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机取巧,把自己给整去了,主要负责中内外的艺术交流,各种中x文化交流节什么的,都由他把控。嘴里的口号喊的还倍儿响亮——他要为对外弘扬和推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事业奋斗终身。

    卫老爷子在最初得知的时候,差点没把抽儿子的扫帚把给打折了。但木已成舟,傻儿子坚持要当个书法家,他也没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第三代身上。om

    提起自家的孙儿辈,卫老爷子就止不住的要翘起唇角,一脸骄傲。

    和亲家王浑经常重复如下的对话:

    对话一:

    卫瓘:我家小娘又得了xx奖,没办法,就是这么优秀。

    王浑:= =那也是我外孙,基因有我家一半,谢谢。

    卫瓘:你儿子王济总抽风。

    王浑:

    对话二:

    卫瓘:我家阿贤(卫熠)的公司上市了,吼吼,她说只是玩票,这孩子就是太谦虚。

    王浑:= =那也是我外孙女,基因有我家一半,谢谢。

    卫瓘:你儿子王济总抽风。

    王浑:

    对话三:

    卫瓘:我家最没出息的卫璪都结婚生子了呢,说什么无后为大,真是的,谁也没逼他啊。不过曾孙卫崇真的好可爱、好可爱。

    王浑:= =这基因还是有我家一半,谢谢。

    卫瓘:你儿子王济总抽风。

    王浑啥也不准备说了,只一心要回家拔剑砍儿子。王济长这么大,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给他老子丢人现眼了。王老爷子经常在私下里琢磨一个事儿,王家好好的基因,怎么突变出了一个王济?搞得他这么多年就没在卫老狐狸面前抬起过头!

    眼见着王浑动怒了,卫老爷子主动软下了态度,换了个话题,他还指望王浑继续和他玩呢,退休后的生活很寂寞啊。

    让两个人迅速化敌为友的话题,自然是找一个共同的敌人同仇敌忾。

    面对如魔似幻的一年,已经退休的两位老爷子就差高兴的放礼炮了。人生最快的事情莫过于此,你工作的时候没活儿,你退休了全是活儿。

    “哼,让那帮小兔崽子人走茶凉!活该!”王浑因病退的早,可以说是看尽了世态炎凉。

    卫老爷子则笑眯眯地抚了抚胡须:“让他们当年笑话我,望子成龙,结果望着望着把儿子望成了文艺兵!”这是卫瓘的心结,这辈子估计都解不开了。

    伴随着“i have a pen;i have an apple。(uhh)apple…pen!”的神曲手机铃声,随时紧跟潮流的卫老爷子掏出了他的智能机,儿媳妇发微信提醒他今天是冬至,要早点回家,一家人一起包饺子。虽然家里有仆从,但这种应景的活动,退休之后每天都很闲的卫老爷子,还是主张亲力亲为,全家没谁敢不配合的。

    卫老爷子晃了晃手机,对亲家一脸“苦恼”道:“哎呀,没办法,总是被这么管着,出来一会儿都不行。”

    王浑:催你那个是我亲女儿!亲的!

    “不像你,都没有人管,真羡慕你如此自由啊。”卫老爷子说完就走了,根本不给王浑留任何反击的余地。

    王浑只能坐在石凳上运气,运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行,我果然还是要砍死王济那个小王八蛋啊啊啊!当然,在砍死之前,先叫他回来给他老子也包顿饺子!

    正在外面醉生梦死、尽享人世繁华的王济舅舅,低头看了眼亲爹急急如律令的信息:哈???

