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城略-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天生就是尼姑,大凡出家的尼姑和尚道士之流大都跳不出两个缘由。一、家里活不下去到到寺庙道观中谋个生路。二、遇上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躲到佛祖跟前寻求庇护清静。无忧大概可以算第二种。

    无忧本姓王,出身太原王氏,是正统嫡支越国公府的嫡女。司徒凝冰的婆婆王氏是她的亲姐姐,如今官拜中书令的越国公王晋是她的长兄。论理,依她的身份即便是要出家修行也该在自家家庙,断不会在静心寺中出家,偏偏年轻时的一段孽缘让她沦落到被王氏除族,无家可归的境地!

    这事儿要从司徒凝冰的舅父独孤仁丧妻说起。将近二十年前,独孤仁的原配妻子杨氏在生次子独孤武的时候难产而死,独孤氏又不能纳妾,杨氏一死家中便没了女主人,两个孩子都还年幼不能没有照顾,杨氏的娘家赵国公府为了外孙着想便送了家里的庶女,杨氏的六妹小杨氏去蜀国公府上暂住,说是代替姐姐照顾两个外甥,其实打得什么主意傻子都瞧得出来。杨家既不想失了这门得力的姻亲又怕独孤仁娶的继室对原配留下的两个孩子耍什么手段,索性就想姐死妹继,有娘家盯着借小杨氏十个胆也不敢对嫡姐的孩子不利。

    杨家算盘打得挺精,可独孤仁却不干了,独孤家的男人不能三妻四妾,只能娶一个妻子,那小杨氏虽说也有些姿色,但他又不是没见过美人,不说自家姐姐妹妹那都是名动天下的大美人,就是他府上的那些个大丫鬟里也有不少姿色在小杨氏之上的,他堂堂一个公爵就算是续弦那满天下的高门嫡女也是排着队等他挑,犯不着自降身份娶一个庶女罢?

    这倒不是独孤仁自视过高,而是事实如此。寻常丧妻的鳏夫续弦继室的身份大都要比原配低些,尤其是原配留有嫡子的,要娶门当户对的做继室便有些困难了,除非不是亲生的或者那眼里只有荣华富贵不把女儿当回事的,否则哪有父母乐意女儿凭白给人家养孩子的?但若是做独孤氏的继室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独孤家的不准纳妾的家规是天下皆知的,进独孤氏的门就意味着不需要跟别的女子分享丈夫,更不用费尽心思的防着庶子庶女,夫君若是在外头惹了闲花野草都轮不到她出手自有族长依族规处置,所以世间女子中流行着一句话,“得入独孤门,再不羡昭阳”当独孤家的媳妇竟比做皇后还要幸福,跟这种幸福相比名分和两个没娘的孩子算得了什么?就算独孤仁是鳏夫也有大把的公侯嫡女为了当他的续弦争破了头。

    而无忧便是这些公侯嫡女中的一个,只不过争破头的是他的父亲,已故的老越国公王元。为了给最疼爱的小女儿找个好归宿,老越国公可谓费尽心机,千挑万选原是瞧中了苏杭余家的小儿子,余家是书香门第,世代清贵,家世虽不可同八大氏族相提并论,可好在家规甚严,有一条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低嫁是有些委屈了小女儿但她那样的性子,余家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老越国公一面觉得委屈了小女儿又一面觉得余家委实不错的矛盾中,蜀国公夫人去世的消息传了出来。当了大半辈子老好人的蜀国公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居然很不厚道的乐了,嫡长女议亲的时候他就打过独孤仁的主意,可惜当时老蜀国公和夫人都还在,呆板木讷的大女儿没能入得了二老的眼,他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了父母双亡空有个爵位的安国公。这回小女儿议亲就碰上独孤仁死老婆,可见命中注定独孤仁要成为他的东床快婿!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的,见过不少美人的独孤仁竟对不过中上之姿的无忧一见钟情非君不娶,两家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定下了亲事,只等杨氏周年一过便办亲事。杨家自然不乐意,为此还特意到蜀国公府上闹了一场,说什么妻子尸骨未寒他就要另娶新人进门,最后还惊动了太后下旨狠狠申斥了一顿赵国公夫人之后,杨家才消停下来。

