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小娘子-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娘,她似乎忘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会慢慢教她,你看她,生活自理没有问题,还聪明着呢。”

    自从变成这样,四喜很喜欢别人赞她的就是聪明,她赞许的看了严恒一眼,那模样好像在说,还是大哥懂事些。

    看见女儿这样子,于氏破涕为笑:“大哥,你看看你闺女,嫁了人才多久就向着女婿了,我就说女儿嫁了就不是自己的了,这会儿爹娘都不记得,就记得相公呢,养女儿真是没盼头的。”

    听丈母娘这样说,严恒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他脸一红,四喜更紧紧盯着他开了。

    她的胆大仅限于对人多看几眼——羞是什么,她不会的。

    这个大哥身上散发出来的亲切感叫四喜觉得很舒服而已,但听于氏这样讲说,她看了于氏一眼,叫道:“娘?”

    显然是问句,但是于氏心里得到莫大的满足,她含着泪,连连点头。

    四喜叫了一声“娘”,又若无其事的低下头去,不知道心里盘算着些什么?

    于氏见状,说道:“她如今这个样子,倒是要拖累你了。”父母亲跟女婿说这话倒真是客气,若女婿态度不友善,他们当即可能拖着女儿走的。

    见丈母娘心中忐忑,口中更是带着些试探的意味,严恒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别说四喜只是失去记忆,就算是真的傻了,他也不会抛下她不管的。

    于氏抹着眼泪珠儿继续说:“我知道这样会很为难你,也知道你身份不同于常人,但求你一点,四喜可是你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门的妻子。如今这个样子,叫你一辈子守着她只怕也难,以后不管怎么都好,断不能叫她屈居别人之下,这孩子脾气犟,我也会劝劝她想开些。”

    她说的什么意思,严恒未必不懂,听罢他脸色一黑,又看着四喜一副少女初见情郎时的形态,不时偷偷看他,脸颊偶带红晕,眼睛里面亮晶晶的像天上的星子一样,盈盈浅笑望着他的模样——满是天真、纯洁和欢喜,心里满是欢喜,哪里舍得抛下她来再纳妾室呢,说道:“我娶她时说过单娶她一个人,不纳妾,母亲你放心好了,只要我性命周全,也会护得她一辈子完完整整的,定不会辜负你们当初把她托付给我的信心。”

    于氏听罢止不住大哭起来,人生数十载,她的女儿好不好还很难说,如今叫女婿立下这么重的誓言,以后万一他后悔起来,女儿的日子只怕更难过。刚才她也并非是试探,只是想以退一步的形式,换得女婿对女儿的怜悯和不弃而已。

    为人父母这般卑微亦是不易了。

    四喜看着大婶一直在哭,实在是不知道为啥,难道她有哪处不舒服哪里疼吗?她伸出手来,帮她把眼泪擦干。

    李有胜心生感慨,叹道:“你看你,总这样哭怎么行,女儿都会笑你了。”

    严恒说道:“父母亲不用担心,我瞧着她并不是傻,只是失去了些记忆,于很多事情上慢慢学,我也慢慢教她就好了,我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若是好不了啦?”于氏促声而问。

    “怎会好不了。”女人这般爱纠缠,却是徒增不快了:“她机灵鬼鬼的样子,怎会像没见好的了的,一定会好,再者说咱女婿也不是那种人,是不是?”

    严恒点头,算是郑重其事的承诺了岳父岳母,并问四喜:“你跟我回家好不好?”他话说的很慢,不想叫她觉得难以理解,谁知道四喜高兴的点了点头,算是允了。

    女儿这样不争气,做母亲的在一旁真是觉着老脸都给她丢尽了,又好气又好笑的,一时间不知道说她什么才好,刚才对女婿有半分埋怨,半分讨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一下子就化解掉的尴尬。。。。。。

    连于氏也捂着嘴笑了起来,李有胜当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四喜的脸蛋像彩霞一样,时不时的偷偷看一眼严恒,又像是不好意思一样,把眼睛挪开,看来即使失去了记忆,对于一个人的喜欢,是怎么都抹不去的。严恒偷偷的从桌子底下捏了捏她的手逗她,她的脸便更红了些。

    隔着一张桌子都能感觉到小两口的这份亲昵劲,作为长辈的觉得也没有什么要多交代的,再说就显得自己啰嗦了。

    “这次我带你母亲回京城,想找于家在京城是否还有亲人,果然都找不到了。”李有胜打开话题,到京城以后,他曾经无意中跟严恒碰到过一次,也知道了他的身份,这才有于氏时不时的担忧。

    在嫁女儿的时候他们也曾想过,这个气质非凡的年轻人,弄不好就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但是事实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严恒的身世高的不容他们想象,正是有了这次碰面,才确定好后面以飞鸽传书的方式交通,互递平安。

    “于大人一家人当初也是受奸人陷害,发配岭南,我也派了人去岭南寻找,希望能及早找到母亲家人,一家团聚。”

    只因牵扯到亲生母亲的清誉,严恒并没有说出实情来。当年皇帝在铲除他母亲新城郡主夫家时,牵扯到与那家有关系的吏部侍郎于文礼全家,全家发配岭南。于氏则是于文礼的女儿,而那时的李有胜则是禁军中的低级军官,为了救出心上人,不得不辞掉大有前途的禁军之职,隐居回家,也正是因为于氏的身份确实不大容易说出口,所以满李家村的人瞎猜乱猜,竟有人猜想是不是从青楼妓院逃出来的。

    为了于氏的安全考虑,李有胜也不做解释,这种事情,当事人心里门清就行了,至于三姑六婆七大姑那里,越抹只会越黑。

    于氏这辈子的遗憾就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两个弟弟,一辈子都没个娘家人撑腰,所以等大丫和四喜都嫁人,也安定下来了,李有胜为了全她这个心愿,先去京城寻找。

    明显除了她这个幸运儿,其他人并未有机会逃出来。

    于氏对此遗憾不已,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婿身上了,遂问道:“也不知道我父母和两个弟弟是否还在人世间,你那里有消息了吗?”

