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这次不仅没要钱,还来给他们送钱了。

    村东头经历了三国末年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的老寿星,对从城里带回来消息的自家曾孙说:“你没睡醒吗?说的这是什么胡话?”

    哪次发生战争,朝廷不是要钱要粮又要人?他当年能活下来,全靠他爹娘会藏他,一听说要打仗,就说他离家出走了,三年五载的藏下来,这才艰难活了今天。他如今也在这么做,藏了自己的重孙,只望家里能留点香火。

    “是真的,我没骗您。”

    好吧,朝廷也不能算是送钱,是买卖,并且是价格合理甚至是稍稍让他们多赚一些的买卖。若帮着做工,赚的钱可比给乡绅干活可多多了。参军的奖励更多,据说为了鼓舞士气,卫璪带领的队伍那边,真金白银的就直接摆在出征的将士眼跟前,杀了敌人现场拿。杀敌的业绩直接与奖励军饷挂钩。

    “以往哪次打仗,军饷不是要往死的拖。”

    “这次不一样,听说咱们村已经有人家拿到钱了,连仗还没定打完呢,就寄回来了那么多。”

    “老赵家七个小子,送上去三个,可是发了财了。”

    不少人都觉得恍若在做梦,却也激起了心中的一片热血。人其实就是这么市侩,你给他看到了唾手可得的利益,他就能回你一个浇不熄的潜能。

    卫玠记得以前在微博上看过一个说法:你给我一百斤砖头,我肯定搬不起,但你若是给我一百斤金砖,不是我吹,我不仅能搬动,还能跑呢。

    话糙理不糙,人类的潜能说到底,就是这么一个玩意。

    钱不能直接买来战争的胜利,却能买来粮草,买来军心,买来人心所向。甚至是买来分化。卫老爷子多鸡贼(喂)的一个人啊,简简单单一个文书下去,就在叛军内部种下了一个反目成仇的种子:国家知道你们之中有些人是被逼无奈才跟着反叛的,我们不会怪你们,因为内心还是好人,不过是想给家里的老小拼个未来,能理解。只要你们投降,我们就给钱。

    叛军首领肯定容不下这样扰乱军心的事情在叛军中蔓延,可一旦叛军首领下了死手,他就从领导劳苦大众推翻邪恶势力的那一方,变成了欺压劳苦大众的邪恶势力。这样一来,恶性循环的怪圈,就转嫁到了叛军将领手上。

    等叛军自乱阵脚,变成一盘散沙,晋朝轻轻松松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卫璪、卫熠不愧是卫老爷子的嫡孙,充分贯彻领悟了卫老爷子的精神,在四川一代利用卫玠送来的金银玩转战场,可以说是溜到飞起。甚至利用那些钱还制造了一把反间计,送了一部分不会增长敌人羽翼、却足以他们高层内部翻脸的华而不实的东西过去。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回头了。

    这么说吧,石勒这边的军队没怎么死伤几个人,对面就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卫璪终于如愿以偿,n战成名。如今谁提起这个卫家二郎,不赞一句年少有为、料事如神。当然,更多的人赞的还是卫老爷子杰出的教育水平,总共就三个嫡孙,偏偏三个都这般出色,智谋取胜的卫璪,攻无不克的武贤(卫熠),以及卫玠。

    在很多人看来,卫玠根本没办法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的颜值,他的才华,他的品行,哪怕是在以及满门尽是人才的卫家,卫玠都显得是那么的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虽然外面在打仗,但大将军王济的脸上,最近却总挂着怎么都消不下的笑容。

    我的妹子,我的妹子,你们说的都是我的妹子!

    惯会哄中二病的钟氏、王氏和常山公主,纷纷对王济表示,孩子们成长的这般出色,这里面至少有你这个当舅舅的一半功劳啊,你起到了很棒的表率作用。所以,为了咱们两家的下下代,好比卫璪的儿子卫崇,你再继续努力,好不好?

    当然好!

    被顺毛摸的很舒服的王济,在心中第一千次的感慨自己当初做了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也再一次感谢了姊夫和峤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王济穿着五时朝服,脚下带风的从朱墙碧瓦的皇宫中走过。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上朝路,王济起起伏伏,用了几十年,才终于走到了上朝队伍的最前排。王济忽然想起了儿时最初的梦想,他悄悄在阿兄耳边说着略带傻气的誓言,他说终有一天他会超越阿爹,走到所有朝臣的前面。如今,他实现了他的梦想,拂晓为衣,豪气万丈!

