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庶女-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黎丝毫不觉无趣,殷勤地笑道:“温大人可是有贵重物品丢失在了这里?”

    温明朗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大步向前走去。

    大理寺和刑部的牢狱构造大同小异,从外至内,所关押的犯人自是按其罪则轻重分开关押,最外首的,大抵是些鸡鸣狗盗之徒,其次便是暴力者,循序渐进。

    犯下死刑的人,悉数关在大牢的最里处,这样越狱或劫狱的可能『性』便减少了许多。

    一个人絮絮叨叨了半天,顾黎终是觉得无味,索『性』开门见山道:“你要找的可是段天胤那小子抓来的替罪羊?”

    温明朗陡然止步,顾黎猝不及防,被他撞了个趔趄。

    “他在哪?”温明朗回头,难得正眼瞧了瞧他。

    顾黎沉默不语,愣了愣,往前走去。

    刑部的牢狱虽不及大理寺里洁净舒坦,可犯人却比大理寺要多得多,见刑部尚书领了个衣着光鲜的冷俊男子进来,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却极少有人贴在牢栏缝里大喊大叫。

    而这里面蹲着的,有几个都曾和顾黎温明朗同朝为官。

    左拐右拐拐了几道弯后,最终顾黎在一间与外界隔离的牢前停住脚步,温明朗循着他的视线望去,为数不多的铁牢之一里关了个蓬头垢面之人。

    那人背对着外界环膝蹲坐在无光的角落里,墙壁上开凿出的透气小窗有日光穿过,不偏不倚,正好投在两人站立的地方。

    这里异常安静,仅有那些细小的扬尘毫无章法地飘在那缕莹莹日光里,伴着浊气逐渐蕴开。

    顾黎一改往日的聒噪,环臂凝视着牢里的犯人,温明朗等了半响都未迎来他的详解,便拉下脸来开口询问:“这便是段天胤所抓捕之人?”

    “嗯。”

    这里是关押死囚的重地,铜墙铁壁,无一丝几率出逃。

    “他既是有冤,为何不申诉”?

    顾黎哂笑:“他要是能说话,何以冤屈至此?”

    见温明朗蹙了蹙眉,顾黎神态极为傲然:“没想到,温大人也会有犯『惑』的时候啊~”

第31章 巧言善辩() 
初四那日傍晚,在得知温明朗离京前往江南后,顾黎就动身跟了过去。

    他临行之际,听说段都管已经抓到了疑犯。

    那个时候他一心扑在追上温寺卿上面,根本无暇顾及此事,便由张侍郎办了去。

    张侍郎是个聪明人,升堂问审的时候发现这个疑犯口不能言耳不能听,连笔杆子都不会拿,跪在堂前一副懵然之状,戴上锁链的双手不停地胡『乱』比划着,谁也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

    但正因为如此,张侍郎才留了个心眼,将他关押在最严密的死囚牢间,不管是何人都不可能接触到他。

    如此一来,便免了他被人灭口的风险,亦算是保住了这条有可能“畏罪『自杀』”的命。

    现下见到这名替罪者待在死牢里,倒也不足为怪。只是当顾黎说出他乃聋哑人之时,温明朗倒是切切实实地吃了一惊。

    这样无辜之人,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正月十五,刑部都管主事段天胤因涉嫌一桩命案而被押至大理寺石牢,随后大理寺卿亲书圣上,圣上阅之,意欲让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同审此案犯,但齐国建国以来就未有惊动三司的大案发生,且三司会审一般关乎危及江山社稷之流,南郊旧宅一案虽耗时颇久,可终究是桩普通命案,不足以惊动三司。圣上闻言,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是如此,但刑部绝对不会让大理寺独审此案,毕竟嫌犯是从刑部出来的人才,于情于理顾黎都不该坐视不理。

