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非梦-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正闻得这话,默默无言,及至回去房里,便向卫若兰道:“我原先竟不知三皇子是这般想法。如今若当真依他所说施为,不免辜负此处百姓;只是若不依他,又当如何?”卫若兰听他父亲如此说,乃道:“这也罢了。横竖咱们是听命行事;怕甚么?”卫正叹道:“三皇子如今尚且不曾即位,照理来说,依旧是要听陛下之命行事的。况陛下原是个明君;三皇子到底年轻些,虽日后定然是要登位的,如今手段却尚且不足,况心中并未将黎民百姓放得多重。”一面说着,不免更叹。

    卫若兰闻得他父亲这话,半晌不得言语,心下暗想道:“往后的日子却还长得很;横竖都是要同三殿下做君臣。‘君有命,臣不得不从’,是以也顾不得许多了。”卫正见他不作声,往他脸上看了一回,良久叹道:“你如今尚年少,与我们又不同;只是日后如何,原不在咱们掌控之下。说不得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于是二人各自回房歇息,暂且无话。

    却说三皇子果然修书一封往京里去,道是骠国意欲不战而退,只是要将布里一带划归己有;又极言此地气候恶劣,言外之意,此地留之无用,不若划将过去,以免刀兵。此书一出,本道今上怜恤民众,定然应允;谁知今上看了大怒,乃下旨斥其无能,着其立时回京,命卫正同赵鹏宇二人全力追剿,不得有误。

    三皇子本道今上要夸奖他的,谁知竟是如此结果,乃又惊又怒,却也无法,只得暗想道:“横竖已是同他们议定的,如今且教他们先行退回也罢了。待他日我得登大位,再行与他们也不迟。”是以心下想罢,自命心腹将此话传与骠国去,乃收拾行装起身归京去了。

    如今这厢只留卫正同赵鹏海在,因三皇子不在,又恐今上降罪,只得点起三千兵将同骠国开战。谁知骠国兵士皆擅游动作战,大成虽也陆续收复许多地方,然并未歼灭几多蛮兵,却有一次中了埋伏,倒折了许多兵士。今上闻得消息,无比震怒,急令冯岩领命出京,将卫正降职查办,又教当地一干军队皆听从冯岩号令。

    那厢卫正接了旨意,乃叹道:“一世声名毁于此矣。总是我所为不利,今日有此结果,怨不得别个;今上已是仁厚了。”是以叩头谢恩毕,自在房中整理对敌之策,专待冯岩来时交代与他;卫若兰见父亲如此,心下不免生些怨忿,便道:“那冯岩不过一个黄口小儿,缘何他来了就当主帅?父亲在军中德高望重,那里是他比得上的。”卫正道:“你休不服他。纵他并无才能,也是今上钦点的人选,谁能说半个不字?况此子少年英才,原自较旁人强些。”如是将那些东西皆理过了,交与卫若兰道:“待他来时,你交与他便是。如今今上对我已生猜忌,若再不为之一事,或将祸及家人。”

    卫若兰闻得他父亲这话,惊疑不定,乃道:“父亲此话何意?”卫正惨笑道:“那里又有甚么意思。雷霆雨露皆为君恩;一听天命罢了。”一时说罢,便将卫若兰打发出去,心下暗想道:“若不经此一事,竟不知三皇子是这般人。悔不该当日一时想差,竟依他所说行事,害了许多无辜军士百姓,今上若查问起来,必是要问罪的,不若先自行了断,或还可保住一家上下。”如是想罢,便拔出佩刀,自刎而死。

    却说冯岩第二日方才到达军中;乍闻得卫正死了,不免惊讶万分,却也叹息了一回,乃立时教人报与京中知晓。今上闻得卫正自尽,却也无法,只得命卫若兰先行扶灵柩回京。行了数日方才到达,卫若兰便入宫请罪;今上念卫正新死,暂未追究其延误战机之过,教卫若兰先回家葬了卫正再计较。卫府上下闻得丧讯,皆嚎啕大哭;佳音换了重孝,专一打点公爹丧事,一时府中一片缟素,难掩悲色。