    卫老爷子击败亲家和昔日所有同僚的好心情,也就只维持到了进门。

    堪比庄园般恢弘大气的四合院外景,清新雅致的中式古典内装,美的不胜人间的暖房花园,这一切的景色都挡不住一个拓跋六修所带来的冲击。

    卫老爷子这才从梦幻里回想起来,其实他的孙子辈长大后也越来越不像话了。

    大孙子卫璪是个家里蹲,不止他,连他老婆孩子都要靠爸妈养。

    孙女卫熠是个女强人,但对投身政治、成为华夏第一个女总理毫无兴趣,她更喜欢自主创业,想要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女富豪;

    小孙子卫玠倒是争气,小时候乖巧听话、聪明伶俐,但是却莫名其妙的发展成了国民网红,还搅起了同性恋,沉迷代王,无法自拔,这让卫老爷子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今年七夕,小孙子正式出柜,带着拓跋六修进了家门,哪怕全家都不同意,卫玠也还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如今过冬至,他依旧领了人回来。

    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卫老爷子百感交集。

    高大冷峻的青年,一身改良汉服,正坐在沙发上和卫玠抱在一起,手把手教卫玠这个手残玩网游,“萝莉之友”的声音此起彼伏。

    卫老爷子一进门,拓跋六修就跟毛脚女婿初次登门一样,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僵硬的和卫老爷子问好,希望卫老爷子能够忘记他刚刚正借机吃卫玠豆腐的举动。

    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忘!好歹是代王啊,敢不敢有点出息!

    “您回来了。”拓跋。怂。代王。六修如是说。

    “阿翁。”卫玠亲密的迎了上来。阿翁是爷爷的古称,如今只有在很古老的大世家里才会坚持这么叫了,“您和外祖今天又下棋了吗?”

    “没有,他下不过我,总耍赖,我不和他玩了。”卫老爷子立刻一副老顽童的骄傲样,不只孩子间会争夺长辈的注意,长辈们也总喜欢问家里的小辈更喜欢谁,卫老爷子觉得他的宝贝孙子必然是最喜欢他的!但他也不介意在孙子多多展现一下他厉害的一面,最起码是比王浑那老匹夫厉害的!

    “阿翁真厉害!”卫玠其实没什么拍马屁的特殊技巧,奈何颜值太高,只要配上他那张赏心悦目的脸,哪怕是一句很普通的话都能让人听的通体舒畅。

    卫老爷子也不例外,他果然没再纠结拓跋六修了。只是和卫玠念叨:“你舅舅常年不在家,公主舅母又肯定要参加皇宫里的家宴,你外祖家只剩下老两口,怪可怜的,你记得一会儿等饺子包好了,给亲自送过去。”

    饺子不值钱,值钱的是那份让外孙亲自送去的心。

    卫老爷子虽然惯爱打击亲家,但也就是嘴硬心软,其实特别能理解对方那种空巢老人的心,时不时的就会让孙子去承欢膝下,逗二老开怀。

    “我知道啦。”

    老爷子回来了,可以开始包饺子了。但是却连最贤惠的儿媳,平时其实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卫老爷子和儿子卫恒更不用说了,孙子孙女也一脸懵逼,全家都不会包饺子,面面相觑着,又实在是拉不下脸来把已经给放了假的厨子再叫回来,让他教如何包饺子。

    就在这个时候,拓跋。救世主。六修站了出来,围上围裙,和面、搅馅再到擀片包饺子,拓跋六修简直十项全能,教起初学者也是耐心异常,不管犯多低级的错误、犯多少次,这个面容严肃的大家伙都能继续说话说的如春天般温暖,还特别的自谦,总让你感觉不是你求着他教你,而是他求着想要教会你,让一辈子习惯了身居高位的卫老爷子没感觉到丝毫的违和。

    磕磕绊绊的,一家人终于还是勉强下了一锅饺子,当然,唯一能吃的,还是拓跋六修包的那些,一个个圆鼓鼓的像是银元宝的饺子。

    拓跋六修调馅调的也是一把好手,饺子味美汤鲜,引人食指大动。

    吃人的嘴软,从下筷的那一刻起,家里在没谁好意思对拓跋六修摆脸色。一门好厨艺,不仅能征服爱人的胃,还能征服爱人全家啊。

    当然,吃完之后,一抹嘴,卫恒爸爸就再次翻脸不认人了。他倒也不会和拓跋六修生气,只是当晚就订了下次节假日的机票,准备和妻子王令淑去环游世界,不再拓跋六修任何厨艺入侵的机会,做饭再好吃又如何?他儿子找的是男朋友,又不是厨子!