第107章() 
看着丈母娘满怀期待的眼神;严恒下意识的觉得有些对不住她了;不过;他多少回馈了她一些讯息:“南越兵团那边我也带了消息过去;想必尽快能找到;只是岭南山高水远;消息往来也没有中原这么便捷。但是如若能找到;小婿一定会尽快安排于家家人出来,于氏一案本来就是冤案,想必不久以后也会平反昭雪。”

    李有胜看了一眼妻子:“才几天;这几日恒儿匆匆忙忙赶回去接四喜,中间出了这么多事情,他哪有心思顾上你那头。”终于把名字这事给掰回来了;为此李有胜还别扭了好久;年轻时候看到的那些贵人,没成想其中一个竟然成了自己的女婿。

    他带着于氏离京前曾经一次见过那时还小的皇次子严恒;于当时的他来说;二皇子严恒是高高在上的贵人;今日却成了他的女婿;四喜成婚那日;更接受过这位血统尊贵之人的跪拜。那时他印象很深,严恒才六岁;长的却有八岁小孩的身量,小小的孩儿骑着高头大马随着皇帝出去打猎;而李有胜则负责把猎物驱赶到围圈之中供贵人狩猎。

    严恒十分讨厌这种行为;言道:狩猎怎能与杀鸡相提并论。

    当时禁卫齐齐叫好,自然也有人说小孩子爱说大话,谁曾想小皇子竟然在狩猎时猎到一只大雁,这可就是真本事了。

    这件事情在李有胜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虽说过去快二十年,但当时小皇子的模样还印在他心里。

    知道他身份以后,回想这段往事,这感觉不要太奇妙。

    他转了个话题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说,我也就只有这三个女儿,对谁都是尽心尽力的。”这话意思很明了,对女儿尽心尽力,对你自然也是如此。

    ——最后嘛,嗯嗯,希望你对我们女儿也是这般。

    严恒心领神会,岳父大人自知道他身份以后,日日不得心安,他自然是要照顾一下两位长辈的情绪的,刚想说话,衣角被人拉了一拉,他下意识的知道是四喜干的。

    他们总说些她难以理解的事情,她便觉得无聊,刚开始有糕吃也就还好,后来肚子都填饱了,这几个人还没讲完,严恒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没能顾及到她,她便有些不悦了,不高兴起来就拉他袖子,等他注意到时,她又故意把头偏过去,就是要让他看到自己生气了。

    她这会是心思最简单纯善之时,所想所做全部都随心,小女儿形态暴露无疑。

    严恒心灵神会,一边说着正事,还得分神与她偷偷传一番情意。若是片刻没有顾忌到她的情绪,她就有点着急上火耍小孩子脾气了。

    叫人忍俊不禁。

    就好像刚才,她悄么么的闪了个眼神过来,严恒刚好在想如何跟丈母娘解释,没来得及回应她,她过来就来了脾气,半天半天不去看他,最后让严恒拉了一下衣角,才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她本来是很刚强和火爆的性子,从不在人前展示出自己的真性情来,纵使闺房中,也是藏着掖着半点也不会给他知道自己的心意的,没想到失忆以后,性子也变了不少,以前羞于表达的情绪如今也是毫不吝啬的展示给他。

    严恒不以为烦,反觉得很欢喜。

    接着李有胜的话,严恒说道:“我并没有他们那么着急往京城赶,等下去雇个车,缓缓往京城走吧,现在也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但我推测是失去了往日的记忆,连说话的能力都丧失了,这也好,她很聪明的,我会慢慢教。”

    四喜忙不叠的点头,表示她听懂了,也愿意学。

    看来失去记忆对她来说并不是太坏的事情,至少她保留了一些感觉,这些感觉是她原有的,而其他的,她愿意去学。

    剩下的时间就是严恒和李有胜商量如何去京城,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

    以前村里的人流传李有胜在外当兵,其实他们讲的并不算完全正确,李有胜当年师出名门,个子魁梧高大,与朝廷做的兵样很是吻合,很快就被禁军选中,做了一个下等禁卫。

    其后又因他多次立功,很快被提拔成小军官,前途一片看好。

    那时于氏是吏部侍郎家的娇小姐,叔叔也在禁军任职,又是李有胜的上司,得此机缘,经常去于府,一来二去的便跟于氏瞧对眼了,于家惨遭秧祸之时,于氏年纪也有十五岁,正好在朝廷发配充军的年纪以上了。

    女子充军大多都沦为军妓,于家这才把家中的娇女儿托付给李有胜,叫他带着于氏远走高飞,再也不要回来。

    若不是因为时间长远,皇帝病入膏肓,此事便只能埋在于氏心里一辈子了。

    ***

    于氏心里更清楚的是,若不是有这样一个亲王女婿,她于家的案子永远也翻不了身。

    一行人等雇了个马车,从这里往京城赶,不过严恒倒是没有严诚那么急,慢一些也可以,快一些也可以,再加上有两个女眷,加快赶路又怕她两人受不住。

    找了个车,商定好一两银子的加钱,管路上的食宿,严恒再三叮嘱路上慢些走,不能贪快赶路,车夫拿了银子自然欢喜,满口的答应好,不仅把车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一路上态度也是各种恭谨。

    四人一车,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