    瑧玉同薛蜨闻得卫正死讯,倒也感叹了一回。薛蜨便道:“此人原也不差,只是优柔寡断了些,以致丧命。”瑧玉道:“他却也身不由己;只是想来命当如此,无可改移。只是此人心中尚有天下苍生,陛下思及他这一桩,想来也不致再行降罪他家中之人。只恐他儿子生些别的心思;日后还要提防才是。”薛蜨闻言点头,便将此事揭过无话。

    作者有话要说:  总算写到了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之前对卫若兰的设定了。

    所有对卫若兰和史湘云关系的推测都来源于脂砚斋的批注,原文中的卫若兰只出现了一个名字。然而我个人的意见是,所谓“脂批本”很有可是伪造的,之前和一位研究红学的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找出了挺多的论据,即脂批本为后人伪造,脂砚斋此人同曹公本人并没有多么亲密的关系;是以卫若兰就是“王孙公子叹无缘”中的“王孙公子”这一观点,个人持保留态度。

    单说一点,曹公文中春秋笔法甚多,其中人名多通过谐音来表现人物特点,例子甚多,不必再举。“若兰”二字是好寓意,可这人偏偏姓“卫”;是否可以认为是谐音“未若兰”?当然也可能是过度解读,毕竟曹公当日想法如今已不可考,但我只是想说,在这里把原书中只出现了个名字的卫若兰设定成并不符合一些人心中的“才貌仙郎”的样子,还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并非随手一写。

    因为这里只是写同人,所以就不把当时整理的论据一一弄出来了,那时候搞资料真是……特别特别费力,想想都觉得很可怕= =红学其实是挺有意思的,有一部分人都能靠这个吃饭了,大家都是撕来撕去,各种反驳,特别逗;不过虽然各人想法不同,反驳别人的时候都是会拿出更加合理的论据的,一般不会随心所欲地喷一句走人这样……但是同人文就是另一回事啦,如果真是要认真考据的话,可能跟有一定红学研究基础的人去聊会更好一些。

    之前其实是系统地做过一段时间这个分析,不过没做完,大学的专业也不是这个,所以后来就搁下了。写这个文确实有一点当时分析的基础在,不过也没完全跟着那个路子走,加了好多自己的脑洞这样,而一部分脑洞其实是书里完全没有迹象的,比如警幻仙姑那一段。

    发现自己写了好大一段啊,大概好多小伙伴没耐心看这个2333缅怀下那段一本正经的岁月。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回() 
【第一百三十六回】整军纪将军夸年少·击敌兵郎君数风流

    却说冯岩自到边境; 乃立时整肃军纪; 将此前延误战机的两名将领当即斩首;又将自己所带一千精兵打散编至军中,用了三日时限将附近地形皆看罢,将军中地形图寻来; 错漏之处一一修订罢了。与此同时; 教随行医官将所配制的药品皆取出发放; 以解军士之苦;这一番事情完毕,便将各将领皆召集起来; 将自己对骠国之了解一一讲说。

    那些将领不知冯岩何等人物,对他原无甚么尊敬之意;又那里肯听他讲这些?况几人原非当地久驻之军; 更有不通军事者。是以冯岩讲了多时; 眼见众人竟一无所知,不免心下大异,却依旧耐着性子道:“如今他们尚且在同暹罗交战; 国力空虚; 粮草不继。咱们未必要同他们正面交锋; 须用个‘釜底抽薪’的法子; 将他们粮草断了去。”

    底下人原已听得撇嘴不已; 此时赵鹏宇闻得冯岩这话; 乃道:“你从那里得知?我们在这里许多时日,尚且不知这个。”其他人闻得这话; 也纷纷附和起来,有的道:“冯将军新来乍到,这火也不必这们忙着烧。还是先看看罢。”冯岩起初冷笑不语; 待其声渐落,乃朗声道:“我方才已将所得之消息皆同你们看了。你们长期在这里,竟不曾知晓这些,这失责之罪暂且寄下不问;若再有胆敢胡搅蛮缠者,军法处置!”

