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蟹民-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是这个理,小周村上百户人,家里有石磨的没有多少人家,全村都是靠着村口一大一小两口石磨。

    每逢过年过节的,那队伍可是排的老长的,得要提前半个多月准备呢。

    由于这时候都是靠人力推磨,所以一般都是几家要好的结伴在一起,你帮我家然后我在帮你家,轮流着来,这样也极大的加快的效率,也使人轻松不少。

    尤其是在舂米的时候,既要费大气力舂米,然后还有筛,费力又费时,这也是小周村种大米不多的原因之一。

    “阿福,你家上百亩的田地,家里粮仓堆满了粮前天你爹还带着一家人老小到县里拉了满满一车的年货回来,你这又大老远大包小包的带些什么回来了,你爹娘算是有福了。”一位帮忙磨磨的大婶羡慕道。

    周家现在的日子在十里八村都是出了名的富裕啊,自己家什么时候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哦不,能有这样的千分之一也算死也瞑目了。

    “没什么,都是一些天津的特产,我们这边没有,所以就带了些回来,我这包好了也不好拿,几位婶子待会到我家拿点。”周福笑道。

    自家的生活这两年确实有些惹人眼,虽然周财主家日子比自家还要好,可是人家那是几代积累的家底,现村里人从出生他家就是有钱人。

    于是人们也就觉得周财主家有钱那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而周家不一样,而是靠着儿子突然爆发起来的,原本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现在成了最富裕的人家。

    这难免让很多人家心里感觉不平衡,所以周福也叫周水生平时不要计较太多,像什么祠堂族里公家的事,能吃亏就吃亏,祭祀的时候钱粮出大头也没有什么。

    一点东西赚一个人前人后的好人缘还不值得吗,而周福平时带回些什么特产,碰见了也都一家分一点。

    “那就沾阿福你的光了,你别说,你上次给的那个海米煮汤啊,你大叔直说鲜的很。“听到周福这么说,一人说道。

    “喜欢就好,我这次又带的多,回头多些,让大叔多喝几次。”周福笑道。

    “呵呵,快回吧,你娘这几天经常在村口望呢。”

    “那我回了,别忘了到家里来拿。”周福说道,然后就拿着东西往家里走了。

    还没到门口,就看到东东小西他们跟着石头木头一个跟着一个跑出了家门。

    “东东,小西,石头木头,你们干什么呢,这大冷听到出来干什么,连帽子都不戴。”周福赶紧叫住他们。

    现在是什么天气啊,这些兔崽子就只穿着毛皮大衣,脑袋脖子都露在外面,小脸冻得通红,这么下去还不得冻伤了。

    这冻伤可是难得好,一旦得了以后每年都得反,现在一个个有毛帽都不戴,别人想要都没有呢。

    “爸爸,你回来了。”

    “大伯,你回来了。”

    看到周福回来了,东东他们连忙回过头来,欣喜的朝着周福的方向跑了过来。

    看着孩子们跑了过来,周福也是很高兴,看着东东和小西通红的小脸。

    周福赶紧脱了皮手套,用温暖的手摸着他们的小脸,果然,小脸冰凉的很。

    “东东,怎么连毛帽和围巾也不戴就带着弟弟跑出来了,下次你在不戴,我就让你妈不给衣服你穿,让你们冻着。”周福边用手暖着东东和小西的脸,一边板着脸吓唬道。

    然后又是对一旁的石头兄弟骂道:“还有石头木头你们也是一样,这么大人了,要是着凉了,看你娘不要了你的皮。”

    对于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侄子们,都是平时都是和蔼的很,很少说硬话,不过今个看着他们这样不好好的照顾自己,还带着弟弟大冷天瞎跑,周福有些生气了。

    看着周福生气了,石头木头他们也有些害怕,低着头不敢看自己的大伯。

    “爹,不管石头哥哥他们的事,今天大胖他们邀我们去捉麻雀,所以我们一时着急就忘了,这是第一次,真的,你就别生气了。”看着爸爸生气了,东东赶紧求饶道。

    抓麻雀周福也知道,那是小孩子冬天最有趣的事情了,一群人小孩子趴在雪地里,然后在远处用木棍支撑这一个篮子什么的。

    下面放着一些谷子,等麻雀进去吃食的时候,就将绑着绳子的木棍拉下来,这样篮子就将麻雀罩在了里面。

    等抓到了麻雀,几人人就地烤了吃,这对于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荤腥的农村孩子,可是难得的肉食了,更何况烤麻雀本身确实也十分美味。

    “行了,下次可要注意了,现在赶紧办爸爸把东西拿进去。”听了这话,周福也告诫了一句也就懒得在计较了。

    “好勒。”

    东东几个高兴的答应着,连忙接过周福手里的小包,小包不重,大包周福也舍不得让他们拿。

    “爷奶,妈妈爸爸回来了。”

    “爷娘,大伯回来了。”

    就这样,周福还没有进门,就被东东石头几个嚷嚷的满屋子人都知道了。

    屋里正在烤火唠嗑的周家众人听到周福回来,也都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赶紧出门迎着。

    “怎么这个才回来,这一趟还顺利吧。”豆花拿着笤帚扫着周福身上的风霜问道。

    “还行,这一趟到天津收获很大,我已经安排了,过了年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周福张着胳膊转身让豆花扫着说道。