    卫老爷子却长叹一声,认命了,他对卫玠说:“把那些还没下的,是六修包的,给你外祖赶紧送过去吧。”

    从代王殿下到六修,这就是一个过渡不算明显的承认了。

    卫玠的嘴差点笑的咧到脑袋后面去,一个劲儿的和卫老爷子说谢谢,说完这才带着拓跋六修一起去了外祖家。

    王家和卫家住在一个高级社区里,附近基本都是从高位退下来的国家领导人们,倒也不至于体会到什么高处不胜寒的寂寞。都不需要开车,十分钟的步行,就从卫家走到了王家,卫玠和拓跋六修还顺便压了会儿粉红气息到处乱飘的马路。

    手牵着手,一起围着一个情侣围巾,每一次相视而笑,都仿佛能流出蜜来。

    这一次的冬至,对于卫玠是十分成功的,他和拓跋六修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对于王浑和王济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尤其是首都著名官二代王济同学,这辈子都没这么丢人过,穿着粉红色的围裙,一身面粉的就来给他最喜欢的妹子开了门。那一刻王济脸上的僵硬,大概能让全家再笑个五百年。当然,这还不算最崩溃的,最崩溃的是,妹子上门,不仅带了饺子,还带了男朋友。

    舅舅我打死也不要同意啊!qaq

212。古代番外(上)() 
距离“洛阳大劫”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om

    洛阳的灾后重建工程终于暂时告一段落,枣哥的临时职务没了,却因功迁入六部,成为了卫家第三代中的第一个实权派,逼急了甚至有底气和卫老爷子拍桌子的那种重要人物。

    举家欢庆,只因大家都曾很担心二郎卫璪会砸卫家手里。

    枣哥:

    卫熠也终于嫁了出去,感动的王氏就差在家里给“恩公”石勒立个长生牌位了。外面都在说石将军要么眼瘸,要么谄媚,当过卫家的奴隶,就一辈子都是奴隶,如今这样与倒插门何异?石勒却表示,倒插门我也乐意!

    小夫妻俩每日在朝上同进同出,锦瑟和鸣,总有一种办公室恋情的奇妙感。

    王氏愁完女儿的婚事,就开始愁女儿没有孩子了。

    熠姐: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出,摔。

    至于卫家三姐弟中的卫玠,他依旧是太子少傅,日常的工作就是尽职尽责的教太子读书,顺便欣喜于自家兄子卫宣终于也到了懂得要乖乖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年纪。

    今日,卫少傅在重新开张的鸿鹄楼设宴,送别他的从兄卫瑜,也就是鱼哥。

    鱼哥主动请求了外调,因为他想脚踏实地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而不是心安理得的享受家族的蒙荫,不让人见到他的第一反应只剩下“这是卫家大朗,卫玠的从兄,石将军的内兄”什么的。从小到大,鱼哥都是如此靠谱。

    卫玠的朋友们齐聚鸿鹄楼,一起感慨了一下当年送别楚王世子的感伤场景。楚王世子的人生真的是命途多舛,前半辈子是他坑爹,后半辈子是被爹坑。

    虽然“洛阳之劫”和楚王世子没什么关系,但老楚王和贾谧却参与其中,都是与楚王世子保持着极亲密关系的人,楚王世子遭遇了双重背叛不说,还要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虽然他极力告诉自己“挺直腰杆,不要给别人当笑话看”,但最终他还是没能顶住压力,主动上书请求去封国生活。

    当时,楚王世子的离开是极其压抑的,又让人找不到什么好办法改变局面。

    幸好,从楚王世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