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老爷子甚至很欣赏拓跋六修,觉得他这是自强不息,哪怕在环境如此艰难的时候,还不忘学习。

    有点类似于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感觉吧。

    拓跋六修只能笑纳了这个误会。

    拓跋六修顶替自己兄弟的过程平淡无奇,没惊也没险,毕竟属于拓跋六脩的大半心腹,都已经死在了别苑,少数派出去的,也都被拓跋六修通过【幻境】技能里的一些小手段给收服了。

    是的,【幻境】这个diao炸天的技能还在,并没有随着拓跋六修的复活而消失。

    事实上,【幻境】和活人貌似更加配套一些。拓跋六修曾经作为灵魂时所需要施展的苛刻条件,都得到了放松,时间续航和稳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是怎么便利怎么来。

    ——拓跋六修如今依旧是整个世界里最不科学的存在。

    至于卫玠的绑架事件,自然是以“匈奴质子刘聪是幕后主使,并且已经伏诛”作为了结案陈词。

    至于拓跋六脩……有过这个人存在吗?

    被抹杀了存在,对拓跋六脩来说应该才是最无法忍受的,他那么想让别人注视着他,但到最后,甚至不会有人知道他曾经存在过。他的报复,他的野心,他的种种算计,都成为了少数人心中一道淡淡的痕迹,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彻底成为不值一提的过去。

    若拓跋六脩地下有知,说不定能被气活了。

    拓跋六修:知道你过的不好,我也就放心了。

    刘聪要是泉下有知,大概也会不甘心,明明他只是个被利用的马仔,到最后却成了居心叵测的幕后boss,连我死了都不放过的要利用一把吗?

    拓跋六脩则觉得,刘聪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这个——背锅侠。

    因着这个背锅侠,匈奴那边不干了。

    匈奴自然不愿意承认,也不肯就此善罢甘休。本就与拓跋六脩暗中勾结的他们,索性就脱离了控制,打着为刘聪报仇的名义,正式与晋朝宣战。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宣战后,匈奴人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烧杀抢掠、轻举妄动,晋朝也只是关了北地的互市,在边境集结大军,秣马厉兵,却没有急着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双方都在观望、等待,至于观什么、等什么,那就是只有双方的高层知道的事情了。

    其余暗中结盟的几族,也因为突然转变的局势,而有了各种明显的躁动。由于“拓跋六脩”迟迟没再传来消息,他们还有点不太敢正面对上晋朝,哪怕抱团也是底气不足。

    一直犹豫到了拓跋六修能下地行走的第三天。

    慕容一族终于有了决断,他们对晋朝请求尚公主。

    表面上,说的是慕容一族对□□上国的文化崇拜已久,如今首领之子正值适龄,希望能够娶得晋朝公主为妻,帮助他教化族内臣民。

    这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你们与我们和亲,我们就不帮着匈奴打你们。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谁也没有打算掩饰,就像是历史上的那些和亲一样,他们连冠冕堂皇的虚伪外衣都懒得披上。

    “和亲”,一个历朝历代的公主,都谈之色变的可怕存在。因为她们嫁过去,是真的会有生命危险。缺医少药就不说了,只说那些根本没把公主当人的蛮族首领,就已经足够不是东西了。在深宫内苑长大的金枝玉叶们,再彪悍的性格,嫁入蛮夷之地,真正能活下来也没几个。不是被折磨的不堪受辱而自杀,就是干脆被折磨致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首领都是如此,也有真心想要求娶公主,与公主锦瑟和弦的。但那些毕竟还是少数,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和亲公主是长命百岁的呢?

    没有哪个养尊处优的公主,有勇气去赌自己是不是那个少数。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和亲却好像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只是嫁给公主,就能换得边疆最少几年的安宁。反正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为什么不嫁呢?

    当慕容一族的使者提出来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老爷们果然心动了。

    不过,这次他们大概是没办法得偿所愿了。

    因为阳平公主也在朝堂之上。

    说起来,阳平公主已经参政有些年头了,三天小朝会,五天大朝会,每次都少不了她的身影。朝臣们从一开始的万分不适应,变成了如今根本没把公主当女人看,总感觉那就是个官职名为“公主”的与他们一样的老谋深算的存在。

    阳平公主身边,同样稀稀疏疏的站着几个公主,有晋惠帝的妹妹,也有晋惠帝的姑姑,更有晋惠帝的姑祖。

    这些公主大多都是曾经参与了为晋武帝祈福而派出了替身僧事件的人,当年也曾借着太子二婚事件,进宫哭诉“害怕老无所依”而大闹特闹了一场。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这些公主还有两个鲜明的共同点,她们都有着不输给男子的政治远见,却没有丈夫。

    阳平公主在太后生辰上,反手就是一剑,干脆利落的捅死了自己的驸马,这件事至今还是不少大臣心中的噩梦。想想枕边人能够这般说下手就下手,真的让人背后一寒。

    其他几位公主或早年丧夫,或后天和离,也都是没有夫家的拖累。

    这便是晋武帝死前最隐秘的一道圣旨了。晋武帝不仅给公主们加了亲卫、部曲,也下了遗诏,若有公主满足“没有夫家拖累,并承诺不会再嫁,死后会把身家归还皇室”等等等条件,便可以享受亲王待遇,入朝参政,辅佐帝王。

    也就是说,公主们若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在她们生前,就能够享受到与王爷无异的地位与权力。甚至如果有公主想要领兵打仗,只有本事足够,就可以去重镇驻守。

    虽然公主们参政的条件严苛了一些,却也是一个极大的改变了。

    拜晋朝男女大防还没有那个严重所赐,晋武帝的遗诏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却也还是在几经争吵、妥协、再争吵后,顺利得到了实施。

    也有人曾希望晋惠帝能够收回成命,说了一些牝(pin)鸡司晨的难听话,但晋惠帝却以“三年不改父志”的孝道堵住了对方的嘴。不仅如此,这位傻皇帝还进化出了天然黑的倾向,他直接当堂一脸天真的问那位大臣:“卿母可知卿之言?”