    “什么安排好了,我可听说那些日本鬼子毒着呢,连小孩都不放过,要我说还是待着这里安全。”杨枣花担心的说道。

    其实还是杨枣花主要是舍不得豆花和东东他们离开,好不容易一家团聚了,家里有吃有喝,什么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干什么又要离开。

    “是啊,在家这待的多好,要不就留在这吧。”其他人也是这样说道。

    “总是呆在乡下也不是个事,就说东东他们,已经缺了好长时间的课程了,在这样以后可怎么吧,至于安全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做了万分的准备了,怎么准备的你们就不用知道了。”周福解释道。

    听了周福什么都已经安排好了,决定了,杨枣花还想再说什么的,可是被周水生打断了。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随你了,不过一家大小安全你可得把握稳了。”

    “知道了爹,这事我心里清楚。”周福点头道。

    “他娘,福子做事你还不清楚吗,稳着呢,东东他们上学也是大事,你就不要再舍不得了,以后想了去天津看看不就行了。”周水生对一旁的杨枣花说道。

    然后又对众人说道:“既然你大哥回来了,这是你大哥大嫂在家过的第一个年,你们都把该准备的都准备上,我们家今年要过一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大年。”

    一家之主发话了,众人自然不敢耽搁,一个个都开始预备着。

    不管周家,村里其他人家也开始为过年做着准备,只是没有周家热闹东西多而已,但是年味是一样的。

第八十五章 水灾来临() 
乡下过年就是比城里热闹;到了腊月底;集市上的庙会和赶集的就从没有断过。

    周围十里八村的都大老远赶过来;置办着家里缺少的年货什么的;天天都是人山人海的,唱戏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烘托出过年喜庆的气氛。

    就连周福家什么都置办妥当了;这集市上也没少去;主要一家老小带着豆花和东东他们去看热闹;他们可没有见过这场面。

    不到一圈功夫;每次周福他们手上就拎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加上杨枣花每次也都会看到适合家里的东西。

    回家的时候,幸亏驾着两辆驴车过来的;要不然这么多东西还真难以搬回家。

    眼看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发面和面了,炸丸子的炸丸子,包饺子的包饺子。

    突然想起自己缺少了什么佐料,然后到东家弄一些西家弄一些,总之;谁家要是缺了什么,到村里走一圈肯定会弄到足足的。

    吃年夜饭的之前;由于小周村有共同的祠堂;所以所有的周姓男丁和小孩子首先到祠堂;放鞭炮摆猪头鸡鱼三生祭品接老祖宗回家过年。

    众人磕完头之后;各自欢喜的吃年夜饭了,这时候,家里的女人们早就在厨房准备好了,等人一到家,又在自己院子放了炮仗之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唠唠亲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全家人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熬年”。守岁到五更时,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点燃香烛,一家人依长幼辈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除夕一过,就是新的一年,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是各地的习俗,不过由于周福老娘娘家兄弟,只有三个姐妹,大姐在家里招了一个上门女婿。

    爹娘都是早就死了,三个姐妹嫁的都比较远,所以周福家没有什么亲戚可以走了,倒是两个弟妹家要往娘家拜年。

    拜年的年礼杨枣花两家准备的都是一样,没有厚此薄彼的,六斤猪后腿,十斤白面,四盒点心,四尺棉布,一坛子好酒,这样的年礼在乡下算是重礼了。

    周福家虽然没有多少亲戚,可是从除夕到春节期间,来家里的人可是不少,天天都有一大群孩子往家里跑。

    那是因为周福家吃食多,只要小孩子来,家里人都会拿出各种糖果花生什么的,让小孩子吃,走时还要没人装满一口袋。

    于是乎,周家过年期间就成了孩子跑得最勤快的地方了,因为来了就有好吃的,当然周家也乐意孩子往自己跑。

    大过年的,人往家里跑的勤快,说明家里人气旺多,也预示着家里来年的好运道,至于一些糖果山货算的了什么。

    元宵一过,周福就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这一走,可把周家众人舍不得的呦。

    可是没有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已经在天津彻底安家落户了,长久待在乡下也不是个事。

    “福哥,你赶紧把敏敏的奶粉冲了,待会要是喝不到可是要闹了。”刚回家没有多久,家里什么都要收拾,这不豆花正在前院水井旁,烧着热水用大木盆洗涮东西呢。

    “哎呦,你自己弄一些不就行了,没看到我在忙着呢。”此时周福正在房里的书桌上忙着呢,听到豆花的话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周福回来之后,到高府教学的时间还没到,他就趁着这段时间,天天往大罗天古玩市场里钻。

    别说,收获还真不小,前前后后收了十几件好东西。

    今天没有出门,这不周福正拿着放大镜,在台灯下面仔细查看着一件晋瓷,即晋代所产青瓷。

    这是一件古老的越窑瓷器,器物完好,通体施青釉。碗高5。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7。9厘米,造型浑圆端正,圆唇,唇下有一道弦纹,腹部饰一圈网络纹带,纹饰简练古朴。

    平底内凹露胎,胎为灰白色,釉层匀润青亮,清澈幽雅美观,堪称“晋瓷”精品。

    这件晋瓷刚收上来的时候脏兮兮的,上面全都是泥土疙瘩,随意的放在古董摊上没有人问津。

    要不是周福眼尖,发现这泥土不一样,应该是刚出土不久的样子,于是不动声色,好了几块大洋买了一个赝品花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