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蟹民-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对于周福来说熟悉的跟家一样,就算发生什么事周福也有把握逃离。

    “话是这么说,不过我和孩子们这是第一次回去,总的带些礼物吧,要是光手回去,你那二弟妹还不知道怎么呢。“想到这豆花就有些不自在。

    这些年周福家人给豆花感觉都还行,就是李翠叶有些爱占便宜的毛病让豆花有些看不惯,不过总体上还算可以,但是这次回去住不是一天两天,总的带些东西吧,不说大人,几个侄子侄女总的带些吧。

    老家毕竟是第一次回去,他们也不常回去,周福早就说了家里的一切他都不要,全都给周禄周寿两兄弟,所以他们回去也只能算是客人,到时候总难免有人会说话,尤其是李翠叶是最大的可能。

    “家里还轮不到她说话,这些你就放在肚子里,不是还有我呢吗,再不济,你接拿着金子银子砸她,到时候还不得捧你到天上去了。”

    周福自然知道豆花想的什么,其实他也觉得豆花想的一点也都不多余,他那个二弟妹呀十足的爱钱。

    现在家里的不管房子还是田地,吃的穿的,就连几个侄子读书的钱那一个不是自己出的,可能在自己面前不敢说什么。

    可是背后说也不行,传出来多难听,为此周福特意写了信回去,提前给周水生杨枣花夫妻打了一个预防针。

    让他们现在家里敞开说说,要是等周福他回去听到什么闲言碎语,到时候他可不客气,将他们赶出去可不要怪他不顾兄弟情义。

    “得了吧,你有多少金银砸的,到时候还不把她乐疯了,就是砸死也是心甘情愿的。”周福的话让豆花一下子笑了出来。

    周福也跟着乐了,要是真的这样的话,那画面可就精彩了,别人他不知道,李翠叶还真做的出来。

    其实周福他们这次是错怪李翠叶了,虽然李翠叶很爱钱,也像他们说的那样势力。

    可是这些年她也知道家里都是大哥一家的功劳,没有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在哪讨饭呢。

    哪能有现在这样舒坦的日子,大米白面换着吃,还不用下地干活,家里的田地都有长工在干,这样的日子她已经很知足了,而且他知道就算大哥大嫂再怎么落魄,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以对于周福的这次回乡,李翠叶还是很积极的帮着收拾,比周寿媳妇张玲花还要勤快,毕竟她在天津呆的时间长,和豆花相处的还算不错。

    “这次回去你带了多少银钱啊,少了可不行。”家里的钱都是豆花管,周福也懒得问,不过这次还是提醒一下。

    回河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手头没有钱可不行。

    “家里剩下的一千多块现大洋都带了,英镑美钞也带了一两百,还有金条也带了十来根,怎么样,这些够了吧?”豆花打开桌上的小皮箱子给周福看道。

    “嗯,这些也够用了,家里吃喝都有,就是小用的。”周福点了点头,这些钱管小用太足够了。

    不过穷家富路他是知道了,这时候没有钱什么事都帮不了,家里没有什么钱,带这么钱主要为了以防万一。

    “咦,你怎么没有带些首饰,都收起来了。”

    “逃灾还戴什么首饰,在乡下戴着也太扎眼了,所以都收起来了。”

    那可女人不爱首饰的,豆花也不例外,原本刚开始还装着公私分明,后来这些年周福弄得那些珠宝首饰都给了她当做私房了,可把她欢喜的不行。

    平日里在家几对翡翠,红翡,羊脂玉手镯换着戴,每次出门还都要精心挑选几件满意的首饰。

    男人们赚钱就是给女人买这些东西的,看着豆花喜欢爱打扮,周福心里也高兴,谁不喜欢自己媳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呢。

    “扎什么眼,又不叫你都带着,把平时喜欢长戴的一些首饰装在首饰盒子里带着,又不碍事,你看我扳指什么的这些不是随身戴着吗?”

    周福伸着手露出大拇指上的黄玉扳指,这些年安稳下来之后,周福也开始享受起来了,平时和朋友在茶馆喝喝茶什么的,所以打扮也挺讲究的。

    除了扳指还有戴了好多年的金怀表,好工艺就是好工艺,今年戴着足足十个年头了,一点都没有坏,隔一段时间上次发条之外,时间准的很。

    袋里还装着金制钢笔,烟斗,现在腰间还多了压长衫的玉佩,右手常年盘着的文玩核桃,典型的民国富家翁的打扮。

    由于现在火车票紧张,坐火车带的行李肯定不多,所以这次周福他们回河南是自己坐马车的。

    加上关家一大家子,关家三兄弟总共五个儿子,加上儿媳妇孙子孙女们,总的有三十来口,光他家的马车就有十多辆,加上周福家的三辆。

    足足形成了一个长长的车队,至于路上的安全根本不用担心。

    周福从东北带回来的几十条长枪早就给了关家一些,关大几个和几个儿子甚至大孙子都没少在成为练,比一般的士兵都强。

    加起来十几条枪有什么怕的,一路上像周福这样的队伍不在少数,大家伙也都有意结对而行。

    这样在大的队伍土匪也要掂量掂量了,根本不敢动手的,所以一路上很安全。

    “关大哥,要不要到家里休整一段时间,走了这些日子嫂子和孩子们也都累了。”到了小周乡的县城外,周福下车走到后面对关大几个说道。

    “不用了,这一大家子怪麻烦的,正好碰到一帮到洛阳的,一起走也方便。”关大拒绝道。

    “那行吧,你们一路上可要小心,安顿好之后打算什么时候在回天津啊。”周福问道,准备看看自己的时间能不能碰上。

    “这个难说,你要是回了天津,铺子什么事你自己拿主意。”关大想了想说不好,洛阳老家几十年没有回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那也只能这样了,你们快走吧,别掉队了。”看到有人叫关大,周福赶紧让他们跟上。

