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蟹民-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两块乾隆御制的云龙墨,这些都是难得的好东西,周福虽也有不少好的文房四宝,但是能够凑成这样一套清朝御制的珍品还真没有。

    所以才说这是好东西,一件易得,成套的那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价值可是几倍的往上涨。

    听到这么贵重,豆花赶紧将东西藏到了密室里,只留下了燕窝阿胶这些滋养品在上面,这些东西留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豆花都是隔三差五的弄了自家人吃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她眼里,东西再好也没有家人身体重要,所以对于这些东西从不吝啬。

    “店铺还没找好?”豆花关好库房门,洗着手问道。

    “找是找到了,就是位置不太好,再看看,要是再找不到也就只能这样了。”说到这周福就烦的很。

    “不用找了,看看这是什么。”原本豆花还想吊吊周福的胃口的,可是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就没有卖关子了。

    用干毛巾擦了擦手,从怀里掏出一张房契拍在了周福面前的炕桌上。

    “这是哪来的?”周福看着房契,抬头看着豆花难以置信的问道。

    看着房契上的地址,周福想都不敢想,大鼓楼南区那可是天津有名繁荣的商业街,价格贵是次要的,主要是那里的位置太好了,谁没事会愿意买铺子啊。

    看着周福夸张的表情,豆花噗的一下笑了,“不就一个店铺吗,用得着这样吗?”

    看样子周福还是高看豆花了,原本以为这些年跟着自己,怎么的见识不说和自己相比,可是是学个一两成应该可以。

    现在看来还早着呢,要不然也不会连大鼓楼那里的行情都不知道,不光是钱而是一种能力的象征,以后不能再让豆花光盯着这个值多少钱那个怎么怎么的贵重了。

    任务还重的很啊周福感慨道,听了周福的解释,豆花才知道这个临街两个铺面后院连带一个小院子的价值。

    “哎呦,我一点也不知道,原以为一个铺子多少钱呢,淑敏给了我就接了。”淑敏是傅宝老婆陈氏的名字。

    原来豆花在跟陈氏闲聊的时候,说道了周福正在为找铺子的事情发愁,这时候陈氏就说她有一个嫁妆铺子租期到了,那个租户也不打算在租了。

    还正好是开成衣铺的,里面还剩不少布匹,都折价抵给她了,她正好也在发愁怎么办。

    于是就叫贴上妈妈将房契拿了过来,说是送给周福了,豆花当时也蒙了,怎么这么就送上铺子了。

    但是陈氏怎么说的,说什么周福是傅宝的好哥们,现在他遇难难处了,要是自己不帮忙,傅宝回来还不责怪她。

    说着就硬塞给了豆花,豆花见状也没法子,回去只能让周福多谢谢傅宝了,说几句陈氏的好话,让他们夫妻过得更加和和美美。

    陈氏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思,一个铺子在她这不是事,虽然傅宝现在对子还行,可是外面的女人从来没有少过,而傅宝又是最听好哥们周福的话。

    “现在怎么办,要不我下次还给她?”

    “不用,赶明我和傅宝说声就行了,行了收起来吧,明个我赶紧和关大几个说声准备开张,开点睡了,这些天可把我累坏了。”说着周福赶紧催促豆花收拾睡觉,心里的大石头解决了,浑身轻松,头还没沾枕头一会儿的功夫就呼呼大睡了。

    店铺找到了,店里的布匹也有不少,可以用一阵子,就连原来做衣服的老师傅也留了下来,于是乎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开张了。

    这次由于店铺是周福的,所以呢铺子的收益周福占四成,关家六成。

    铺子开张之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杨枣花也跟周福提出了要回家。

    “福子,娘来天津也住了两个月了,家里牲口和地里长时间没有人也不行,我想着过两天就回去了。”

    周福知道杨枣花说的是实话,在天津呆了这长时间也不短了,下次再来就是了,也不是外人家。

    “那行吧,寿子你结婚的我可能回不去这时娘跟你说了吧,到时候看情况,我尽量赶回去。”

    “没事。”周寿比较老实,笑着表示自己不介意。

    “三弟,你大哥不能回去,按理说我做大嫂的应该回去的,可是家里你也知道,你也体谅,你大哥也和我说了,已经让娘不要舍不得花钱,所有的花销你大哥掏了。”这时候豆花也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人家是大哥是亲兄弟没关系,自己做大嫂的可不能这样。

    “不用大嫂,家里娘都准备妥当了,也都是上次大哥给的钱。”周寿对于大方贤惠的豆花可是很敬重,相比二嫂那是天壤之别。

    “三弟,这你别管了,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全家都出去大吃一顿,顺便买些东西带回去分给乡亲们。”周福见状,大手一挥带领大家出去搓一顿。

    这两天的时间里,豆花就有的忙了,吃完早饭就出去了,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因为河南出于内地,海产品不容易得。

    所以豆花买了不少海产品,有虾米,鱿鱼干,淡菜,紫菜等产品,其中还拿了不少家里有的多的海参,鲍鱼等珍贵海鲜。

    “娘,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周福和豆花包了一大堆东西进了后院。

    “哎呀,怎么有那这么多东西,豆花这两天买的都已经拿不下了。”杨枣花放下手中的正在打的包袱,赶紧上前接过周福怀里的几大匹绸缎。

    “这点娘你是多余了,我送你上火车东西又不要人拿,回家的时候花点钱请辆驴车不就行了。”周福放心东西笑道。

    “是啊,娘,快看看这几匹绸缎颜色花样怎么样?”豆花也拉着杨枣花看起了绸缎说着。

    “你们呀。”杨枣花无奈的摇了摇头,孩子的好意再说什么就是矫情了。

    “娘,这是一百块大洋,家里虽然什么都办妥当了,可是今年家里粮食没有卖,没有收入,事情又多,这些你们先用着,不要省,缺什么就说话。”豆花拿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塞到了杨枣花的手里。