    就在所有女子都羡慕无忧好运气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就在离婚期还有三个月的时候,王家突然传出无忧得了时疫病逝的消息,可奇怪的是作为同独孤仁订过亲的女子,她竟然没有葬在独孤氏的祖坟里,而更奇怪的是王家的祖坟里也没有她的下葬之地,她的尸身被火化之后草草葬在了长安城郊外一座专葬富豪商贾和末流官宦的大墓园中。

    王家如此行事自然惹人猜疑,那段日子京城里上至权贵世家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背后悄悄议论王家七小姐与人私通事情败露,被家里人偷偷处置了,所以才既不进夫家祖坟也不入王氏墓地。号称诗礼传家,世代名臣的太原王氏一夕之间沦为天下的笑柄,族中的女孩儿到了议亲的年纪居然乏人问津,好些都不得不低嫁了。老越国公或许是伤心女儿的早夭又或许是受不了外头的非议和族人的怨怼,几个月之后也一命归西了。

    再说独孤仁,因为这些流言蜚语他不仅被满京城的男人笑话还传出了命硬克妻的名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闻愈演愈烈,到最后姐姐文贞皇后的死和父母的相继病逝都算到了他的头上。总而言之就是蜀国公独孤仁克父克母、克妻克子、克兄弟姐妹还克四邻,根本就是天煞孤星下凡,想活命的就离他远点儿!直接导致了原先削尖了脑袋想进蜀国公府的那些小姐们偃旗息鼓另寻良人,毕竟什么都没有命重要。

    独孤仁无奈之下只能续娶了小杨氏遮丑,婚后仅三日就带着妻儿上任义安刺史,在那里一住就是三年。三年之后回到长安已是时过境迁,没有人再提当年之事,只是不知怎么的竟被独孤仁查出无忧并没有死,而且还在静心寺中修行。也不知是旧情难忘还是不甘心,有一回独孤仁喝多了酒竟闯到静心寺骚扰带发修行的无忧,被盛怒中的独孤氏狠狠打了一顿赶了出去,第二天傍晚他就收到了吏部的文书,说他三年考绩全优陛下特旨升他为平原太守,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这太守一当就当了十五年,不是这个郡便是那个郡,若非卖了女儿,独孤仁这会儿已经又去了新的地方当太守去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竟然还没放下对无忧的心思,这一段恩怨情仇也不知何时能解?

第九十八章 痴情可汗() 
听完无忧的故事,瞧着长吁短叹满目悲悯之色的司徒夫人,司徒凝冰不由好奇的问道:“无忧既然没死,当年的那些流言蜚语就未必是空穴来风,纵然没有十分准六七成总是有的罢?她如此行事不管是不是有苦衷,到底是打了独孤家的脸,祖母和母亲都出身独孤氏怎么非但不怨反而帮着她?甚至为了她还不惜与舅父作对?”

    司徒夫人闻言苦笑道:“若是你姨母还在,我想依着我的脾气别说帮无忧了,打上门去砸了越国公府那都是寻常。可那时候你姨母已经不在了,瞧见她我就好像瞧见了你姨母一般,我不想再眼睁睁的看着鲜活女子被迫嫁给不爱之人凭白丢了性命!”说着眼泪就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你姨母走后,我就翻来覆去的想,当初我为何那样迟钝胆小?我若敏锐勇敢些早些察觉到姐姐的心思,有所作为或许她就不会有那样的下场!瞧见无忧我就仿佛瞧见了当年的姐姐,可她比姐姐活得肆意任性,尽管为此王家和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若能再选一次,我想不管是我还是你外祖都不会让她进宫的,即使以后只能在乡下贫贱度日也比天人永隔来得快活!”

