,只是在用油一事上,换了法子。

    之前用猪油,是看上猪油的浓香。可是,猪油不适合冬季使用。冬季气温低,猪油易凝固,吃到嘴里糊嘴,口感极其不佳。换了花生油,利口许多,而且清香不减。

    隔壁的油作坊就有压榨花生油,要价又是全集市最低,沈月然去买来一壶,算是混个人缘。

    油坊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自称魏东明,大腹便便的模样,笑起来挺厚道。

    “吃好了再来。”他殷勤地帮沈月然把油掂到饼铺。

    “回头咱都是邻里邻居的,有什么事儿言语一声,大哥别的不会干,出出力倒是没问题。”魏东明热心地道。

    沈月然笑道,“谢谢魏大哥。”

    有了绿苏的帮手,一炉三十个酥饼很快出炉,十五个豆沙馅,十五个椒盐馅。分别盛在两个竹篾子里,下面用热水保温,上面用笼布覆盖。她吩咐绿苏不要让火熄了,起身净手向集市走去。

    半个时辰后,她回到饼铺,见绿苏无精打采地倚着墙根儿打哈欠。

    “粉姐姐的饼这么好次吃,为何半天了一个人偷都没有。”绿苏抱怨道。

    沈月然安慰她道,“万事开头难,不要急,慢慢来,你若是困了回去睡会儿。”

    绿苏摇头,“不肯困,粉姐姐干属什么去了?”

    “央人做了条布招,五日后能取。”沈月然道。

    “布招?”绿苏显然没有想到。

    “嗯,梅字酥饼。”沈月然点头。

    既然要做饼,就好好地做,给饼起个名字,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

    离了文池,“梅家酥饼”是不能叫的,“梅字酥饼”倒是不错。“梅”本身是姓,但也是花。回头她做几个梅花模具,令“梅字酥饼”神形兼备。

    再者,她心中也有个不切实的想法。

    若是采玉或者梅家人听说京郊有一家“梅字酥饼”,会不会好奇而来?

    那时,她在京城才是真正地不孤单了。

    布招做好的那日,饼铺也接了一单大生意,一个回头客一口气要了五炉豆沙酥饼,说是家中摆酒席,备梅字喜饼,好看,喜庆。

    沈月然与绿苏二人喜上眉梢,看着飘扬在寒风中的布招,全都笑开了花。

    饼铺生意渐好,可是毕竟历经寒冬,外出的人少,客源有限。冬日里酥饼又需要时刻保温加热,炭火开支不小。于是,从十一月初开始,二人不到酉时就熄火关铺子,早早躲回小屋避寒。

    为了节省炭火,姐妹俩干脆挤到一间屋子去。绿苏跟着沈月然学习剪纸、绘画、缝纫,沈月然则利用空闲,腌制咸菜。

    冬天是腌制咸菜的好时机。

    自个儿做个佐粥的小菜是一个考量,以后若能搭配着酥饼一起卖是另外一个考量。

    沈月然选择了成本较低、口味鲜明的脆口萝卜、辣白菜和黄豆酱三种,各腌了三坛子。

    沈日辉隔三岔五地来看她,送些炭火、食材、棉衣什么的。她不好推辞,听沈日辉道吴家人喜辣,于是托他带去一坛辣白菜和一包酥饼。

    沈日辉说着他的近况。

    “你知道我这个人一向没什么心气,凡事不好动脑子,能有个粗活儿干干就不错。兆言在汴京府,人脉广,会做人,连金满堂老板周廉安都要卖他几分薄面。我如今在金满堂做工工,磨工。累是累点儿,那石磨都是极重的,又要将矿石碾成粉末,可是工钱却不错。而且,整日里待在金满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