    次日晌午,大理寺开堂问审。

    顾黎面圣完毕,刚出了永华门,便见大理寺的沈少卿在正道候着。见他过来,沈少卿笑脸相迎,随即将他引至备好的轿中,往大理寺行去。

    此番圣上虽打消了三司会审的念头,但刑部尚书必是要参与此案之问审,温明朗即便是极不待见他,可圣上口谕在前,他也不得不依从,便着沈少卿前来相迎。

    马车在大理寺前停住,顾黎随同沈少卿来到内院,正欲往左走去,却听得沈少卿在右侧的长廊口唤他,疑『惑』片刻,他自也跟了过去,穿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终至一间石室。

    这次问审没有在衙门,而是在审问密犯的石室里。

    大理寺还真是怕犯人变成苍蝇飞走了呀,衙门是石头做的、大牢是石头做的,如今这间用作重大案件问审之地的密室亦是石砌而成,妙哉!

    温明朗早已在上首坐定,顾尚书左右打量了一遭后,便在一旁陪审的桌案后入座。

    南郊旧宅之案虽谈不上震惊四海,却也是名动京师了,如今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此事,偶有闲谈者议论此,各抒己见,好不闹腾。

    顾黎在陪审座上安静下来,双目则开始巡视着四周,发现石室左右各有一桌一椅,皆是空空如也。

    片刻后,太傅温端着官服款款而来,在右侧的那张桌案后落座。顾黎和温明朗起身与他见了个礼,正要坐下,晋王殿下也满面春风地从另一道门行来,接受了众人的参拜后,他便在左侧那张桌案后坐定。

    晋王的身后跟了个小个子书童,一直半拉着头不敢与对面的太傅大人对视,顾黎眼尖,稍稍一歪身子就瞧见了她的模样。

    是温家那四姑娘没假。

    顾黎兴头正好,唇角微扬,小心翼翼地冲温明姝唤了声“丫头”,温明姝悄悄扭头,便迎来了他的一个媚眼,不由狠狠剜了他一记白眼。顾黎还想开口,余光恰好瞥见侧首的晋王,那双凤目幽幽地盯着他,堪堪的笑里藏刀。

    吃上晋王的视线,顾黎顿觉双夹刺疼得紧,尴尬地收回脖子稳稳落座。

    这时,一群侍卫有序地行至厅内,向眼下几人无声行礼,随即左右依次分列站开。

    待到来人都入座后,温明朗适才肃然开口:“将罪犯段天胤押上来!”

    太傅大人的目光被长子所言吸引,刻板的模样却并未因为这句话而『色』变。

    齐国律法素来严谨,掌刑罚者,须得公正严明,勿枉私、勿滥法,在对案犯之称谓上亦是有讲究,“疑犯”和“罪犯”,其本质相差太多。疑犯者,尚未定其罪,或有之,或无之;罪犯者,律法所不容也,其罪实,不可洗。

    此番他开口便是“罪犯”,若无十足的证据,则会落人口舌。

    尤其是刑部尚书在此。

    不出片刻,侍卫便将段天胤押了上来。

    他仍是穿的那身大红喜袍,手腕扣上了枷锁,到厅中后对太傅大人和晋王殿下及顾尚书施了个礼,旋即望向堂上那人,拱手道:“下官见过温大人。”

    锁链因他手上的动作而发出清脆的声响,一阵一阵,扣在温明姝的心头。

    他口称“下官”,俨然一副毫不认罪的模样,眉目间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温明朗不喜废话,直接步入正题:“罪犯段天胤,你身负四条人命,本寺今日便将此案原委简略说出,若有疑问,你尽管指出。”

    段天胤依旧是面不改『色』,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顾黎对此案可谓是云里雾里,虽然他协同寺卿大人带回了人证,可温寺卿却从未告知过他前因及后果,闻言不免精神振奋。

    “数月前,南郊旧宅无故失火,宅院被焚之一空,随后不久,便有人无意间在那断梁横木中发现了一对烧焦的尸骨,经仵作验明,死者乃是一对母子。此虽则是个寻常的杀人放火案,可凶手作案十分严谨,借着暴雪天气行凶,未留任何痕迹,这便使得大理寺与刑部同时陷入了窘境。此案拖了足足半月有余,本寺正一头雾水之际,一出戏恰好点破了本寺。”

    着喜服的男子神态自如,从头到尾,他皆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没有惶恐,亦没有诧异。

    晋王身子微微后仰,细声问道:“什么戏?”

