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主貌美如花-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幼的陆珊在她跟前说过的话。

第175章 立储(上)() 
皇帝有意让齐国公主入朝议政; 这是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的事,而且基本上也都接受了。从太丨祖皇帝开国算起,顾家的公主就有从政从军的先例,虽然个例不多,但也并非孤例,再多一个齐国公主,多数人都觉得很正常,个别人不太适应也只是心里犯嘀咕,绝不至于上书死谏。许是吃准了朝臣们的这种心理; 迁都燕京之后,元琪不声不响出了个大招。正如陆珊当初对顾盼说的那样,把皇室和朝廷机构搬到燕京不算费事; 前前后后大半年,基本也就妥了。可恢复了燕京的地位绝不意味着遥京马上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包括朔州在内,新光复的州郡都在淮水以北; 迁都燕京倒是有利于管辖,可原先南方的州郡,距离燕京又太远了。所以元琪下令设了陪都,就是原来的遥京,要等所有事务理顺以后才会撤销。暂设陪都之事毫无争议; 因为的确是有这个需求,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留守遥京,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留守遥京; 绝不是简单地留个人看家,而是各部官员都要配置的,基本就算是个小朝廷了。通常来讲,这样的差事适合东宫担任,其他人不是担不起重任,就是得不到皇帝信任。可盛宁王朝哪来的东宫,满朝文武急得都想帮皇帝夫『妇』求个生子符了,只是考虑到皇后娘娘的武力值,大部分人只敢在心里想想,并不敢设施罢了。然后元琪就说了,留守遥京的人选他早就有数了,齐国公主就很适合。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亲自帮齐国公主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过是个公主,有这样的必要么。也有脑筋灵光的,马上就联想到穆亲王府了。盛宁王朝北伐成功,顺利光复旧土,皇后陆珊的功劳不可磨灭,可除了陆珊之外,战功不能被人忽略的也大有人在,穆亲王父女均位列其中。顾茂已经是亲王了,再往上升不可能,最好的赏赐莫过于王位传承不降等。偏偏顾茂没有儿子,女儿倒是有七个,降不降等毫无意义,因为郡主已经是帝女之外宗室女的最高封号了。元琪既不忍心让劳苦功高的大伯无子国除,也不能给他塞个嗣子过去——便是元琪有这样的想法,客观上也没有条件,他的叔叔们并不是每个都有儿子——所以他想了个变通的法子出来。因嘉兴郡主顾元娘也是跟着穆亲王上过战场的,于是元琪说了,日后顾元娘生了儿子,长子随母姓,可继承外祖父的王位。至于实际上封了世孙的是顾元娘的次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严格来说,元琪的做法不是很符合规矩,但从感情的层面讲,这是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就因为没儿子,一切就要便宜外人,搁谁也想不通。能传给女儿的儿子,还是随自己的姓氏,也跟传给孙子没有区别了,好歹都是自己的血脉。同样的做法搁在王位传承上,众人觉得理所当然,可把王位换成皇位,有些人就觉得很可怕了。以前元琪的做法不明显,人们也都没敢往这个方向去想,现在皇帝公然给齐国公主配置班底了,也难怪有人会多想。然而多想又如何,皇帝没有明说,谁还敢上赶着上折子提醒他不成,没人敢出这个头,倒是有务实的,已经在族里挑选合适的年轻子弟了,说不准哪天就能派上用场。那天下朝后,听闻元琪说起众人变来变去的脸『色』,陆珊笑不可抑,好半晌方道:“七哥是想有人主动请立皇储吗?”