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庶女-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温盛极力反对老太太的溺爱之道,温家从祖上开始个个都是倔脾气,到了温盛这里尤其严重。老太太无奈,只得随了次子的要求。她老人家腿脚不便,就没来相送,便遣了府中女眷过来道个别。

    三公子打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头,就连惹恼了先生老太太也只当他皮得很,稍稍训一训就作罢了,而关外环境艰苦,因故就带些果干肉食金银财宝美酒之类的,塞了整整一车。

    孙安做了温明漠七八年的书童,也替他背了七八年的黑锅,此番老将军发现他还在不断地往马车里添衣投被的,不仅嘲笑道:“孙安,你想跟着三公子一起去军营吗?”

    肯定不想去啊!

    孙安撩起袖管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泣不成声地说:“小人愿跟随少爷左右,任劳任怨!”

    温明漠甚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温盛冷哼了一声:“若还想在府中待着,就给我老老实实把马车里的东西卸掉!”

    温明漠其实对偷偷带点物品去军营是不抱希望的,如今被老爹截胡,算是意料之中的事,遂对孙安斥道:“我早就对你说过了不要给我弄这些东西,本少爷是去从军的,又不是去享福的!快弄走快弄走!”

    “……”

    孙安有苦难言。

    少爷临别之际都不忘送他一口锅,他有点背不动啊。

    收拾完毕后,差不多便要出发了。柳氏段氏及大姐四妹都在,温明漠一改片刻前的嬉笑之状,走近对两位长辈作了个揖:“明漠自小就没了母亲,承伯娘和姨娘照顾,小侄这才得以免受不少皮肉之苦。现既已决定从军,势必要出人头地,我老子不给我开后门,自也不会生什么埋怨,就当是脱胎换骨,重新做回人罢。”本有一腔豪言壮志要吐,可越说越没底气,什么拿个副将回来光耀门楣之类的辞藻,都莫名消失了。

    他平素和二房那边走得近,可柳氏自也没亏待过他,虽皮了些,到底是个公子少爷,一想到军中的苦,她就生了几分不忍:“要不我去求求你大伯,让他跟你父亲说说?”

    温明漠道:“伯娘的心意小侄领了,大哥如今是朝廷的大才,我自也不甘平平无为,若他日能拜将,应能同大哥同朝论政了。”

    他既是这般说道,柳氏自也不做强求,微微叹了口气,便不再多言。段氏随即也叮嘱了他一些细微琐碎的话,就没再多什么了。

    温明漠笑着一一听了进去,视线挪到小妹身上时,微微有些凝滞。

    整个府里,除了段姨娘,就数他最疼温明姝了,辞别之时自是有千言万语要说,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没了他,小妹会不会很无聊?端午的时候谁带她出去划龙舟?杏子熟时谁给她摘杏果吃?牛儿坡的漫山梨花绽放之际,谁带她飞上枝头……

    这样一想,他突然就不想去了。

    “明漠,”温盛从马车内探出头来,及时止住了他的这个念头,“赶紧上车。”

    凝视了半响,终是没有什么话说出来,温明漠立马转过目光,对长姐做了个鬼脸:“大姐,以后要嫁个好人家啊!”不等温明言开口嗔他,便飞快地跳到了马车里。

    马儿嘶鸣一声,蹄脚拨动,车辙缓缓前行。

    掩下车帘,狭窄的空间令他微感窒息。

    马车很快就没入了人『潮』涌动了街道里,温明姝十指在袖中紧扣,咬咬牙,追出几步,对离去的马车喊道:“三哥,记得按时吃饭,不要挨饿!”

    温明漠闻之大喜,从开出的小小窗口探出脑袋,冲她挥了挥手:“三哥记住了!”

    缩回车内,他咬紧牙关,无声地哭了出来。

    ·

    温明漠走后,整个温府都安静了不少。

    过去的每一天都会有一个人或从墙上或从其他意想不到之处突然冒出来逗她一乐,现在啊,温明姝是真的无聊了起来。

    还有两月不到她就要及笄了,老太太请的先生也不再来府上。她知道,一旦及笄,就要面临被婚配的日子。

    温明姝是个庶出的小姐,上面还有一个待嫁的嫡姐,虽在此之前生了一场闹剧,可太傅嫡女的名声却为受到半点损害,该来提亲的,自是会来。

    那么自己呢?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公子少爷?或是好赌成『性』者、或是生『性』风流者、亦或是……已有妻室的人。

    这样一想,在段天胤未入京考试之前,她的人生何其美满。

    胡思『乱』想了一通,温明姝就去了福安楼。

    近几日的天气都是阴沉沉的,压得人有些透不过气。后院的花木开得极少,放眼望去皆是光秃秃的杆儿。院中泥土有被松过痕迹,等天气暖些,上面生点嫩绿小草,满园都是绿油油的。

    小柱也在昨天被大哥派人送回了浮山县,他不愿留在京中,自也是强求不得。

    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他……

    最近南烟先生又出了本新的故事,经由书社刊印了几千册,卖得特别快。温明言让海棠走了好些门道才买了一本,这会儿正看得入『迷』。

    自从上次的《十里红妆》之后,老先生的笔锋便偏了些儿女情长,原来的英雄豪杰,现在也会为了美人而折腰。

    见到小妹过来了,温明言合上书卷,立刻吩咐海棠备了些零嘴。

    “明漠不在家了,是不是很无聊?”

    温明姝瞧了瞧墙上那幅新换的挂画,以沉默应答。

    温明言道:“明天我去榛木寺烧香祈福,你愿不愿意同我一起去?”