    “不用,福子上前留的还有不少,你们在城里花销大,自己留着。”杨枣花哪里肯要,赶紧有塞到了豆花手里。

    看着豆花和老娘塞来塞去的,周福都烦了,“好了,娘,给你你就收着,我还缺这点钱不成了。”

    “来,你快看看我给你拿了什么来了。”

    周福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打磨光滑还上了黑漆的木盒放在炕上,招呼着杨枣花过来看。

    “什么东西,还神神秘秘的?”杨枣花有些奇怪的走了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这样。

    “爹,二弟你们也过来看看。”

    等正在各自收拾东西忙活的众人来到身边之后,周福慢慢的抽开了木盒盖子,只见里面是一尊三十多厘米高的鎏金观音铜像。

    “哎呦,是观音老姆啊,那里请来的。”看到是这么精美的鎏金菩萨,杨枣花连忙惊讶道,还双手合十像铜像行礼着。

    就在众人看着铜像的时候,刘翠叶突然问道:“大哥,这铜像不会是古董吧,我原来在我们村财主家看到过,只不过他那比这小多了。”

    “哎哟,那这样这是不是很值钱啊。”杨枣花听了这惊讶的问道,一时间对着铜像就更加尊敬了。

    这样在周福眼里不想是一个诚恳的信徒,而像是一个十足的财迷。

    “那当然,听说值好几十亩地呢。”刘翠叶看着铜像也是眼睛发光,肯定的回答道。

    听了这话,众人都看着周福想要知道这铜像也是不是古董。

    “没错,这铜像也是古董,是明朝的老物件,弟妹说的那个铜像我不清楚是哪朝的,这个起码也值几百块大洋吧。”周福笑着轻松的回答道。

    听了这,众人都倒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这样的一个黑漆漆的铜疙瘩这么值钱。

    “那这玩意我不能要,放在家里还不让人给偷了。”听到这杨枣花不要了。

    只是她的话却让李翠叶急死了,生怕周福答应了,这东西这么值钱,大哥留在天津,老家的东西以后可就是自家石头和木头的了,至于周寿的孩子还不知道在哪呢。

    “没事,我这东西也是人送的,你不是说要在家供个菩萨吗,这铜像有几百年的历史,不知道受了多少香火,拿回家供着肯定灵验。”没办法,周福只好说着鬼话哄着老娘。

    果然听着这,杨枣花有些心动了,周福又说了一番,最终杨枣花乐呵呵的收下了,抱在怀里那是一个宝贝。

    周福之所以送这个价值不菲的明朝鎏金铜像,那还是周福去年回家了,杨枣花觉的是平时省吃俭用烧香拜佛起了作用。

    愿望实现之后就像在家供个佛龛还愿,可是也没来的及弄这事。

    于是,周福就了这一处,说到底也是为了自己,反正放在密室也是放着。

    虽然他不信这些,但是自己家里也供了几个佛龛,这都是豆花弄得,每天定时上香,还隔几天就要接露水给佛像擦灰尘。

    送走了周家一家人之后,周福一家也顿时清净下来,过上了原来的安稳日子。

    一过完中秋,周福就一个人去了东北,关家几个去了四川,既然开了铺子只买羊毛也不行啊,他们准备弄些自古有名的蜀锦回来。

    东北路子已经熟了,周福一个人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惊天巨变就要在东北发生了,同时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等着周福呢。

第六十一章 路遇土匪() 
刚入秋;周福他们开的主打羊皮大袄的铺子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主要的生意都是走南闯北的马帮客商们。

    店里的掌柜的;账房先生;裁缝师傅以及招呼客人的伙计都是原来店里的老人,都是有着几十年的经验的;也是非常可靠的。

    不然能够在一家铺子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加上这时候人们的职业操守可以后世强多了;都是经过严格考验的才能当上一店掌柜和账房先生的。

    他们唯一的信条就是趋利辟害;为东家赚取更多的利益;在外跑商也是一样;都是能省就剩,从不下馆子,街边小摊一碗炸酱面就解决了。

    周福以前也跟着商铺掌柜的跑过货;这里面的事情他都是清楚的,那时候还有些奇怪,问道:“出门在外,东家又不知道,怎么不到馆子里吃点好的,干嘛在这路边吃完清汤寡水的破面?”

    同桌的两位掌柜的见到周福这样;哈哈大笑,“东家虽然不知道;但是我们做伙计的可不能给东家糟蹋钱;能省就省;这也是我们做伙计的本分。”

    “今个还是看到你第一次出门;一路上辛苦了,这不掌柜的还额外给你多加了一个荷包蛋呢。”另一位年长的办货的先生笑着说道。

    这时候周福也才算是长了见识,对掌柜的账房先生都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是自己以前想象中的你那样,见缝插针,找到机会就中饱私囊。

    而是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东家也不是傻子,能开起铺子自然知道这里面的情况。

    掌柜的管理的好,盈利多少都是心里有帐的,好的话他们自然不会亏待,太差肯定还会怀疑的,这时候查账那是必要的,到时候谁的不好看。

    小则开出大则还要吃官司,不管那一条你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