“主不主动倒不重要,还得盼盼有机会表现自己,证明她能做到。”同样是立皇储,立女儿可比儿子难多了,顾盼要是个男孩儿,哪怕他什么也不做,元琪立了他也是众人齐夸皇帝英明。就因为顾盼是女儿身,强势如元琪陆珊,也得慢慢给女儿铺路,让满朝文武接受他们将来会有位女皇储。陆珊对女儿的能力倒是信心十足:“我们闺女没问题的,若非如此,七哥哪能下得了决心。”顾盼能用自己的表现打动元琪,那么在元琪的支持下征服文武百官,也就不是那么难了。就像这回让顾盼回遥京镇场子的事,满腔疑『惑』的人不在少数,暗地里琢磨帝心的同样不少,可谁也不敢明说,就怕自己一个提醒,原本还在犹豫的皇帝直接就下决定了。万事开头难,陆珊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朝上这些人的反应,已经比她预想中温和了许多。再让元琪这么慢慢煮下去,过不了多久青蛙就得煮熟了。比起女儿日后能否顺利继位,元琪此刻更担心的,其实是她的婚姻大事,他问陆珊:“珊珊,在你们那儿,公主被立为皇储后的正式称谓是什么?”“皇储或者皇太女,这两个都是官方用语。”陆珊不明白元琪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七哥打算拿来主义?”元琪挑眉笑笑,对陆珊的说法并不否认:“有现成的借用一下又有何妨,省得礼部到处翻阅古籍浪费时间。”略顿了顿,他又问道:“皇太女的夫婿如何称呼?”陆珊扑哧笑了,元琪这是在抢礼部的活计,不给他们浪费时间的机会:“皇太女对应皇太子,配偶也是一样,直接就叫太女君。”元琪想了想,颔首道:“好像还不错,就用这个好了。”陆珊见状笑得更欢了:“七哥是在考虑未来女婿的人选了吗?”他俩是标准的自由恋爱,可到了女儿这里,又回到了父母之命的时代。元琪点点头,神情格外认真:“盼盼的婚事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她的未来夫婿要可以帮到她,又不能对她构成任何威胁。”太子妃是女人,太女君是男人,这其中的差别太大了,元琪现在处于看谁都不放心的状态。“七哥,你多虑了,我们盼盼多聪明,早给自己找到合适的人选了。”陆珊长吁口气,不明白元琪聪明一世,为何这点小事却看不穿,他们闺女很早就在明目张胆地谈恋爱了。元琪闻言惊讶万分,好奇道:“是谁?语儿还是慎儿?你不是说他们血缘太近不允许吗?”莫语和陆慎是元琪给顾盼准备的未来可用之才,他可没想过把外甥变成女婿,他妹估计也不肯。陆珊这会儿是真无语了,元琪这算什么,灯下黑么,最明显的人选他竟然想不到。无奈之下,陆珊只得提醒道:“七哥,你忘记凛凛了?”元琪和顾四娘是堂兄妹,顾盼和拓跋凛也算出了三代,看在小朋友们情投意合相亲相爱的份上,陆珊就不打算阻止了。“凛凛?他们什么时候好上的?”论相处时间,元琪和女儿比陆珊还多些,皇帝陛下对自己引以为傲的敏锐观察力产生了怀疑。陆珊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他们青梅竹马,这种事情哪说得清,不过上次我看到他们偷偷牵小手了,肯定错不了的。”因为女儿不会嫁出去,元琪也没什么可惆怅的,拓跋凛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人品『性』情都了解,身世说起来有些尴尬,对上顾盼却更好,他的姓氏就确定了他只能永远站在顾盼这边。“既然如此,盼盼出发的时候,让凛凛也同行,省得把他们分开太久。”那一刻,陆珊由衷地羡慕起了女儿,早恋也就算了,元琪还这样给她开绿灯,可比她当年幸福多了。齐国公主回了遥京,整个燕京都是议论纷纷,安远侯府更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哥,你说皇帝表哥到底怎么想的?他真想立个女皇储?”陆瑜的想法十分超前,就是自己也有点不敢相信。陆瑾沉『吟』不语,反而是陆琮先开了口:“我觉得有可能,陛下教养齐国公主,从小就是照着储君的标准来的。”