    司徒夫人拿出帕子揩了揩眼角,“大概你祖母跟我是一样的心思,所以才会分外厚待无忧罢。”

    司徒凝冰抿着唇沉默了半晌,忽然对还留在屋里的两人道:“金嬷嬷,我记得小时候你常做鸡蛋羹给我吃,那味道旁人做不出来,今日突然想吃了,劳烦你给我做一碗来叫我解解馋。还有钱妈妈,我今日出门的时候不小心掉了根挽发的簪子,你给母亲梳了这么多年头于发饰搭配上极有心得,有劳你跑一趟我的院子在我妆奁中挑些合适的来…”素手虚扶了扶发髻,“少了根簪子,我总觉着头发快散下来了。”

    金嬷嬷和钱妈妈再傻也听得出来小姐这是要支开她们跟夫人单独说话,也不迟疑口里应了转身便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母女两人,司徒凝冰挪了挪身子坐的离司徒夫人更近了些,小声道:“母亲可知道当年与无忧有私情的那个男子是谁?”

    司徒夫人摇了摇头,“我问过她几回,她都垂着头不说话,一副不想再提的样子。我思忖着她不是被人骗了,就是那男的被王家人打死了,我也不想再惹她伤心便没有再问。”

    司徒凝冰咬了咬唇,这才瞧着司徒夫人道:“昨天马车上不方便我没将话说全,无忧确实是被舅舅派人掳走的,不过他的人还没下太乙山就中了埋伏全给灭了口,连尸身都被扔到了后山的密林中喂狼了。”

    司徒夫人闻言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讶。不待她发问,司徒凝冰已接着说道:“那些人大都是突厥人。”

    “突厥人?!”司徒夫人脸上的表情更吃惊了,想着女儿先前说的话脑中忽然就闪过一个念头,脱口道:“那个男人是突厥人?!”虽然难以置信但无忧早就为王家所不容,就连一母同胞的兄长和姐姐都不认她,突厥人抓她作什么?除非她当年的情夫是个突厥人,而且必定是个极有身份的人!

    司徒凝冰有些不太适应司徒夫人如此快的反应,微微怔了一下才说道:“母亲跟我猜的一样,我也怀疑当年与无忧有私情的男子是个突厥人,而且他极有可能就是…”说到那男人名字的时候司徒凝冰刻意放慢了语速一个字一个字的道:“阿史那咄吉世!”

    “阿史那?!”司徒夫人皱着秀眉重复了一遍,惊道:“这是突厥皇室的姓氏!”又似想到了什么不停的喃喃重复着司徒凝冰说的名字,“阿史那咄吉世…阿史那…咄吉世…”待她终于想起来叫这名字的是谁的时候,手不自禁的抚上不停起伏的胸口,竭力想要安抚自己快要跳出腔子的心,深吸了几口气之后,她终于抖着嘴唇盯着司徒凝冰问道:“是突厥…可汗?”五个字,她却说的无比艰难。

    司徒凝冰迎着她的目光微微的点了点头,平静的道:“那****与母亲从静心寺中出来,正遇上几个上香的农妇,我见她们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似是在探查什么,怕有人欲对祖母不利便派人盯住了她们。这一盯才发现这几个人居然是突厥人收买培养的细作,专门帮他们探查传递长安城的消息。我原以为突厥人是冲着祖母去的,后来才知道她们竟在四处打探无忧的消息,我一时猜不透突厥人要做什么,只能加派人手盯着那几个探子和无忧。今日听母亲说了无忧当年之事,再结合突厥十几年来除了靖成长公主和亲的时候来过使节,这么多年也没见人来过,偏生这样巧,始毕可汗一继位就有使节来访,更巧的是魏王谋逆长安城大乱的时候一群突厥人黄雀在后的劫走了无忧,若说这其中没有关联,谁能信?”

    “鬼都不信!”司徒信下衙后听夫人无忧的事和女儿说的猜测又说了一遍,气得一掌拍在矮几上,极少跟夫人发脾气的他这回也忍不住埋怨道:“收留王七这样大的事儿你怎么也不知道跟我商量一下!不说突厥人这事儿,单论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