    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丢掉,西厢的院子都快叫她给踏平了,能出去透透气,自是再好不过。温明姝感激涕零地答应了她。

    姐妹俩又絮絮叨叨了良久,温明姝这才回到西厢。

    刚刚迈步至院门口,就有小厮匆匆赶过来:“四姑娘,老爷让您去一趟前厅!”

    来到前厅的时候,温端及老太太和段氏皆在,左侧太师椅上坐了个头戴红边抹额、身着青绯『色』细花褂袄的老『妇』人,手执绢帕,面上褶皱渐生,嫣然一副慈眉善目之态。

    见她来了,老太太乐呵得合不拢嘴,赶忙冲她招了招手:“来来来,明姝,快到『奶』『奶』身边来!”

    老太太除了对温明言这样亲过,再无旁人了。现下如此,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温明姝虽知事有蹊跷,可不得不听话地走了过去,在她身边乖乖坐定。

    老太太握住她的手,笑得愈发灿烂了:“明姝啊,这位刘姑是来替你说媒的。”

    说媒?!

    这刘姑温的名头明姝是不清楚的,可在座众人却是无人不晓,但凡是侯门子弟说媒,必是让她出面,据说她所促成的姻缘,皆是美满祥和。

    段氏微『露』笑意,温端面上也很平静,似乎已经答应了下来,叫她来此,不过是让媒人见见她罢了,并不是征询她的意见。

    这就是世家女子的宿命,媒妁之言,门第之约。

    她已经不想知道是哪家的公子了,即便是知道了,那又如何?

    她要说不,就能不嫁吗?

第39章 缘起缘生() 
刘姑的话让温明姝错愕不已,唯恐自己听错了,便问道:“谁?”

    “晋王殿下呀!”老太太先刘姑一步说了出来,眼角因为深深的笑意而沟壑丛生。

    在这样的家族里,嫡庶生来别的,尤其是在婚配之上。刘姑开口的时候,老太太生怕她说错了,问了几次是不是给二姑娘说亲的,再三确定之后,她才着人将温明姝叫了过来。

    庶女嫁入皇家的先例并不是没有,只是极少。如今明姝得以有此福气,自是不能给她弄丢了,虽不是嫡孙女的姻缘,可到底也是个孙女。

    同老太太一样开心的还有段氏,她也清楚女儿的出身必是不能嫁个好的人家,明姝眼见着就要及笄了,自然要面临被人提亲说媒的日子。私下里太傅偶尔同她提及此事,她都会默默流泪。

    庶出女子给人做小那是常有的事,她不想女儿再步她的后尘了。

    这晋王殿下,段氏虽不怎么了解,但至少未婚,刘姑也说了,明姝嫁过去了,便是他的王妃,这样的福缘,着实不浅。

    可温明姝心里却是几万个不愿意。萧翊是个什么人她不清楚,可从接触的这几次来看,轻薄之名已经坐实了,若真的嫁给了他,岂不是……

    最重要的,她对他没有感情,萧翊大概也是如此。

    老太太和刘姑絮絮叨叨良久,她们所说之言温明姝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刘姑临走时,段氏给了她好大一笔赏钱,刘姑笑得合不拢嘴,信誓旦旦地保证四姑娘嫁的一定是个良人。

    晋王殿下派人来向四姑娘说媒一事很快就在府里传开了,却也惹人一顿猜测:

    ——刘姑是不是说错媒了啊?

    ——晋王殿下是不是认错人了?可别是把二姑娘和四姑娘弄混了吧?

    这样的疑问,温明姝自己也有过。

    待老太太乐呵呵地回房之后,她犹豫着开了口:“爹,可以不嫁吗……”

    “为何?”

    她本以为以温端的脾气定是要大发雷霆,孰料竟只有极简的两个字问出口。

    为何……若要说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她还真不知如何开口。

    段氏握住她的手,柳叶般的眉头深锁:“晋王殿下虽是个闲散王爷,可他到底是个皇嗣啊,且诺你王妃之位,如何嫁不得?即便将来殿下要纳妾,也不过是个侧妃罢了。且那日殿下送你回府时,我见他不似京中其他公子,品行端正,模样端庄,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品行端正么……

    忽地想起马车里的那件事,温明姝的耳根唰地一下红了起来。

    一个王爷的婚嫁,定然是经过圣上点头方才得以实行。若她公然抗婚,便是抗旨,抗旨之罪,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

    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

    温明姝总觉得,萧翊娶她是别有目的的。

    可她一个庶出的姑娘,哪里值得晋王殿下如此煞费苦心呢?

    ·

    五更十分下了场小雨,这算是立春之后的第一场春雨了,气温降了不少,晨起打开窗户,近来几日的沉闷被吹散,转而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浸人心脾。

    窗外的柳枝尚未发芽,枝桠拥促之下的狭小池面因雨点的青睐而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浮出水面的石尖上停有一只麻雀,口衔肉虫,警惕地环顾着四周。

    今儿个突然下起了雨,本以为大姐不会去榛木寺了,温明姝便惰了会儿,无精打采地躺回了榻上。

    不出多久,海棠就过来了,道是二姑娘那里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温明姝立马从榻上爬起,坐在梳妆镜前一通忙活。

    巳时左右,姐妹俩便往榛木山赶去了。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意味着五谷丰登。

    齐国是个重农耕的王朝,对耕种的奖励颇为丰厚,各地每年年末都要向朝廷汇报一下本地区的作收情况,朝廷则根据其上一年的生产情况来评定奖励,收成超过得越多,其奖励则越殷实。

    而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朝廷自然也会极度重视,文武百官于天坛举行祭祀大典,户部负责准备祭祀之物,由天子携众臣行祭祀大典。

    据说今年皇上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