    你妈知道你这么瞧不起女性吗?

    若放在别的朝代,指不定这位大臣的母亲自己就会先跳出来表示,女人要三从四德什么的。但这是在晋朝,世家女一个比一个彪悍的时代,这位大臣不幸也有一个凶残的母亲。据说那大臣回家后,被他母亲拿着擀面杖追出去快三里地,祖母就在一旁帮着母亲追打他。街坊邻居都在指指点点的看笑话,觉得这大臣简直是活该。

    公主怎么就不能参政了?公主没有婆家,皇室这个娘家就是她们的唯一,是她们会倾尽全力想要它变得更好的存在,有这样的公主参政,比野心勃勃的王爷们可靠谱多了。

    这便是当年阳平公主对卫玠说的,若我嫁给你,你都不知道我要为此放弃什么。

    卫玠不会娶阳平公主,也不好奇她到底放弃了什么。因为卫玠很快就知道了,阳平公主带头入朝为官,用几个条理分明又出事圆滑的政策,打了所有觉得女子不如男的老臣的脸。

    阳平公主有次醉酒,曾与卫玠说:“你知道我当初最伤心的是什么吗?我当驸马是兄弟,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他,宁可放弃唾手可得的、可以说是我毕生愿望的政治地位,也不愿意提出与他和离。可他却在知道了父皇的遗诏后,害怕我真的与他和离,索性站到了我的对立面,去博一个不知道的未来。说到底,他根本不曾信过我。既然如此,君既无情我便休,他想杀了我兄长,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第171章 古代一百七十点都不友好:() 
如今几个已经入朝为官的公主,大多都是因为阳平公和阳平驸马当初撕的太惨烈,这才痛下决心,咬了咬牙,直接选择了和离。她们本就与自己的驸马不甚亲密,又有阳平驸马当前例,与其过着被防备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捅上一刀子的日子,不如干脆不过,自己潇洒。

    至于儿女……

    朝廷只要公主的身家(公主的一切本就是皇室给的,和离后的吃穿用度也会由皇室买单),却不会收回公主的爵位。若公主想把爵位留给儿女,自然是可以的。大家谁也不吃亏。

    卫玠的四叔母繁昌公主也曾心动过,但也就仅限于心动了。

    四叔卫宣乐的就像是个傻小子。他和繁昌公主虽然始自于一场政治联姻,但后来他是真心喜欢上了他的公主娘子的,如若不然,历史上他也不会仅仅因为公主与他和离就一病不起。

    但卫宣却很怂的,从不敢问繁昌公主,为什么没有选择与他和离。

    卫玠觉得他四叔和他爹这一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怂。没办法,这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历史上没那么多老子英雄儿好汉,更多的是老子强势了,儿子就软弱。

    卫爹是嫡长子,要撑起家业,性格上还有些主见。

    四叔卫宣却是小事跳脱,大事逃避,人很好,就是在决断上有些肉。卫玠觉得他不敢问繁昌公主,就像是《加菲猫》里有一段是画加菲走丢了,他的主人乔恩在宠物店里找到了它,加菲说,他永远都不会去问乔恩那天为什么要走进宠物店。

    但事实上这回真的是卫宣想的有点多。

    繁昌公主的理由很简单,没那么多皇室与卫家的利益纠葛,她私下里对常山公主道:“阿姊志向高远,那是一种活法,我敬佩她;但我关起门来过自己儿女情长的小日子,何尝不是一种活法呢?二娘信佛,总数什么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我嫁给驸马这么多年,只给他生了两个女儿,既不见他纳妾,也不见卫家有什么牢骚不满,放弃这样的生活,我是傻子吗?”

    常山公主笑了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常山和阳平等人争取的,从来都不是女性一定要如何如何,而是争取一个选择的权利。就是男人“可以选择拜相封侯,也可以选择寄情于山水”一样,她们这些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她们可以去做官,也可以相夫教子。没什么对错,只看个人觉得值得不值得。

    “姑母你为何……”繁昌公主真正想问的其实是这个,但又不敢把话她说完。别看繁昌公主快人快语、风风火火,但其实她最怕的就是常山公主这个姑母了。

    “为何没与武子和离?”常山公主倒是说的大大方方,没有丝毫顾忌。

    “是啊,是啊,我不参与,也有一个原因是我有自知之明,我的脑子根本不够,在后宅玩个宅斗是绰绰有余了,但朝堂争斗我是真的不行。放弃了也不可惜,可姑母有大才。”

    为公主们争取到如今地位的,可不就是这位看上去不啃不响如菩萨雕塑一般的常山公主吗?常山公主双目失明,心却如明镜一般通晓万物。

    常山公主失神的跪坐在席子上,喃喃自语了一句:“是啊,为什么我不选择和离呢?”

    虽然王济很讨人厌,但是,他讨厌着讨厌着,也就变得可爱了。若放在三十年前,不用谁来说,常山公主准会第一时间与王济和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