    “阿福,好兄弟,你要多多保重啊。”关大三兄弟依次和周福拥抱了一下。

    “你们也是,以后要是失去联系了,就写信到天津,房子不处理肯定能收到消息的。”这么多年的兄弟,说分别就分别,周福心里也是不好受。

    “那你也走吧。”

    “嗯,我这到了家门不着急,我看着你们走之后再走。”就这样,周福看着关大车队走远了才渐渐回头。

    三辆马车连在一起,带着十只狗崽子踏上了归乡的路。

第七十三章 今非昔比() 
“三哥三嫂;这一大家子穿着这么好干什么呢。”

    “是啊;全家出动;还拿着这样一大盘的炮仗;是有什么喜事呢。”

    小周村,周水生杨枣花夫妇穿戴整齐在前面打头阵;后面跟着是老二周禄老三周寿两兄弟;两人脸上喜气洋洋的抱着一大盘炮仗。

    旁边是各自的媳妇李翠叶和张玲花;李翠叶抱着近些年刚出生的小女儿;三岁大妞妞。

    张玲花也抱着自己的小儿子;两岁多一点的二宝;至于五岁的大儿子早就跟着十岁多的石头木头跑在前头去了。

    “我家大小子今个回来的,这不我们到村口迎迎。”周福今个回家,尤其还有这么多年从没回来过的大媳妇和几个乖孙。

    想到马上就要回来了;杨枣花想想就高兴,这下子算是真的全家团聚了,走起路来那是都快飞了起来。

    “哎呦真的,话说福子得有五六年没有回来了吧,这次媳妇孩子也一块带回来吧?”一个关系好的本房大婶说道。

    “是啊,媳妇和孙子一块回来;到时候可得到家里来坐坐。”杨枣花高兴的说道。

    这些年媳妇孙子没有回来,村里总有不少坏心眼的说闲话;说什么城里媳妇看不上乡下公婆;从来不回来什么的;就算给了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在拿钱打发乡下穷酸公婆们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这次媳妇马上就要回来了,她到时候可得带着大儿媳妇在村里好好转转,让那些看不惯别人好的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那是肯定,经常听你夸你那城里孙子长得怎么怎么好,这次我可得看看,瞧瞧大城市孩子到底和农村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到时候你看见就知道了,现在不说了,老头子叫了,我的赶紧到村口去了,别到时候晚了。”听到前面周水生的叫喊,杨枣花赶紧和老姐妹结束了话题,小跑着追上去了。

    “我说你聊什么这么起劲,没看见时间不早了,要是人进了村口看你怎么办。”周水生对于杨枣花一路上的耽搁很有意见。

    这是儿媳妇和几个孙子孙女第一次回村,按照村里的农村的老理,一般都是要在村口提前摆好鞭炮等候着的。

    等人还没入村,就要事先点起炮仗迎接的,这是为了表示自家人对第一上门客人的欢迎,这儿媳妇孙子头一次那就得更加看重了。

    除了这,过几天还要带着儿媳妇孙子上坟,进祠堂磕头的。

    自古以来女人是不能进祠堂的,尤其是娶进来的媳妇,不过这次是例外,豆花可以算是新媳妇,允许第一次进祠堂给祖宗牌位磕个头。

    之后就不行了,除了死的时候,灵牌或是在排位上加刻名字的时候。

    “那你还在这废话,还不赶紧走。”听了周水生的话,知道是这次是自己的错,可是杨枣花就是不承认。

    这不硬邦邦的丢下一句话之后,自己就上前走了,丢下周水生一个人气的不行。

    这些年周福陆续给了家里不少钱,加上地里的出产,周水生又不断的置办了不少家产。

    田地从二十亩扩张到了一百多亩,一头黄牛也变成了三头牛,几只羊也变成了一大群羊。

    就连磨磨的毛驴也多了好几头,田地多了,产的粮食也就多了,需要的粮仓也就大了,牲口多了,需要的草棚也就多了。

    为此,周水生在自家房子周围扩建了一进院子,外围是高大的院墙和房子,和里院之间有一条两丈宽大的走道。

    一侧是打着草棚,里面关着牛羊等牲口,还有一个大大的杂物间,放着板车马车干活的家伙什的。

    另一侧住着两户长工,家里这么多地可不得雇人帮忙种着。

    建了这之后,周家房子越来越有乡下地主老财的样子了,也越来越安全了,两道高大的院墙,想要进入内院可是十分困难的。

    小周村村口一年四季,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时时刻刻都有人。

    周水生来到村口的时候,杨枣花早就站在上百年的大榕树底下,和着一群磨磨舂米的娘们说笑起来了。

    两个媳妇也抱着孩子和一群妈妈们坐到了一起,孙子,孙子们也和一群小子们疯来疯去,围着大树玩耍着。

    哪有一点像接人的样子,都忘了是来干嘛的吧,不过幸好两个儿子还知道今个来是干什么的。

    早就将炮仗在路边摊开了,这会正站在大石头上张望着,看来干活还得男人来靠谱,女人就是不行。

    看着周水生板着脸走过来了,立马就有一个后生起身让出了自己的为。

    “三叔,来了,福哥还没回来,你先到我这坐会。”

    周水生也不客气,上前一屁股就坐在了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这石头有好多年了,是村里人老人以前弄来专门坐的。

    这么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