陆慎是顾盼的伴读,陆琮对顾盼的学习进度,比旁人更加了解。“十年前两个小的还没生呢,表哥就知道他以后没儿子了?”陆瑜还是有点想不通,尽管他也没有儿子,闺女倒是生了四个,还是两对双胞胎,也很神奇就是了。陆瑾对此倒是不以为奇:“很明显,表兄起初只是把公主当皇子养,未必就有立储的想法,只是后来情况特殊……”“对我们陆家来说,太子和太女没有区别,若是陛下过继嗣子,于我们反而不利。”陆琮这一代,堂兄弟几个混得都不差,可发言权基本是他和陆瑾的,其余人等旁观就好。元琪不是任人唯亲的人,陆珊也不是,陆家能有今日的繁盛景象,主要还是子孙给力,而不单是出了皇后,带着全家集体飞升。可不管陆家如何人才辈出,他们如今站的位置在外人看来都很高了,如果下任皇帝身上没有陆家的血统,对他们家真不是什么好事。“表兄不会过继嗣子的,宗室近枝也没有适龄的孩子可以过继。”陆瑾到底是和元琪一起长大的,对他的『性』情十分了解,除非是女儿也没有,不然让元琪过继嗣子,根本没有可能。陆瑜不过是说说而已,可被陆瑾陆琮一分析,立皇太女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了。“既然皇帝表哥有这样的想法,他为何不提出来,早点定了名分不是更好。”陆家人说起这件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其他人更不好说,陆瑜对元琪的做法表示不解。陆瑾斜斜睨他一眼,不紧不慢地道:“君心莫测,你想太多了。”陆琮却是笑道:“皇后隐约提过一点,她与陛下觉得齐国公主还是太小了,成婚生子后,应该会更稳重些。”陆瑾陆瑜瞬间了然,其实不是顾盼不够稳重,还是她的『性』别制约了她。如果顾盼成了亲,再有个姓顾的儿子,皇帝下旨立储,几乎就不会有人反对了。“皇帝表哥果然爱女心切,凡事都是考虑到了最周到的。”陆瑜啧啧叹道。陆琮毫不留情地笑道:“二哥此言差矣,你比陛下也是不逞多让。”上次有人想给陆瑜的双胞胎女儿提亲,结果被他百般挑剔,最后成功地把人吓跑了。“你们都是没女儿的人,不懂这种心情。”陆瑜从来不觉得自己没儿子有什么问题,还经常嘲笑陆瑾陆琮,家里全是秃小子,从小到大闹腾得慌。陆琮不跟他一般见识,明明是两对双胞胎更可怕,堂兄堂弟们都是招惹不起的。

第176章 立储(中)() 
陆珊最近比较闲; 而人一旦闲了,就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皇后娘娘也不例外。“七哥,我有件事想问你。”这件事在陆珊心里藏了很多年,她甚至不确定元琪是否知情,可有事憋着不说不符合陆珊的『性』格,她觉得与其自己胡『乱』猜测,不如找个人一起商量。“什么事?”元琪今日也是难得闲暇,特意约了陆珊逛御花园; 结果两人刚在亭子里坐下,陆珊就一脸严肃问他事情,叫他好不习惯。陆珊轻叹口气; 仔细又仔细地组织着语句:“七哥对我外祖父了解多少?”顾老爷子去世好几年了,生前没能看到陆珊光复燕京; 让陆珊深以为憾,至今想起都颇有些难过。“我很感激他; 没有他便没有今日的你我。”顾熙一辈子没有出仕,担着镇国将军的虚衔,却始终没有实职,在多数人看来不过是皇室的旁支而已,还是关系不算很近的那种。可元琪从来不是这样认为的; 没有顾老爷子在背后的支持,他和元琳当年在易州举步维艰,与遥京毫无联系; 搞不好一辈子也没有回京的可能,更谈不上后面的这些事了。再说能培养出顾澈、陆珊这样的优秀后人,顾老爷子本身没有两把刷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元琪知道陆珊的来历,可他还是很坚定地认为,顾老爷子的培养对陆珊的成长至关重要。陆珊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没有外祖父过人的眼光和胆识,她有很多事在当时都没法『操』作,那时的盛宁王朝和光明王朝实力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