    温明姝附在他的耳畔回答道:“除夕那晚,云来戏班来府上唱戏,其中有出名曰《十里红妆》的传奇,里面那书生本有个发妻,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书生进京赶考时结识了丞相千金,高中后与其订下婚约,不料身怀六甲的发妻来京寻夫。书生为了能顺利娶到丞相之女,遂起了杀心,妄图除掉怀有身孕的发妻,便将她诱骗至一处荒宅。”

    “后来呢?”

    “后来……”温明姝思索片刻,道,“后来便被老太太叫停了,这戏不应景,老太太不喜。”

    萧翊一脸好奇,正欲问及“那女子的后续可就是本案的开端”,却听得上首的大理寺卿道:“来人,传上官班主!”

    上官班主被侍卫待到厅中,身形臃肿的他对在座众人一一施礼。

    云来戏班是京中最具盛名的,上官班主携戏班上下进出各大朝臣官邸唱戏,京中权贵他能认识个十之八/九,此番诸多大人物在场,他亦并不觉得惊诧。

    老班主在段天胤的身旁站定,视线却从未在他身上有过逗留。

    温明朗道:“上官班主,本寺今日将你请来,是想问你几个问题,因关乎几条无辜的人命,你且老实回答,不可做隐瞒。”

    上官班主闻言不由一震。

    他虽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可从未有过伤天害理之事发生,此番这寺卿竟言及关乎人命之事,肥硕的面颊顿『露』慌『乱』之『色』:“草草草民遵纪守法,万不可干那等天怒人怨之事,望大人明察!”

    温明朗和太傅大人不愧是亲生父子,见老班主吓得这般凄惨都不解释一下,顾黎于心不忍地说道:“上官班主莫要慌,你只需认真回答即可,答得好,便不会牵连贵班。”

    ……

    此话一说,他觉得自己好像比温明朗更无人『性』。

    哎,管他的。

    上官班主被主审及陪审的两位大人的话给吓得虚汗直冒,双腿哆哆嗦嗦地软了下去:“大人明鉴,小人定当实话实说,绝不隐瞒!”

    得了他的保证,温明朗再度问话时语气较之方才就没那么硬朗了:“除夕那晚,贵班在敝府唱了出名叫《十里红妆》的传奇,这出戏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唱完,可否请上官班主将余下未能唱出来的部分说与在座之人?”

    堂上的人除了顾黎和晋王殿下,余者皆是了解《十里红妆》的。晋王不曾知晓,自有明姝告诉他,至于顾黎,那就算了吧。

    温明朗瞥了一眼满目疑『惑』的顾尚书,唇角不动声『色』地微微上扬。

    上官班主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答道:“孙筱筱被车夫拐至荒宅,并以蒙『药』晕之,孙筱筱醒来发现腹中孩儿有流产迹象,左右呼救无果之际,其夫婿冒雪前来……”

    “来把她杀了?”顾黎打断了上官班主的话,好奇问道。

    温明朗刚刚绽晴的脸再次沉了下去。

    上官班主咽了一下,点点头:“不错,其夫杀了孙筱筱,并以大火焚之。”

    凶手手段高明,懂得焚尸灭迹,然则知情者亦是不赖,以此方法告知世人,脑子倒还够用。顾黎赞许地点了点头。

    温明朗将陪审坐上的那人视为空气,继续说道:“《十里红妆》之尾所应,便是此案的开端。”

    段天胤认真地听完了老班主的阐述,笑道:“大人,不过是出戏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