    众人见他面色冷肃,倒有一半不敢则声。赵鹏宇见冯岩脸上如罩寒霜,心下倒也有几分发憷,乃强笑道:“冯小将军,大家也是恐战事不利。况你如今尚且年轻,若有闪失,可不毁了日后前程么?再有——”谁知冯岩不待他将话说完,便呛啷一声拔出刀来,倒吓得赵鹏宇退了几步;只听他喝道:“我原不耐烦同你们说这些。今日之事是第一次,暂且罢了;若再有倚老卖老,休怪我的刀不长眼睛!”说毕将刀波地一声插入桌面,又将今上亲赐的印信掏出来往桌上一掷,问道:“还有哪一个要说话?”

    众人见他如此,皆咋舌不已,再无一人敢作声。冯岩见状笑道:“如此便好,大家各自去罢。晚间往这里来说,都做了甚么;我原是最懒待说话的,如有做的少,也便同这口刀说话的是。”言毕将刀收入鞘中,取了印信揣回怀里,自往外去了。众人皆坐在那里不敢动,见他走了方才渐渐地回过神来,乃三三两两议论了一回,终是恐冯岩当真拔刀杀人,是以皆忙着各自往外做事去了。

    原来初时众人见冯岩年小,生得又俊俏,少不得有个轻视之意,只道他不过是凑巧有了一个救驾之功,方才得了爵位,并无实际才能的。当日虽见他斩了两个将领,也只道是今上教他如此行事,是以也并未震慑到几个;不想今日竟见冯岩如此模样,一张俊脸杀气四溢,完全便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光景,不免心下惊异,稍稍收了那些轻视之心。又见冯岩指挥之时胸有成竹,竟较赵鹏宇更有大将风度,各自心内又有计较,面上也略有些恭敬之色。只是未经实战,尚且不知如何。

    谁知事有凑巧,过不得几日,冯岩所领之军却同骠国一小支军队有了一场遭遇之战。冯岩亲自提刀上阵,立斩三人,擒获一人,算是彻底教众人刮目相看。这军中之人原是崇敬有本领者;见了冯岩如此神勇,不免将那些心思皆抛在九霄云外去了,皆转口称赞冯岩年少力强起来。一时军中传遍,皆知新来的冯小将军英勇善战,暂且不提。

    却说瑧玉合薛蜨二人在京中,倒也有些担忧;那日薛蜨便向瑧玉道:“正不知霦琳如今如何了。”瑧玉道:“咱们先已做了万全准备,他又是天生将才,料想无事。只恐那起子人他辖制不住;他是个急躁性子,若当真火起来,将人皆杀了,可用谁领兵去?”薛蜨笑道:“杀了却不会。况他有圣上亲赐金刀一柄,可先斩后奏;纵杀了,也不为错。”

    二人正在说时,却见一个小侍进来,道:“郡王爷,薛侯爷,陛下教二位往那厢去,说是前线战报。”瑧玉闻言,同薛蜨对视一眼,忙起身往这边来了;方一进门,只见今上满面笑容,向他二人道:“霦琳果然不愧将门之后!怪道你二人一意举荐他,如今方才过了这几日,便已是擒获了许多蛮兵,且将他们的粮草皆抢了过来;蛮兵听了他的名号,都要吓得不敢交战。如今看来,料想过不得几日,这仗便可不必打了。”

    二人闻言大喜,忙凑过去看了,果见上写大成军士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截断了骠国三条运粮线路;如今骠国那厢已是快要支持不住,有个议和之意。今上见他二人看罢,笑道:“当真后生可畏。能有这般人才,是我大成之福。也亏你二人多方替他准备;待霦琳班师回朝,必定重重有赏。”瑧玉心下大悦,笑道:“还是父皇慧眼识人。”今上笑道:“你又何必替我扣一顶高帽。文起且先回去歇息罢,我同胤之有话说。”薛蜨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