    不过,对于此时的王济来说,让他骄傲的梦想早已经从武将之首,变成了他的妹子们在所有人的口中闪闪发光。

    原来养孩子是这般有成就感的事情。

    ……

    眼下的危机解决了,就该考虑日后的隐患了。

    “什么隐患?”卫老爷子看向自家孙儿,对他这种危患意识很欣赏。

    “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卫玠差点就顺口把这个词就说出来了,实在是当年背新航路开辟的各种内容时,背的太顺口,“流入我国,势必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实际上的生产力、农产品和物资并没有增加,增加的自然只会是价格。暂时咱们还看不到这样的局面,但未来就不好说了。”

    “价格革命”就要开始了。学了历史就是这点好,有些事情会导致什么,早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了下来。

    哪怕卫玠并不懂经济,但是拓跋六修懂历史,足够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历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是从西班牙开始的,大量金银最早流入的也是西班牙,那直接导致了西班牙的物价增长了四倍,传统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一个世纪之后。

    也因此,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并没能成为欧洲霸主,反而卫他人做嫁裳的成全了英法。

    在更久之后。

    是的,发展就是这么慢,古代不必现代,通货膨胀好像是分分钟的事情,今天还在花钱,明天就吃土了。对于古代来说,哪怕是这种货币贬值,也至少需要百年的时间来慢慢酝酿。那还是在古代西班牙的农业比较落后、养不起全国人口的前提条件下,以晋朝这种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还准备花钱从国外买粮的情况下来看,价格革命只会可能会发生的更晚。

    好吧,这么说来,这些事情并不会对卫玠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啊,不要说一两个世纪了,他能不能活到五十年以后都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在他活着的时候,晋朝会因为一笔强势注入的金银而有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机感,他本不需要为此担心什么。

    但是,比卫玠更没有活头的卫老爷子,却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虽然卫玠有些词说的很奇怪,卫老爷子却还是迅速懂了卫玠的意思,并陷入了一种恐慌之中。

    在魏晋这种只顾眼下狂欢,哪管他日如何的大局势下,卫老爷子的这种忧国忧民意识实在是显得很另类。特别是他发愁的开始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他绝对看不到,也绝不会影响他今天的事情,可是他却那么认真的在发愁着。

    卫玠不懂他的祖父为什么会这样,可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影响了。

    “我们总能一起想到办法,来解决这个危机,至少是惊醒后人。”价格革命之后,积攒了足够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就要开始工业革命了。一步又一步,环环相扣,历史会逼着你不断向前发展的。

    卫玠不敢再和祖父说弊端,开始说起了“价格革命”的好处。

    这些卫玠没太记清楚,因为“价格革命”作为“新航路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两个历史大事件的中间过渡历史,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至少没有受到历史考卷的重视,卫玠能记住的东西很有限,幸好,他有拓跋六修牌移动度娘。

    【金银流入,货币贬值导致的“价格革命”,有弊端,却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好比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顺利转变,日益增长的新富豪,会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城市对农村的依赖也会加重,促使农业生产日益商业化、专业化,改变农业格局。甚至会出现经济金融的新形式。

    每一次变革,历史都会有它的自愈方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导致了一些糟糕的局面,但总体上来说却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有了这些金银的原始积累,才能发展技术,发展工业革命。

    所以,不用替古人担忧。】

第160章 古代一百五十九点都不友好:() 
每一天都生活在历史教学中,甚至包括他自己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的卫玠,无奈给他祖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也上了一趟历史课,主要讲……经济。

    卫老爷子听到最后,开始狐疑的看着卫玠。

    卫玠内心一揪,卧槽,不会我暴露了什么吧?有个比什么都精的阿翁,真的活的好累。那些穿越之后利用各种现代科技大放异彩的主角,到底是怎么做到不让人对他们起疑的啊?古代可是一直都有“宿慧”的说法,比起相信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明显古人更容易相信灵魂穿越、前世今生什么的。求教程,求攻略!

    拓跋六修:【拒做伸手党,从你我做起。】

    卫玠:【凸。】

    “你其实根本就是想借此发展商业吧?”卫老爷子倒是没和卫玠打什么哈哈,想到什么就直说了什么。

    “价格革命”引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阶级关系的变化。按照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大半会因为货币的贬值而亏钱,甚至是破产;但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以及富裕的佃户,反而会因为在这场变革中选择待价而沽,一跃成为新型富豪。

    可以这么说,正是“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人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魏晋本身是个文化包容度很高的社会,当世家面临不转型就要破产的局面时,总会有人站出来选择一条不太寻常的路走下去。就像是当下儒学不再是主流,玄学兴起,有点远见的儒门世家,就会选择让家中小辈去改学玄学,又或者是在儒学和玄学中找出一条适合家族改革的路。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过度的过程里基本没有流血牺牲。

    卫玠不会逼着世家转型从商,他只是起了一个头,把适者生存的现实摆在世家们眼前,该怎么选显而易见。

    卫老爷子很了解自家这个与众不同的孙子,卫玠在对待商业的问题上一直都和主流不同,卫瓘也没想过要强迫卫玠去改变,因为卫玠能分得清主次轻重,他不会一味的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但卫老爷子没想到,卫玠对商业竟然如此执着,执着到想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卫玠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老实的承认了。

    “我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如今世家还可以依赖皇商,觉得交由阿李夫妇出面就好,但是当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大,他们又怎么会放心中间人一样的角色掌握在别的家族手中呢?他们势必会派人参与其中,先是仆从心腹,再是偏远的支系分家,当分家越来越有钱、为家族做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求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地位了,要求家族对他们的重视。”

    整个社会,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卫玠甚至觉得也许不出千年,在十一、二世纪左右,中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